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十一世纪必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之世纪。历史的中国,曾以科技领先而兴,也曾因科技落后而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掌握自己命运的中国人民在当今全球性的科技革命中,必将以科技的高度兴盛而崛起于世界。  相似文献   

2.
郑仕全 《新重庆》2003,(10):37-38
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名的《为人民服务》一。此后,“为人民服务”成为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格言。今天,重温《为人民服务》,更觉其中有无穷无尽的精神动力,鼓舞着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踏实做人、勤勉干事、清白为官,努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提出:“讲正气,是中华民族也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的确,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崇尚讲正气的优良传统,这些光荣传统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归纳。但都包含着爱国报国,爱民亲民,公正无私、清正廉洁这三个方面。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不仅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且形成了一套新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把中华民族讲正气的优良传统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一是把爱国报国之志升华为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近代以来,在经历无数次失败与挫折之后,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始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  相似文献   

4.
济贫解难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今天,扶贫帮困也依然是我们机关党员干部践行“三个代表”,实现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应有之义。近年来,我在积极参加支部“三个一”活动的同时,先后还资助过3名困难的孩子,在帮困助学方面尽了一些义务。  相似文献   

5.
“落后就要挨打”,当今世界,恐怕很少有哪个国家的人民如中国人对这句话有着如此深入骨髓的感慨。曾经辉煌灿烂的文明古国,曾经屹立东方的“中央王国”,曾经的汉唐盛世,曾经的驰骋欧亚的金戈铁马,曾经的更为辽阔的疆土……五千年的辉煌过去,足以给中国人许多自豪的回忆。然而,在殖民者的坚船利炮攻击下,中国的“辉煌长城之墙”被一段段摧毁,特别是曾经被我们称为“蕞尔小国”的日本军国主义者铁蹄竟然踏遍了大片的华夏土地,中华民族到了面临亡国灭种的最危险时刻……100多年来,中国人经受了太多的屈辱,中国人从此也多了一个梦想:民族复兴。经过170多年的不懈奋斗,今天,中华民族离自己的复兴梦终于变得更近了。  相似文献   

6.
我个人自全国台联成立就与之交往,且多次参加过全国台联主办的大型会议及活动,从中我感觉到台联对海外同胞亲如家人,尤其是我们具有共同的理念———“为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而努力”,且坚信在全球爱国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必定能够成功。自1993年洛杉矶华夏政略研究会成立以来即与全国台联充分合作,共同举办了六届“中华民族之腾飞研讨会”。中华民族的腾飞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虽在被压迫被分裂的情况下,仍然怀抱着这一理念。本着这一共识,1995年我们在洛杉矶召开了第一届研讨会,主题是“历史的回顾”…  相似文献   

7.
送旧迎新     
在欢乐的锣鼓和鞭炮声中,中国人民正在迎接新的一年——一九八四年.每年之始,中国人民要欢度两个大节日,一是新年元旦,二是传统的春节.届时从城镇到乡村,家家户户全家老小都团聚在一起,贴春联、放花炮,吃“团圆饭”,迎新送旧.这体现了中国人民永远对未来充满着希望.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过无数艰难困苦,但对未来永远保持着希望.这也正是我们民族生命力之所在,这种生命力表现在灿烂的文化上,也表现在革命和建设的胜利上.  相似文献   

8.
孔子曰:“富润屋,德润身。”孔子又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古语云:“忠信谨慎,此德义之基也。”德与信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彼此借力上升,成为我国人民千百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在地处鲁中地区的山东省桓台县,“美德+信用”意念正如同马踏湖的水,绿润清和,滋养着一方水土,富养着一方人民。“12345”的融合创新路径,让“美德+信用”在桓台县各领域、各行业、各场景看得见、摸得着,并发着光,照耀温暖着百姓的心。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美国罗斯福总统询问国家科技局长:“战争结束以后,我们要做些什么?”这位科技局长的回答是一份叫《科学技术——无止境的边疆》的报告,他声称:科技足以改变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而要迅速改变美国科技落后于欧洲的现状,就必须建立特殊部队,利用战争的特殊时机,发动一场对战败国顶尖科学家进行“明抢”的人才战争。  相似文献   

