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写字是学生接受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养成良好习惯、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郭沫若先生对中小学生写好字的论述是:"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得把字写得合乎规范,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横,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人可以写字,字可以写人,写字的意义远远超过练字本身.但是,在写字教学方面,我们一线教师中尚存在"不到位"现象:其一,认识不到位.部分教师对写字教学的认识不够,不安排"练"字时间,用抄写字词代替练字;其二指导不到位.  相似文献   

2.
“人”字只两笔,一撇一捺,却不好写。从书法角度讲,字的笔画越少,想写好越不易;从社会学角度讲,“人”字这两笔,内涵丰富,哲理深邃,想写好更难。这两笔有一笔没写好,便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完整的人生。  相似文献   

3.
1983年6月,邓小平为"学习雷锋标兵"朱伯儒题词:"向朱伯儒同志学习,做一个名符其实的共产党员。"写好后,他叮嘱办公厅的工作人员:"请不要急于拿去发表,应该请语言学家推敲一下,看看有没有用字不准确的地方。"经语言学家王力过目,他认为"符"字用得不规范,于是用铅笔在旁边写了个"副"字。邓小平对此表示:"改得好,改得好。虽然过去用这个‘符’字,但现在不用了,就是错别字了。  相似文献   

4.
据史载,欧阳修写文章十分认真。有一次,他写了一篇《醉翁亭记》,开头写滁州四面有山,写了几十个字。初稿写好后,他觉得不满意,又反复修改。一连改了几次,最后改定时,只剩下“环滁皆山也“5个字。他的妻子见他改得非常辛苦,便劝他不必自讨苦吃。欧阳修却说:“文章不写好,我怕后生讥笑,更怕给后人留下话柄啊。“ 欧阳修的这种“怕“显然与我们平常说的“怕“  相似文献   

5.
正杜甫有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意思是说,文章影响久远、关系重大,而写得好与不好作者是心知肚明的。文章写得好与不好,既取决于文章的思想内容,也与其文风有莫大的关系。"文章"的"章"字从"音"从"十",从音乐会意而来的"文章"一词原本就有文风方面的规定性。只有读来如音乐般清新悦耳、优美动听的文字,方配得上"文章"二字。  相似文献   

6.
英文中的“I”是那样顶天立地,一撇一捺的“人”字好写不好做,做个堂堂正正有气度的人就更显其难能可贵了。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最近 笔者下乡,发现沿途的 宣传标语存在着一些问 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 面;1、标语书写不规范, 字体潦草,而且还出现 错别字和病句,影响了政策宣传的严肃性和宣传效果。2、标语随意书写,沿路两旁建筑物的墙上到处都是,有的是在标语上写标语。有些写在土墙上的标语,缺乏管理,一些字的偏旁和一些字被擦掉,标语面目全无,产生了歧义。比如"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好","好"字的偏旁"子"被擦掉,标语变成了"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女"。3、标语内容杂乱.沿途的一面墙上,社教、计生、水利的宣传标语写得满满的,不仅起不到宣传效果,而且还影响环境的整洁…  相似文献   

8.
指导员     
老指导员姓谢,叫谢瑞安,湖北十堰人,瘦高瘦高的个子,“老三届”毕业生,除了写得一手清秀的好字外,还写得一手上好的文章,由于他会写,所以他当过团政治处的组织干事,并经常有文章见诸报端。  相似文献   

9.
周恩来自幼聪颖好学,早在童年时代,就练就了一手好毛笔字,写出来的字清新、秀丽、耐看。遵周家祖训,男孩子5岁起入家塾馆读书。蒙童入学起开始练习颜体,世代相袭。所以,周恩来很小时候就能写出一手不错的颜体字。1908年周恩来在淮安(今淮安市楚州区)东门内表舅龚荫荪的龚家塾馆寄读时,塾馆周先生又让他在颜体的基础上再加练魏碑,使其写出来的字既有颜体的刚正不阿的气势,又具有魏碑的阳刚之锋,所以他后来写出的字娟秀、大方、柔中见刚,令人赏心悦目。  相似文献   

10.
指导员     
老指导员姓谢,叫谢瑞安,湖北十堰人,瘦高瘦高的个子,“老三届”毕业生,除了写得一手清秀的好字外,还写得一手上好的文章,由于他会写,所以他当过团政治处的组织干事,并经常有文章见诸报端。我和他的相知相识,是我从新兵连结束之后开始的。确切的说,是一封检讨使他发现了我这个“  相似文献   

