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7年,在军队“支左”等问题上,武汉军区司令员陈再道对中央文革放了一炮。江青煸动军内外造反派冲击武汉。在林彪、江青的操纵下,中央文革成员王力、谢富治在武汉公然支持一派压制另一派,致使武汉两派发生了剧烈的武斗,死伤惨重,引起了武汉军民的巨大不满。  相似文献   

2.
李传兵 《党史文苑》2011,(20):41-43
武汉军校在形式上是国共合作学校,但在武汉军校负实际责任的是中国共产党著名政治活动家恽代英,武汉军校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革命力量。这与恽代英在武汉军校的教育与实践分是不开的。恽代英在武汉军校重视政治教育、军事训练、纪律教育,重视培养女党员干部、关心女生队,并能让学生在革命实践中得到锻炼。  相似文献   

3.
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必须发展实体经济,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增强核心竞争力。汽车是武汉的支柱产业.2013年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成为武汉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因此,站在更为广阔的时空维度,展望武汉汽车产业发展,对于复兴大武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拥有3500年历史的武汉,是长江文化的重要代表,延续了中华千年文脉。从疏江导汉的大禹到代父从军的花木兰,武汉人民口耳相传将对英雄的崇尚融入血脉;从辛亥首义的枪声到二七铁路工人的呐喊,从八七会议力挽狂澜到武汉会战众志成城,从1998年战胜特大洪水到2020年打赢新冠肺炎疫情保卫战,武汉的英雄故事不断赓续。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疫情防控最关键的时刻视察武汉,并对武汉人民给予高度肯定:“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湖北人民、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历史上从来没有被艰难险阻压垮过。”  相似文献   

5.
今年年初,武汉疫情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全国各地捐款捐物,派出医疗队前往支援,一场新的“武汉保卫战”已经打响。82年前,全民族抗战爆发,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人率先喊出了“保卫大武汉”的口号,全国军民心向武汉,前赴后继,打响了团结抗敌,救亡图存的武汉保卫战。  相似文献   

6.
徐冰娜 《世纪桥》2015,(2):14-15
毛泽东一生酷爱游泳,热衷于在江水中劈波斩浪,中流击水,尽情地展现与释放自我。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的他,亦对武汉与武汉的长江情有独钟。从1956年首次在武汉畅游长江至1966年最后一次畅游长江的十年间,他曾多次在武汉畅游长江。本文着重从国内研究、国外研究两个维度出发对毛泽东在武汉畅游长江活动研究进行回顾和梳理,以期通过对其的回顾与梳理能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魏峰 《党课》2020,(4):44-46
2020年1月18日,84岁的钟南山院士开始了与“死神”的争夺战。当天他在深圳抢救完病人后返回广州,但下午就接到前往武汉的通知,这位此前再三强调“大家不要去武汉”的老人踏上了奔赴武汉的列车。1月19日上午,钟南山从武汉赶往北京,上午开完会,下午来不及休息,他又登上了飞往武汉的航班,前往一线了解疫情。  相似文献   

8.
1932年10月,陈独秀在上海被国民党中统特务逮捕。1937年8月,陈独秀获释出狱,并由南京溯江而上来到武汉。 这时,已叛变共产党投靠国民党的张国焘也在武汉,他得知陈独秀也来武汉后,便由武汉国民党警察局长蔡孟坚做东,强拉陈独秀吃饭,企图对他进行拉拢。此时,陈独秀已无明显的政治身份,  相似文献   

9.
胡爽平 《学习月刊》2014,(12):21-23
近年来,武汉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和拉动力都在下降,消费需求不足成了限制武汉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瓶颈。因此,武汉有必要从现状出发,分析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找准制约消费与经济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促进消费与经济和谐发展的对策,从而推动经济持续发展。武汉作为中部地区最大城市,在扩大内需上具有良好的基础,2012年武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6位,次于五大国家中心城市和深圳特区。  相似文献   

10.
随着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城市空间布局战略调整以及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再次扩建,武汉临空经济区(航空城)呼之欲出。它将成为武汉率先在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相似文献   

11.
陈冰 《学习月刊》2012,(16):82-83
武汉城市圈是湖北省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也是整个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现在武汉城市圈的建设已经是蓬蓬勃勃,日新月异。与此同时,在武汉城市圈的建设过程中,也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去创新。  相似文献   

12.
九省通衢的武汉.历史上数度成为全国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发展的脚步因为种种原因不够迅猛.多年来没有崛起。但武汉潜力巨大.2007年中央确定武汉城市圈为“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武汉的发展时机已经成熟.有人甚至认为此时的武汉就是中国当前最具黑马潜质的城市。该如何把握这次机遇.让武汉真正地成为黑马?还是要从武汉如何掉队说起.  相似文献   

13.
2005年,国务院参事刘志仁曾透露,中国竞猜型赛马彩票有望在2008年前展开试点,其中武汉可能成为首选城市。武汉武汉北郊,占地1000亩的东方马城显得十分雄伟。几年来,投资上亿元建成的马城一  相似文献   

14.
正武汉做证,这是一支值得党和人民信赖的军队。除夕逆行武汉,挺进抗疫一线,党员率先垂范,军地共克时艰。在灾难面前,人民解放军与武汉人民在一起。坚决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近平主席的决策部署,迅速启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紧急抽组专业队伍。人民解放军召之即来,来之能战。从大年除夕到正月初六,庚子鼠年春节,一场必须拿下也必定拿下的战役在武汉打响。  相似文献   

15.
自1938年10月起,武汉进入长达7年的沦陷时期。为达到"以战养战"目的 ,日军在武汉大肆掠夺战略物资、垄断金融贸易、操控烟土和食盐、无偿掠夺劳动力。在日军的疯狂破坏和残暴统治下,武汉沦陷区经济凋敝,人民生活十分悲惨。  相似文献   

16.
<正>工业遗产是人类工业文明的重要见证,武汉作为近代中国工业基地的摇篮之一,自19世纪末以来留下了大量的工业遗产。武汉工业遗产可以展现武汉的历史风貌,提高市民的城市认同感,保护与利用武汉的工业遗产刻不容缓。典型的武汉工业遗产基本都通过各种途径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但是武汉工业遗  相似文献   

17.
7月12日起,凡在武汉连续务工满3年,且与用人单位签订了2年以上劳动合同,年收入超过武汉市最低工资标准的农民工,均可办理武汉城市户口,成为武汉的"新市民"。这是湖北省率先在全国打破户籍门槛,彻底解决农民工在城市入户及子女入学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武汉是中部地区唯一的特大城市,武汉这个"点"的质量,决定了"战略支点"的实质性意义,武汉担当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关键在于发展要创新,要有新思路。一、"三建联动"着力提升战略地位战略支点建设、两型社会建设、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是国家战略在武汉的实施,三项建设的共同使命是为科学发展找到新的体制、机制和路径。武汉要通过着力履行国家战略使命,积极融于国家战略布局,进一步提升其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是湖南籍人.但他有很深的湖北武汉情缘。从1918年到1974年,曾来到武汉40多次,其中,建国后亲临武汉有38次之多。从1953年2月.特别是1956年夏季在武汉第一次畅游长江之后,他几乎每年都到武汉来一两次甚至3次,畅游长江达18次。  相似文献   

20.
辛民 《学习月刊》2014,(14):52-53
2011年3月.作为武汉标志性建筑——武汉火车站的建成通车,使武汉这座历史名城进入了高铁时代。每天南来北往的旅客哪怕是在这里短暂的停留.都可以领略她雄伟壮丽的英姿.感受到大武汉这几年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