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铭 《党政论坛》2014,(24):50-50
冬季养生要根据"万物收藏,肾气水旺"的特点,在衣、食、住、行几方面注意调理,过一个健健康康的冬天。冬季养生要选择一些适宜的方法,避免一些错误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党政论坛》2012,(2):15-15
在中医里,心、肝、脾、肺、肾这五脏不仅仅是身体器官,更是人体养生的最终落脚点。在繁忙的社会环境中,五脏承受了许多本不应该承受的负担,一些不良的习惯往往在悄悄地伤害着五脏以及我们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3.
养生三法     
邵林 《党政论坛》2011,(10):48-49
杨力头衔很多,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北京《周易》研究会会长、著名作家、学者、养生大师等等。1980年出版的《周易与中医学》,110万字的学术专著让她一举成名。其后,她将《易经》、《黄帝内经》与养生相结合,先后出版各种养生书籍30余种,对于养生,她强调:“有个体差异,养生方法不能完全复制。”  相似文献   

4.
在长期的养生实践中,中国古人总结出了非常丰富的养生经验。纵观中国古人的养生之道,最重要的、行之有效的,不外乎这样四个字:慈、俭、和、静。  相似文献   

5.
江宁 《党政论坛》2009,(8):37-37
春天,阴退阳长,伴随万物生发,人体的新陈代谢也日趋旺盛。然而,春风不仅是送暖,一些病原微生物也会在此时“复苏”,随风而来,乘机侵入。气象医学的研究表明,四季养生保健,不仅要注意“天时”,在春天,还须把握“三春”各不同。  相似文献   

6.
养生先养心     
潘朝曦 《党政论坛》2011,(12):57-57
中华养生有一句名言,叫做“善养乍者养心,不善养生者养形”;又说:“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所谓“内”,也是指心,那么何以养心昵?所谓心,非指心脏,而是中国文化中最常用的概念,即思想、意念、心理、情感的总称。养心的标准是把人的思想、情感、心理等调整到最佳状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调整好情志。  相似文献   

7.
曹娟 《党政论坛》2008,(24):28-28
养生之道,自古有之。养生先养心,更是各种养生论著之所以警人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8.
高芸  吴萍 《党政论坛》2013,(12):54-55
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如果连续五天不睡觉人就会死去。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27%的入有睡眠问题。如何改善睡眠?让我们从食物的营养角度为大家介绍一些有养生安神作用的食物。  相似文献   

9.
跟自己坐坐     
前不久,结识一位养生大师,相貌儒雅,谈吐不俗。言及养生,大师不急不缓,娓娓道来。15年前大师弃戎从医,致力养生,如今爱心普度,事业宏大,每日忙不胜忙。言谈中大师徐徐淡淡的一句话,让人回味:每日寅时醒来,第一件事是要跟自己坐坐,每日亥时睡前最后一件事也是跟自己坐坐。  相似文献   

10.
于效利 《党政论坛》2009,(16):25-25
在中医理论中,不仅四季的变换是一个完整的循环,有一套相应的养生理论,一天24小时也是如此。由于古人将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因此这套养生之法又被清代养生家尤乘称为“十二时辰无病法”。中医认为,人体内的经气就像潮水一样.会随着时间的流动,在各经脉间起伏流注,且每个时辰都会有不同的经脉“值班”。如果能够顺应这种经脉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方法,就可以达到良好的养生效果。  相似文献   

11.
李阳 《党政论坛》2008,(16):55-55
从中医角度讲,夏天养生应以“清”为主。清心以安神,古语说“心静自然凉”。饮食也如此,以清淡为主,清淡的饮食能清热解暑、生津补液,可以防止中暑的发生。所以夏季只要掌握清热利湿、消暑解毒、养气滋阴的调理原则,就可以达到夏日养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倩锦 《党政论坛》2009,(22):58-58
有些人很注意养生保健,但在生活习惯上却存在一些误区,像下面这些“亡羊补牢”的做法,不是为时未晚而是为时已晚了,这已经对身体健康造成了影响。  相似文献   

13.
天秀 《党政论坛》2011,(14):15-15
钟南山教授的养生理念是:人体健康有五大基石,分别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早防早治。其中,心理平衡最为重要。 心理平衡 钟南山表示,养生第一要义就是心理平衡,这也是最难做到的一点。要做到心理平衡,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生活目标,并执著追求。调查显示,  相似文献   

14.
《侨园》2017,(3)
正方法二:体质养生中医学认为,养生受先天、后天等诸多因素制约,如时令气候、地理环境、年龄大小等,因此养生需要考虑“三因”,即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这是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治论治在养生上的体现。1.因时制宜因时制宜就是根据不同的气候特点来制定养生方式。比如春夏秋冬四季不同,养生的方式也各有不同。正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说:“用寒远寒,用凉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3,(32)
杜光庭,唐末五代时期处州缙云人。近年来,浙西南中心城市丽水围绕"生态、休闲、养生"的主题,全力打造"秀山丽水、养生福地"。作为丽水本土的历史文化人物杜光庭,是"学海千寻,辞林万叶,扶宗立教,天下第一"的道门领袖,一生追求道教,一世致力养生。从文化与经济两个视角,研究杜光庭养生文化,以促进丽水养生产业大发展。  相似文献   

16.
《侨园》2014,(6):34-37
女性夏季如何养生 夏季炎热的天气让女性朋友心烦气噪、食欲不振,如何在夏天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为美丽加分呢?看看专门为女性定制的夏季养生原则吧。饮食调理"民以食为天"所以夏季养生也一定要注意合理搭配饮食。夏季是女性妇科病的高发期,并容易出现复发的可能性。另外在夏季人体的消化系统变得脆弱,所以夏季养生饮食应注重健脾益气、清热利湿以及消暑生津的作用,选择较为清淡的饮食最佳,少食用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  相似文献   

17.
江用文 《党政论坛》2013,(10):53-53
近年来,有关茶能养生、抗衰老的研究频频见诸报端,这更使人们对喝茶的兴趣大增。但是,喜欢喝茶却不等于会喝。您不妨对照一下,在买茶、喝茶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以下误区。  相似文献   

18.
《侨园》2011,(11):29
首先,中医养生贵在养德,这是健康和长寿的最重要条件。中医养生历来重视精神卫生,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医书《黄帝内经》中所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明确提出养生应注重精神方面的保养。养生的第二个关键因素就是进行有规律的运动。生病的人需要运动,没有  相似文献   

19.
《侨园》2009,(11)
节转换时期,稍不注意就会身体不适.在秋天尤其要注意养肺,因为呼吸系统的慢性疾病易在这个季节复发.如果能坚持做一些肺部保健操,再结合养生调理,到了冬天就不易生病.  相似文献   

20.
《党政论坛》2008,(20):60-61
进入秋季,人体的生理活动也随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养生保健尤要注意衣食住行的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