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李朝军 《求索》2007,(9):168-170
北宋文学家晁补之的农事诗独具特色,但长期为后人忽视。这些作品以其躬耕经历为基本素材,通过描写自然灾害的肆虐和揭露封建官府的弊政,深切地反映了农业生产的艰辛和农民生活的疾苦,真切地表现了农民的喜怒哀乐.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农村的贫富悬殊和民间风情,具有鲜活的生活气息、激越的思想情感和浓郁的民歌风味。在古代诗歌史上,晁补之是难得的一位本色的农民诗人。  相似文献   

2.
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田园诗人,他的诗质朴、自然、清新而富有意境。他的出现给中国古代诗坛带来了一股清新之气,令人赏心悦目。虽然陶渊明生前政治上备受压抑,生活上饱经磨难,死后一、二百年诗作遭到冷遇,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诗作越来越受到历代诗人学者的推崇,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这种推崇和重视源于他始终是一位超然于功名利禄之外的诗人,源于他高尚的人格。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诗人。陶渊明的诗作,从题材、内容来说,可以分为咏怀诗和田园诗两大类。他的人生经历给他…  相似文献   

3.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一位来自新英格兰乡间的农民诗人。诗人笔下的新英格兰与维吉尔创造的阿卡迪亚所具有的隐喻意义颇为相似,传达出诗人对理想社会和真挚情感的向往之情。新英格兰世界不仅是弗罗斯特诗歌创作的灵感和素材来源之地,也是诗人在现代文学群体中确立自己文化身份,重塑美国自新大陆被发现以来所传承的文化精神的关键所在。弗罗斯特发现了他熟悉的乡土生活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当之无愧的重要诗人。  相似文献   

4.
古往今来,诗歌与自然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于坚是一位长期生活在云贵高原的诗人,云贵高原的高山河流、湖泊小溪在诗人笔端氤氲着神秘的氛围;大自然博大仁厚,宁静恣肆,柔软坚硬的气质,流淌在诗人温情的感动和激情的畅想中,弹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乐章;自然的沧桑、受难撩拨起诗人锥心的苦痛,也抒写着诗人被灼伤的目光。阅读于坚的诗,我们被诗人赞美自然的炽热情怀和保护自然的真切呼唤深深打动。一大自然神韵的诗意流动于坚对大自然满怀一腔深情,他对自然的吟咏,不仅仅是为了主体真切地再现自然,而是潜入到自然中去,让自然言说。这样,我们读到…  相似文献   

5.
提起陶渊明,我们就想起他是一位隐逸诗人,田园诗人。他的《桃花源诗并记》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更是令人神往。但对他的归隐,对他的田园诗和《桃花源诗并记》,以前的研究者从社会环境和政治斗争方面考虑得多,从当时的社会思潮和陶渊明的主观思想方面研究得少,故未能探寻出它的思想根源和真正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6.
闫续瑞  杜文博  冯宁 《前沿》2010,(24):178-180
唐代山水田园诗是中国古代诗歌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着山水审美情趣的发展、演变而兴盛,在盛唐风气和禅宗思想的双重浸润与影响下,呈现出一种兴象玲珑、意融无迹的生态意蕴,体现了唐代诗人物我同一、美在自美与万物相生的生态和谐观念,对当代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余家驹作为彝族的一位重要的诗人,其诗作的艺术价值是值得肯定的。他的山水田园诗中的情境、意境和思维等等方面都可以与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相比较,显示出某些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8.
“将军诗人”是对陈毅的美称。这一美称最早出自郭沫若1955年5月《赠陈毅同志》的诗:“一柱天南百战身,将军本色是诗人。”陈毅既是身经百战的将军、元帅,又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一生写了大量诗词,现尚存700余首,197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陈毅诗词选集》  相似文献   

9.
《春秋》1996,(5)
他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他也是一位身上挂满奖章的农民。值得骄傲的是他凭着自己执著的精神和勤劳的双手在黄土地上默默耕耘,10年间向国家交公粮100多万斤,成为全国响当当的售粮模范。他用他农民的本色,扎扎实实地收获着富裕。他叫孟凡军,烟台市政协委员。一块香蕉皮与150亩地孟凡军务农前在龙口市环卫处工作,一件偶然的事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一天,他看到自己3岁的女儿馋得在地上捡香蕉皮当香蕉吃的时候,这位汉子流泪了,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应该做点什么。  相似文献   

