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治关系是印尼华人与当地民族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政治参与活动是印尼华人保护自身,改善与当地民族关系的重要途径.本文简要叙述了1998年"五月骚乱"以后印尼华人参政条件的改善,重点说明了这一时期印尼华人参政的各种方式.  相似文献   

2.
海外华人政治参与是保障其自身生存发展及合法权益的基础。随着海外华人数量的迅猛增长和参与所在国政治意识的显著提高,海外华人在所在国的政治参与有了良好发展,形成了美国华人"精英参与"、马来西亚华人"族群参与"及英国华人"推动参与"三个最具代表性的政治参与模式。这三种模式在参与路径、参与成效及形成原因等方面各具特色。通过加强与海外参政华人的联络与沟通,使其成为宣传真实中国形象、促进中外交流的重要桥梁,将对改善我国的外交环境、构建"和谐世界"具有重要助益。  相似文献   

3.
1998年以来印尼华人积极参政,至今已成为印尼政治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2014年印尼大选,华人选民受到印尼主要政党的高度重视,不仅纷纷派出华人候选人,个别政党还邀请华人搭档竞选总统副总统。华人积极参与国会选举,成绩显著,广大华人选民倾力支持的佐科维成功当选总统,凸显了华人选票的影响力。在印尼不断推进政治民主和族群和谐的大环境中,印尼华人参政的良好势头,将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棉兰是印尼华人较多的地区,2010年5月首次有华人参加了该市市长的选举.因为在棉兰工作,笔者有机会近距离地观察了这次选举的整个过程,并有幸与参选华人陈金扬医生进行了直接交谈,也从当地华社了解了许多有关选举的情况.笔者就此将棉兰华人在竞选中的利弊得失及个人感受整理成文,以期对以后印尼华人参政者有所帮助和启发.再者,探讨棉兰华人的参政问题,不仅有助于了解棉兰华人的政治生活状况及其与当地其他民族的关系,也可通过对棉兰的个案分析,以点带面,对整个印尼华人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参政情况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华人社会由流动转为稳定、民族关系日益复杂、华人政治觉悟的提高、以及国际环境的剧变,等等,使马来亚华人政治由战前的外向封闭型转为战后的内向开放型,从关心母国,局限本族到联合各族参与当地政治。华人参政加速了马来亚的独立进程,也改善了本身的政治地位,为华人在马来亚政治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提供了前提。从此,华人作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活跃在马来亚政坛上。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叙述了苏哈托统治时期,印尼华人在政治生活和文化心理上所受到的沉重打击,然后对"五月骚乱"后印尼华人的参政情况作了介绍.文章还从内外两个方面分析了印尼华人对政治生活不够积极的原因,其内因是印尼华人结构复杂,没有形成统一的族群意识,其外因是印尼政治仍有歧视华人倾向,印尼政治文化有待革新.  相似文献   

7.
东南亚华人参政的特点和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治权利是族群和个体的根本权利 ,是经济利益的根本保障。近 3 0年来 ,东南亚华人的政治地位有所改善 ,参政意识也随之提升。东南亚华人参与当地政治活动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华人政党或社团代表华族群体参与 ,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尼 ,但惟有新加坡华族能平等参与社会政治 ;二是以公民身份参政 ,不凸现华族身份 ,不代表华族群体 ,如泰国、菲律宾和越南。  相似文献   

8.
1957年马来西亚独立后,马来西亚华人的政治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华人政治角色的转换,华人对当地政治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华人的政治地位和政治作用日益加强.马来西亚华人参政的经验为东南亚其他国家华人的政治发展带来了许多积极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泰国华人政治生活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东南亚其他国家相比 ,泰国华人同化较早且与当地融合得较为彻底 ,他们很早就参与了当地的政治生活。泰国华人政治生活也相对简单 ,远没有东南亚其他国家那么复杂 ,其参政历程虽经历了波折 ,但总体而言较为顺利。  相似文献   

10.
从二战结束至70年代中期,菲律宾政府对华人实行的严厉入籍政策,使华人在菲律宾社会政治生活中长期处于边缘地位.1974年中菲建交后,华人成批入籍,从侨民转变为公民,基本上享有与菲律宾土著同等的法律地位和政治权益,也因此提升了华人的经济地位.菲律宾华人在继续保持出色的经济活力的同时,也开始表达参政意识,谨慎地参与各种政治活动.然而,菲律宾社会还存在着排华潜流,影响华人在政治上得到当地社会更广泛的认同.  相似文献   

