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国内有关水牛瘤胃内环境的研究尚少有系统的报道,仅见于个别资料,且测定条件比较特殊。为了探讨水牛瘤胃内环境的变化情况与营养状况和发病机理之间的规律,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牛的差异性,为进一步提高水牛的饲养管理和对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我们对邵东地区临床健康水牛瘤胃液的颜色、气味、沉渣、粘稠度、pH值、气体发酵强度、纤毛虫活率和活动性以及纤毛虫数量等进行了测定。现将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根据反刍动物的食性特点来研究瘤胃纤毛虫的种类和构成比及其机理,这对阐明反刍动物的营养生理学健康状况的考察,饲养管理的改善,提高生产性能等均有深远的意义。我们对呼伦贝尔草原上以天然牧草为饲料的34只绵羊进行了瘤胃纤毛虫的调查。其中2只瘦弱绵羊的异常情况另作叙述之外,对从32只绵羊瘤胃检出的纤毛虫种类及出现率和属别构成比以及纤毛虫相的构成和拮抗现象等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黄牛前胃弛缓和瘤胃积食临床上多见。据报道,瘤胃pH、纤毛虫与瘤胃消化功能有着密切关系,当前胃疾患功能障碍时,甚至在患畜尚未表现出临床症状以前,瘤胃内环境就发生了相应变化。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国内至今尚无系统报道。为此,笔者对黄牛前胃弛缓和瘤胃积食时瘤胃pH,纤毛虫数、活率,虫体大小比率进行了测定。 (一)材料和方法 1.材料来源:1981年9~11月于驻马店地区兽医院以就诊病牛为对象,经检查确诊为前胃弛缓和瘤胃积食后采样。正常牛系采用健康无消化系统病的黄牛。 2.测定方法:部分黄牛按张文龙法(见《山东畜牧兽医》1980年第3期,22~24页)用金属注射器于左肷下角处抽取瘤胃液,部分黄牛按中村良一法(见日本《家畜内科诊断学》第265~268页)用胃导管经鼻腔  相似文献   

4.
有关反刍兽瘤胃酸中毒的研究,国外五十年代已有报道。国内有肖定汉(1982)对乳牛瘤胃酸中毒的研究,段得贤等(1981)对奶山羊过食谷物中毒的研究等。本试验的主要目的是以新疆良种细毛羊为研究对象,探讨发病前后瘤胃消化代谢的变化,寻求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着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反刍动物在消化生理方面,有别于其他动物的功能就是前胃消化,特别是瘤胃消化即瘤胃发酵。瘤胃消化的实质就是微生物学消化。研究表明,一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采用放射受体分析测定水牛瘤胃细菌及纤毛虫孕酮受体(PgR),其量用fmol/mg蛋白表示,作Scatchard图求其解离常数Kd。结果为:水牛瘤胃细菌PgR和纤毛虫PgR的最大结合容量分别是412.61±35.60和39.84±8.66fmol/mg蛋白;而其Kd值分别等于2.79±0.33×10~(-9)和8.46±0.50×10~(-11)M;此两种来源的受体与孕酮的结合表现出明显的专一性并随配基浓度的增加出现饱和。纤毛虫PgR的Scatchard曲线上凸,提示其与配基的结合较为复 杂,可能存在正协同效应;而细菌PgR与孕酮的结合较为均一,表现为其Scatchard曲线典型。竞争结合分析结果显示17β-雌二醇,皮质醇及睾酮与细菌PgR无交叉反应,醛固酮对之有微弱的竞争结合作用;纤毛虫PgR对皮质酮和醛固酮均有一定程度的竞争结合能力,但不结合17β-雌二醇和睾酮。  相似文献   

