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是我们的父亲陈云诞生100周年。他虽然已经去世10年,但是他的思想和精神仍然长久地震撼着我们,长时间影响着我们对人生的选择和价值判断。作为他的子女,我们虽然和他长期生活在一起,但对他的思想,对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却是在不断观察学习和思考中逐渐领悟的,是透过我们自己工作和生活的体验来逐步理解的。对他认识越深,他的思想和精神对我们的吸引力就越大。父亲去世后,党和人民给了他很高的评价。1995年江泽民同志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9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指出:“在陈云同志的身上,我们看到党的老一代领导人的精湛的马克思…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实现提上议程,作为党和国家今后努力的方向和目标。马克思在《德意志形态》中提到过生活的原初内涵,以及生活的条件,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前进,什么是生活,我们想要什么样的生活都在人类的进步史上不断变化着。十九大之前,我们将人民对物质文化的需求作为生活的界定。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好生活概念,美好生活包含的具体内容以及实现美好生活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党内政治生活的光荣传统,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党的宝贵财富。"党史蕴含着我们党坚守理想信念、强化理论武装、牢记继承和创新、保持纯洁和先进的丰富智慧。经常重温党的历史中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对我们在新时代铭记初心、锤炼党性、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夯实全面从严治党基础,有着固本培元的作用。一、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在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生活价值观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生活价值观的冲撞。大学时期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生活价值观决定着他们对生活中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判断选择、好恶取舍,支配着他们的行为。因此,研究并把握大学生生活价值观的特点井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和观念,对于我们的改革和建设,对于我们培育新时期所需要的人才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我们党第一个明确提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必将对我国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人们的精神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人们必将  相似文献   

6.
在几年的数学执教生涯中,有这样一点体会,因数学难学,同时大多数人的观点“数学在实际生活中没有大作用,用不了学得太多,懂得太深,而放弃对数学知识的再汲取。其实,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但对其他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起到武装思维的作用,而且在生活中的作用与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生活内容都息息相关,同时在武装着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党的建设》2016,(12):19-21
1.如何理解1980年制定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主要原则和规定今天依然适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总结党内政治生活正反两方面经验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于1980年制定和颁布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对有关党内政治生活的问题作出具体规定,对党章进行了补充.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也是一个创举.  相似文献   

8.
生命的思考     
正生命的思考增强了人们对生活的感受力。尽管每个人不知道明天将会发生什么,但因为思考在先,我们总是以愉悦明朗的心境开始新的一天的生活。生命的思考让生命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它是人生过程中的标点,让我们遵从自然的法则,顺应和重视时序、节律、节气。思考,也使人在斑斓的诱惑中沉静下来,省悟和探寻生活的本真。生命的思考让我们在历经风雨的磨砺后,依然向往美好的、有品味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法。当前要充分利用这一有效方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一、以人为本的理论依据《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为我们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毛泽东同志早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就指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早在1980年,  相似文献   

10.
感动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在生活中失去了感动,因为我们实在是太忙了:匆匆地上班,匆匆地下班,匆匆地奔波在商场上,忧虑着如何营生,算计着如何赚钱。匆匆中,我们的生活便如电脑的程式,看似富于变化却永远也跳不出那已固定的模式,生活给我们的不是累就是烦,曾经美好的感动变得凝滞而遥远,感觉的麻木让我们对生活本真  相似文献   

11.
生活关分两种: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方面,我们领导干部应该知足常乐,要觉得自己的物质待遇够了,甚至于过了,觉得少一点好,人家分给我们多了就应该居之不安。要使艰苦朴素成为我们的美德。这样,我们就会心情舒畅,才能在个人身上节约,给集体增加福利,为国家增加积累,才能把我们的国家更快地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精神生活方面,我们应该把整个身心放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以人民的疾苦为忧,以世界的前途为念。这样,我们的政治责任感就会加强,精神境界就会高尚。当  相似文献   

12.
怀念李达     
《湘潮》1990,(12)
今年是李达诞辰100周年。他的人品、他的学问、他的事业、他的贡献,党和人民及各位专家学者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我非常感谢!我和李达自1940年共同生活以来,一起在家乡度过了日伪时期的沦亡生活,在湖南大学熬过丁黎明前的黑暗,享受了解放胜利的喜悦,在武汉大学度过了他生命最后的13年。在近30年的共同生活中,我感受最深的是他对人民革命事业的热情和追求,对传播马列主义的赤诚,对家乡人民的热爱和关心。从1940年起,李达失业居家,我们生活很艰难。1940年零陵沦陷,日本人追捕李达,我们只好逃难,躲到永江河胡家洞大马槽、牒楼口等地方。在逃难路上,我们遭遇土匪,粮食、衣服、被褥被抢劫一空,他辛勤写作的手稿也失落了。不久日伪成立了维持会,  相似文献   

13.
《奋斗》2016,(11)
正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站在党的建设新高度,指出"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这既是对我们党内政治生活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当前我们党面临新问题、新任务的具体分析,更是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政党相比较得出的独特优势。全会针对当下党内存在的具体问题,抓住新形势下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新情况新特点,从12个方面作出了规定,我们应把握以下几个要点深入理解。一、新形势下开展党内政治生活要坚守  相似文献   

14.
正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1929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在党内首次提出党内政治生活政治化,为以后党内开展正确的政治生活和有关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揭开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大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古田会议精神,对于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仍然具  相似文献   

15.
关心群众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早在1984年毛主席就教导我们要关心群众的生活问题,他说:“我们对手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就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我们党之所以这样重视群众的生活问题,就因为我  相似文献   

16.
工作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提供了衣食和住所,还扩展了个人与世界之间的联系。农民工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是我们研究的关注点。研究一采用电话访谈的方式探究了农民工工作状态、疏离感和生活满意度的现状,发现大部分个人背景因素与生活满意度显著相关,如性别、收入、教育程度等,而工作状态与生活满意度无显著相关,工作状态在生活疏离感和生活满意度间起到调节作用。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基础上探究了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社会认同和工作倦怠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并构建了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模型。  相似文献   

17.
科技革命为人类的社会生活带来了无数的变革,而计算机的诞生和网络的飞速发展对人类的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最为巨大,它不但引起我们生活方式的数字化变革,而且也引起我们思维方式的变革,从而向哲学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8.
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基础。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也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时至今日,有些党员干部仍对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不适应,存在着"自亮家丑怕丢脸"的护短心理。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自身建设早已形成的命题。1929年,毛泽东在古田会议上就提出"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的要求。我们党成长壮大的历史说明,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党员干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9.
《党风建设》2000,(4):18-18
下个世纪人们的生活将发生多大变化?科学家们对未来医学、技术、生态进行了预测。他们认为,基因工程和机器人在今后几年内将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最近,我们详细考察了成都置信实业有限公司所推出的“置信生活方式”。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政府的指导作用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功范本。一、“置信生活方式”的基本文化理念生活方式包括生活活动条件、生活活动主体和生活活动形式这三个相互联系的要素。“置信生活方式”从这三要素切入,形成了基本文化理念。第一是以人为本,建构和谐的主客关系。“置信生活方式”以房屋和社区作为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