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文采用“政治体制-社会结构-经济形态”层级式互动框架,对泰国立宪君主政治权威兴衰的过程、原因与趋势进行了分析。指出,泰国立宪君主政治权威的发展变化,主要取决于跨越式发展进程中结构性失衡引起的新旧利益集团的政治权力竞争与妥协。20世纪60年代以来,泰国立宪君主政治权威复兴的根本原因在于军人集团与王室-保皇派从冲突到结盟的政治关系转变。从长期来看,新资本集团的政治崛起将使得王室-保皇派再次被边缘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政治系统运作的“利益结构一权力结构一制度结构”关系视角,对泰国政治近年来持续动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影响政治和解的障碍主要有三:存量改革引发利益分歧,政治格局有待“再平衡”,宪政体制缺乏民主协商;并指出,中泰战略合作有助于泰国在“增量改革”过程中弥合社会裂痕,进而平稳有序的促成政治和解。  相似文献   

3.
政治转型中的制度因素:泰国选举制度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认为,泰国政局持续动荡的重要原因,在于各派政治利益集团在重新划定权力边界的政治转型过程中始终未能在政治制度层面达成显规则与潜规则的相互契合。尽管各方对改变“小党林立”格局存在共识,但“反他信”阵营的既得利益集团偏好“两党对峙”格局,而“挺他信”阵营的新兴利益集团倾向“一党优势”格局。由于两派都存在对“实际控制力一潜规则权力边界”的错位误判,使得各方难以通过选举制度的显规则调整来重新划定彼此间的权力边界,从而导致持续的政治冲突与角力。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独立以后,虽然在政治上建立了超级总统制,而且从形式上确立了总统是俄罗斯政治决策的绝对支配者,但是,由于社会转型过程中其利益集团力量强大,对政治决策有重大影响。在独立初期,俄罗斯政治决策实际上是权力与“知识产权”的“契约式”决策;随着知识精英在政治权术的博弈中纷纷落马或蜕变,以及寡头利益集团的兴起,“俘获式”政治决策完全取代了原来的“契约式”决策,并引发了俄罗斯云波诡谲的政坛危机;普京执政后,在打击兴风作浪的寡头的同时,也有意培育并有效控制着俄罗斯新的利益集团,从而使国家机构的正常决策职能得以恢复,为俄罗斯的复兴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泰国政治格局转型中的利益冲突与城乡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年初以来,泰国政局持续动荡。在泰国政治格局转型过程中,“反他信”派与“挺他信”派之争的实质在于政治利益的重新分配。前者是以军人、官僚、地方政客、城市中产阶级为核心的既得利益集团,要求重建“多党并立”格局;而后者则是以新兴产业集团与农村贫困民众为核心的政治联合,要求固守“一党优势”格局。长期以来泰国的发展失衡是引起城乡分化的根本原因。因此,如何构建各派政治力量都能接受的平衡利益格局,已成为化解此次政治危机,进一步完善泰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美国院外活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院外活动的几个问题吕其昌利益集团是美国政治和社会权力结构的组成部分和各界人士参政的一个渠道,在其它西方国家也存在。但是,允许外国利益集团在本国进行院外活动,却是美国政治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在世界上也是独此一家。所谓外国利益集团,指的是通过各种方式对...  相似文献   

7.
叶利钦时期,滨海边疆区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政治法律制度,它既带有民主社会的某些表面特征,又具有极权主义的实质倾向。分立和制衡的政治结构只具有法律层面的意义。杜马、司法机构和其他国家权力系统均受制于执行权力机构。政党和社会运动在边疆区地方政治生活中影响不大。主要的政治动员能力掌握在执行权力机构手中。实质上人们面对的是一个以边疆区行政长官为首的掌握了整个地区国民经济和行政管理职权的宗派化执政集团。  相似文献   

8.
李有江 《东南亚》2009,(3):13-17
2006年9月19日,继1991年军事政变15年之后泰国再次发生了军事政变,一时间,泰国的政治稳定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问题。但是,从政治稳定的四个层次即国家政权体系的稳定、权力结构的稳定、政治过程的稳定和社会政治心理的稳定来分析,不难发现泰国政治上的这次变动仅仅只是政局动荡,泰国的政治总体上说仍然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9.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决策中的军工"铁三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军工“铁三角”是国防利益集团在美国政治中的特殊体现。这种三角关系不同于一般的“铁三角”关系结构与运作 ,对美国国家安全 ,尤其是军事安全战略调整有较深的影响 ,但受国内政治因素和自身实力的影响 ,这种利益集团的运作仍受到制衡。  相似文献   