7.
(一)方法 用胃管采集关中、汉中健康成年黄牛和水牛的瘤胃液,将开始的部分弃去后取50~100毫升,测定pH值。滴管吸取瘤胃原液一滴于载玻片覆以盖玻片,置80~100倍显微镜下观察纤毛虫活动力和活率;活力以“强”、“弱”、“死”记录,活率以2~3个视野的百分比计算。纤毛虫计数,先按江苏农学院等的方法进行,即将瘤胃液用两层纱布过滤,吸取20毫升滤过的胃液混于20毫升50%福尔马林内,然后再吸取1毫升稀释的胃液加入9毫升30%甘油内,轻摇匀后再吸取1毫升甘油稀释胃液装入计数室内,置80倍显微镜下随机计数20个视野,计算其1立方厘米(即1毫升)之纤毛虫总数。1978年改用日本内野富弥等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验动物人造胃瘘采取胃内的样品或置入仪器来检测、分析其消化道及机体内有关的生化、微生物、营养等情况,对兽医学、生理学、生物学以及营养学等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牛、羊瘤胃瘘手术国内外均有报道,但对野生动物梅花鹿的瘤胃瘘手术尚未见到有关资料。为了研究鹿消化道内的消化及吸收情况,我们于1985年6月对4例梅花鹿进行了瘤胃造瘘手术,均达到预期的目的。 (一)材料 1.套管制备:瘤胃瘘套管是利用建筑材料的塑料制品(下水线活接)加工而成。结构  相似文献   

9.
产气荚膜梭菌是奶山羊肠道中常在菌群之一,在诱因的作用下常常会导致腹泻症的发生。早在五、六十年代,王建辰、侯从远等曾对西北农学院奶山羊腹泻症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认为是奶山羊肠毒血症;1983年冬~1984年春奶山羊群又发生群发性腹泻症,李健强等研究认为是由霉败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刺激作用引起的并因此而诱发的奶山羊肠毒血症。为了进  相似文献   

10.
1.试验动物:把20只置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杂种萨能奶山羊随机分为4组:试验1(B_1)试验2(B_2)、试验3(B_3)及对照(A)组,每组5只。B_1、B_2、B_3分别按40、60、80g/kg体重给予黄豆粉(生黄豆用清水浸泡3昼夜,每小时换水1次,然后晒干粉碎,与等量温水混合经瘤胃  相似文献   

11.
验方二则     
验方二则由于羊吃了过多的玉米面或小麦面粉而引起伤料型瘤胃积食,取新鲜黄瓜2kg,捣碎取汁,一次灌服可愈。治疗100例,效果显著。羊采食大量易发酵的饲料,于短时间内在瘤胃中产生了大量气体而引起急性瘤胃臌气。用10%氯化钾注射液,每头灌服10ml,严重者...  相似文献   

12.
为揭示奶山羊乳腺的形态学发育规律,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技术系统地研究了奶山羊乳腺发育过程的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奶山羊乳腺的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分为青春期、妊娠期、泌乳期和退化期4个阶段,其发育过程中的组织学变化与其他反刍动物基本相同,与啮齿类动物存在一定差异.对奶山羊乳腺发育全过程的组织学观察,完善了其生后发育的形态学资料.  相似文献   