11.
吕春 《世纪桥》2012,(6):42-44
美女速记员,写字快又好 1915年3月14日,正是初春时节,江苏泰兴县城的一个姓沈的人家满院喜气。沈安娜的出生给这个书香门第增添了喜庆气息。沈安娜聪明伶俐,三岁就能读书识字。在父亲的教导下,沈安娜不但字写的好,还写的快,在当地被誉为神童。  相似文献   

12.
写春联     
<正>又到过春节了,又有很多人找到我,让我帮着写春联,我很乐意地书写着一幅幅。每当帮助别人写春联的时候,我便会想起了父亲母亲,我把帮助别人写春联,当作对父亲母亲的一种怀念,也是对那些过春节记忆的一种怀旧。父亲没有多少文化,但是写得一手好字。因此,每逢过年,谁家孩子结婚,都会请他写对联。父亲也是乐此不疲,有求必应。  相似文献   

13.
正1951年初,中联部成立,王稼祥出任首任部长。当时,王稼祥有个工作方法,我们叫它"500字方针"。他提出,中联部要培养出一批国际问题或某一方面的专家,但必须从最基础的资料工作做起。他要求外语干部、业务干部每人每天都要写500字的材料,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各国共产党的情况,以及针对问题所提出的主张。写好后选一批送交王稼祥审阅。选出比较好的材料,反馈给中联部内部刊物《动向》编写组,不定期地向中央  相似文献   

14.
一代草圣于右任先生对别人向他求字,从不摆架子,除了某些他认为不耻为伍的权贵外,不论是政坛名流,还是平民百姓、贩夫走卒,几乎是来者不拒。1941年在西安,一位青年军官请他为自己的下级官兵写一百幅条屏,于右任回答说:"他们为国辛苦,应该写,应该写。"他回到重庆后,即写好一百幅条屏,还自己掏钱裱装成轴送  相似文献   

15.
杨子  徐剑 《党建文汇》2007,(5):41-41
于右任虽为一代“草圣”,别人向他求字,他却从来没有架子。191年在西安,一位青年军官请他为自己的下级官兵写一百幅条屏,于右任回答说:“他们为国辛劳,应该写,应该写”。后来他回到重庆后,即写好一百幅条屏,还自己掏钱裱装成轴送到西安。  相似文献   

16.
在世纪之交的历史关头,江泽民总书记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从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这个根本点出发,提出了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通过学习领会“三个代表”的精神,我觉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写好“人”“众”两字,实践“三个代表”思想,从而解决好“入党做什么,在党干什么,为党留什么”的问题。   为什么要写好“人”和“众”两个字呢 ?  汉字源远流长,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文化的根。…  相似文献   

17.
几年前,公司招了一批新人,平均年龄25岁。 那个新助理,是我亲自招回来的。名牌大学毕业,聪明,活泼。 我得承认,招她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除了她在大学表现优异外,还写得一手好字,让我心生好感。  相似文献   

18.
我父亲跟闻一多、杨振声都是朋友。我母亲文学修养非常好,懂中医。我兄弟姐妹10个,6个是共产党员我的祖籍是山东蓬莱。1929年,我出生在北平。我父亲叫刘康甫,教中文的,写得一笔好字。当时,我父亲在清华大学工作,后来从清华到了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当时,齐白石那些人都在艺专  相似文献   

19.
1938年3月,白崇禧准备在武昌向国民党军师长以上干部发表题为《军队政工与群众政工之关系》的演说,让他的秘书、中共秘密党员谢和赓和另外两个同事分别起草,一周内写好送他,谁写的符合他的心思就用谁的。这也是一种考察。谢和赓用三天的功夫写了一万多字,总觉得不太精彩,便请他的恋人、救亡演剧二队  相似文献   

20.
感动 《求贤》2007,(6):26-26
于右任虽为一代“草圣”,别人向他求字,他却从来没有架子,除了某些他平素不耻为伍的权贵外,不论是政坛名流,还是平民百姓、贩夫走卒,几乎是来者不拒。1941年在西安,一位青年军官请他为自己的下级官兵写一百幅条屏,于右任回答说:“他们为国辛劳,应该写,应该写。”后来他回到重庆后,即写好一百幅条屏,还自己掏钱裱成轴送到西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