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整篇文章的结构可以分为提出论题、论证论题和归结论题三个基本部分,但每个部分如何构造?它与逻辑有什么关系?这需要分别加以讨论。先说提出论题部分的问题。文章之所以要有这个部分,其目的是为了使读者对文章所论述的问题或论题有一个总的认识。它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兴趣,其次是把读者的思想集中到文章所论述的问题上来。提出论题部分居于文章之首,它负有引导读者的思想进入证明之路的责任,使之能与作者一起去思考和研究所讨论的问题,走一条共同的思考之路。为此要善于引导,要有一种好的介绍方法。没有好的介绍方法就不可能把读者的思想集中到文章所讨论的问题上来。  相似文献   

2.
"政治经济学批判"一直是马克思著作的核心论题。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不仅揭露了人的存在的二重性,而且深入到"政治经济体系的结构性机制",揭露了劳动和资本之间的"对抗性"交换,资本成为"一种普照的光",个人现在受资本的统治。所以,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并不是"提出一种全新的、独特的经济理论",而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即揭露"物和物的关系"掩盖下的"人和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与文章全局有关的逻辑问题,除论题和标题之外,就是文章的结构。文章有一个好的论题和标题以及一些好的材料,这固然重要,但仅有这些尚不成其为文章。有了观点和材料之后,要使之成为一篇文章,还必须按一定的思路把它们组织起来,即还有一个组织结构的问题。毛泽东同志说:“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讲话的结构,开头、中间、尾巴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部的联系,不要互相冲突。”可见,文章结构的问题是一个逻辑问题。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文章的逻辑结构归根到底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规律和相互联系的反映。但  相似文献   

4.
目前,腐败现象有各种各样的表现,但最为普遍、最为严重的莫过于少数党政干部,特别是少数党政领导干部以权谋私的行为。而以权谋私行为又集中地体现为以权谋钱(包括值钱的物)。以权谋钱古已有之。在党进入执政时期以后,以权谋钱行为一直就是伴随我们的潜在危险。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在建国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它只是表现为一种隐蔽式的“极少数人行为”,这种现象衍为一种表面化,甚至半公开化的风气,以至肆无忌惮,势如脱缰,确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事。说它与改革、开放相同步,绝不意味着反对改革、开放,相反,我们深信,中国不改革、不开放是绝无出路的。  相似文献   

5.
现有的逻辑理论虽然提出了论题必须明确的要求,却没有给出明确论题的方法。笔者认为,要做到论题明确,就必须对论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这种分析可分为类型分析、结构分析和语义分析三个方面。本文就论题的类型分析进行了探讨,分别论述了事实性论题、评价性论题和决策性论题三种不同的论题。  相似文献   

6.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中短短七个命题却折射出了西方哲学由本体论到认识论再到语言学的转向.《逻辑哲学论》区分了“可说”与“不可说的”的界限,对前者进行逻辑分析,对后者保持沉默.这种基于语言批判的逻辑分析不应该是哲学的全部本质,应该从实践解释学角度重新解读或续写《逻辑哲学论》,即:对“可说的”进行基于实践的解释;对“不可说的”进行跨越解释学间距的基于实践的理解,通过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过程突破单向度理解的视阈限制.  相似文献   

7.
胡建东 《理论探讨》2024,(1):122-128
在资本主义社会,抽象权力由天国降至尘世,形而上学与资本逻辑结成“神圣同盟”,二者一道实现了对人的双重“抽象统治”。为破除“抽象统治”,马克思将致思旨趣转向“此岸世界的真理”。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揭露了“抽象统治”的内在机理:商品、货币、资本等社会的“物”的存在,掩藏了存在背后的“形式规定”,亦即“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社会关系。在揭露这一机理的过程中,《资本论》贯穿着形而上学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双重逻辑进路,且二者形成了互构关系:政治经济学批判通过对现实历史的科学揭示,为在形而上学层面破解存在秘密奠定了实证基础;形而上学批判则为政治经济学批判明确了前提、对象和方法。在这种高度统一中,马克思开辟了终结形而上学和资本逻辑双重“抽象统治”的“新唯物主义”道路,为人的自主活动和自由解放指明了历史方向。  相似文献   

