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历史上,由于对基础建设和体育设施增加投资和游客消费给主办城市带来收入,部分奥运会举办国在筹备奥运会阶段出现过短暂的超常繁荣,之后则经历经济快速回落的过程。这即是所谓的"奥运后滑坡现象",也被称之为"后奥运效应"。  相似文献   

2.
尽管"后奥运低谷效应"不是规律性现象,也并非奥运举办国难以破除的魔咒。但不容忽视的是,为举办一场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为满足奥运会赛事需求,中国政府以及北京市政府在城市设施完善、体育场馆兴建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回首往届的悉尼奥运会和雅典奥运会,  相似文献   

3.
陈玉清 《求索》2008,(10):38-39
北京奥运会后,后奥运经济问题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从后奥运经济理论来看,历届奥运会都出现了奥运“低谷效应”。本文就后奥运经济现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影响中国后奥运经济发展的两大主要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中国后奥运经济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4年一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对于举办国和举办城市而言,不仅是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提升国际形象的重要契机,而且是对城市综合管理能力和水平的一次重大考验.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北京奥组委常务副主席刘敬民在考察完雅典奥运会后总结说,雅典在借奥运之机改变整个城市面貌、节俭办大赛、统筹交通管理、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都非常值得北京学习.作为历届奥运会筹备和举办的重要内容,城市管理的成败对于奥运的筹办起着关键作用.雅典奥运会被普遍认为是一届成功的奥运会,其成功的城市管理无疑是一个加分项目.  相似文献   

5.
2001年7月,北京获得了奥运会举办权.6年多来,北京在筹办奥运会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奥运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奥运经济的价值初步显现.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商业运作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使奥运会的经济价值倍受观注,"奥运经济"的概念初现端倪.1988年汉城奥运会以后的5届奥运会,都在不同程度上丰富了奥运经济概念,使"奥运经济"理论更加成熟.所谓"奥运经济"就是借筹备和举办奥运会的时机,提升企业品牌、城市品牌和国家品牌,推动城市改造,优化城市产业结构,促进城市和国家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6.
奥运会作为全球瞩目的国际体育盛会,对举办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极大的作用,而奥运经济最大、最直接的受益者当属旅游业.  相似文献   

7.
赵云霞 《青年论坛》2005,(2):119-120
高素质的志愿者热情服务奥运,是成功举办奥运会的关键.2008年"海上奥运"必须重视志愿者队伍建设.要科学确定奥运志愿者选取条件和标准;借鉴国际上奥运举办城市的经验,全面开展奥运志愿者招募和培训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志愿活动,形成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北京于2008年举办奥运会。作为世界规模最大的综合体育盛会和文化盛会,奥运会的举办会对举办城市乃至举办国家的各个方面都带来巨大的影响,主要包括社会经济方面和思想文化方面。北京奥运会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主题,彰显了人类步入21世纪的主流理念。奥运会对于社会经济建设的效应比较直观,论述颇多,但是在古老的东方文明的国度举办,对于思想文化方面的影响则更为深远,对于我国加快建设法治国家,深入普及人权理念。加强社会文明教育来说,也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契机。  相似文献   

9.
宋保平 《前沿》2007,(5):156-158
奥运精神内含着浓烈的和谐意蕴,在旨归、手段与原则上都与和谐社会具有极强的契合性。奥运精神将通过教育、媒体传播、奥运比赛和奥运会举办得到宣传与弘扬,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将产生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北京获得2008年夏季奥运会举办权后,13亿华夏儿女无不为之欢呼,为之骄傲。激情过后,人们在关注:“申奥”成功究竟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毫无疑问,举办2008年奥运会会对我国的许多领域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现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简析“申奥”成功的重大意义。  一、经济方面  促进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总额增长。奥运和经济彼此联系,相互促进,是现代经济的崭新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举办奥运会将拉动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自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扭转以往亏损局面,一举获得2.5亿美元盈利以来,汉城、巴塞罗…  相似文献   

