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申新第九纺织厂(申九)是上海历史最长的一家纺织厂,它的前身就是有名的上海机器织布局。1933年该厂迁至澳门路150号,正式改名为申新九厂。该厂占地75亩,拥有13万纱锭、2万线锭和835台织布机,工人7000余人,在全国私营棉纺织厂中占首位。抗战胜利后,各方政治力量都很注意在申新九厂组织力量。至1947年底,该厂有中共地下党员30名,建立了甲班、乙班、男工3个支部。资本家为所欲为工友们忍无可忍1947年底,棉纺业同业工会规定年奖照1946年标准打八折分两期发放,引起工人强烈不满。而申新九厂也已连续5个月没有发放配给米和煤球,工人…  相似文献   

2.
1947年“二·九”抗暴斗争是继上海摊贩斗争和学生抗暴斗争之后,又一次轰动全市的重大斗争。上海百货业职工提出的“爱用国货,抵制美货”口号,表达了包括民族工商界在内的各阶层人民的团结自救的共同呼声,正因为如此,国民党当局妄图一开始就把群众的爱国运动打下去.由他们预谋策划,纠集数百名打手袭击会场,凶殴与会者,造成了打死梁t达烈士、打伤职工数十人的“二·九”惨案。这一骇人听闻的暴行,激起了上海人民的更大反抗。百货业职工不屈不挠的斗争,得到了各业工会、学生团体、工商界、各民主党派的广泛同情和支持。在“二·九…  相似文献   

3.
正背景介绍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十五日,《苏区工人》第十二期第二版刊登漫画《反对工会工作的官僚主义工作作风》。画面是一个工会开会的会场,工人同志七嘴八舌地提出要求:"到工会去,请工会负责同志来参加支部会,领导我们斗争。"一位工人代表来到工会,向两位负责人递交"请派人参加支部会"的请柬。两位工会负责人却坐在办公桌前漫不经心地答复道:"支部会你们自己开,再  相似文献   

4.
上海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王孝和,祖籍浙江鄞县,1924年2月出生于上海虹口一个贫苦的船工家庭。历岁那年,王孝和考进上海励志社英文专科学校。1941年6月由许统权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1月进入美商上海电力公司发电厂(今杨树浦发电厂),在发电管理室当抄表工。1948年1月被工友选为厂工会常务理事。同年2月,国民党当局血腥制造“申新九厂惨案”,他带领上电工人抗议国民党当局的暴行,积极声援“申九”工人的斗争。王孝和的革命活动引起了敌人的仇视。4月对日清晨,王孝和像往常一样骑着自行车去厂里上班,途经中纺12厂(今上棉12厂…  相似文献   

5.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述略沈建中19世纪20年代,随着中国人民的觉醒和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上海已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同帝国主义作斗争的重要战场。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为了号召和动员各地民众积极配合、响应北伐,中共中央于1926年7月31日发...  相似文献   

6.
1934年,上海曾发生过一次波澜壮阔、英勇悲壮的工人大罢工。这次持续了整整50天的罢工运动,引起了国共双方高层领导的重视。在江西前线指挥对红军围剿的蒋介石发出过制止罢工的电令;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毛泽东主席曾发表过支持罢工的宣言。这次影响如此之大的斗争就是上海美亚织绸厂工人总同盟罢工。上海美亚织绸厂创办于1917年,到1934年,该厂已有总、分厂IO家和辅助工J一等,在厂工人400O余人、自创办以来,由于丝绸在全国各地和南洋都十分畅销,资本家的利润十分丰厚。然而1931年全国大水灾,“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后来…  相似文献   

7.
【采访前记】企业破产在现在看来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但对20世纪90年代的上海国有纺织企业、国有纺织企业的经营者来说,却是一场痛苦的历练。许多人在这场历练中磨炼了意志,增强了搏击市场的能力。从1973年就进入上海第十二棉纺厂工作的陈云达,伴随着上海第十二棉纺厂的辉煌——破产,从车间党支部书记做到厂党委书记。与许许多多的老纺织人一样,陈云达把青春献给了上海纺织业,也亲历了上海纺织业的调整。上海第十二棉纺厂(简称上棉十二厂)从1920年创办到1998年关掉的时候,已有78年的历史了。到上棉十二厂关掉的时候,有职工4000多人,纱锭1…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与上海有看不解之缘。民主革命时期,周恩来在上海领导过举世震惊的工人三次武装起义,主持过数年中共中央的地下工作;解放后,周恩来对上海工人运动的发展和工会工作十分关注,曾多次会见老工人、劳模代表,并亲临市总工会与全市工人代表欢度春节。在世纪伟人周恩来百年诞辰之际,上海部分工会工作者和劳动模范深切缅怀他们所敬爱的周总理。周总理心里时时惦记着工人沈涵是原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周恩来在沪的几次与工人会见的重要活动他都参与组织及具体安排。忆及往事,年近80高龄的他仍十分激动地说,周恩来是我们国家的总理,日…  相似文献   

9.
<正>背景介绍五卅运动从上海纱厂工人罢工而肇始。1932年10月1日,《苏区工人》第2期第3版"上海工人斗争"栏目,发表《上海纱厂工会联合会开幕》的消息,并配有漫画《上海纱厂工人代表大会万岁》,介绍了上海纱厂工会联合会于9月19日开幕,从6万多名纱厂工人中选举出来的80多名代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拟通过对若干典型罢工斗争的分析,对孤岛时期上海工人求生斗争及其策略运用作一历史的总结。(-)八一三淞沪抗战后,上海工人为改善生活的斗争,自1938年下半年起,渐次萌发,进入1939年后突呈猛审之势,形成高潮,至1941年后才曲折回落,成为孤岛时期颇具有特色之社会现象;特殊的社会现象是由特殊的社会经济原因造成的。简言之,孤岛经济的畸形繁荣及工人生活的相对贫困,是发生上海工人维护最低生活水平里工的最根本的原因.淤沪地区,沦为孤岛的公共租界,凭籍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在日军占领下的上海周边地区中,孤傲中立,尤显其…  相似文献   

