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新时期大学发展的题中之义。对此,高校需要在强化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重塑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不断推动校园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引导校园文化主体在文化建设中的积极参与,以不断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发展。具体来说,高校党建工作需要实现对校园文化创新与发展的有效担当,坚持以先进文化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优秀校园文化的辐射性价值,不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论当代大学文化精神的基本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如飞  沈素平 《理论学刊》2004,42(7):117-118
大学文化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培育和发扬大学文化精神,是建设一流大学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当代我国的大学文化精神应体现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内核和主导的科学、理性、自由与创新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梅姣 《世纪桥》2010,(9):107-109
所谓高校校园文化,从学科定义上看就是指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育和教学实践中培育形成的,被全体师生员工所认同并身体力行的反映一所大学的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历史传统、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校园文化是一种育人文化,是微观组织文化和管理文化,同时也是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综合体现。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发挥培养人、塑造人、提升人的功能与作用的高校校园文化氛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周兴茂  周丹 《探索》2006,2(4):152-156
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重庆文化主要包括三峡文化、巴文化、移民文化、红岩文化、民族文化等。重庆文化所体现的传统的人文精神是崇力尚勇与淳朴憨直的精神,而在当代,我们必须要在重庆文化底蕴的基础上,提炼和培育自强不息与开拓开放的现代人文精神。为了构建新重庆文化和弘扬现代人文精神,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大学精神是对大学文化的高度凝炼,体现了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石。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精神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本文在对校园文化与大学精神关系的分析基础上,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制度文化建设、提高师生的整体素质、优化校园文化环境、繁荣学术文化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培育大学精神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6.
张传民 《理论学刊》2012,(11):77-80
文化是人的生命生成方式,人文精神是对人之生命生成的诉求及关怀,是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与传承,它构成民族文化传统的内核和灵魂,应当从民族特定的生命历程与文化传统来把握。中国古典人文精神的基本理念是"以德统智"与"道德本位",基本精神是"贵德"、"尚和",生成方式是"融合兼容"与"有容乃大"。面对世界文化格局,要深入领悟时代文化精神,不断实现对古典人文精神的自觉,坚持综合与创新互养相成的理念来建设中国当代文化,从生命理念、文化生成和当代意义等方面入手,实现中国古典人文精神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一所大学的成长离不开身后丰富的校园文化底蕴,它仿佛沃土滋养着每个师生,让人们享受其中的营养,让人们产生荣誉感和归属感,潜在地指引着人们的价值取向。青海大学财经学院作为青海省211大学的二级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将长期办学实践的积淀与财经学院特色文化结合,将不断发展的校园物质环境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进行融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下,学院不断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品牌、不断创新特色项目、力求持续深入发展,形成了财经学院独有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8.
面对高等教育新的形势和任务,要实现传承与创新校园文化的战略目标,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当遵循科学的原则,坚持"五个辩证统一",即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辩证统一、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辩证统一、共性文化与个性文化辩证统一、以人为本与促进发展辩证统一、整体规划与分步实施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9.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基础。在网络信息时代,传统教育模式中主、客体泾渭分明的格局被突破,教师与学生同时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主体。以实现师生共建、尊重青年学生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为目标的大学校园文化主体建设具有重要时代意义。文章梳理了网络信息时代大学教育和大学文化建设主体的嬗变,从理念调整、制度建设和实践创新三个层面,提出了加强大学文化主体建设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0.
正贵州人文精神"天人合一、知行合一",以两个中国哲学命题为核心,并对其做出符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要求的时代性与区域性阐释,表明贵州人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到了巧妙的历史"接合点"。当前,贵州省委结合当下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以及贵州的文化传统,以两个中国哲学命题为核心,提出了"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贵州人文精神及其建设问题。为了进一步探讨贵州人文精神的丰富内涵,我着重从"人文精神"的基本意思出发,进一步探讨贵州人文精神丰富、立体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对孝文化创新融入校园文化的主要途径和方法进行探索的实践为例,论述了将孝文化中具有合理价值的优秀传统文化部分融入校园文化,培育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升大学校园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高校校园文化依托并通过高校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各种文化现象,它是社会主体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它能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心理因素、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等方面与现实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和性格的塑造。目前,关于校园文化的理论研究正在兴起,高校校园文化作为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本文拟就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特征,现存问题及其对策做些探讨。一、高校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校园文化是指校园中所有成员共同创造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及其创造形成过程。高校校园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从文化形态上看,高校校园文化表现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物质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和载体,从形态上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环境设施文化,包括校园布局、建筑雕塑风格、校园绿化美化、环境卫生和各种学校活动的设施;其二是制度文化,包括学校的管理体制、组织机构、生活娱乐方式、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13.
赵敦华 《新视野》2006,3(3):44-46
“国学”当然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范围,但并非所有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都可以称之为“国学”。“国学”是对传统文化的自觉担当意识,以保护、延续和弘扬传统文化为使命。因为国学的召唤力,每一次都产生于中华民族和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严重危机的时刻。“国学”不是恢复到过去的“道统”,国学是现代意义上的立国与人伦的道德、人文精神,惟有贯通中西,汇其精华,“立乎其大者”,才能享此殊荣。在西学东渐占主流地位的100年中,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妙顾自然”为核心思想的“国学”,迎来了“西被”充满了“竞争”与“征服”思想的西方文化的时机。但“国学”并不寻求霸主与意识形态的支配地位,“国学”与马克思主义构成了当代中国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将共同担当起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全球化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4.
大学和谐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大学和谐校园文化主要是通过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培养能够传承文化和创新文化的高素质人才。它的特征表现为明确的导向性、鲜明的时代性、主体对象的独特性、广泛的辐射性和相对的开放性。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决定了它的发展路径应从五个方面着手,即牢牢把握和谐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思想道德,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文化氛围,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健全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5.
陈朋 《世纪桥》2023,(1):41-43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新兴模式,历史短暂,传统文化基础薄弱,目前迫切需要建立自己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同时,独立学院通过构建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可以提升学院知名度和竞争优势,也是提高办学质量,不断优化办学水平和办学条件的重要依托。  相似文献   

