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制度环境、技术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影响技术效率的制度因素纳入效率评价模型,运用构造的DEA三阶段模型测算了1995-2007年中国29个省级行政单位(文中简称省市区或省份)经制度环境变量调整前后的技术效率水平,并对制度环境与地区间技术效率水平及相应的增长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中国技术效率整体上呈波动型增长趋势,但与经济周期的波动趋势并不吻合,效率改善并非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第二,制度环境影响各地区技术效率水平,技术效率的不同又是造成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原因。所有制改革、对外开放、财税体制改革等制度变迁均有利于技术效率的改善,而城镇化、科技体制改革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第三,东、中、西部地区纯技术效率呈收敛增长趋势,且西部地区技术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规模非效率;第四,制度环境变量调整后各地区技术效率差异逐步增加,制度因素在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新古典经济学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入手,剖析经济增长的基本逻辑。应用该逻辑分析中国改革开发以来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源泉,并结合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挑战,寻求中国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新源泉。当前,中国经济最迫切的问题就是,继续挖潜以制度创新为特征的资源配置效率,把资源配置到能够依靠创新带动生产效率提升的经济领域,将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作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源泉。  相似文献   

3.
我国改革开放 2 0多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绩效 ,根本原因不仅在于技术创新 ,更重要的是实行经济体制改革 ,进行制度创新。制度是内生于经济发展过程的重要变量 ,其最主要功能在于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促进经济绩效提升。国家作为最大的制度供给者 ,是制度变迁的有效原动力。它以行政手段推进市场化进程 ,进行制度创新 ,会产生规模经济效应 ,且成本更低 ,相对收益更大  相似文献   

4.
防止利益冲突制度是我国廉政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其制度演变关系到现阶段制度反腐的成效。受实践进程中各阶段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制度环境因素的影响,我国防止利益冲突制度不断进行演变调整并呈现出了概念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演变特征。针对防止利益冲突制度演变中的适应性效率不足问题,需要以制度适应性效率为目标优化制度环境,破解"制度僵滞",强化防止利益冲突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的相容耦合性,最终促进约束绩效达至"帕累托最优"。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8,(12)
效率违约理论在英美法系已发展得较为成熟,但该制度在我国至今仍受到各种质疑,研究仍不够深入。笔者通过研究发现,效率违约具有经济价值、法律价值和社会价值,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在民商事活动中有条件地适用效率违约制度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节约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6.
王晓青 《党政论坛》2001,(10):19-20
一、认识制度优劣的切入点 :公平与效率问题如 何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 ,涉及到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就是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究竟谁优谁劣。这里 ,笔者提供了一个认识的切入点 ,即用公平与效率来衡量。公平与效率首先是一个经济学范畴 ,主要用来研究收入分配与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西方经济学家曾为之下了一个两律悖反的结论 :公平与效率两者不可兼得 ,要么牺牲公平去追求效率 ;要么放弃效率去追求公平。这个偏执的结论当然是错误的。但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初期 ,事实上却都似乎印证了这个极端的结论。资本主…  相似文献   

7.
二战后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建立了社会福利制度。这一制度随着新自由主义和新古典自由主义两种经济思潮的起伏,经历了演进调整,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缓和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矛盾与冲突,但也引起了公平与效率方面的广泛问题,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福利制度特征和局限。  相似文献   

