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厉 《广东党史》2000,(2):12-15,28
80年代初期,保定驻军开展了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这一新事物的出现,引起了时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余秋里的高度重视,他三下保定,认真总结推广保定地区的经验。在党中央、中央军委领导下,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在全国各地迅速展开,对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对加强军政军民团结,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是一个伟大的创造” 1982年9月,余秋里被任命为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 10月,余秋里去北京军区了解学习贯彻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精神的情况。随后,他提出要去保定驻军看一看。 11月21日,余秋里来到保…  相似文献   

2.
正在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上,余秋里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1982年9月20日,他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从此,余秋里重着戎装,回到了阔别20多年的部队。军队工作千头万绪,作为总政治部主任的他,上任不久就抓了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于是就有了被称为"一个伟大的创造"——军民共建活动。  相似文献   

3.
正1958年初,毛泽东、周恩来选将,余秋里中将脱下军装出任共和国石油工业部(简称"石油部")部长。在此后的6年时间里,余秋里率领石油战线的广大干部、工人和科技人员,组织了中国的石油大会战,拿下了大庆油田,为国家抱了个"大金娃娃",使中国甩掉了贫油的帽子,实现石油产品基本自给。  相似文献   

4.
不许搞“联合政府”笔者最近在农村调查中发现,有的乡镇党委为了协调族姓之间的矛盾关系,在村级领导班子中采取组建“联合政府”的办法,即让张家出任支部书记,让李家出任村委会主任,其余干部由各姓按比例出任。这种做法不但十分错误,而且极为有害。一是违反《党章》...  相似文献   

5.
正1983年秋,根据总政治部的安排,济南军区召开基层政治工作座谈会。时任总政治部主任的余秋里赶到济南,认真听取各野战军军政主官汇报基层政治工作情况。在众多的发言者中,六十七军政委周克玉引起了他的注意。时年54岁的周克玉发言朴实、生动,没有八股气,用鲜活的实例,将新时期以来野战军部队基层政治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都说得很清楚。余秋里很是欣赏。会议间隙,余秋里向济南军区政委陈仁洪详细  相似文献   

6.
村办杂志——《黎明早起人》,在福州洪山镇黎明村诞生了! 这是一份内容丰富、装帧上乘、国际流行开本,可与省级以上刊物相媲美的双月刊! 提起这份刊物,就不能不说说黎明村党支部书记、黎明企业集团公司总裁郑庭富。 1986年,郑庭富出任黎明村企业办主任,开始  相似文献   

7.
一1914年夏天,李大钊和陈独秀相识。1917年,陈独秀应聘到北京大学,担任文科学长,担负改革文科、整顿北大的重任。1918年2月,李大钊出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二人开始共事。李大钊参与了《新青年》的编辑工作,从而形成了以陈独秀、李大钊为核心的新文化运动的强大阵容。1918年12月,陈独秀、李大钊共同创办《每周评论》,开始了他们并肩战斗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8.
1968年夏,毛泽东接见有关中央和地方领导人。中央“文革”小组组长陈伯达组织新闻稿,将国家计划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兼秘书长余秋里之名省略。毛泽东审阅时间:“还有余秋里嘛!”陈伯达无奈,只得将毛泽东原话“还有余秋里”转抄新闻稿上。后,凡报道中央大事,余秋里必居名单最末一名,且冠“还有”两字,当时广播于名单念完后,亦总停顿一下,曰:“在主席台上就座的,还有余秋里。”意在将其打入“另册”也。余秋里当时掌政于国务院生产组,与谷牧一起辅佐周恩来统筹全国“促生产”工作,名单上位居其前之人,多为“抓革命”之领导。此亦为一段特殊历史之传奇映射。  相似文献   

9.
杨宏峰 《共产党人》2008,(11):15-16
在共和国崛起的危难时刻,毛泽东一锤定音、亲自点将,任命43岁的"独臂将军"余秋里出任石油部长,带领五万大军冒着严寒,在没有人烟、没有住房的荒原上,克服了没有粮食,没有大型机械设备等困难,奋战3年,拿下了中国第一个特大油田——大庆油田,使"中国人民使用洋油的时期,一去不复返了  相似文献   

10.
郑义 《党建文汇》2002,(13):38-38
《上海法制报》5月29日刊登凌寒等撰写的新闻聚焦说,在古都洛阳“闯天下”的一位家财千万的富翁,为回报乡亲、斥资数百万为故乡巩义市西村镇东村修路、架桥、打井,解决了乡亲们的燃眉之急,后又出任该村村委会主任。然而,他上任刚刚四个月。却又被莫名其妙地“撸”了下来。  相似文献   

