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益锋 《实践》2013,(7):55-56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着重强调的一个观点。在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中,实践为第一性,理论为第二性,实践是理论的源泉,理论是实践的反映。理论之所以要创新,是因为作为理论源泉的实践活动在不断创新;创新之所以没有止境,是因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永无止境。只要实践活动没有终结,反映实践活动规律  相似文献   

2.
<正>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观点,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习近平同志指出,要使党和人民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这是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成功之道,也是理论创新的必由之路。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先导。理论创新为实践创新指明方向,提供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3.
作为实践智慧的马克思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志同 《唯实》2004,1(4):4-8
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即是实践智慧 ,实践智慧是实践形态的或内在于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的真实存在方式。作为实践智慧的马克思主义是在理论见之于实践、理论完成向实践飞跃的过程中生成的。通过理论的内化和外化 ,通过走群众路线 ,实践智慧在实践中被构成 ;随着实践的深入 ,实践智慧亦随之不断地扩展和自我增长  相似文献   

4.
方芳 《世纪桥》2010,(1):25-26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其核心是生产力理论。邓小平生产力理论立足于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既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韩振峰 《前线》2017,(5):13-17
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成果的源头活水,理论创新成果又对新的实践创新提供理论指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身的真理性和实践成功。在实践创新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视角剖析社会主义实践价值,明确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是一种凝聚力的汇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是社会主义实践价值的核心理论构建。笔者在文中总结了社会主义实践中必须以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基础,从三个层面剖析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社会主义实践价值,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实践价值就是共产主义的被实现,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信念与奋斗的目标。只有共产主义被实现,才能够彰显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刘林元 《学习论坛》2008,(10):27-30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双向的,互动的,任何一方的存在与发展都必须在与对方的结合中才能实现.实践观念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中介,是理论内涵、实际情况和实践目的三者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指导实践,但不能直接指导实践,必须化做具体的功能、方针政策、计划、办法,才能作用于具体的实践.  相似文献   

8.
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是党内民主建设所需要重视的问题。党内民主建设需要理论与实践的同步发展,良性互动。理论发展是对实践的总结,并且能够真正的付诸和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真正推动党内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多处讲到了理论创新的重要性。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看,虽然理论的源泉是实践,发展的依据是实践,检验的标准也是实践,但是科学的理论一旦产生又可以指导实践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实事求是既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基础和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所以正确,就因为它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并为实践所反复证明。斯大林有一句名言讲得很好,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所以,革命要胜利,建设要成功,没有实事求是的实践精神是不行的,没有在实践中产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也是不行  相似文献   

11.
徐志远  肖萍 《探索》2011,(4):127-130
理论与实践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对偶范畴。必须科学理解理论与实践的涵义,正确认识和处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充分认识研究理论与实践这个重要对偶范畴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求是》2015,(8)
<正>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观点,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习近平同志指出,要使党和人民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这是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成功之道,也是理论创新的必由之路。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先导。理论创新为实践创新指明方向,提供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创新的理论成果对规律的揭示越深刻、越  相似文献   

13.
没有实践基础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近几年,我们感到理论要做到“三深入”,即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人心,理论工作就不能就理论抓理论,不能空对  相似文献   

14.
孟宪平 《学习论坛》2008,24(8):14-17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逻辑起点和发展动力.解放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思维趋势和理论源头,改革开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提供了现实场景,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不竭动力,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升华和实践总结,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和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以人为本是在良性互动中协调推进的,其关键是实事求是,尊重实践,走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是指它与时代同步,与实践同进的理论品质。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一经产生,就处在与实际运动的不可分割地联系中。经历着实践与理论互动的连续过程:实践产生理论,推动着理论认识的发展,理论又指导实践,促进实践的深化,这样既推动着现实实践运动的发展,又不断地更新着理论自身。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的实  相似文献   

16.
百家言     
《求是》2015,(10)
<正>冷溶:坚持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积极推动理论创新实践第一,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又有反作用。我们党高度重视理论工作,强调理论来源于实践,必须同实践相统一,由实践来检验;强调理论自信,注重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强调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习近平同志要求"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对党的理论创新提出了新的任务。"四个全面"是从实践中得出的正确认识,是我们党在实践创新基础上积极进行理论创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提出的关于“最广大人民群众改造世界、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的论断,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实践基础的发展,它规定了现阶段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方向。理论创新的实践基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创新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价值取向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理论同各国实践和时代发展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根本途径和主要形式。马克思主义和实践结合的有效形式,既是马克思主义充分发挥指导实践的根本形式,也是实践选择和应用理论指导的主要形式,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形式。选择最好的形式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最佳结合,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  相似文献   

19.
具体实践理论形态是马克思主义迄今为止的最高理论形态。邓小平理论是一种具体实践理论形态的理论 ,它完整地体现了该理论形态的基本特征 ,同时又凸显了其个性特色与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20.
理论的主导价值是指导实践而使实践成为自觉活动的实践价值。以科学理论武装人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自身价值,就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克服传统教育的抽象化、概念化和教条化,结合最新发展的实践进行,自觉实现向实践的转向。“五情”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当今实践发展的契合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转向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