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不等天明去等派报,一面走,一面叫,今天的新闻真正好,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这首作于1934年描写上海1932年“一·二八”抗战的歌剧《扬子江的暴风雨》里的插曲——《卖报歌》,在全国已流行70多年了,至今仍收入小学二年级的音乐课本里。曲作者是大名鼎鼎的聂耳,而词作者安娥——田汉夫人,虽然声名久著,但鲜有人知她是石家庄人。  相似文献   

2.
市中区和平街一幢居民楼下,许多人都在紧张注视着三楼的一个敞开的窗口…… “妈妈!妈……!”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哭叫着,突然,头一歪倒在了窗台上,鲜血顿时顺着窗口流了下来…… “杀人啦!杀人啦!……”人群中又一阵惊呼! “小英、小英,我的孩子!……”一个妇女早已泣不成声,发疯似的挣开两名公安干警  相似文献   

3.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欢快的鞭炮声响彻内乡县灌涨镇胡刘村一户农家小院的上空。2009年年初的一天,这是个喜庆的日子,灌涨镇人大代表、胡刘村妇代主任张玉巧娶儿媳啦!博士儿子娶了个硕士儿媳,看热闹的村民把小院围了个水泄不通。阳光正足,照在张玉巧灿烂的笑脸上……  相似文献   

4.
“五年没解决的问题现在终于解决啦!”“江北马路竣工啦!咱们再也不用为行路难犯愁了,”“东振街亮化了,走路再也不用摸黑了”……走进今天的汪清县,一提起人大代表为群众办的诸多实事、好事,你就随处可以听到人们饱含感激之情的赞誉声。《关于扩建县四中宿舍、餐厅  相似文献   

5.
“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不到天明去卖报……”,这是流行于上海30年代的一首童谣,一群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小报童,为生活所迫,在大街小巷奔跑叫卖,稚嫩的童声、凄婉的声调在凄风苦雨中回荡。目睹了小报童悲惨境遇的中国著名音乐家聂耳满怀悲愤之情为这首童谣谱曲,呼唤着新中国光明的来到。时隔半个世纪,昔日的报童已成为旧上海的记忆,今日,繁华的上海外滩、万紫千红的霓虹灯广告牌中,饲\主人脱个大字骄傲地闪烁屹立着,向人们讲述着新中国“小报人”的故事。在中国发行的两千多种报刊中,饲。主人》报是唯—一份由15岁…  相似文献   

6.
“看不懂啦”之后的思考──大学生心理障碍及其矫治何玉麟一条消息引出我这样一篇抛砖引玉的文字。"看不懂啦……"请看《上海教育报》94年10月25日一则消息:"今日的大学生,真叫人看不懂啦!白天的课堂里,正经的必修课、选修课对他们似乎缺乏吸引力,并不宽敞...  相似文献   

7.
南庄 《小康》2007,(2):74-75
清代知县吃工作餐时,也要一名神气活现的家丁快步跑到签押房门口,把门帘高高打起,然后大喊一声:“请大老爷吃饭啦”……  相似文献   

8.
“有人跳楼啦……”随着一声惊叫,一群人跑下楼一看,只见一个女人身着僧服侧卧在地上,一只平底圆口布鞋丢在离她一米之处.她嘴里冒着白沫呻吟着,身下是一片殷红的血,手里还捏着一张孕检证明……  相似文献   

9.
程鑫武 《台声》2010,(7):50-51
敲锣啦,打鼓啦,又是一年“六一”到,阵阵风儿吹树梢,小朋友们真热闹。又唱歌来又跳舞,欢乐的歌声多美妙。2010年的“六一”儿童节,全国各地的幼儿园内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坐落在安徽省六安市的“海峡幼儿园”的小朋友。  相似文献   

10.
我叫他哥     
对丈夫的称呼自然很多,什么“先生”、“老公”啦,“当家的”、“亲爱的”啦,“娃他爸”、“孩他爹”啦等等。而在我的眼里只有“哥”。 结婚这些年,我一直喊他“哥”。不熟悉的人,听了以为我们是兄妹;认识我们的人,开始总觉得“歌”或“鸽”是他的别名,不然,有几个妻子对丈夫喊哥喊得那么顺嘴的,张口闭口哥、哥、哥!明白后,新老朋友总不忘笑着问一句:“你为什么叫他哥呀?” 我喊他“哥”,不仅是因为他一米七六,我一米五八,以高低论大小。更重要的是他对我体贴、呵护、忍让,完完全全一个大哥哥的  相似文献   

11.
“咣、咣、咣……”伴随着执法人员重锤上下起落,一台台非法开采矿石的空压机被依法当场砸破报废。“矿区开始整治啦!”、“感谢人大代表为我们山区出了力”。2006年10月16日,位于龙海市隆教乡山区的几个村,人们奔走相告,有的还燃放鞭炮以示庆祝,村民们高兴的表情跃然脸上。  相似文献   

