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到今年11月29日,孔繁森同志已经牺牲4年了。他当年收养的3个孤儿如今怎么样了?记者前不久在西藏采访时看到,孔繁森牺牲后,他当年的同事们接过了抚养、教育3个孤儿的接力棒。在他们和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培养下,3个孩子正在茁壮成长。地震灾区孔繁森与3个孤儿结...  相似文献   

2.
伍皓 《瞭望》1995,(19)
追思与遗憾──一位驻藏记者对孔繁森的缅怀伍皓“老孔遭车祸不幸遇难了!”乍一听到这噩耗,我们新华社西藏分社全体同志都惊呆了。因为工作关系.分社内除一、二位刚进藏的同志外,与孔繁森这位前拉萨市副市长都相熟或相识h记得不久前,我听说他来到拉萨市,想请他吃便...  相似文献   

3.
我是西藏卫生厅的干部。孔繁森同志去阿里工作前曾是拉萨市分管卫生工作的副巾长。我们以前在工作上有过较多接触,一起F过乡共过事。当孔繁森同志因公殉职的恶噩传来,我们都感到非常震惊,同时也深为西藏失去了这样好的领导干部而惋惜。孔繁森回志是千千万万个进藏工作的汉族干部中的典型楷模。他两次进藏都是坚决服从组织分配,从不讲条件。孔繁森同志有八十多岁的老母亲,有体贴入微的妻子和心爱J[女,按照一般常情,他可以向组织要求予以照顾,但他毅然抛家离子,一去西藏就若干年,不但没向家里寄过钱,连家里寄给他的钱,他都用于…  相似文献   

4.
同一个目标在不同的目光注视下会有不同的意义。孔繁森同志为抚养两个藏族孤儿竞三次偷偷地卖血换钱的事迹传开后,广大干部群众深受感动,但也有一些人对此举不以为然:一个地委书记稍稍使用一下手中的权力,养两个孩子算得了什么,那样既毫发无损又能博得美名;也有人说,养两个孤儿就献血,那还怎么为阿里106乡群众当好父母官?——因小失大,不值……  相似文献   

5.
问、做、查     
朱镕基同志在一次领导干部座谈会上见许多与会者都吸高档香烟,就比较严肃地问了一句:“靠你们的工资,这么高档次的烟,能吸得起吗?”吸烟者面面相觑,表情尴尬。听说了此事的群众赞曰:“朱副总理问得好!” 孔繁森同志在任拉萨市副市长期间曾两次应邀到党校讲课。校方知道他抽烟,特意买了两盒红塔山作为招待烟。课讲完了,烟却一支未动。第二次讲课,校方又拿出那两盒烟招待他,他还是一支未抽。如今这两盒烟已成为干部廉洁自律教育的活教材。人们一致称赞:“孔繁森做得好!”  相似文献   

6.
《瞭望》1996,(24)
近一个时期以来,一个接一个感人至深的英雄人物的事迹被传媒报道出来,实在令人振奋。社会主义的浩然正气,正激扬磅礴于中华大地。 上年,西藏阿里地委书记孔繁森的事迹披露于世。这位优秀的齐鲁子弟、忠诚的共产党员对人民的热爱,像一团火一样温暖着贫寒高原群众的心。他的事迹,不只震动西藏人民的心灵,也震动了全国人民的心灵。随后,又有人民公仆、北京市副市长李润五,有舍家忘己、一心为人民找水的解放军给水团团长李国安。学习孔繁森、学习李润五、学习李国安的热潮在干部、群众、解放军指战员中波澜壮阔地掀起。  相似文献   

7.
华丁 《瞭望》1996,(26)
古人说:“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意思是,看看他交什么朋友,就清楚他是好是孬了。这话说明了一个常理:人以群分。 观察当今干部交友,可见一种两极现象:一曰结穷亲,一曰傍大款。 视人民为衣食父母的信访干部吴天祥,照料孤寡老人王老太,三伏天送饮料,三九天送煤炭,逢年节送鱼、送肉,病榻前端水倒尿,15年如一天,一直到给老人送终。他说:“共产党的干部要乐于结‘穷亲戚’。”献身西藏高原的优秀地委书记孔繁森,为了抚养两个藏族孤儿,不惜拖着病弱的身子,到医院卖血,以换得菲薄的收入贴补家用。在中华大地,还有许许多多像孔繁森、吴天祥这样的干部,他们牺牲休息时间,献出个人的钱财,救援孤老、孤儿,帮助困难户和突遭不幸的人,表现了与人民群众心连心的亲情。  相似文献   

8.
孔繁森,这一响亮的名字已传遍了神州大地,他那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向世人展示了我们党的领导干部为党为人民的事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理想追求和精神风貌。最近,江泽民总书记发表重要题词:“向孔繁森同志学习”,李鹏总理也发表了“学习孔繁森同志热爱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的重要题词。各级领导干部都应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以孔繁森同志为榜样,做孔繁森式的好干部。作为新时期涌现出来的千千万万个领导干部中的杰出代表,孔繁森同志身上所具有的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坚强党性;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清…  相似文献   

9.
说“跑”     
说﹃跑﹄●丁品余有评论说孔繁森最后以身殉职在“跑”的途中。是的,孔繁森跑乡村,跑边防哨所、兵站,跑最边远最穷苦的农牧民家。孔繁森在阿里地区工作3年,不辞劳苦跑了八万公里,全地区106个乡镇,他跑遍了98个,雪域高原上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李国安也在跑,...  相似文献   

