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简要的阐述了运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调整医患关系的适当性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调整医患关系在司法实践上的可行性,就此指出医患关系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现实可行性,以期对调整医患关系的妥善解决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
刘武俊 《检察风云》2013,(10):16-17
实施近20年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首次迎来大修,2013年4月24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草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上首次提交审议。我们每个人无论职业身份差异都拥有同一个角色——消费者,从这个意义上讲,《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一部与我们每个人的权益都休戚相关的重要法律,《消费  相似文献   

3.
消费者权益保护途径之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相继出台了《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特别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已成为消费者强有力的后盾。为了使消费者权益争议能够得到切实有效的解决,《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此设定了和解、调节、申诉、仲裁和诉讼五种渠道途径。在实践中,消费者可以根据所遇纠纷的不同情况选择适用。  相似文献   

4.
张凤仙 《法制与社会》2011,(20):180-181,204
2008年10月29日,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被列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消费者概念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核心概念,因此,修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首要问题应该是对消费者概念进行科学界定,对理论和实践当中存在的争议进行回答:即消费者是否只限于自然人?什么是生活消费?鉴于理论和实践中对生活消费的持久争论,我国应借鉴国外,在修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时对消费者概念进行排除式界定,即将消费者概念界定为:本法所称消费者是指非为营业和职业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人,包括自然人和为职工购买生活消费品的单位。  相似文献   

5.
胡田野 《河北法学》2012,(12):151-156
2011年10月25日,欧盟颁布了编号为2011/83/EU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最新指令。该指令主要规定了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信息的义务,以及消费者撤销合同的权利,这些规定反映了欧盟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上的信息透明、利益均衡和私权救济的立法精神。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制定于1993年,到如今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内容已经不能满足今天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之需。欧盟最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指令对完善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解读新消法     
俞林凤 《政府法制》2013,(34):10-11
运行20年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转型升级”,进行了首次大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获得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并将于2014年3月15日起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7.
一、医疗纠纷法律适用问题存在较多争议自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以来,在患者是不是消费者、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能否适用于医疗纠纷的处理、消费者协会能否介入医疗纠纷的调查和调解等一系列具体问题上,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随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影响的扩大和医疗纠纷的增多,这种争议愈演愈烈的倾向。  相似文献   

8.
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吃得放心、用得安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都规定了惩罚性赔偿制度,并且《食品安全法》规定的惩罚性赔偿力度远远高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应当说,这两部法律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对于增强消费者的权利意识、打击经营者的欺诈行为确实产生了一定积极作用。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惩罚性赔偿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上篇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保护组织的普遍建立,尤其是1993年以来《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颁布实施,为消费者维权提供了组织保证和法律依  相似文献   

10.
《法律与生活》2013,(22):25-25
2013年10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届第五次会议高票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决定》,修订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于2014年3月15日起实施。该法此次修改对网络购物、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等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热点问题作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1.
吴传毅 《时代法学》2010,8(5):53-57,66
行政法学界与法史学界观点不同,一般认为行政法是近代以后才产生的,古代社会没有行政法,主要依据是行政法必须与民主政治等联系在一起。其实,这一认识有失偏颇。行政法理当是行政管理法,自从有国家存在的社会就有行政法的存在,只是不同时期赋予了行政法以新的内涵。古代行政法主要是官僚机构组织法;近代行政法主要是行政权力控制法;现代行政法主要是公权私权平衡法。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进行了颁布以来修改幅度最大的一次修订。修订后的《公司法》有多处规定体现了对修订前被广泛讨论的关联交易问题的规范,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但与此同时,这些对关联交易的规范缺乏系统性、明确性和全面性,仍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姜朋 《北方法学》2015,(6):16-21
历史地看,"法典"与法表、刑鼎等一样,都属于早期成文法的表现形式,且其得名与使用的材质关系密切。近代以来,尤其是二战之后,为了因应社会经济形势的变迁,民事单行法或特别法游离于法典之外几乎成为一种趋势。此时继续保留相当程度上被掏空了的法典的民事法律母法的名义,其意义究竟何在,不无疑问。编纂民法典,对于中国的立法机制和法律适用传统都是一种挑战,新的法典与之前既存的民事单行法的关系究竟有何不同,如何协调其与过往前数十年间基于民事单行法所形成的法律运作体系的关系,如何确保后者不因新法的制定而被割裂、舍弃,都是需要认真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制定法在中国古代司法判决中的适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志强 《法学研究》2006,28(5):138-149
以司法判决为切入点,探讨中国古代司法中国家制定法的适用方式,描述其发展和转型的历史脉络,分析其特色和成因,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秦代和汉初严格守文的司法风格在西汉中期经历了重大转变;随着法律意识形态和制度的稳固,唐代形成了对制定法形式性尊重而工具性运用的风格,贯穿于刑事和民事的司法审判中,直至清末。这种尊重而实用的方式是唐代以后适用制定法的基本特色,直至当代依然有其影响力,足以引起诸多思考。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法律本质理论的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金华 《北方法学》2009,3(1):131-140
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中国社会内部的变革因素开始推动法理学和法律本质理论向前发展。法学界围绕法律的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相互关系,对法律本质进行了多视角、多层面的探讨,力图论证法律本质是正义性、阶级性、社会性和物质制约性的统一,主张用马克思关于阶级意志性和物质制约性相统一的原理、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相互关系的原理、法与法律关系的原理来深化和发展法律本质理论,建构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集自治性与开放性于一体的法律本质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The present study introduces and discusses the Juvenile Delinquency Prevention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law was promulgated 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 socioeconomic reforms and legal reforms in response to the rising delinquency since the early 1980s. The study explains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background of the law with respect to the patterns of delinquency in China. The law has several main features that reflect the Chinese philosophical underpinnings of crim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the study discuss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law an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hilosophy and thinking. Finally, the study discusses the challenges to the enforcement of the law in Chinese society, which has lacked a legal tradition in its history.  相似文献   

17.
李祖华 《行政与法》2005,(12):116-119
期前违约制度起源于英美法系。我国1999年颁布的《合同法》明确引入了期前违约制度,然而,对我国《合同法》移植期前违约制度,许多学者提出了质疑。笔者通过对英美法系的期前违约制度与大陆法系的不安抗辩权的对比分析,论证了《合同法》移植期前违约制度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公立高等学校行政主体法律地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勇  赵永行 《行政与法》2005,3(11):85-87
公立高等学校的行政主体法律地位自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倍受学者关注,公立高等学校的行政主体法律地位的理论前提是公共行政,而现实中公立高等学校所具有的广泛的管理职能是其成为行政主体的现实依据。公立高等学校除作为行政主体之外,其还具有自治主体的法律地位。行政主体与自治主体这两种不同性质的主体资格常常交错存在。  相似文献   

19.
The phrase "military law" perhaps seems strange. In international law—and even in national law—there is no consensus on the recognition of such a branch. Yet over half of the operative documents of international law adopted since the creation of the 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 CIS] have concerned military-political relationships. There are at present almost one hundred and fifty multipage, and dozens of two-page, documents. A new phenomenon has emerged in international law and is evolving.  相似文献   

20.
Philip Selznick enjoys world-wide respect as a sociologist and, unusually among prominent contemporary sociological theorists, he has made law a main focus of his work. A leading pioneer of Anglo-American legal sociology since the 1950s, he has pursued a distinctive scholarly approach, founded in Deweyan pragmatism, that treats ideals and values as fundamental concerns of social science, integral to its methods and aims. This orientation was first developed in his work in the sociology of organizations and is central to his sociology of law and to his writings since the 1980s on communitarianism, which combine philosophical and sociological analy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