11.
谭平山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有建树、有影响的民主革命家。他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广东共产党组织的创建人之一,也是我国工人运动最早的践行者和主要领袖之一。他重视工人教育,创办工人夜校并亲自教授课程;他着手组建各种行业的工会,领导工人与资本家斗争。同时他在报刊上发表大量文章,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提高工人阶级意识,指导工人斗争;他担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南方部主任,支持香港海员大罢工。作为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主席团成员,他实际参与了对全国工人运动的领导,在全国工人运动中产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10月16日,农十二师党委召开了第八次常委会议,专门听取了师工会近西年的工作汇报。 会议充分肯定了师工会围绕党委中心工作,积极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动了全师两个文明建设不断向前发展。根据师工会提出的建议,常委会议决定结合十二师实际,加大推行场(厂)连务公开工作力度;决定建立师行政与工会每年召开联席会议制度;决定每四年评选表彰一批劳模和先进个人、先进集  相似文献   

13.
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筹备外珍藏着从张静茂家中征集到的一本建党时期的重要革命文献《马克思纪念册》。《马克思纪念册》的捐献人张静茂是原收藏人张静泉的弟弟。据张静茂介绍:张静泉(又名人亚),浙江镇海人,金银业工人出身,1913年入凤祥银楼做学徒,1922年9月16日组织金银业工人俱乐部。领导1922年10月上海金铜业工人的罢工斗争。1923年在闸北商务印书馆工人合作社服务。1921年赴苏联学习。1925年“五卅”惨案时回上海参加斗争。1927年主持《平民日报》发行所工作。大革命失败后,张静泉被捕,出狱后即离开上海。1932年往来于徐州、开…  相似文献   

14.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当日上午,日军在上海从苏州河以北开入公共租界,从此,公共租界这个孤岛也被日军侵占。日军侵占租界后,对整个上海实行了更加残酷的法西斯统治。上海人民在租界内原有的极有限度的抗日自由被视为非法,大批工人失业,在业的工人也同样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上海人民的斗争并没有停止,上海的工人更加机智地通过各种方式同侵略者进行顽强的斗争。煤气工人磨洋工在日军侵占上海的时候,上海煤气公司的工人在日军的枪口下过着亡国奴的生活。杨树浦煤气厂和吴油煤气厂的大门口,日军设置了武装岗哨,工人每…  相似文献   

15.
1923年2月初爆发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的最后一个怒涛。中共北京区委及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负责人罗章龙,亲自领导了这次空前规模的罢工斗争,并在腥风血雨的日子里写下了十万字的《京汉铁路工人流血记》,鼓励工人阶级继续进行革命斗争。《京汉铁路工人流血记》是后人研究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珍贵史料。  相似文献   

16.
阶级工会也叫阶级斗争的工会、阶级性的工会,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全国总工会(简称“全总”)1931年至1933年间出台的相关文件中曾被广泛使用,与当时同样被广泛使用的赤色工会、革命工会属同义词或近义词。遗憾的是,这些文件并没有明确定义阶级工会。全总认为:“赤色工会是工人群众自己争利益的组织,是实行阶级斗争的,是实行用群众的力量向资本家争斗,取得工人的利益,是绝对反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及封建势力的,是绝对反对劳资妥协的……总之,赤色工会,是工人群众为自己利益与解放的斗争组织。”  相似文献   

17.
天富热电厂工会十分注重工会宣传工作,经过努力,这个厂已自上而下地建立了一支20多人的工会宣传骨干通讯员队伍。去年以来,这个厂通讯员已在《工人日报》、《兵团工运》、《工人时报》等  相似文献   

18.
宗福先,1947年2月生,祖籍江苏常熟,生于四川重庆,中国话剧编剧。1968年毕业于上海延安中学,后进入上海热处理厂当工人。1978年创作话剧剧本《于无声处》,这是粉碎“四人帮”后较早反映“文革”的文艺作品。剧本以轰动全国的天安门事件为背景,整个故事情节均发生在24小时之内,把一个大的历史事件浓缩在一场家庭危机之中,  相似文献   

19.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签署第6835号行政命令,对政府公职人员进行了所谓“忠诚调查”,打击、迫害,解雇了许多具有民主意识和进步倾向的政府公务员;1947年6月美国会通过1947年劳资关系法。从多方面限制工人行使组织工会、参加游行、举行罢工等基本人权;1948年4月,美国会制定1948年管制颠覆活动法,规定共产党组织及党员  相似文献   

20.
一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19世纪40年代开埠后 ,工商业发展迅速 ,上海成为中国近代工业发源地之一。据1919年统计 ,上海工人总数达513768人 ,其中产业工人181485人 ,60 %在500人以上大厂做工 ,集中程度很高。严重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 ,锻炼了上海工人阶级很强的反抗性 ,而近代企业的集中生产 ,又培养了上海工人阶级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上海工人阶级从诞生时起 ,就不断进行反对压迫和剥削的斗争 ,并逐步组织起来。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在其影响下 ,北京爆发了五四反帝爱国运动。上海工人奋起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