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至2009年10月1日60华诞,我们共举行了14次国庆大阅兵。阅兵是古今中外一种传统的军事仪式,更是综合国力的展示。它最能体现一个国家的国威、军威,最能积聚军心、民心。而胜利日阅兵,既是对历史的致敬,对英雄的怀念,又肩负着展示国家武装力量,凝聚民族精神的重任。新中国成立后连续举行了11次国庆大阅兵中国共产党和解放军历来十分重视阅兵。1949年至1959年,中国连续进行了11次国庆阅兵。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盛大的阅兵仪式鼓舞了全国人民  相似文献   

2.
正阅兵,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神圣而庄严的盛典,在现代政治生活中起着独特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从1949年至1959年连续举行过11次国庆阅兵。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又分别于1984年、1999年和2009年举行了3次国庆阅兵。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  相似文献   

3.
陈辉 《党建》2009,(10):56-57
从1949年到1999年,新中国先后进行了13次国庆阅兵。从1949年到1959年,每年10月1日都要举行国庆阅兵。196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本着勤俭建国的方针,对国庆制度进行改革,实行“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后来,因“文革”影响等原因,连续24年没有举行国庆阅兵。1984年,新中国成立35周年时,恢复了国庆阅兵。至1999年的国庆50周年阅兵,又相隔了15年。  相似文献   

4.
孟红 《党史文苑》2009,(5):18-23
阅兵是体现一个国家的国威和军事实力.一个民族的浩然正气的重要形式.一般而言,阅兵包括两部分,一是阅兵式,即阅兵者从受阅部队队列前通过.进行检阅;二是分列式.即受阅部队列队从检阅台前通过,接受阅兵者的检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根据全国政协决定.阅兵被列为国庆大典的一项重要内容。新中国建立后至今,我国总共举行过13次国庆阅兵.从开国大典至1959年.新中国每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一次大规模的国庆阅兵.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的196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本着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方针,决定改革国庆典礼制度,  相似文献   

5.
黎煦 《党史博采》2009,(10):24-27
<正>在新中国历次阅兵中,1984年的国庆大阅兵给人们的印象也很深。但是,人们也许不知道这次国庆阅兵背后的许多故事。对是否搞这次阅兵一开始有争议自从1959年我国国庆阅兵之后,  相似文献   

6.
《党员文摘》2009,(7):F0003-F0003
1959年国庆阅兵是新中国第11次国庆阅兵。本次阅兵,参加典礼的各界群众人数为历次最多,达70万人。受阅部队由15个徒步方队、14个车辆方队和6个空中梯队组成。这次阅兵与5周年国庆阅兵相比,取消了骑兵、三轮摩托车和口径在100毫米以下的地炮、高炮方队,徒步方队横排面由20人增加为24人,受阅总人数增加1/3。空军受阅编队由5周年时的3机增NN5机,飞机总数由111架增加到155架。  相似文献   

7.
视野     
《党的建设》2009,(10):59-59
1950—1959:十年十次大阅兵1950年朱德总司令检阅了部队。阅兵分列式以空军学校和海军学校的学员为先导,空军空中梯队的各种战机在步兵进入天安门广场时临空,形成了立体阅兵的场面。阅兵时间为1小时20分。1951年受阅部队共13348人。走在受阅部队最前面的是军事学院的学员,最后是炮兵部队、摩托化步兵、  相似文献   

8.
从1949年开国大典到1959年国庆10周年.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连续举行了11次国庆阅兵。我从1953年起.连续7年参加了阅兵指挥部的工作.而对于前几次的阅兵.通过老首长、老同志的讲述以及当年留存的档案.也有一些了解。每一次阅兵都会发生一些显著变化.而这些变化都标志着新中国的日益强盛.同时也标志着我们人民军队这一时期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9.
正说起阅兵,人们往往会想起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威武雄壮的开国大典阅兵、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多次国庆阅兵以及2015年的9·3大阅兵。这些阅兵,无一例外地展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设的成就,起到了壮军威鼓士气的作用。然而,人们可能还不太清楚,中国工农红军在80多年前的红都瑞金也曾进行过四次阅兵,而且这四次阅兵与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0.
阅兵,是传统的军事仪式。早在公元前,我国就有了阅兵活动。春秋时期的阅兵,是以打猎的方式进行的。到了汉代,阅兵形成一种制度,受阅内容增加了一些打斗动作。至清代,督抚三年一次的阅兵叫“大阅”。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一向重视阅兵。1934年8月1日,中国工农红军在江西瑞金就举行过盛大阅兵式。新中国成立时,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决定,把阅兵列为国庆大典的一项重  相似文献   