8.
题目过大:题目宜小不宜大,直专不宜广,题目大了很难论述清楚。比如有的作者写《论市场经济与党的建设》、《论市场经济与思想政治工作》,便显得过大,没法写得丰满充实。如改成《浅议市场经济下的党风建设》和优思想政治工作在市场经济中的实效性》,题目就小多了,文章就相对容易把握些。结构不合理:结构是文章内容的组织和安排形式。论文的结构,反映了作者对论题思考的思路。论文的结构不合理,反映了作者思路不清。其常见毛病有如下几种:总论点与分论点不一致。即分论点没有紧扣总论点。例如有位作者的沦文,其论点是在市场经济条…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革命运动提供的"革命逻辑"。这一"革命逻辑"的叙事包括三个逻辑环节:第一个逻辑环节是提供作为革命依据的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原理",即《宣言》对共产主义革命的"原理铺垫";第二个逻辑环节是马克思恩格斯判定资产阶级自身是不会完成所谓的"改良",更不会主动放弃资产阶级统治,因此只能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即《宣言》对资产阶级展开的"质疑争辩";第三个逻辑环节是革命作为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唯一手段,这一革命只能由作为真正的"普遍阶级"即无产阶级作为社会历史发展主体才是可能的,即《宣言》对形形色色社会主义思潮的"流派批判"。  相似文献   

10.
张挥同志在《行政论坛》1994第1期和第2期分别发表了两篇关于建立行政效率学的文章,提出了许多宝贵见解,确有独到之处。 但是,任何一门新学科的建立,都要有自己完整的逻辑体系。笔者认为,张挥同志关于行政效率学的论述,包含着逻辑矛盾,特冒昧指出,以期引起争鸣。  相似文献   

11.
"异化主线论"是学术界对《手稿》逻辑主线的流行定位,受此影响,国内学术界还有一改良性提法,即认为《手稿》中存在"人本学异化劳动逻辑"和"客观唯物主义逻辑"两种相互矛盾、截然对立的主线。本文通过对《手稿》文本的解读,批判了以上两种观点,指出《手稿》中贯穿的一条逻辑主线是"新唯物主义实践观"。异化劳动和对象化活动是实践观的两个层面,二者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可以用一般的实践观说明异化劳动和对象化活动。  相似文献   

12.
现有治理理论提出各种治理模式,但未解决一个基础问题——治理主体行动的逻辑,即行动的原因机制或来源。这是现有治理理论难以有效解释现实治理中主体行动,不能真正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原因。统观多学科对于主体行动逻辑的研究,可以梳理为两组对立的逻辑,即个体性逻辑与系统性逻辑,一般性逻辑与情境性逻辑。这四种逻辑各有合理性,又各有局限性。对此,吉登斯、布迪厄等做出了弥合相互间对立的努力,但他们的论证基础却存在问题。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治理主体行动逻辑的四维分析框架,试图统一两组对立的逻辑,创新并夯实治理的理论基础。同时,基于四维分析框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治理中乡镇政府行动逻辑演变及趋向,明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在乡村治理中的行动选择。  相似文献   