10.
<正>《诗意的运河之都》是沙克诗歌的集结。以此命名诗集,体现诗人对故土的眷恋和自豪。诗人生长生活在运河之都,他的视野却是兼顾天下的,所以诗分五类:人文风光、家国记忆、田园情怀、城市影像、精神故土。从中可以看出沙克的笔触非常广泛,视野非常开阔。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沙克诗歌的内容正是如此。我觉得他不仅是用诗歌为河流立传,更是在用心为时代立传、为家国立传。我猜度,这是他的艺术初心,也是他的艺术野心,这一点从他的许多诗题中就可以看出。而翻阅这部诗集,我觉得他是实现了这一艺术野心的。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6,(18)
正当下,有些现代诗人倡言纯文学。"纯文学",顾名思义,是消除社会意识的纯粹文学。诗是言志的作品,这种"纯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中没有出现过。诗人是社会的一分子,一切生活需求均受社会供应,纵使归隐山林仍脱离不了社会关系。即便历代某些混淆时期的遁世文人,类如"竹林七贤""扬州八怪"等等,仍持守知识分子的本色关怀社会。可以说,生活在现实社会中,诗人不可能写出"纯文学"作品。诗人因天赋的个别差异,对创作题材的选择、旨趣的倾向和写作的模式,各有自己性格的特色,文学领域便有了丰富多样的诗歌。这本是极其  相似文献   

12.
2006年4月19日,在江苏省科技创新大会上,一位来自水乡高邮的农机发明家被授予“省十大杰出专利发明人”,这是惟一一位农民获奖者。几十年来,他潜心农机研究,共获28项国家专利,他还是两届江苏省人大代表、四届高邮市人大代表。他就是被当地群众称为“泥腿子发明家”的葛玉明。成功——始于一个农民发明家的梦想葛玉明能连续当选人大代表,缘于他是一位为农民利益着想的发明家。1951年,他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14岁小学毕业就边在家务农,边学做木工。虽然求学的路中断了,但葛玉明并没有放弃学习。他一边学做木工,一边自学数理知识,并阅读了…  相似文献   

13.
慧远 《乡音》2011,(6):41
于坚是一位诗人——准确地说,是一位生活在云南高原上的浪游诗人。于坚的家乡云南曾经是适于诗人生存的地方,那里有天空中最深最蓝的天空,人群中最朴素最美丽的人群;那里的生命滋润而鲜活,更有着像伊甸园一般让人憧憬、让人留恋的大地。于坚在那里生活,在那里行走,  相似文献   

14.
诗人王维(摩诘)是盛唐诗坛上山水田园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本刊1991年4月号曾介绍过他的山水诗《山居秋暝》。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艺家,既能写诗,又擅书画,兼精音乐;既能写优美如画的山水田园诗,又能写充满英雄气概的边塞诗和真挚动人的送别诗。本刊今年4月号发表的《昔日阳关今安在》一文引用过的诗《送元二使安西》,就是王维一首著名的送别诗。全诗云:  相似文献   

15.
李晓 《人民公安》2009,(7):51-51
20年前的3月26日凌晨,一个年轻男人躺在了山海关的铁轨上,一辆呼啸而来的火车碾压过一个中国田园诗人的身体。那天,正好是他25岁生日。这个男人,就是写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这个一生都在用饱含汁液和水分的声音,呼唤生长粮食和蔬菜匍匐在大地的诗人,用这种残酷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东晋诗人陶渊明,热爱田园生活,喜爱读书。他写了一首《杂诗》:“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好好读书。 唐代文豪韩愈在一首读书诗中写道:“读书患不多,思人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指出在治学的过程中,要“多读、多思、虚心、躬行”。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写有一首留芳千古的《劝学》诗:  相似文献   

17.
他是一位极普通的人,对同志和蔼可亲,对工作兢兢业业,从外表难以看出他是一位蒙汉兼通学识渊博、在事业上取得卓著成就。德高望重的党外知识分子。他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人。他的经历是曲折的,他的身世是坎坷的,他酸甜苦辣都尝过,工农兵学都当过,他于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就是伊克昭盟鄂托克前旗政协常委、文史民族宗教法教文卫委员会主任布·乌日图那顶同志。上篇布·乌日图那顺1947年出生于乌审旗河南乡三岔河村。他从小受多才多艺父亲和勤朴善良母亲的教诲及熏陶,在学习、工作、生活上…  相似文献   

18.
孟海河 《前进》2014,(7):43-44
<正>马健是襄汾县邓庄镇镇长,他担任镇长几年来,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脚踏实地践行党的为民宗旨,模范履行了一名新时期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职责。他视群众如亲人,他把公家的事当成自家的事,他用真心、诚心赢得了民心。马健几年来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折射出一个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公仆本色,体现了一名基层干部忠诚、担当、为民、务实、清廉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位默默无闻辛勤耕耘在农业科技战线上的老兵,他生活在我们这个城市,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而在农村,他却是一位大明星,农民们尊称他为“科技财神”。他,就是九三学社社员、四川省水稻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其昌。  相似文献   

20.
郭沫若曾赞颂陈毅“一柱天南百战身,将军本色是诗人”,而作为陈毅的长子,陈昊苏无疑传承了陈老总“本色是诗人”的一面。近日,《今日中国论坛》记者采访到了担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以下简称对外友协)会长的陈昊苏,请他就中国的民间外交等问题畅谈了一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