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旅游业的立业之本和发展之纲。文章对邓小平1978年至1979年关于发展旅游业5篇谈话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认为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主要包括对旅游业发展背景的阐释、对旅游业发展目标的确定、对旅游业发展导向的确立、对旅游业发展路径的明确以及对旅游业行业性质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的核心表达为"改革开放是背景,最优效益是目标,持续发展是导向,科学管理是手段",并结合当前旅游业发展形势,进一步分析了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也是我国现代旅游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从1978年10月到1979年7月,他先后五次阐述了发展中国旅游业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发展中国旅游经济的思路,特别是1979年7月视察黄山时的重要谈话,集中体现了他的旅游经济思想,也标志着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的成熟。邓小平在黄山的讲话为黄山旅游业注入了原动力,30年来,黄山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是我国旅游业的开拓者和直接推动者,也是我国旅游理论的奠基者。他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深刻把握世界生产力和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立足于解决外汇困难、就业问题以及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等问题,提出了当代中国加紧发展旅游业的重大战略意义;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旅游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遵循旅游业和现代经济的发展规律,提出了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经济产业、从整体上谋划旅游业的发展、重视保护旅游资源、用管理经济的办法来管理旅游业、通过发展旅游业达到富民的目的等思想,从根本上解决了怎样发展我国旅游业的重大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4.
鲁敏 《党史文苑》2009,(6):19-23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也是我国现代旅游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从1978年10月到1979年7月,他先后五次阐述了发展中国旅游业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发展中国旅游经济的思路,特别是1979年7月视察黄山时的重要谈话,集中体现了他的旅游经济思想,也标志着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的成熟。邓小平在黄山的讲话为黄山旅游业注入了原动力,30年来,黄山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孙喜国 《奋斗》2014,(9):39-40
漠河县是一个典型的林业资源型城市。随着商业性采伐在大兴安岭地区全面停止,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漠河县紧紧抓住大众旅游消费需求持续增长的有利时机,努力把旅游业发展成经济转型的先导产业。2013年,全县旅游业总收入14.9亿元,接待海内外游客162.8万人次,均创历史最高。漠河县先后荣获中国旅游品牌魅力名县、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等十余个"国字号"称号,旅游业作为县域经济转型的先导产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旅游业是促进地区经济起飞的重要杠杆,是壮大地区经济的现实着力点。随着区位理论的发展成熟,产生了具体运用于旅游领域的旅游区位理论。旅游区位理论在旅游业发展规划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区域旅游发展提供依据,而且也是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本文从区位理论入手,立足于旅游区位视角,集中分析了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旅游资源区位、旅游交通区位、旅游客源区位、旅游文化区位和政府区位五大因子,并指出目前甘南藏区在发展旅游业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促进甘南藏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关于发展旅游业的一系列讲话,形成了一个丰富、深刻而完整的旅游经济思想体系。在他这一思想体系的指引下,旅游业先行一步,奏响了改革开放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序曲,并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广东省,30多年来积极践行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旅游业经历了萌芽、发展、腾飞的过程,目前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多年来各项旅游指标位居全国第一,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旅游业发展道路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旅游事业的思想,是邓小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要把旅游业当成改革开放的突破口、要把旅游业当作经济产业来办、旅游业发展要从国情和实际出发、要深入了解和正确把握旅游经济规律等方面.正确认识邓小平同志的旅游经济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旅游业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旅游业,因其生机盎然、发展前景广阔被誉为“朝阳产业”。作为投资少、效益高、污染少的综合性“无烟工业”和“无形贸易”,旅游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60年代以后,在世界各国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产业。世界旅游资料显示:旅游业每增加1元收入,其相关行业的收入就增加4.3元;每增加一名旅游从业人员就能为社会提供5个就业岗位。而且旅游资源具有垄断性和不可替代性,在当前调整经济结构的大环境下,发展旅游业不易导致产业结构雷同现象。目前我国已有23个省(区、市)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或龙头产业大力发展。中国旅游业这一轮朝阳,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正冉冉升起。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更使旅游业成为西部各地区抢抓机遇、快速发展的经济制高点。  相似文献   