13.
《创新与修复:政治发展的中国逻辑》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政治发展"中国道路"的现实逻辑,认为中国共产党通过自身的适应性发展——这种适应性发展源自于其所拥有的创新力和修复力——不断推动着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以中国共产党创新力和修复力为视角分析近代以来的中国政治转型和发展逻辑,不仅展现了理论逻辑的合理性、理论逻辑要素与现实世界的匹配性,同时也为中国政治发展和中国共产党转型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替代和更为可取的解释,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4.
就如何来理解《逻辑哲学论》中的"阐释"概念这一问题,在学界引起了一场争论。正统派认为,"阐释"具有多种意蕴,对出现于《逻辑哲学论》中的"阐释"概念要做具体的语境分析;新派认为,"阐释"是《逻辑哲学论》的言说方式,是对哲学疾病的一种治疗;折衷派认为,"阐释"是对语言本质的一种描述性揭示;"阐释"概念的多种诠释,是维特根斯坦在以新的方式从事哲学研究时,所陷入的"解构"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建构"的困境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15.
西方形而上学与逻辑的本质关联起源于语言上对系词的追问。逻辑学整体上可以分为无内容的逻辑与有内容的逻辑。无内容的逻辑即是以亚里士多德所创立的形式逻辑为开端,经中世纪经院哲学发展,在现代通过弗雷格、罗素、逻辑实证主义及分析哲学发展到顶峰的纯粹形式化的符号系统。它将形而上学消解于语言符号的结构分析中;有内容的逻辑以亚里士多德范畴论划分存在的不同等级为开端,近代经康德先验逻辑确立了范畴与感性直观的先天关联及黑格尔以思辨逻辑揭示了存在自身证成的内在机制。海德格尔以胡塞尔对范畴直观的描述为引线,在有限性的"此在"之在世存在的生存方式上,指出形而上学是逻辑学的基础而不是相反。马克思将通达形而上意义的辩证法复归人的感性实践,打破了辩证法的神秘性和理论性,澄清了形而上学逻辑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5,(9)
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中叶的逻辑经验主义,是分析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其核心是由石里克创立的、以卡尔纳普为代表的"维也纳学派"。逻辑经验主义通过对逻辑性质的理解,把逻辑与经验密切地结合起来。他们反对形而上学,主张将它从科学中清除出去,使用的方法是逻辑分析方法。他们提倡一种只谈语言或语言应用的哲学,认为哲学的任务不是提出命题或建立命题体系,而是从逻辑的观点分析和阐明科学中的概念、假设和命题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仰海峰 《理论视野》2009,(11):41-43
本文梳理了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到后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转变中三条线索:一是以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为标志的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转变;一是从后结构主义出发对葛兰西霸权理论的后马克思主义解读;一是通过反思消费社会与电子媒介而实现的理论转变。这种理论逻辑的区分,以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格局。  相似文献   

18.
孙宜芳 《理论导刊》2023,(12):31-37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阐述党的建设等一系列问题时,展现出对建构中共形象的深刻思考,分别从主体维度指明了具体依靠力量、在客体维度勾画了应然形象样态、在介体维度提出了科学方法路径、在环体维度分析了复杂现实环境,全方位呈现出毛泽东建构中共形象的逻辑力量、逻辑内涵、逻辑理路、逻辑必然。四个维度相互作用、同向发力,共同构成毛泽东建构中共形象的内在逻辑,对新时代建构中国共产党大党形象具有明确目标设计、抓住关键少数、创新建构方法、拓展国际视野等方面的重要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7,(6)
张一兵教授对于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文本解读,师承孙佰的两条思路、两条逻辑的矛盾观点后推陈出新。他提出两条逻辑线索:一条是占主导地位的人本主义的异化劳动逻辑,一条是正在发生的从现实描述出发的客观唯物主义逻辑线索。两种语境指的即:一是延伸了费尔巴哈式的人本主义逻辑的劳动异化理论的隐性唯心语境;二是从现实出发的经济学唯物语境。而这两种理论运演逻辑的复调语境就是在这样两种完全异质的理论逻辑和话语并存的情况下在马克思的同一文本中呈现的双重语境交织。张一兵认为这种新的逻辑思路才真正是马克思后来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开端,而客观逻辑线索是青年马克思在经济学研究中对古典经济学的社会唯物主义的隐性发生的无意识逻辑,是从一种客观逻辑出发,而非从对象化逻辑生发出来。  相似文献   

20.
唯物史观又称马克思哲学,马克思哲学亦称唯物史观。《资本论》书写的学术使命在于揭露资本主义的腐朽、资本剥削的秘密和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等,这表明《资本论》不仅是经济学著作、政治经济学著作,还是哲学著作,具有唯物史观意蕴的哲学著作。从"资本"或"资本主义"应该"是什么"的唯物史观逻辑视域理解,资本主义或资本逻辑不是资本正义的现实展开而是资本异化正义的现实揭露。从"为什么是什么"的唯物史观逻辑视域理解,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在于能够满足剩余价值榨取的资本逻辑。从"未来是什么"的唯物史观逻辑视域理解,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是资本逻辑充分展开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