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的历史时期,由于西方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强劲渗透、我国社会转型的深刻影响以及大众文化世俗功利性的负面影响,大学生中存在着淡化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倾向。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和建设,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阵地建设,切实加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指针,它统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崭新创造.科学发展观初步形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新体系,呈现出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系统性与协调性相衔接、层次性与开放性相关照、人民性与统领性相结合等鲜明特点,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和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之间关系的角度 ,我们可以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概括为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弘扬意识形态的“批判精神” ;拓展意识形态的批判领域 ;追问意识形态的本体存在以及求索意识形态的超越之径  相似文献   

4.
毛静 《法制与社会》2015,(9):217-218
意识形态对于一个国家的繁荣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一方面可以巩固党对我们的领导,另一方面对我国的稳定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国家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源泉.如果想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下,实现我国进一步的繁荣与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作用,必须用科学理论来教育人民.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源泉进行了具体阐述,对其思想涵义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同时以此为理论基础,进一步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我国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正是依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创新指导了20多年的制度创新进程,在全球化浪潮冲击面前保持着当代中国改革向前推进的活力.但是在今天,面对深刻的全球化态势给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挑战,支撑中国制度创新的意识形态呈现出一种复杂局面.鉴于意识形态与制度和体制共存亡的特点,我们必须在全球化的世界大潮中,为维护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存、发展与创新而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体系的建设和创新.在当代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处于变动世界的创新进程之中,才能推进适应这一世界的国度进行制度和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6.
刘奕  谭钧  李书巧 《法制与社会》2011,(13):231-23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泛滥,理论研究的不足及宣传教育的低效,造成的主流意识形态文化阵地的缺失,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危机,马克思主义活力的不足,成为了当前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境遇.因此,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策研究,是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用诠释学的观点解读马克思的文本 ,是文本和解读者之间的“主体间性”的活动。马克思文本的“原意”是一个不可把握的概念 ,也许有但不可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哲学在内容上有区分 ,但在意义上完全没有必要。“走进马克思”仅是对不看马克思文本而妄谈马克思的人的规劝。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 ,用意识形态性来指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意识形态的偏见 ;但马克思主义哲学也确实在某种程度上被误解为政治理论 ,剥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政治外衣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必要。  相似文献   

8.
意识形态是现代性批判理论的重要主题之一,也是一个盛久不衰的学术热点问题。英国马克思主义将文化问题与意识形态问题内在地整合起来,在考察与分析意识形态内涵的过程中凸显其文化维度,认为意识形态是现代文化的核心内涵,现代文化载体成为意识形态生产的重要工具,现代意识形态批判的方向即反抗资本主义文化霸权,争取人类的解放。英国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理论的阐释与建构对于丰富和深化意识形态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因其忽视对经济维度的考察并在某种程度上违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导致该理论批判力度的软弱化。  相似文献   

9.
秦秀莲 《法制与社会》2011,(17):166-167
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之中,由于社会文化多元化、西方文化的入侵,使社会意识形态呈现多样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受到严重的挑战,并出现认同危机。如何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便成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中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意识形态仅是政治学和社会学的应用范畴吗?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中经济学纬度是意识形态的应有之义,意识形态不但能够解决个体行为的"效用最大化"原则,同时意识形态能够积极地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罗萌 《法制与社会》2014,(9):235-236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于意识形态斗争具有基础性意义;大学生肩负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其马克思主义信仰如何,影响更为深远;当前青年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不令人满意,高校要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所称的法律意识与法律观念是在相同的意义上使用的,是指人们有关法的观念、观点和概念。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法律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意识的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法学,则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意识形态的反映。  相似文献   

13.
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是长期而复杂的,有时甚至是一个十分尖锐的过程。本文指出在"世界网络化"进程中,西方资产阶级国家凭借其网络优势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展开了更加直接,激烈的进攻,使我国反"和平演变"和思想意识形态工作难度增大。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法律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恩格斯的法律思想为基础的,体现为马克思主义法学。马克思主义法律意识观的哲学基础是唯物论。法律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的,由现实存在所决定。同时,法律意识对社会存在也具有能动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费尔巴哈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等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地位分析,认为马克思主义至少是唯物史观或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标志应是《哲学贫困》而非其它。  相似文献   

16.
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诞生是法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法学是由马克思、恩格斯两人共同创立的,其创立过程经历了以下三部曲:《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发源地,《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奠基之作,《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法学成熟的标志.追根溯源,研究和厘清马克思主义法学创立的过程,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中国化以及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法学是意识形态性很强的学科江泽民同志近期在谈领导干部要讲政治时指出,要分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界很。这对于法学研究是完全适用的。法学是意识形态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应随时分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坚持在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上前进。恩格斯说过:任何新的学说,都“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三卷第56页)法学研究毫不例外,任何一种观点都离不开已有的思想材料。对于我们来说,已有的思想材料不外是:中国的历史文化积累,十月革命以后给我们…  相似文献   

18.
社情民意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与意识形态安全存在着紧密联系。畅通社情民意渠道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从而确保意识形态安全的根本之举。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认真正视社情民意渠道不够顺畅的一系列重大而突出问题,以强烈的问题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主动化解因利益诉求差异和执政能力有待提高而引发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多管齐下的力度夯实畅通社情民意渠道的坚实根基,努力形成在价值认同基础上达致价值共识这个最大的社会公约数,以党民关系和谐推动政治文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恩格斯晚年有力地批驳了否认法的独立性和夸大法的独立性的谬论,第一次全面、系统而深刻地阐明了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社会学关于法的相对独立性理论。在恩格斯看来,法的相对独立性是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的体现。是指法遵循自己特有的规律实现自己的社会机能,法的发展并非始终与经济同步。换言之,法既须符合于社会经济状况的一般要求,也具有按照意识形态自身发展的特殊能力。法之所以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是因为它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象其它意识形态形式一  相似文献   

20.
实现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以及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的重要源泉,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走向胜利的不竭动力,是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崭新道路的重要法宝。在新起点上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坚持和发展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进而不断提升我们党执政能力和水平的客观需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明确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三化的辨证关系,以三化的互动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把握重要的基础手段和方法,以理论的发展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索理论传播普及的基本路径,以思想理论的日益通俗化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