10.
苏联体制的根本缺陷是它不可避免地造成国家能力的过度膨胀,致使国家代替社会、计划排斥市场,社会经济生活官僚化。这一问题在俄罗斯得以延续,无论是在叶利钦时期还是在普京时期,总统凌驾于其他社会权力之上的超级总统制因无法有效遏制国家能力的过度膨胀而具有不稳定性。俄罗斯当前的权力更迭为重构国家能力提供了最好的契机,“梅-普”组合下政党和议会的作用得到加强,总理一政府影响力的扩大,都有利于俄罗斯建构起相互制衡的权力结构,从而使其政治经济发展得更为健康、也更具有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1.
Many civil wars are fought between members of different religious communities. It seems plausible to focus on these communities’ interrelations to identify the causal factors responsible for the escalating effects that religion can have in such conflicts. A closer look, however, reveals that processes within religious communities can be crucial in influencing the role religions play in intrastate wars. Within single communities, factions of religious elites compete for material and dogmatic supremacy. Such intra-religious conflicts can motivate religious elites to search for support from political allies to prevail over their religious rivals. In return, they legitimize their political patrons’ claims for political power and their violent campaigns against members of other religious communities. Thus, intra-religious conflicts can effectively contribute to the religious escalation of intrastate wars between different religious communities. This argument is exemplified with reference to conflicts in Thailand, The Philippines, and Iraq.  相似文献   

12.
利益集团是政治变迁中重要的政治行为体之一。作为委内瑞拉传统的利益集团,工人联合会与商会联合会的发展在制度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独特的路径依赖。特别是自1958年菲霍角体系建立以后,两大利益集团通过咨询委员会与分权公共管理部门的设置充分参与整个决策过程。由于利益集团自身强大的实力以及总统、行政机关、国会等其他行为体的角色设定,利益集团在决策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两大利益集团在此过程中与政府、政党、公民社会的紧密联系促进了利益表达机制的高效性。但随着20世纪80年代委内瑞拉经济的衰退,利益集团与政府、政党、公民社会之间的关系逐渐恶化,原有的利益表达机制受到破坏。利益表达渠道受阻引起了公民社会的不满与抗议,社会矛盾与政治冲突加剧,进而对20世纪80年代的政治危机与经济危机的爆发产生重大影响。在全面危机爆发之后,委内瑞拉以菲霍角协议为基础的政治协商体系瓦解,以查韦斯为代表的左翼政党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委内瑞拉政治进程进入新阶段。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applies the Huntingtonian framework used by Jung and Shapiro to study South Africa's democratic transition to the Israeli‐Palestinian case. While leaders’ incentives pushed negotiators towards a highly inclusive constitutional order in South Africa, in the Israeli‐Palestinian case they pushed negotiators towards a highly exclusive order, crafted by means of a unique and bizarre but as yet unstudied electoral system. While the Palestinian entity may develop into a full‐fledged democracy in the long run, in the medium term it will not be truly democratic because political life affords no room for legitimate opposition.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ransplacements in which the outgoing power does not plan to participate in the new political system may generally lead to highly exclusive political orders.  相似文献   

14.
印尼的宪政始于1945年通过的宪法,宪法历经1999年、2000年、2001年和2002年四次修正。印尼现行宪法规定了国家性质、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国家机构等宪政制度。印尼宪政制度呈现出受传统观念影响较大、总统权力集中和军警影响政治发展的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15.
土瓦经济特区是缅甸国内推动最早的经济特区,早在军政府时期就与泰国签订合作开发协议。由于项目本身的庞杂和政治经济方面的因素,泰缅两国之间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摸索过程,项目从最初的政企合作逐步转变为政府之间的合作,规划内容的变动也较多,规划面积和规划建设项目都一再发生改变,至今项目仍旧面临着诸多挑战,进展较慢。土瓦经济特区的发展对各国参与缅甸其他经济特区的开发合作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国际相互影响》2012,38(2):215-228
According to bargaining theory, one would expect that governments in intrastate conflicts will only be willing to concede to power sharing agreements when they face relatively strong rebel groups. Previous empirical studies have not found support for this hypothesis because they have not operationalized the capability of civil war combatants in relative terms. I show that once one uses a relative measure of capability, one finds that power sharing is more likely as the strength of a rebel group increases. Additionally, the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bel strength and power sharing is stronger for political power sharing than for territorial or military power sharing.  相似文献   

17.
泰国的政治危机自他信执政后期起便始终未能平息,国内外社会就其原因展开了广泛的探讨。本文在简要回顾这些讨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互联网作为一项新的变量对泰国政治产生的影响。本文认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不仅使后政变时代的社会运动扩大化与持续化,造成了社会意识形态的割裂与对抗,而且严重威胁着泰国的传统政治和社会秩序,并指出泰国政府的主要应对举措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