16.
建设和谐大学文化有利于提升高校师生科学文化素质、实现大学内涵式发展目标及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发展。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方向,在立足于传承和吸收优秀传统校园文化的基础上坚持"和而不同"的价值取向,努力探寻新时期我国和谐大学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校园,是在高校中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落实到校园文化建设上,就是要承认和尊重校园文化多元化,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促进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共生。一在大学校园这个知识和知识群体汇集的环境里,新时期的校园文化格局打破了传统主流文化独占鳌头的单一局面,形成了多元文化并存的局面。社会的发展使文化的交流冲破了从前的篱墙,大学校园里非主流文化、地域文化、学科文化、留学生文化等等异彩纷呈,各种文化不断融汇、碰撞、吸纳、淘汰,形成了高校独特的文化景观。(一)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高校校园主流文化如爱…  相似文献   

18.
杭州人文精神与经济社会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深入研究了杭州的历史文化特征及其与新人文精神的关系 ,提出新人文精神源于杭州历史文化传统 ,这种人文精神就是精致和谐与大气开放。不仅精致和谐是杭州历史文化的特征 ,大气开放也是杭州文化的优良传统 ,是千余年来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弘扬人文精神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 ,有利于培育创业精神 ,有利于形成城市核心竞争力 ,有利于促进文化经济发展 ,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弘扬新人文精神 ,应努力做到政府倡导与民间努力相统一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发展相统一 ,继承传统文化与弘扬革命文化相统一。  相似文献   

19.
建设和谐大学文化有利于提升高校师生科学文化素质、实现大学内涵式发展目标及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发展。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方向,在立足于传承和吸收优秀传统校园文化的基础上坚持"和而不同"的价值取向,努力探寻新时期我国和谐大学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养分。高校校园文化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校园文化建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需要从构建和完善校园环境体系、管理服务体系、传播平台体系以及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多途径、多举措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