11.
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里,肖华将军的大名可说是如雷贯耳。这位14岁就参军入党的将军,曾经是少共国际师的政治委员,长征中彝海结盟是他一手安排,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的司令员兼政委——赫赫有名的“娃娃司令”,转战冀鲁边和鲁西。解放战争时期又受命率部进军东北,驰骋辽东南满。解放后又出任空军政委,总干部部长,总政治部副主任、主任。他能文能武,堪称全才,一曲《长征组歌》令世人倾倒……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11月18日,一本近20万字的《不能忘却的历史——湘潭市雨湖区红色景点纪实》摆放在中共湘潭市委副秘书长、市史志办党组书记、主任易小兰的办公桌上,这是宋定一编纂的又一党史著作。出任联络组组长宋定一,1948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出生于一个革命干部家庭。1968年高中毕业后,下放茶陵县七地公社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相似文献   

13.
正开国上将贺炳炎和中将余秋里都是独臂将军,余秋里无左臂,贺炳炎无右臂,他们带领的部队被称为"一把手"部队。余秋里和贺炳炎第一次搭档,是在1935年5月的忠堡战斗中。此战,是红军以少胜多的典范。18团在团长贺炳炎、政委余秋里的指挥下奋勇杀敌,歼灭了敌师部和一个旅,活捉了敌纵队司令兼师长张振汉。抗战时期, 129师挺进冀中,两人分别为第3支队军政主官。他们互相尊重,  相似文献   

14.
1958年2月底,余秋里来到德胜门外石油部大楼正式赴任石油部部长。 上任之初,余秋里连续用了两周时间,深入部机关,认真调研。在之后短短的两个月内,余秋里主持召开了7次部党组会议和部委会议,统一认识,共商大计,并讨论完善石油工业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和石油勘探战略东移等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5.
郝有民 《共产党人》2008,(13):27-29
在读《部长与国家》这本书的时候,真切地给自己以很多感悟。余秋里同志作为一名受命于危难时刻的石油部长,作为一名党的领导干部,他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了一起,把自己的发展与国家和人民发展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不仅形成了自身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定的政治思想品德,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的是非界限和原则立场,坚定的大局观念和组织观念,  相似文献   

16.
中南海的殊誉,出任石油部长临近春节的古都北京,正是一年中气候最冷的时令。凛冽寒风吹得路面上滴水成冰,本来汽油紧缺只得烧煤气包的各式汽车更少了。这天下午3时,时任解放军总后勤部政委的余秋里,驱车准时来到中南海菊香书屋。才40岁出头的共和国中将,虽然左臂袖筒空飘飘的,身穿笔挺的将军呢套装,踏着稳健有力的军人步履,依然显得英气勃发。他昂首阔行十几步,蓦然身子一怔,毛泽东主席伫立在寒风中迎接他的到来。一种受到最高礼遇而产生的激动情愫,使他心头一热,连忙以深怀敬意的语音打起招呼:“主席!”“噢,我们的‘亲…  相似文献   

17.
章建忠 《共产党人》2008,(12):24-25
读完《部长与国家》这部报告文学,掩卷沉思,脑海中不由地浮现出一组组写意“镜头”:余秋里临危授命,独臂将军肩负起新中国石油事业发展的重任,面对困难和挑战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上”;不甘落后,敢想敢干,勇于开拓,手中握一法宝——“闯”;百折不挠,一路破冰前行,克服种种艰难困苦,精气神倾注于一个字——“干”;  相似文献   

18.
正余秋里是著名的独臂将军,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毛泽东称赞"余秋里是个帅才"。用左臂换回一位中将的生命余秋里1914年出生于江西吉安一个贫农家庭,15岁投身革命,1929年参加共青团,1931年转为中共党员,历任赤卫大队中队长,  相似文献   

19.
余秋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者,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创建者和经济工作的杰出领导人。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周恩来总理的领导下,长期从事经济工作。周恩来对余秋里一直非常赏识和倚重;余秋里对周恩来也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  相似文献   

20.
我的丈夫李元胜是《重庆日报》副刊部主任,我是《重庆商报》下属《经营商报》杂志的编辑部主任,今年9月开学,我们的儿子就上高中了。 我们家被评为重庆市学习型家庭后,又被评为全国学习型家庭,这是前两年的事。我们好像没什么惊喜,因为学习对于我们一家来说,就像吃饭穿衣睡觉一样自然,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细节,我们从中获取营养,快乐而充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