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湘赣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领导下的一块重要的革命根据地.艰苦卓绝的湘赣边三年游击战争,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存和锻炼了一批革命斗争骨干,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输送了一批优秀干部,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莲花县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5个"全红县"之一),是湘东南特委、苏维埃政府和湘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的主要驻地之一,也是三年游击战争时期湘赣临时省委驻地.  相似文献   

3.
莲花县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5个"全红县"之一),是湘东南特委、苏维埃政府和湘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的主要驻地之一,也是三年游击战争时期湘赣临时省委驻地。毛泽东、方志敏、朱德、彭德怀、陈毅、胡耀邦、王震、肖克、项英、曾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战斗足迹。  相似文献   

4.
<正>安福县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是湘赣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三年游击战争的主要活动区域。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留下战斗的足迹。三女跳崖遗址1934年9月,国民党军发现湘赣苏区仍有红军活动,遂实行大规模联合"清剿"。10月,国民党军大举进攻安福县苏区,中共安福县委、县苏维埃政府机关及莲花县、  相似文献   

5.
印象恩来     
晏资明  文中友  李正平 《党史文苑》2008,(3):F0003-F0003
莲花县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5个“全红县”之一),是湘东南特委、苏维埃政府和湘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的主要驻地之一,也是三年游击战争时期湘赣临时省委驻地。毛泽东、方志敏、朱德、彭德怀、陈毅、胡耀邦、王震、肖克、项英、曾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战斗足迹。1927年9月27日,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攻克莲花县城后,  相似文献   

6.
蔡会文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优秀指挥员,参加过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和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曾任红三军政治委员、湘赣军区总指挥兼政治委员、赣南军区司令员等职。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他留下坚持斗争,1935年3月率部突围到湘粤赣边开展游击战争。对于蔡会文的牺牲时间,长期以来说法不一。一说1935年10月。陈丕显在《赣南三年游击战争》书中讲到,蔡牺牲于1935年10月。1979年版的《辞海》和《中共党史人物简介》中介绍蔡会文简历  相似文献   

7.
闽东三年游击战争,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闽东三年游击战争的胜利,关键在于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建立牢固的革命根据地,依靠广大革命群众,得到革命群众的无私援助。在常人难以想象的险恶环境中,坚持斗争,与百姓生死与共,保存革命力量,在党史上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同样辉煌昭亮。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2,(7):35-37
井冈山精神 背景: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地区,领导井冈山军民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革命武装,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的部分南昌起义军和湘南农军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相似文献   

9.
《党史纵览》2011,(4):56
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土地革命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中,红二十八军在岳西重建,并创建游击根据地。七七事变后,红二十八军率先鄂豫皖边区举行国  相似文献   

10.
左丰美,江西铅山县人.1931年参加革命。1932年从赣东北到闽北苏区工作,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位长期在闽北根据地担任重要职务,为闽北根据地的发展和三年游击战争作出重大贡献的老红军。  相似文献   

11.
新余(新余县、分宜县)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重要的军事根据地,也是湘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上级党组织十分重视新余的革命斗争,毛泽东、彭德怀、王震、肖克、曾山、陈正人等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来到新余从事革命活动。在革命浪潮的推动下,新余建立起县、区级中共组织17个,县、区级苏维埃政府15个,  相似文献   

12.
长征精神     
中文 《党史博览》2021,(4):封2-封3
长征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进行的战略转移. 红军长征是分6批从5个地区出发的,第一批是由红7军团组成的北上抗日先遣队,1934年7月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向赣东北前进.其后备批是:红6军团于1934年7月下旬离开湘赣革命根据地;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于同年10月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13.
中央苏区时期,朱德承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经验,对红军游击战争进行了可贵探索,确立了游击战争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领导了中央苏区游击战争的成功实践,为红军取得反“围剿”战争的胜利、扩大和巩固革命根据地、掩护主力红军转移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朱德游击战争思想与实践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谭余保的名字,在井冈山区域,在湘赣两省是很响亮的。当年的湘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省军政委员会主席兼游击队司令嘛,谁不知晓?这个曾被国民党政府悬赏一万元光洋买其头颅的“茶陵牛”,不单在创建湘赣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金戈铁马,驰骋两省,屡立功勋,比这更为光彩夺目的是,从1935年9月起,他作为湘赣省的党政军首脑,领导了艰难困苦堪称空前绝后的3年游击战争,使革命的红旗始终飘拂在九龙山腹、武功山麓,为革命保存了一束燃自井冈山的火种,然后以能能之势烧向皖南。这个武功高强,有“南谭北许(世友)”之称的谭余保,性格倔强,…  相似文献   

15.
《福建党史月刊》2010,(24):56-56
<正>红星坪林村是地处乌山山麓的老区革命基点村。从三年游击战争开始,坪林一直是中共云和诏县委及其革命武装的主要活动据点之一,构成了乌山革命根据地的一个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6.
马娜 《湘潮》2015,(7):28-30
历史,总是在重要时间节点和活动中,勾起回忆和反思,提供启示和力量。桂东,是一片红色的沃土,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湘赣革命根据地的组成部分,蕴藏着极其宝贵的红色基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尤其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里发生并承载了党史、军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活跃并印刻了一批党史、军史上重要领导人和革命先烈的身影。在桂东这片红土地上,毛泽东发动组织群众革命,成立县委和县工农兵政府。  相似文献   

17.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是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同样的辉煌昭亮。福建同南方各省一样,在红军主力长征后,进入了艰难困苦的游击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向福建各革命根据地发动了残酷的“清剿”。但是,敌人的血腥政策,并没有把革命根据地的军民吓倒,反而使他们更加紧密地  相似文献   

18.
《北京支部生活》2006,(10):23-23
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7年10月开始创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7年9月,毛泽东组织和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  相似文献   

19.
<正>邓子恢(1896-1972),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是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卓越的领导人之一。闽西是中国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重要区域,是中国革命在南方的重要战略支点。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中共闽西地方组织和红军游击队在党的领导下,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  相似文献   

20.
1933年下半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形势严峻。闽北革命根据地进入艰难的岁月。这时候,黄道接任中共闽北分区委书记。他根据闽北苏区的实际,抵制“左”倾错误,采取积极防御的军事方针,灵活开展游击战争,保存了革命阵地、保存了革命武装,保存了革命组织,为闽北三年山地游击战争的胜利,为巩固、发展闽北革命根据地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