12.
局长审稿     
局长审稿秘书请局长审稿,局长见稿中插了一段“武松打老虎”的故事,觉得事例太陈旧了,说:“来个新鲜的,比如‘李百孝打虎’、‘苛政猛于虎’啦,这个方面例子多得很哪!”秘书疑惑不解地问:“苛政……?”局长解释说:“苛政这个人比老虎还厉害呢!”秘书愕然,不便...  相似文献   

13.
打开http://blog.sina.com.cn/m/xujinglei,伴随着背景音乐, 低眉敛日托腮浅笑的徐静蕾映入眼帘。“老徐”博客开张一个月,点击率就飙升至七位数,2005年10月25日处女博《难道我的博客生涯也要开始啦?》正文共12个字再加三个省略号:“还不太适应……等等我……适应适应……”从“新手上路”到如今的新浪名人博客第一红人,“老徐”博客的点击率已经突破千万大关!  相似文献   

14.
廖逊 《新东方》2006,(9):1-1
社会主义各国在改革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无一不遇到两个“拦路虎”:一曰价格改革,二曰国企扭亏。凡是接受斯大林旧体制僵化模式的国家,改革之初都好比“新婚蜜月”:什么简政放权啦,什么物质鼓励啦,什么扩大企业自主权啦,什么农村包产到户啦,个个百发百中,马上就产生经济效益,人人  相似文献   

15.
王运明 《中国保安》2013,(19):59-61
“着火啦!着火啦……”呼救声、警报声交织着,从见第三住院部大楼三层,大量烟尘冲出室外,爆发着冲向天空.又掉下沉渣,刺鼻的烟雾和粉尘给人以窒息之感。  相似文献   

16.
铜山,名字,金光闪闪…… 铜山,民企,群星灿灿…… 微山湖畔“一湖好水随人意,藕花香时稻花香”;开发区内崛起全国最大民营机械产业制造基地;“苏北第一”、“全国百强”、“铜山速度”充满沉甸甸的含金量……  相似文献   

17.
“来啦,来啦……”7月20日凌晨零点33分,早已等候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货运停机坪上的两岸记者欢呼起来。只见一架波音747-400型货机,闪烁着红色的航行灯,在机场引导车的带领下,缓缓向指定停机位驶来。这是两岸之间货运包机的首航,也是继2003年开通春节包机后两岸民航业界合作的新成果,标志着两岸民航交流与合作又迈出了新的一步。华航:拔得货机首航头筹没等飞机完全停稳,东方航空公司的同仁们就在机舱前面拉起了大红横幅,上面缝着14个大字,“热烈欢迎中华航空货机首航上海”。我发觉这横幅上的字是布做的,而且缝得很精致。一位东方航空的员工…  相似文献   

18.
“管理得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乍一孤立地看这句出自当过美国总统的杰弗逊的名言,在计划经济下生活了将近半个世纪、习惯了将上级“精神”和红头文件当思想和行动指针的人,很可能觉得碍耳。竟提倡政府不管?仔细一想,人家只说是“少”管,并不是放任自流地不管,这里头就很有学问:该管的一定要管好,不该管的绝对不该插手过问。经过开放改革、市场经济,人们确实感到,一些政府原来应当或可以管的事,现在已变成不该管而且往往越管越糟糕的事了。什么献礼工程啦,什么形象工程啦,什么逼民致富啦,……不仅劳民伤财,而且还破坏生产。《解放军…  相似文献   

19.
蜿蜒的凌河水,滋养了这里43万团结奋进、勤劳朴实的蒙汉儿女;“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县”、“国家民族贸易县”、“国家平安建设先进县”……展现出一幅“蒙汉一家亲”的写意画卷.这里是地处辽、冀、蒙交界处,全国8个蒙古族自治县之一、辽宁省最早建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简称喀左县).占全县总人口21.9%的蒙古族兄弟姐妹,  相似文献   

20.
要听老人言     
<正> 曾看过一篇散文《不听老人言》,作者极力推崇这样一种观念,说自己想说的,做自己想做的,长辈们应让孩子顺其自然,自由发展。很多年来,这些观念一直深得大多数人的赞同,“走自己的路,由他们去说吧”已成了一句名言,而我则在赞同之余想发表些不同的看法。记得小时候,父母亲总是一步一趋的,细心呵护着我们兄妹几个,日常的叮咛嘱咐反反复复总这么几句,“好好学习啦”、“小心身体啦”、“出去当心啦”等等,碰到我们玩皮闯祸,总免不了一顿教导和训斥。那时总嫌他们哕嗦,现在想来这些朴实的教诲句句是真理啊!古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