8.
公务员热堪称我国就业市场一道独特风景。从公平的视阈看,这一现象是社会不公的综合反映,是社会公平普遍缺失和公务员职业特殊化的合力所致;从效率的视阈看,这一现象是资源配置权力化的必然结果,它强化了公考的外部不经济,公共人力资源的低效化和优秀人才的逆向流动,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严重缺失。无论是公平缺失,还是效率缺失,追根溯源都是制度缺失的产物,其症结在于制度环境的不健全。因此,加快制度重构,强化权力约束,推进社会公平与公正是完善我国制度环境的重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择控制权的制度安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经济史上看 ,任何一个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的历史都是一部技术变革史和制度创新史 ,而技术变革和制度创新的发动机就是那些职业化的经营者———企业家。但是 ,我国目前有不少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严重扭曲 ,出现了经营者的权力被削弱、分解的情况 ,致使国有资产运行效率低下 ,严重影响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0.
北欧模式典型代表的挪威,兼具北欧模式的共性特征与其自身的个性特色。面对全球化的冲击,挪威在保持福利国家基本制度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制度改革与政策调整,试图将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两大目标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1.
垄断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科技进步过程中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必然产物.对于垄断的理解,应突破正统微观经济理论的思维局限,转从新制度经济学寻找路径.理性认识垄断机制对提高经济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科学进行制度安排提供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2.
小城镇特有的社会经济特点决定了它的社会公共事务的多样性。现行小城镇存在管理效率不高,最终导到它的发展不足、效率不高和公平不够。要实现小城镇稳定、效率和公平的发展目标,政府必须革新行政管理体制。其主要内容是转变职能,精简机构,健全决策和执行机制;建立政府采购制度,政务公开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推进社区自治和增强社区的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1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钥匙多多,核心之举是提升制度效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国愿景必须讲两低:发展成本低,社会风险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难,在于生产力本身的发展规律难以逾越,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缓慢,外生机会压制内生机会,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存在的巨大惯性,政府之手与市场之手的错位,以及既得利益格局的主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是提升制度效率的竞争。为此,需要努力降低制度成本,有效地提高决策效率,认真地做好制度供给,合理地定位利益结构,积极地推进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4.
中国当前外汇市场是一个封闭的场内交易的市场 ,这一制度在实践中具有诸多弊端。国际上通行的是以外汇交易商为中心的自由交易制度 ,在一定前提条件下它能够增进市场效率。不论是出于与国际接轨的考虑还是经济市场化的整体要求 ,中国都应该在自由市场的基础上建立外汇交易商制定 ,但中国目前还不满足交易商制度发挥效率的前提 ,应进一步深化外汇市场改革。  相似文献   

15.
传统行政管理以效率为其核心价值,它追求“投入与产出比的最大化”,可见效率具有明显的速度、经济等数量特征。效率理念虽然有过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但其弊端在构建现代政府的过程中却日益彰显。效率行政需要刚性的办事制度、岗位责任制度作为动力机制,通过测出政府组织的输入和输出数据,准确地衡量出效率的高低。然而,要得到准确的相关数据,  相似文献   

16.
一个灵活的制度变迁机制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产权清晰 ,经济主体才会关注效率 ,由此产生的对新制度的需求是制度变迁的第一推动力。为了保证政府提供的是一个有效率的制度 ,还需要发达的社会中介组织 ,以及企业家同政府之间有一个对话机制  相似文献   

17.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近年来学术界激烈争论的热点问题。争论的焦点是现行农村土地制度是否适应、农地农宅入市是否可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将去向何处。争论的形成,客观上是由于我国农村土地本身具有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这双重属性,主观上则是由于不同学者所使用的理论依据与分析框架存在差异。究其实质,这些争论折射出了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问题上公平与效率两大价值取向的博弈。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辩证关系,探索均衡的实践路径,立足实际、稳妥推进、试点先行,不断深化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即下放经济领域自主权、地方探索创新、全面开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放管服改革战略实施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阶段。在演进过程中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呈现不同维度的逻辑特征,包括政治逻辑、动力逻辑、技术工具逻辑,既体现了已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经验,也反映了存在的一些问题。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使国家治理效能新提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继续坚持党的领导的政治逻辑,同时全方位转向依法治国和法律驱动改革的法治化逻辑,从注重数量到注重权力结构质变的运行逻辑,从经济效率导向转为政府治理现代化目标导向逻辑。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9)
法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史悠久,为法国社会的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提供了完善的制度保护,成了西方国家纷纷效仿的典范。然而,法国社会保障制度同样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矛盾。它虽然为社会中的贫困群体提供了生活所需,但这并未从本质上解决法国社会的贫富差距问题。正相反,它影响了社会生产效率,使得法国的经济和社会丧失活力,对法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很多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冯霞  李刚 《理论探索》2006,(6):83-85
我国农村正式金融制度安排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事实,是我国现阶段民间金融存在和发展的制度基础。民间金融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有助于化解金融体系风险,有助于金融体系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农村资金的形成并能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因此,必须在正确认识民间金融重要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