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徐泰玲 《群众》2015,(2):59-60
<正>近年来,苏北地区经济社会呈加速发展态势,但苏南苏北发展差距依然较大,没有苏北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因此,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实现区域共同发展,已成为江苏推进"两个率先"的重要举措和当务之急。一、苏北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面临的战略机遇首先,从国际经济格局发展变化看,苏北面临着全球科技革命的机遇。21世纪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加快推进,绿色经济和新兴产业成为发展的新潮流。在国际  相似文献   

2.
张卫东 《群众》2010,(10):9-11
<正>2003年召开的中共江苏省委十届五次全会明确把"两个率先"作为新世纪之初江苏发展的总定位、奋斗前进的总目标、各项工作的总要求,并通过了《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指标》。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时期,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和全面小康指标的指导下,经过全省人民的拼搏和奋斗,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了重要成果,2010年将如期实现全省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在"两个率先"的征程中首先实现"第一个率先"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3.
《群众》2015,(4)
<正>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指出,希望江苏的同志认真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光荣使命,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江苏发展确立了新坐标、明确了新任务,向我们发出了"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动员令。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同时,交  相似文献   

4.
《群众》2015,(1)
<正>2014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殷切希望江苏认真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光荣使命,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省委召开了十二届九次全会,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群众杂志社选择在这一时机举办这次活动,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都很重大。  相似文献   

5.
陆峰 《群众》2013,(5):I0025-I0027
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是江苏8000万人民共同奋斗的理想。从2003年提出全国第一个省级全面小康指标体系,到2010年全省从总体上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标准,我省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江苏应有何新作为?本刊组织编发一组文章,把江苏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实践放在全国一盘棋中来观察,对加快推进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晋城市委六届三次全会确定了"一争三快两率先"发展战略,明确提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这是市委在深刻把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客观审视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的现状和趋势、深入分析自身优势和差距的基础上做出的科学决策.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准确研判我市全面小康实现程度,按照十八大的新要求、新部署,加快转型发展,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7.
《群众》2006,(12)
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提出——今后五年全省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实行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在更高起点上实施科教兴省、经济国际化、城市化、区域共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好又快地推进“两个率先”。今后五年全省总的奋斗目标是——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全省总体上实现全面小康。按照预定的时序进度,到2010年左右以省为单位实现江苏全面小康建设四大类18项25条指标,基本达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六个更加”、“一个惠及”的要求。苏南要率先实现县县全面达小康,提前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标的地方,要继续巩固全面小康成果,切实提高全面小康水平,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苏中要实现总体全面达小康,力争大部分县(市)全面达小康。苏北要加快全面小康建设进程,确保达到时序进度,有条件的县(市)努力全面达小康。——建设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江苏。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全省人均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  相似文献   

8.
《群众》2015,(12)
<正>希望江苏的同志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光荣使命,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  相似文献   

9.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三农"工作水平的高低,将决定杭州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算大小、成色多少。杭州将科学把握新形势新要求,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对"三农"工作的总体部署,坚定发展信心,找准问题短板,持续精准发力,努力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为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张国华 《群众》2007,(9):13-13
党的十六大以来,昆山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两个率先"的实践,转化为又好又快的发展思路、发展路径和发展举措,2005年底率先实现了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指标,基本达到了全面小康社会水平,走出了一条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时期"昆山之路"。迎接党的十七大,我们要进一步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深入推进全面小康建设,努力使新时期昆山之路越走越宽广。  相似文献   

11.
盛克勤 《群众》2015,(3):13-16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就坚持从严治党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2014年12月,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提出殷切期望,强调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这是我们党首次提出"四个全面"和"全面从严治党"。由"从严治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17,(1)
<正>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角度来说,全面不全面,关键要看社会建设,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今后五年加快推进社会建设、改革、治理,必须积极动员社会参与,共商共治、共建共享在谈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总书记从以人民为中心的角度指出了关键问题。实质上是讲,关键看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成效如何。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江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央对江苏发展的最新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推动全省上下更加自觉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推进“两个率先”,努力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江苏。全面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江苏发展的最新要求上来要充分认识讲话对江苏发展的重大意义。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立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方位和总体布局,系统论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基础、理论依…  相似文献   

14.
于波 《群众》2017,(1):8-8
江苏作为我国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应着力创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江苏模板”。如果说当年小平同志以苏州发展为例证,系统阐述小康目标的内涵和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构想,是对江苏“点”的剖析和肯定,那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勾画的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美好蓝图就是对江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要求。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片生机勃勃的土地,这片土地虽然只占全国的1%,却养育了超过全国6%的人口,创造了超过全国10%的经济总量——这就是改革开放后新江苏。2004年5月,胡锦涛同志在视察江苏时明确要求:努力实现“两个率先”,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推进各项事业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贯彻这一重要讲话的战略部署,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两个率先”,加快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江苏。发展的回顾综观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发展的历程,以小康为主线,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  相似文献   

16.
<正>9月27日至28日,省政协十一届十九次常委会议在宁举行。会议的主要议程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听取省政府关于推进苏北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情况通报,进行协商讨论;审议通过《关于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苏北转型升级的建议案》;审议通过有关人事事项。省政协主席蒋定之出席并在会议结束时讲话。蒋定之说,江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苏北、关键看苏北。省委书记李强指出,苏北要贯彻  相似文献   

17.
曲福田 《群众》2012,(4):12-13
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殷切希望江苏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并要求江苏在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方面迈出新步伐,这对于江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推动“两个率先”再上新台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群众》2012,(4):10-10
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殷切希望江苏放大比较优势,发挥先导作用,全面落实“十二五”规划,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并要求江苏在坚持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六个方面迈出新步伐...  相似文献   

19.
《群众》2021,(15)
正江苏是小康宏图的起笔之地,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蓝图的开卷之地。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强调,要在扎实做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这篇大文章。江苏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彰显了江苏小康答卷的鲜明标识,为开启"强富美高"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群众》2021,(9)
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国乘势而上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点上,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江苏,要求江苏"着力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的新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