13.
为对关中奶山羊乳房炎的防控提供参考,本研究采集陕西省某养殖场的奶山羊肛拭子和环境拭子共70份,并对其进行了乳房炎致病性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耐药性检测、耐药基因鉴定和毒力基因鉴定。最终自采集的样品中共分离到26株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基因检测显示分离的菌株携带有包括lasB、exoU和exoY在内的14种毒力基因;耐药性检测显示,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壮观霉素和磺胺类药物高度耐药,对头孢他啶、多西环素、庆大霉素和氨苄西林等药物也具有一定程度耐药;耐药基因鉴定显示,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携带有包括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基因、超广谱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基因、碳青霉烯酶基因和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在内的13种耐药基因。结果表明,铜绿假单胞菌在关中奶山羊肠道和圈舍环境中广泛存在,且相应菌株具备较强的耐药性,在养殖生产中应加强对环境的消杀工作以降低乳房炎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对本校畜牧站提供的17只山羊关节炎脑炎(简称CAE)阴性奶山羊和7只CAE阳性奶山羊外周血液T细胞,利用E-玫瑰花环试验进行了测定,并且扑杀其中6只CAE阳性奶山羊,采集脾脏和CAE病毒(CAEV)易侵害的靶器官所属淋巴结进行了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所见CAE阳性奶山羊外周血液T细胞数量较CAE阴性羊低,生物统计学检验,二者差异显著。脾脏和淋巴结中结缔组织大量增生,毛细血管充血,淋巴小结稀少,淋巴细胞轻度变性,坏死及萎缩。生发中心扩张,窦内有大量巨噬细胞、网状细胞、浆细胞及少量嗜中性白细胞和浆液、纤维素。还发现有大量淀粉样物质及含铁血黄素沉着。  相似文献   

15.
西农所处之地为一缺Se地区,该区奶山羊的Se缺乏病常有发生。为了弄清西农莎能奶山羊血液中GSH—Px活性的正常参考值及注射Se和VE后该酶的变化,特提出本研究,它将对奶山羊的饲养、疾病防治及奶山羊的繁育推广工作提供可靠的参数。  相似文献   

16.
随着奶山羊饲养业的迅速发展,奶山羊的呼吸系统疾病也较多见。以往对呼吸系统疾病用常规的X线检查方法仅能显示部分肺纹理,对病变诊断意义不大。为了能够准确地诊断奶山羊呼吸系统尤其是支气管疾病,以求作出明确的定位、定性和定量,特进行本研究,以便观察和了解支气管造影后所形成的影像,以及造影剂在肺部的消散情况,并探求适合于奶山  相似文献   

17.
牛羊瘤胃臌气是指瘤胃内容物发酵 ,瘤胃中产气和排气机能的相对平衡遭到破坏 ,大量气体积于瘤胃所致。笔者 1990年以来 ,在兽医临床上应用自拟五香散对急性瘤胃臌气牛 2 4例、羊 8例进行了抢救性治疗 ,获得良好效果。临床症状 病畜精神沉郁 ,腹部膨胀 ,左肷部突起 ,按压有弹性 ,叩诊呈鼓音 ,反刍停止 ,回头顾腹 ,呼吸喘促 ,四肢张开 ,张口吐舌 ,口色青紫 ,口内流涎。方剂组成 丁香 2 5 g ,广木香 3 0g ,藿香、香附各 3 5 g ,小茴香 45 g ,共为末 ,加植物油 5 0 0mL ,开水冲调 ,一次灌服 (羊用量减半 )。方解 木香长于行胃肠滞气 ,…  相似文献   

18.
猪结肠小袋虫(Balantidi-um coli Malmsten,1857)亦称结肠小袋纤毛虫,又名猪小袋虫(B.suis),属于纤毛虫纲(ciliata)、旋毛目(Spirotricha)、小袋虫科(Balantidiidae)、小袋虫属(Balan-tidium)的一种原虫,寄生在猪大肠内,也可感染人。结肠小袋虫病是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之一,主要流行于温暖地区,我国西南、中南和华南各省的  相似文献   

19.
瘤胃臌气常发生于夏、秋季节。主要是过采食大量易于发酵的饲草或霉败饲料引起,如露水草、开花前的首蓿、马铃薯叶、胡萝卜叶和霉败的青贮饲料等。笔者从1987年~1989年先后治疗奶牛瘤胃臌气病11例,均获痊愈。  相似文献   

20.
动物刚出生时,消化道内一般是无菌的;当受到外界环境细菌污染后,消化道内很快就有大量细菌生长繁殖,逐渐适应,定植下来,形成稳定的正常菌群。在某些因素作用下,正常菌群会发生变化。当消化道内有益菌占优势时,动物就会维持健康水平;而有害菌占优势时,会引起动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