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48年12月30日,毛泽东为新华社写了一篇著名的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长期以来,人们皆认为此文是由国民党蒋介石的求和活动而起,然而从其行文内容来看,却是主要针对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的政治立场而发,因为当时真正让毛泽东担心的不是国民党蒋介石的求和,而是革命阵营内部可能出现的分裂。  相似文献   

2.
1948年12月30日,毛泽东为新华社写了一篇著名的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长期以来,人们大都认为此文主要是针对国民党蒋介石及其主子美国的求和阴谋的,然而从其行文内容来看,还有另一个侧重点,即通过揭露  相似文献   

3.
成一 《党员文摘》2008,(5):10-11
1949年初,国共谈判时,毛泽东为新华社连续写了6篇评论,《毛泽东选集》收入了5篇,分别为《评战犯求和》、《四分五裂的反动派为什么还要“空喊和平”》、《国民党反动派由“呼吁和平”变为呼吁战争》、《评国民党对战争责任问题的几个答案》和《南京政府向何处?》。另外一篇未被收录的就是至今还鲜为人知的被称为新闻名篇的《蒋介石李宗仁优劣论》。  相似文献   

4.
成一 《党史文苑》2007,(12):18-20
l949年初,国共谈判时,毛泽东为新华社连续写了六篇评论。《毛泽东选集》收入了五篇,在《评战犯求和》的题解中说:“这是毛泽东为新华社写的揭露国民党利用和平谈判来保存反革命实力的一系列评论的第一篇。其他的评论是:《四分五裂的反动派为什么还要“空喊和平”》、《国民党反动派由“呼吁和平”变为呼吁战争》、《评国民党对战争责任问题的几个答案》、《南京政府向何处?》等。”这个“等”字就是至今还鲜为人知的被称为新闻名篇的《蒋介石李宗仁优劣论》。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后,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其中一些优秀的共产党员还在国民党内当了"官",以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两党的党内合作。毛泽东就是其中的一位。若论他当时在国民党的职务,要高于与他同在国民党内当差且成为他后来的政治对手蒋介石。随着政治局势的发展,蒋介石在国民党内的地位直线上升,远远超越了毛泽东。  相似文献   

6.
生活充满了戏剧性,历史的政治舞台上也同样充满了戏剧性。如果不是铁一样的事实,那么,谁能想象1945年的8月,毛泽东与蒋介石竟会坐到一起,会面,握手,交谈。 人们都熟悉这段历史:早在1927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即已背叛革命,制造白色恐怖,对共产党实行赶尽杀绝的政策;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则从血泊中站立起来,走上了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之路。十年内战,蒋介石的枪炮和屠刀杀害了不计其数  相似文献   

7.
正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为了便于开展工作,一部分共产党员曾经奉派到国民党中工作,从而身跨两党,身兼双重身份,毛泽东便是其中之一。他曾有过一段在国民党内任职的经历。由于能力超群、成绩突出,他还被推举为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部长。后来,蒋介石叛变革命,国共合作破裂,毛泽东才结束了他在国民党内的工作。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部长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在这次大会上,共产国际代  相似文献   

8.
正毛泽东是一代伟人,也是一代诗人。即使在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的艰难岁月里,他也会诗兴盎然,立马吟诗,下鞍赋词,佳作迭出。1929年4月,毛泽东率红四军从福建西部回师赣南,开辟了大片革命根据地。夏秋间,毛泽东又利用蒋介石忙于军阀混战的有利时机,率红四军两次入闽,消灭当地军阀,创建红色政权,发展赣南、闽西的革命武装,革命形势趋向大好。1930年10月,为扑灭革命的星星之火,蒋介石在结束军阀混战之后,立即掉转头来,调集10万兵力,以江西省政府主席鲁涤平为总司令,以号称"铁军师"的国民党军第十八师师长张辉瓒为指挥,从江西吉安、福建建宁之线,  相似文献   

9.
张家康 《党史纵横》2012,(5):14-16,39
根据中共"三大"决议,一些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了国民党,其中优秀者还在国民党内当了"官",以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两党的党内合作。毛泽东就是其中的一位,而若论他当时在国民党的职务,还要高于他后来的政治对手蒋介石。  相似文献   