10.
前一段时期,我国许多地区遭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危难时刻,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抗击非典的战斗中,用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与病魔抗争,筑起了一道牢不可破的群众防线。然而,回想“非典”突如其来的时候,疫情打乱了我们的节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以及曾经出现的恐惧与茫然、逃避与退缩,它带给我们许许多多不同寻常的感受。“非典”是一面“镜子”。灾难总是可怕  相似文献   

11.
何生海 《前沿》2023,(2):23-3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是新时代重大原创性论断,是一个系统性理论,其中隐含着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践行的以民为本的思想,从人本观上深刻回答了“铸牢”什么、依靠谁来“铸牢”、“铸牢”为了谁、如何“铸牢”等基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全面阐述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即把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素,这既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要求,也是具体的实践路径。文章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人本观的深刻内涵、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对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也。”一个卓越的领导者,他就像磁铁般吸引大家的心,激励着大家起之而行之。毛泽东以他的“中华民族的谦逊实际,中国农民的朴素勤勉,知识分子的好学深思,革命军人的机智沉着,布尔什维克的坚韧顽强,以及诗人的浪漫超脱”的独特魅力吸引着亿万中国人民,使沉睡的东方雄狮从此屹立在世界的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13.
郝慧 《台声》2010,(9):33-33
营员们首先参观了沈阳“九—八”历史纪念馆。目睹一幅幅图片、一件件物证,营员们真切感受着那段屈辱的历史,也唤起对中华民族抗争史的敬仰之情。纪念馆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残历碑”,巨大石雕台历上密布着千疮百孔的弹痕,右面的一页铭刻着中华民族史上最悲痛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  相似文献   

14.
王学斌 《人民论坛》2023,(23):13-17
习近平文化思想扎根人民群众之“主体”,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总体”,立足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整体”,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之“大体”。这是执一端而驭万象之“体”,亦是纳诸多“用”于其中且熔于一炉之“体”,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全局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明  宋敏 《求索》2013,(12):260-262
中国梦是一种基于现实面向科学理想未来的主体意识和精神动力,是凝聚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理想价值蓝图,包含着中国近代历史的深刻解读,是中华民族在全世界范围内本土独立身份和主体意识的充分展示和体现。“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凝聚了中华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沉淀了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为实现“中国梦”,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和把握实现这一梦想必定要遵循的历史辩证法,处理好改革开放进程中理想与实干、改革与发展、机遇与挑战等辩证关系.只有这样,中国梦才能完成其哲学建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探索彻底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改变了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命运。中国从90年前那个积贫积弱、四分五裂、一盘散沙,面临着深重的国家与民族生存危机的中国,变成了今日之初步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现代化国家。今天中华民族正在走向伟大的民族复兴。  相似文献   

17.
贾学武 《西部社会》2003,(1):35-35,42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第三部分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报告指出,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  相似文献   

18.
周琦 《思想工作》2006,(10):15-15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正反对照.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以什么为荣、以什么为耻.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荣辱观是既古老又新鲜的道德话题。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提出“八荣八耻”呢?我们知道.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世界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崇尚文明、崇尚礼仪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人“礼仪廉耻,国之四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不知耻则无所不为.国家其有不亡者乎?”.到近现代遭受外强欺凌多少仁人志士发出“勿忘国耻”的呐喊……可见,知耻之心从古至今有之.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之一,同时它也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观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近来,围绕着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事件,一场辩论正在展开。辨论的焦点是,面对“亡我之心不死”而又拥有最先进武器的美国,我们应该怎么办?一种意见认为,“落后就要挨打”,只要经济上强大了,就不怕美国的威胁了。另一种意见认为,中国要在经济和军事上赶上美国,达到苏联那样让美国不敢轻举妄动的水平,至少需要三五十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我们始终将是落后的,那岂不是我们只好等着挨打吗?而且,既然美国亡我之心不死,它就会想方设法阻止我强大,甚至找借口提前发动军事打击,那怎么办?这就陷入了一个怪圈,如果你要…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新党章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命运,与全体中国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从阶级性的角度来规定党的先进性;而党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从代表性的角度来体现党的先进性。因此,两个先锋队”是我们党的先进性的充分体现和内在要求。保持党的先进性,就能体现党的“两个先锋队”性质;失去党的先进性,就会失去“两个先锋队”的性质,就会改变党的阶级基础,削弱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