11.
大打奥运牌发展旅游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奥运会自盈利以来,不仅仅是一项重大的体育赛事,而且成为拉动举办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催化剂.大连作为闻名的旅游城市,应借奥运之机,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实现奥运经济与旅游产业的双赢.  相似文献   

12.
周宏 《北京观察》2009,(1):50-51
奥运经济不仅是一种体育经济.同时更是一种品牌经济。是奥林匹克这个世界最知名的品牌将世界各国的大多数运动员召集在其旗帜下.是奥林匹克这个品牌把热爱体育运动的人集聚在奥运举办地.为举办城市创造了无限商机;是奥运会为举办城市和国家提供了推销自己的大好机会。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不存在收入分配自动调节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0年代以来 ,收入差距扩大速度加快 ,对经济稳定发展产生明显不利的影响。这与改革初期阶段收入差异产生增长效应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改革以来 ,收入决定的市场机制逐渐引入 ,收入平均主义的计划一统体制被打破 ,效率提高对收入增加的决定作用逐渐增大 ,产生出促进竞争、激励效率的增长效应。很多人根据改革以来收入差距扩大与经济发展加速同时出现的现象 ,认为收入差距扩大与经济发展加速存在正相关关系。很多人认为当收入差距扩大产生的效率提高效应超过收入差距扩大所产生的公平受损的负效应时 ,收入差距扩大便对效率提高及经济增长产…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留下了不可复制的北京奥运遗产。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面对后奥运时期的“低谷效应“,科学发展和奥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国际上历届奥运会举办城市尚未破解的难题。市委、市政府在致全市人民的感谢信中明确提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为首都的发展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和宝贵的财富。我  相似文献   

15.
【"馅饼"还是"陷阱"?】 世界银行2006年《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首次提出"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它的意思是说,当一个国家从低收入阶段攀上中等收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000美元以上)的平台后,会面对两难局面。一方面是工资水平提升后,失去了低廉劳动力价格的优势,无法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另一方面是尚未有足够实力,在尖端技术研发方面与富裕国家竞争。两方面的夹击会形成“陷阱效应”,中等收入国家因此会面临经济增长的停滞期,并可能长期走不出来。  相似文献   

16.
李晨 《青年探索》2009,(1):48-52
志愿者服务工作在中国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以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为契机,我国志愿服务活动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奥运会的吸引力毋庸置疑,然而,奥运会结束之后,志愿者的服务意愿如何、激励机制如何建设等问题亟待研究。本调研的着眼点在于奥运城市志愿者这个群体坐标和“后奥运”时代这个时间坐标。调研采用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着力研究奥运盛会之后,城市志愿者的服务热情、服务意向、影响城市志愿者继续参与日常志愿服务的因素等问题。调研具有一定的原创性,对“后奥运”时代志愿服务工作的组织实施、激励机制建设等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伟 《北京观察》2008,(12):15-16
举办奥运之后,主办城市甚至国家的经济会不会出现“后奥运的衰退”?或者说,相对于筹办和承办奥运过程中形成的奥运要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和市场需求的刺激,奥运之后会不会产生周期性甚至长期的经济疲软?特别是在历史上,尤其是近12届奥运之后,在不同程度上出现过这种情况,这就使得人们对北京奥运之后的经济走势和前景更为关注。  相似文献   

18.
虽然有一些城市和国家在举办奥运会中是亏钱的,但绝大多数奥运会都给举办城市和国家创造了投资和长期可观的经济回报,甚至是经济的几何级增长。奥运会带来举办城市投资的大规模集中和产业的大规模集聚,也带来全球游客的蜂拥而至,这对举办城市具有显著的经济集聚效应。"更高、更快、更强"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可以激励人们团结拼搏,进而推动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不少人关注2008年奥运会后的北京会出现奥运后效应。与此同时,源自西方的金融危机也愈演愈烈,为北京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不确定性因素。为实现北京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对上述两方面因素加以综合分析,注意趋利避害,防微杜渐,通过政策调整与优化,促进北京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2001年奥运会申办成功后,北京市为实现绿色奥运理念,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很大的努力。奥运会成功举办后,北京市理应传承“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以人文为目标,以科技为基础,实现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