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崔民 《党史博采》2009,(5):40-40,43
青年始终是整个社会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有着敏锐的社会感受力和惊人的社会创造力.这种蕴藏在青年身上的社会力量,更多的是表现为一种潜能,正确引导开发,可以使之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反之,也可能成为一种破坏力量、消极力量,成为一种不安定因素.加强和改进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正确的理想信念武装青年、凝聚青年,巩固党在青年中的思想基础,既是社会进步、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党对共青团组织提出的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青团》2021,(2):64-6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为贯彻落实《重庆市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8—2025年)》要求,团沙坪坝区委实施"青春引航""青鹰归沙""青创破壳""青春有缘"等八大服务青年发展措施,打造助推青年"起步、起跑、起飞"全链条服务体系,切实增强青年对...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当代青年是中国社会中最有活力、最有生气、最积极向上的力量,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相似文献   

4.
怎样把好学生党员质量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党员质量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无产阶级政党自身建设的特有要求。毛泽东同志曾指出:“青年足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在社会主义时代尤其是这样。  相似文献   

5.
陈会勇 《求贤》2007,(2):15-16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朝气的一部分,是开创21世纪大业的生力军,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和未来。而青年领导干部是当代青年的精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最基本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他们能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聪明才智,能否在机遇与挑战中求得发展,能否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才,事关我党事业的兴衰、未来和改革大业的成败。当代青年领导干部应该如何加强修养呢?  相似文献   

6.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社会各种不同的信息可以从青年身上反应出来──预示着社会发展趋势。本文着重分析青年的意识和青年工作方法。 青年作为一支最有朝气、最富有进取精神的社会力量,在改造社会的全部过程中,总是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如何正确引导青年的参与意识,把强烈的参与意识变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际行动,这是每一位青年工作者必然思索和回答的问题。为此通辽第二造纸厂侧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工作: 1、正面灌输法。面对改革大潮的强大震颤,由于受传统道德观念的束缚和青年自身文化素质的制约…  相似文献   

7.
1955年12月毛泽东主持选编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出版。他为这本书写了序言和104条按语。其中为《中山县新平乡第九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青年突击队》一文写的按语是:这一篇很好,可作各地参考。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社会建设的目标和方向。构建和谐社会,人人有责,青年和青年组织不但不能例外,而且肩负着重大的使命。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青年是承前启后的桥梁,是促进社会发展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青年组织则是由有一定年龄规定的,具有共同信念或利益的青年人组成的,在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上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按照自愿原则结合起来并遵从一定规章制度的,具有层级结构和角色分配的相对独立的社会组织。青年组织在推动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可从以下三个维度来理解。  相似文献   

9.
刘晓峰 《世纪桥》2014,(1):55-55,86
自建国以来6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我们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新的基础。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最积极最有生机的力量,而大学生是青年中具有特殊优势的群体。新的世纪是我们中华民族复兴的世纪,生长在这个伟大时代的大学生幸逢盛世,既是无限幸福值得羡慕的一代,又是责任重大、任务艰巨的一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我国进入21世纪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全局的中心和主题,这也是这个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油田企业提质增效措施逐步落实,校园招聘人数骤减,油田内部也不再招工,团员队伍呈锐减状态,没有了年轻人,团组织活力自然会变弱。在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如何打造一支有活力、有能力、肯担当的青年队伍是我们面临的一道难题。青年始终是我们社会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有朝气的一部分力量。油田各行各业、各条战线无处不印刻...  相似文献   

11.
<正>青年是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青年怎样才能活出人生的意义?一个人如何做才能不虚度青春?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把人生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把为人民幸福而奋斗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才能拥有高尚的、充实的人生。”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青年是民主政治发展、社会生活变迁中最活跃的因素,青年群体的社会参与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在场”是青年在政治社会生活场域中的一种状态,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青年在场”体现了青年议题在融入政治社会生活场域、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时,青年主体“显示度”提高,与具体环境之间建立起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3.
把优秀学生凝聚到党的队伍和事业中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充分认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重大战略意义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发展优秀青年学生入党,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任务。1.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吸收和补充新的力量,永远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青年学生特别是他们中…  相似文献   

14.
韩雪 《先锋队》2012,(35):53-54
青年始终是社会中最活跃的力量。当今时代,中国青年作为薪火相传的火炬手,以不墨守成规,敢闯、敢试,敢为思想先、敢为天下先的鲜明特点,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与未来。因此,必须加强对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引导,鼓励其在人生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尽情展现人生价值,让青春因磨砺而闪光。当前,随着我国对国有企业改革脱困政策的实施,部分老职工提前退出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15.
曾艳 《求实》2003,(Z1):218
青年职工队伍是企业的重要资源,是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生力军和主力军。“青年兴则事业兴,青年稳则社会稳,青年强则民族强。”一个有着远大前景目标的企业,必定把青年看作是推动自身发展和前进的重要力量。 一、为什么必须加强企业青工职业道德和思想素质建设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既是企业发展的机遇,也是对企业的挑战。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步伐的加快,我国的经济成分、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和就业形式等等将出现多样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都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而青年职工又因其自身的特征,对外部信息接受得快,有相当一部分青年对那种不劳而获、唯利是图、挥金如土的生活产生了深深的向往,有着只向企业索取,不问自身贡献的不良倾向。有些青工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吃着“大锅饭”。我们的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要想跻身于世界一流的企业,就必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也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到一部分人的利益,作为企业中坚力量的青年职工在思想承受能力、应变能力上,将面临直接的考验,是社会稳定、改  相似文献   

16.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关系人民幸福安康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和时代课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党的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作为我们党执政为民最为重要的组织基础,是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机关党组织作为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和社会建设的重要主体,担当着服务群众、协调利益、整合社会力量、营造和谐健康...  相似文献   

17.
做好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是抓好后继有人根本大计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青年工作指导思想的现实需要、是赢得国际战略主动的迫切选择。为此,需在坚持政治性与群众性相结合、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上,用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用全党力量关心青年,切切实实为党育好人、为国育好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青春智慧和青春力量。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说:"屯垦兴,则西域兴;屯垦废,则西域乱。"维稳戍边离不开人才,而青年人才是维稳戍边事业的生力军,是兵团最具有创造性、可塑性的核心力量,青年人才队伍的多寡直接影响着维稳戍职能的发挥。通过对兵团13个师1272份有效问卷调查的研究,结合兵团的实践进行分析,准确把脉兵团青年后备人才引进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尝试提出对策和建议,为各级党委制定青年后备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五四精神对当时的青年产生了深刻的思想启蒙,促使他们实现了价值觉醒。今天,其对青年涵养文化自信依然具有重要启迪,要在促进青年个体价值实现与社会使命承担的有机统一中、在融入人民服务群众的历史实践中、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根铸魂中涵养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0.
论新闻舆论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有效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年大学生是思维活跃、富有创造力的一个群体,是推动社会不断前进最活跃的因素.在现代信息社会,他们无疑也是受传媒影响最大的群体.传媒的力量无时不渗透并作用于他们成长和发展的每一阶段,影响着他们的价值取向,左右着他们的行为方式.因此,研究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问题,我们不能回避新闻舆论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体的潜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