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英国经济自2013年开始复苏,2014年实现快速增长,总体表现优于欧洲大陆国家。2015年5月,英国举行新一届议会大选,经济治理的佳绩使保守党成功胜选,卡梅伦首相连任。与此同时,在历经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之后,发达国家的经济政策与表现正出现重大分化。18年后重新独自主政英国的新一届保守党政府经济政策调整的重点是什么?有哪些考虑?英国经济的未来发展走势如何?本文拟就上述问题进行探讨。(一)新保守党政府经济政策要点保守党作为前联合政府执政大党,政策主导性较强,是该政府主要的经济与财政  相似文献   

2.
<正>英国2015年大选尘埃落定,与选举前外界的预期不同,保守党出乎意料地获得压倒性胜利并独立组阁。保守党的胜利,固然有各种决定因素,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好转是重要因素。过去五年间,保守党在经济上成功"逆袭",使英国从西方国家中最晚走出金融危机泥潭的国家,成为当前西方经济增长的领头羊。其中有四大政策因素使英国经济摆脱危机困扰。未来几年,这些政策还将在英国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一)推行"改革开放升级版"  相似文献   

3.
<正>在1992年美国总统竞选期间,克林顿的助手詹姆斯·卡维勒(James Carville)认为,克林顿取胜的"法宝"有三个,其中之一就是攻击其对手乔治·布什的经济业绩。卡维勒的原话是:"经济决定胜负"。克林顿取胜后,"经济决定胜负"成为世界各国总统候选人的"圭臬"和"座右铭",也是分析各国大选胜负原因的重要视角之一。(一)卡梅伦政府的经济业绩在2015年英国大选期间,各党都发表了竞选纲领。保守党推出的竞选纲领除宣传卡梅伦政府的经济业绩以外,还提出要继续刺激经济复苏、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改  相似文献   

4.
巫统一党独大是马来西亚长期以来政党政治的一大特点 ,但是 1999年末马来西亚第 10次大选却表明这种局面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 ,这必将对马来西亚的政局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试从马来西亚政党政治变化入手 ,分析变化的成因 ,并对今后一个时期马来西亚政党政治和政局的发展趋势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回顾柬埔寨政党政治的发展历程,探讨了柬埔寨的政治局势及其所面临的问题。从目前的情况看,虽然柬埔寨政党众多,但人民党的一党独大已成定局,两党联合执政的格局已名存实亡;虽然柬埔寨各政党间仍存在斗争,但在经历三次大选之后,政治斗争的方式和手段已趋于理性;国王和王族的影响被削弱,已基本丧失干政能力;民主政治已经被柬埔寨普通民众所接受;柬埔寨的政治发展依然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5月28日,由《欧洲研究》编辑部主办、中国欧洲学会英国研究分会和北京外国语大学英国研究中心协办的"英国大选及其影响"学术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行。会议邀请了商务部、外交部、中联部、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央编译局、中央党校、外交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山东大学、内蒙古大学等3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英国大选及未来政治走向"、"英国大选与英国经济的未来"、"英  相似文献   

7.
应琛 《新民周刊》2023,(5):58-61
<正>是什么原因让印度裔突破西方国家的“种族限制”,成为引人瞩目的政治力量?“我们面临着深刻的经济挑战,我们现在需要稳定和团结。”当地时间2022年10月24日,英国保守党总部,即将接棒英国首相职位的新任保守党党首里希·苏纳克发表他当选后的第一份声明。在获得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批准后,他接替任职仅45天的伊丽莎白·特拉斯,成为英国首任印度裔首相。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保守党赢得英国大选,与此结果相捆绑的"退欧"公投也成为新一届英国政府优先的政治议程。英国国内各政治派别、英国与欧盟机构以及其他成员国之间,都将围绕这一议题展开政治博弈。对于研究欧洲问题的中国学者而言,这既是一个分析英国内政外交和社情民意的绝好案例,也可以借此深入观察其对欧洲一体化未来方向的影响。由于英国"退欧"问题的复杂性,观察者应当以问题导向建立起多重视角。  相似文献   

9.
政党政治是人类有史以来民主政治的高级形式,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典型形式,是人类政治文明的积极成果。政党政治首先形成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最先发展资本主义商品市场经济的国家,如英、法、美等国,新兴资产阶级是在夺取政权后的议会斗争中才组成政党,经由多党竞争,选民投票,实现政党轮流执政或联合执政。后发资本主义国家,如德、意、俄等国以及广大被压迫民族国家,则是先组成各类政党,由政党领导或推进革命斗争,到斗争胜利后才形成完全的政党政治。政党政治依据长期  相似文献   

10.
从1990年底至今,阿尔巴尼亚已经举行了三次多党议会选举,每次选举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及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阿尔巴尼亚政局的发展过程和趋向。 一、三次大选的基本情况 1991年3月31日,阿尔巴尼亚举行了第一次多党议会选举,这是阿尔巴尼亚结束由劳动党一党执政局面之后的首次大选。有5个政党和6个社会组织的1057个候选人及17个独立候选人参加竞争,主要的竞争在劳动党  相似文献   