11.
《党的建设》2009,(3):56-56
新中国成立以来共举行过13次国庆阅兵,其中影响较大且最具代表意义的是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5周年、10周年、35周年和50周年的5次大阅兵。  相似文献   

12.
阅兵是一个国家最隆重的庆典,历来被认为是展国力、扬军威的最好方式.新中国成立之后,阅兵被列为国庆大典的一项重要内容.共和国上一次举行国庆阅兵是1999年,这10年来,中国现代化事业突飞猛进,国民收入、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都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阅兵是体现一个国家的国威和军事实力、一个民族的浩然正气的重要形式。一般而言,阅兵包括两部分,一是阅兵式,即阅兵者从受阅部队队列前通过,进行检阅;二是分列式,即受阅部队列队从检阅台前通过,接受阅兵者的检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根据全国政协决定,阅兵被列为国庆大典的一项重要内容。新中国建立后至今,我国总共举行过13次国庆阅兵。从开国大典至  相似文献   

14.
孙国 《湘潮》2011,(10):52-56
阅兵历来是国家领导检阅部队的一种最隆重的仪式。新中国成立后。多次举行盛大的阅兵。在共和国阅兵历史上,每一次的阅兵都鼓舞了部队的士气,增强了人民的自豪感。1957年8月4日,海军在青岛举行的首次海上大阅兵,周恩来代表毛泽东检阅了部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次海上大阅兵对加速海军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解除战备第二天,敌机来了 1958年10月,刚从朝鲜回国的杨勇被任命为北京军区司令员、党委第一书记。这一任职到1967年1月戛然中断。 杨勇交接完志愿军总部的工作,已经是1959年的春天了。刚到北京军区上任,就赶上筹备建国十周年大庆,陆海空三军要进行空前规模的大阅兵。杨勇担任阅兵总指挥,他向元帅作了阅兵报告。 这不仅仅是阅兵,而是向世界展示十年来人民军队的雄姿,展示我们的国威。 受阅部队装备了最新式的自动步枪、大炮、坦克、高速喷气式飞机。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09,(9):116-117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将进行第14次阅兵。尽管我军兵员素质大幅提高、武器装备不断升级、军容军威越发雄壮,但1949年开国大典上的阅兵,因其无法取代的“第一次”,始终是人们关注的对象。  相似文献   

17.
阅兵是显示国威军威的军事仪式。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对此十分重视。仅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先后组织过十多次国庆阅兵,其中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四次。开国大典阅兵为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于1949年10月三日在北平(今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典礼,然后举行阅兵。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任检阅司令员,华北军区兼平津卫区司令员聂荣臻任阅兵总指挥,第20兵团司令员杨成武,华北军区参谋长唐延杰分别任阅兵指挥所主任、副主任,具体负责阅兵筹备工作。受阅部队以陆军为主,刚开始筹建的海、空军…  相似文献   

18.
阅兵是展示国威军威、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的最佳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最受人关注的是首次亮相的新武器,它不仅是阅兵场上的亮点,更是综合国力和高技术水平的集中体现。铺开新中国的阅兵画卷,每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国庆日,届时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检阅共和国武装力量,这将是新中国成立后举行的第14次国庆阅兵。在此之前,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人共进行了13次国庆阅兵。  相似文献   

20.
阅兵,是一项极其隆重的军事仪式,是体现一个国家的国威,一支军队的军威,一个民族的浩然正气的重要形式。中国人民解放军历来十分重视阅兵。新中国建立以来共举行过13次国庆阅兵,其中影响较大且最具代表意义的是开国大典、建国5周年、10周年、35周年和50周年的5次大阅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