10.
孔繁森同志和我们一起工作的难忘岁月时常在找脑海中翻腾。我和孔书记在同一个地区——阿里地区工作,他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那种公而忘私。鞠躬尽瘁、吃苦耐劳的高尚思想品质和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孔繁森担任阿里地委书记时候,经常要到基层县。乡在考察,到老百姓中间去访贫问苦。有一次他到日1二县泽布多去考察。看到这个乡的贫困牧民很多,有的吃粮X粮,穿破烂在,他的心就沉下去了:还有这么多藏民生活在贫困线上,我们共产党的干部再苦再累,也要多为群众分忧啊!当他心情沉重地脱下自己身上的毛衣披到一个老牧民身上时,他下决心…  相似文献   

11.
《瞭望》1995,(16)
以孔繁森同志为榜样本刊评论员随着浩荡的春风,孔繁森这个名字和他的事迹传遍了神州大地,在各族人民心中激起了强烈反响。孔繁森是改革开放时代的雷锋、焦裕禄式的英雄模范人物。他以自己的行动为每一个共产党员,为各级干部树立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工作、生...  相似文献   

12.
《瞭望》1995,(51)
最近一个多月来,在首都,满城争说李润五,争颂李润五.人们怀着依依深情,追忆这位副市长生前每天夜以继日地工作十多个小时,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为党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追忆他骑着一辆旧自行车,跑遍东城54条大街、778条胡同、1500多个公厕,为检查首都环境保护工作半年内徒步走过554公里马路,为解决一座小学校舍的改建奔走了100多趟的实干作风;追忆他全家老少三代长期住在没有厅的小三居室而心安理得的那种“我是副市长,也是老百姓”的公仆意识.人民群众对李润五的无限爱戴、崇敬,与人民群众对此前  相似文献   

13.
熊德龙先生做了多年四平市政府经济顾问。因工作关系,我与熊先生较早结识,对他的身世、业绩有很深的了解,更为他热爱中华、报效乡梓的赤子之情所感动。熊先生是个海外孤儿,1岁时被旅居印尼的一对华侨夫妇收养,养父熊如淡、养母黄凤娇给他起了个颇具“龙的传人”的名字。客家双亲抚养了他,中华民族勤劳善  相似文献   

14.
一位西方的哲人说过:“要把阳光播洒到别人心里去,首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这句话很值得寻味。  什么是“阳光”?“阳光”就是科学理论,就是理想和信念,就是美德和知识。对干部和党员,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阳光”显得更为重要。因为他们是群众的带头人,是要经常做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是教育者。如果他们的心中“阳光”不多,是很难尽到自己的责任的。大凡有作为、并能发挥带头和教育他人作用的干部、党员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心中的“阳光”是十分充足的,如焦裕禄、孔繁森、雷锋等,他们不仅懂得多,而且做得好。所以,他…  相似文献   

15.
在第三个全民文明礼貌月开始不久,湖南省常德市树脂厂里的三个孤儿,突然收到一位加拿大专家邮来的一箱礼物。我们闻讯前往采访,听到一则为三个孤儿找妈妈的动人故事。一九八一年底和一九八二年秋,厂里工人严奉照和妻子鲍明珍相继去世,留下了三个孩子:男孩严若发,他的妹妹严若群和严若兰。他们当时的年龄分别为十一岁、九岁和七岁。  相似文献   

16.
南京五台山体育馆北面隔街不远处,有一幢三层小楼,那是南东瓜市四号。里面住着五户人家。底层的主人就是被南京群众誉为“马路市长”的陈邃衡。 陈邃衡是中国民主建国会成员。一九五七年至一九六六年曾担任过南京市副市长,一九八一年春节以后重任此职。分管体育、卫生、环保、城管工作。去年六月担任民建江苏省主任委员后,他主动提出不再  相似文献   

17.
孔繁森的"爱民观"刘剑欣无情未必真豪杰。对故乡的依恋,对亲人的思念,这是许多出门在外的人都有过的。这种深情挚爱,曾留下了多少感人肺腑的故事,写出了多少动人心弦的诗篇。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同样珍视亲情、乡情,且一往情深。孔繁森在西藏10年间,就用行动写出...  相似文献   

18.
似这般处分快人心文/林伟杰据报载,正当全党学习党的好干部孔繁森同志形成高潮之际,萧山市副市长赵福庆因不愿去西藏工作而受到党内和行政撤职处分(见1995.5.29文汇报)。读罢这则报道,不禁为之叫好,非这般处理难以表明该市严肃党纪政纪的决心。对于胆敢顶...  相似文献   

19.
费元吉 《民主》2008,(6):11-12
他,没有像军人那样从废墟中救出被埋群众的壮举。更没有像白衣天使那样将一个个生命从死神手中夺回,但他却在地震发生的瞬间有序组织人员撤离,在灾难来临时第一时间看望慰问离退休老同志和帮扶对象,第一个报名参加应急救援队奔赴重灾区参加救援行动。  相似文献   

20.
拜读杨伟名1962年5月10日上书各级领导的《当前形势怀感》,深深为其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忠诚所感动,为其表现出来的胆识、勇气和智慧所吸引。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走的道路和取得的成就,尤其感到杨伟名作为一名农民出身的共产党员,他的政治勇气和真知灼见是极为难能可贵的。他给我们共产党人留下了一份非常珍贵的历史唯物主义教材。由此获得的主要启示有三:一、群众是真正的英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就其本质而言是群众史观。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人民群众通过生产实践和各类社会实践创造的、推动的。这就是我们常讲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