10.
林源源 《唯实》2004,(10):28-30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旅游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已经危及到或有可能危及到旅游业的生存和发展的情况下,人们对于以往由于旅游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带来的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消耗、以及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等问题的一种反思,是一种新的追求旅游业的持久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系统是经济系统、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的交集。因此,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包含了旅游经济持续性、旅游资源环境持续性和旅游地社会文化持续性。一、旅游业的资源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视资源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11.
旅游业对辽宁省经济具有很强的拉动效应,也是辽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要使辽宁省旅游业更充分发挥其效应,必须注意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和方式。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在我国悄然兴起。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积极有效地发展辽宁省工业旅游,对辽宁经济增长、区域振兴、社会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泉州获得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称号,迎来了建设东亚文化之都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新机遇。泉州发展文化旅游业的优势是文化旅游资源数量多门类丰富;弱势是文化资源静态展示多于开发利用,缺乏参与性和体验感;挑战在于泉州旅游经济增速慢、旅游经济总量小、旅游投入不足、旅游设施落后、旅游产业层次低。机遇来自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和泉州在"东亚文化之都"终审会上的承诺;泉州建设东亚文化之都发展文化旅游业的路径,是选择"社区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模式,实施"古城·古港·新区·全域联动"发展规划,全方位调动社区居民广泛参与,打造"东亚文化之都"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13.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最大的产业,也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兴产业。它以其强劲的需求、快速的增长、广阔的前景被誉为朝阳产业。中国旅游业通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就卓著——经济总量逐年攀升,产业领域不断扩大,产业结构日臻完善。关注旅游,关心旅游市场,关爱旅游消费者,一时间成为人们街头巷尾的议论热点。火爆的旅游市场自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的旅游市场从来没有如此红火过。“假日经济”、“旅游产业”等新鲜名词频频见诸媒体。强大的舆论渲染,真正激活了隐伏在人们体内的休闲狂潮。中国旅游经济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一是我国旅游产业规…  相似文献   

14.
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加速发展、扩大就业、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及推进国内外交流合作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旅游业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并且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巴州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必须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实现产业融合;做好旅游规划,引领旅游产业科学发展;积极引进投资资本,拓宽投融资渠道;强化文旅结合,创新业态,激活旅游产业生命力;提高旅游业服务水平;加强旅游执法监督。  相似文献   

15.
论发展非观光旅游与旅游产业的升级——以杭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一的观光旅游结构以及单一的观光产品和客源结构 ,是传统旅游业的基本特征。现代社会中 ,观光旅游的比重过大反而是旅游业不发达的表现。现代旅游业以人性因素为主导 ,突出旅游结构的多样化和丰富性 ,强调人的参与性 ,人与环境、文化与旅游和谐相处 ,强调旅游者与旅游吸引物的内在沟通 ,并注重观光旅游与非观光旅游的协调发展。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结合 ,引起商务会展旅游、度假休闲旅游、节庆文化旅游等非观光旅游的异军突起。非观光旅游的快速发展引起旅游经济的创新与革命 ,改变了旅游产业结构和生活交往环境 ,推进了传统旅游业的转型和旅游产业的全面升级 ,从而促进了旅游经济多样化结构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正旅游业是一个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综合性"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的发展将直接带动第三产业中服务性行业的发展,同时通过发展观光农业、农家乐、工业旅游等活动,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经验证明,旅游业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拉动经济增长,刺激消费,扩大就业,促进农民致富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一、玉屏发展旅游的几种实际需要旅游业在玉屏县起步较晚,产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旅游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实施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和重视.近年来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给环境、经济、社会带来了不少问题,影响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旅游经济理沦为基础,面对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构建旅游循环经济要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辛玲 《理论与当代》2004,(12):36-36
随着旅游活动的蓬勃发展和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传统旅游发展方式中的一些不足,如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只注重经济利益而忽视旅游的社会、环境效益等,已经成为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 一 黔南州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 1、旅游业的资金投入不足。旅游业是高投放、高产出的经济行业,由于投资不足,黔南州很多旅游景点的建设滞后,特别是景区因交通不便,通信、电力缺乏,基础设施不完善,只能长期停留在低水平上运作,假日旅游高峰时,暴露出的问题就很多。 2、旅游资源破坏严重。饭店和其他旅游设施排放污水和固体垃圾造成水…  相似文献   

19.
杨祖高 《学习月刊》2010,(18):20-21
旅游产业是当前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中国旅游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世界旅游业的排位中,从1978年的40位之后,跃升至世界第4位。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将取代法国和美国成为世界主要旅游目的地国家。那时,估计每年将有1.3亿游客前往中国。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朝气和发展潜力向旅游强国迈进。  相似文献   

20.
庄春梅  沈洁 《学习月刊》2013,(10):30-32
生态旅游是一种依赖本地资源,以良好生态环境为基础、保护环境、陶冶情操的高雅社会经济活动,旅游对象是由生态与旅游所组成的一个复杂而和谐的系统,其实质是运用生态学思想指导包括旅游目的地、旅游者、旅游业在内的旅游系统的有序发展。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方面的发展,生态旅游正成为一种发展潮流,一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