11.
近十年来,印尼华人参政积极性持续提升,参政情况出现明显变化。通过采访一些印尼华人领袖和学者,作者试图了解包括印尼当地民族在内的印尼民众对华人参政的态度和看法。通过对印尼华人近十年参政情况进行分析,本文总结了华人参政的新特征和面临的巨大障碍及困扰。本文认为,无论印尼华人参政出现何种变化,面临何种障碍和困扰,关键所在是华人要明确方向,努力参与建设繁荣、安宁和现代化的印度尼西亚。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民国时期的华侨议员选举制度及具体实践,对华侨议员的产生方式及制度规定,具体选举组织和选务工作实践加以介绍。通过对华侨议员群体的居住地区、知识结构、政治立场的分析可以了解这一群体的基本特征,这是了解其政治意识和参政能力的前提。本文最后对整个民国时期华侨议员参政议政的实践、效果及不足之处加以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在澳大利亚的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华人新移民的人口特征、经济生活和参政情况,探讨他们之间的异同点。人口特征方面,三地华人数量均呈持续上升态势,但离境人数也持续增加;三地华人女性移民人数均略高于男性;青年群体比例最高。经济生活特征方面,香港移民的就业情况最好,收入最高,其次为台湾移民,而中国大陆移民最差。参政方面,香港华人的参政议政程度最高;尽管三地华人新移民的参政意识与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强,但其参政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待拓展。  相似文献   

14.
钟小鑫 《东南亚研究》2023,(5):119-133+157
在传统缅甸华人社会中,“在商言商”、“远离政治”的诤言与理念成为其族群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准则。缅甸老一辈华人一直向后辈灌输参与政治的危险性,以及华人曾经卷入政治运动的惨痛记忆与深刻教训。这种角色定位与缅甸华人的身份认同密切相关。然而,在近年来缅甸云谲波诡的政治变幻中,缅甸新生代华人表现出与其父辈完全不同的政治风貌与政治姿态。特别是在2021年缅甸军人再次接管国家政权的背景下,许多新生代华人纷纷涌向街头,积极表达民主诉求。新生代华人的身份认同也出现了较为显著的变化。探讨缅甸华人身份认同和政治参与的变迁,是理解缅甸华人社会以及缅甸政治发展趋势的重要维度,并为进一步探究缅甸民族国家建构中新生代华人的身份与角色提供了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15.
近年美国华人竞选地方行政公职成就显著。本文主要采用美国本地资料,研究美国华人地方参政的发展、华人市长面临的制约与考验以及影响华人市长行政的若干因素。随着美国华人问鼎越来越多的行政职位,华人地方官员将面对越来越多的行政考验与挑战。  相似文献   

16.
希拉里与佩林:妇女运动、性别政治和美国总统大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论述女性政治家希拉里和佩林得以参与2008年总统大选的历史和社会背景,指出这次总统大选在美国性别政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本文认为,希拉里和佩林得以参与总统大选是基于美国妇女运动前两次浪潮取得的政治成果,即女性取得投票权和妇女参政率的提高.与此同时,她们的参选也是美国妇女运动努力与美国党派政治进行互动的一个结果.希拉里的参选反映了美国主流妇女运动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与民主党结成政治联盟的现实.民主党对女权领域重要主张的吸纳及对女性参政的支持,是希拉里得以在这次总统大选中成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之一的重要因素.而佩林的参选则反映出在妇女运动的推动下,女性选民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越来越受到政党的重视.她获提名是共和党试图吸引女性选民,以抗衡民主党在女选民中的传统优势而做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构建多元和谐的印尼社会"是印尼新政府在民主化转型进程中提出的重要执政理念,其具体实践端赖于当地社会与华人社会的互动与建构.1998年后,多元和谐理念在印尼新时期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实践促进了印尼华人社团的解禁与蓬勃发展,华人社团也由此得以在社会、文教、政治和经济领域主动融入当地社会,全面参与印尼多元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台湾地区是美国国会议员访问最频繁的地区之一。本文分析了从1997年到2008年的美国国会议员访台记录分布及其决定因素,获得了如下主要发现:第一,美国国会议员访台频次变动受台湾岛内政治变动和美国国会选举周期影响,但以前者更为重要;第二,《与台湾关系法》赋予美国国会及其议员干预台湾问题的权力,是造成美国国会议员、特别是外交事务、军事、情报等委员会成员频繁访台的根本原因;第三,意识形态、选区利益、经贸关系等对美国国会议员访台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印尼华文教育的新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年“五月暴乱”后印尼华人开始觉醒 ,为争取华族的平等权利投身到社会政治活动中去 ,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果。苏哈托下台后的印尼政府逐步撤消过去歧视华人的政策 ,印尼华人社会掀起学习华文的热潮 ,中国和印尼教育部推动着印尼华文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优秀品格的铸造和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 中国传统文化是根植于小农经济和封建专制主义的土壤之中,对现代社会而言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从早期菲律宾华人的 参政意识与政治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某些束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