11.
<正>2010年后,英国工党领导层提出并不断强化了建设"全民国家政党"(One Nation Party)的新理念。然而,2014年下半年后,工党又开始逐渐淡化了这一提法,在2015年大选的竞选纲领中并未明确提及这一概念。颇具戏剧性的是,5月8日卡梅伦在当选的第一时间,就明确表示保守党要成为"全民国家政党"。他声称:"我们必须保证把国家团结在一起……,我们将作为‘全民国家政党'治理国家。这意味着确保使我们国家的各个部分能分享经济复苏的成果,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东部还是西部  相似文献   

12.
<正>英国外交目前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有所谓"退欧说"、"弃美说"等。一种更有代表性的观点可以被称为"退场说",即以卡梅伦为代表的英国新一代当政者胸无大志、甘于过小国寡民、小富即安的日子,英国正从世界舞台上退场。~①近年来随着国际战略环境的变化,英国外交政策无疑正在经历重大的调整和变动,但这一转型远非上述种种看法所能概括。本文先对哪些因素在影响英国当前外交政策作一简要分析,然后对2015年大选后成立的卡梅伦新政府领导下的英国外交走向提出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田德文 《欧洲研究》2015,(1):35-48,6
本文系统分析了1980年代以来的英国劳动力市场改革进程,指出撒切尔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放弃福利国家的充分就业目标,转而通过劳动力市场改革"促进就业",这是英国战后福利国家制度的重大变化。布莱尔工党政府执政期间,通过"第三条道路"的改革对上述变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纠偏,但并未改变英国劳动力市场改革的方向。此后,英国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联合政府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对工党的劳动力市场改革进行了某些制度调整,主要目的是提高效率,而非改变方向。文章认为,英国劳动力市场改革的动因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社会观念的变化,并非完全是政治推动的结果,改革之所以能够持续进行,根源在于顺应了这些结构性变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柬埔寨多党民主政治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梅 《当代亚太》2004,(4):25-30
历经三次大选后柬埔寨的政治发展进入了向多党民主政治过渡的转型期.柬埔寨的政党政治面临着政治经济基础薄弱,党派之争错综复杂,外部势力的介入与干涉等问题的困扰.党派间的权力与利益之争更是直接导致了2003年第三次大选后的政治僵局.但从未来发展来看,困境只是暂时的,付出了高昂代价才走上民主发展道路的柬埔寨是没有回头路可走的.  相似文献   

15.
自苏哈托总统执政以来,印尼分别于1972年、1977年、1982年和1987年举行了四次大选。1992年印尼将举行第五次大选。虽然印尼政府规定,参加大选的各政党的正式竞选活动要在大选前的25天才能进行,但是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各政党和政治势力就开始大选舆论了。  相似文献   

16.
1998联邦大选之后,红绿联盟政府新出台的联合执政协议力图为加快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开出一剂良药,但因为执政的社民党内强烈的左翼倾向,这一纲领蒙上了浓重的国家干预和推行社会福利政策的左倾色彩,新政府内传统与现代派力量的角逐将确定着今后所出台政策的取向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12月14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欧洲学会英国研究分会联合主办,北京外国语大学英国研究中心和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承办的《英国蓝皮书:英国发展报告(2015-2016)》发布会暨"英国脱欧与中英关系"论坛在京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十几家学术  相似文献   

18.
从2007年到2015年,马来西亚净选盟运动一共发生了四次,参与人数逐渐增多,影响力越来越大,它直接导致执政党国民阵线在2008年和2013年的两次大选中成绩逐次下滑,并影响到了其执政地位。纵观历次净选盟运动,民族不平等是其发生的根本原因,威权统治是其发生的主要原因,而大选的"不公正"则是其发生的直接原因。它的发生促进了马来西亚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但也会造成民族隔阂的加深,因此净选盟运动的未来发展将会极大地考验组织者的智慧。  相似文献   

19.
2013年1月,卡梅伦发表"脱欧"公投演说,英国随之进入"脱欧"时代。尽管脱欧的最终结果仍不明朗,但确定无疑的是,脱欧进程对英国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政党政治也不例外。"脱欧"不仅导致两个主要政党保守党和工党内部的裂痕进一步加剧,而且造成其意识形态在某些方面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激进化"迹象。与此同时,其他"第三党"的力量则呈现出增长态势,并对两大政党的政策和地位形成了冲击。在此背景下,英国的政党体制发生了新的演变,或许正在从典型的两党制向更具多元化和碎片化的方向发展,甚至有可能出现政党的分化组合。但是,目前尚无法确定这究竟是一种长期趋势,还是仅在"脱欧"这一特定背景下产生的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20.
东南亚国家在民族国家构建进程中普遍参考西方政党政治体制,建立起周期性、竞争性的选举制度。这种制度设计有意通过政党轮替执政的方式,实现政治参与和利益代表最大化。1993年,柬埔寨也确立起以政党选举为中心的政治体制。而在近30年的政党政治发展进程中,柬埔寨并未出现多次政党轮替执政的现象。洪森领导的人民党政权始终主导着国家政治发展走向。通过进行政党内部调整,运用法律、政治和宣传手段,洪森政权有效维护政治稳定、推动经济发展和平衡对外关系,引领柬埔寨探求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树立起强政党与政治强人的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