10.
1941年1月6日,蒋介石制造了皖南事变,该事变震惊了全国人民,激怒了共产党人。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看来,皖南事变表明蒋介石坚定了反共决。心,并成为国共关系大破裂的开始,我们必须采取非常强硬的态度,只有不怕决裂,才能打退国民党的进攻。毛泽东的意图有二:一是要求结束对国民党的温和态度,立即在政治上、军事上做好全面反击蒋介石的准备;二是强调只有猛烈的全面反攻,才能打退蒋介石的挑衅和进攻。1月17日,国民党的第二次反共高潮达到最高峰,共产党内,主张同国民党决裂的呼声日益高涨。此时,毛泽东反而冷静地注视事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家康 《湘潮》2013,(3):33-36
皖南事变后的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关系走向紧张与对抗,但随之而来的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国共两党党首蒋介石和毛泽东都有意缓和两党关系。蒋介石提出面晤毛泽东的意愿,而毛泽东也以真切的心情,积极地予以回应。虽然这次毛蒋会晤因故最终没有实现,但却为1945年的重庆谈判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2.
第三回毛泽东用兵如神邓小平主政瑞金且说红四军在闽赣边界分兵游击,群众发动起来了,一片一片的土地由"白色"变成了"红色",毛泽东信心百倍,春风得意.革命浪潮的蓬勃发展,惊动了国民党南京政府.1930年8月5日,蒋介石密令陆海空军总司令、武汉行营主任何应钦为"鄂、湘、赣三省剿匪总指挥".  相似文献   

13.
1945年8月,蒋介石连发三封电报,邀请毛泽东赴重庆和平谈判。在43天的谈判过程中,毛泽东坚持把革命的斗争性、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争取主动、避免被动,表现出中国共产党高超的斗争艺术。在谈判桌上与国民党斗争的同时,毛泽东开展了广泛的统一战线工作,宣传共产党和平、民主、团结的政治主张,得到民主党派的理解和支持,与党外人士结下了深厚情谊。  相似文献   

14.
红军长征胜利是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内正确思想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胜利,长征获胜是克服多种艰难险阻的结果,也是调动多种克敌制胜因素的结果,其中就有积极贯彻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和利用国民党派系矛盾方面的因素,本文就此列举长征中的史实作一阐述.(一)利用陈济棠与蒋介石的矛盾长征之前第五次反“围剿”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坚持党内正确路线的领导干部,以统一战线政策和策略的眼光,注意到国民党内派别斗争所形成的某些局部对革命有利的条件,重视利用国民党内的矛盾斗争,创造有利于革命的形势.  相似文献   

15.
《党史天地》2007,(8):6-6
毛泽东、董必武力主镇压麻城红枪会 王树声带300武装的农讲所学生,参与平反 1927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前夕,全国、全湖北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农村反革命分子十分嚣张,非法拘捕和杀害农民领导和积极分子。毛泽东力主以牙还牙,以革命的武装对付反革命武装。2月27日,阳新县发生县长、公安局长纠集洪门会徒百余人,围攻国民党党部、县农协事件时,毛泽东就主张派兵镇压。  相似文献   

16.
茂林的血迹未干,蒋介石就盛邀毛泽东“赴宴”——出席国民参政会。周恩来挖苦道:国民党请客,被请者却是“奸党”,岂有此理!毛泽东则干脆说蒋介石是“大流氓”。 宋美龄设宴,蒋介石作陪,既有“夫人外交”,又是“餐桌谈判”。帷幕既然拉开,且看蒋介石怎样收场……  相似文献   

17.
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国共合作反帝反封建的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由于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和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而遭到惨痛失败。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那样:“一九二七年春夏之交,正当北伐战争向前发展的紧要关头,这个代表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国共两党和各界人民的民族统一战线及其一切革命政策,就被国民党当局的叛卖性的反人民的‘清党’政策和屠杀政策破坏了。”(《毛泽东选集》64开本第936页)从“四、一二”到一九二八年上半年被屠杀的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达三十三万七千人之多,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946年11月19日,他结束同国民党的和平谈判,回到延安,一方面协助毛泽东指挥解放区各战场的战斗,粉碎蒋介石军队的进攻,使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47年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实现大转折。另一方面,他代表中共中央领导蒋管区的人民斗争,掀起反美反蒋的群众斗争高潮,陷蒋介石政府于全民包围之中。1947年,是中国革命伟大转折的一年,周恩来在两个战场为中国人民革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毛泽东领导人民解放军转入全国进攻,打得国民党军狼狈不堪。毛泽东断定蒋介石的失败已成定局,中国革命的胜利已为期不远。为新中国作准备,也为取得苏联的支持,毛泽东在1947年初至1949年初先后多次提出出访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但均遭到斯大林的婉拒。直到建国后的1949年12月底,毛泽东的愿望才得以实现。斯大林为什么要一再推迟、回绝毛泽东的出访要求呢?本文将为读者揭示斯大林多次拒绝毛泽东要求的不为人知的真正内幕。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以毛泽东、朱德为首的共产党人立足赣闽边区,开辟了全国最大的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并在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革命根据地的存在,让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如芒在背.国民党便加强推行所谓的"杀死政策"和"饿死政策",企图断绝赤白区域"粒米勺水之接济,蚍蜉蚊蚁之通报",让苏区军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