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舜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和框架,经儒家的传承,影响到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曾国藩,清末理学大师,深谙传统文化。事实上,舜文化中的家庭伦理、立德诚信、政治伦理无不在他一生的为人处事上得已体现。可以说,曾国藩的伦理思想是舜文化在他身上的投影。  相似文献   

2.
低调     
温乃鹏 《党政论坛》2009,(20):11-11
在中国历史上,舜是第一个用低调方式成为天子的人。他出生后不久,母亲便离开了人世。孝顺的舜虽然小心翼翼地侍奉后母,但还是屡遭毒打,最后竞被撵出家门流落在历山脚下开荒种地。  相似文献   

3.
禅让的真相     
《竹书纪年》的关于尧舜传位的记录是:“昔尧德衰,为舜所囚。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相似文献   

4.
潇水 《各界》2010,(2):47-50
舜生长在山东菏泽市南五十里,离水泊梁山八十公里。舜为人短胖,身高跟武大郎差不多,据记载是六尺一寸,合一米四五,皮肤很黑,脑袋很圆很大,嘴大像鱼,缺少幽默感,总之不是美男子。他妈妈“握登”当初看见一条大虹,意念一感应,就生下了他。  相似文献   

5.
帝舜杀鲧,这可能是中国有史书记载的第一起严酷的政治斗争. 说这件事之前,我们先考察一下舜的成长经历. 舜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充满阴谋的家庭里.舜的爷爷的爷爷就是帝颛顼,正宗的黄帝血统,舜的父亲是个盲人,可能因为品德不好,史书直称其为"老瞎子"(瞽叟).舜的生母叫握登,据说是因为看见美丽的彩虹而怀孕并生下舜.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历史上,舜是第一个用低调方式成为天子的人。他出生后不久,母亲便离开了人世。孝顺的舜虽然小心翼翼地侍奉后母但还是屡遭毒打,最后竟被撵出家门,流落在历山脚下开荒种地。在长期的清苦生活中,舜没有一点儿抱怨,他与当地农  相似文献   

7.
"禅让"最早出现在<尚书·尧典>等篇,叙述尧、舜、禹"禅让"帝位的故事.据说,尧在帝位,向四岳咨询继承人选,四岳推举舜.尧于是"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经过种种试验,让舜摄位行政.二十八年后尧死,"百姓如丧考妣",舜正式即位.舜后来也照样咨询众人,选出禹来摄行政事.禹在位时,众人推举皋陶.皋陶死,又选皋陶子伯益为继承人.这就是"禅让".但当禹去世的时候,禹子启夺伯益位自立,启开了"家天下"的局面,"禅让"制度也就从此被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宗法制度所代替.  相似文献   

8.
曹娥碑漫话     
曹娥碑在今浙江上虞县舜江河畔,这是曹娥的故乡。 相传东汉时,上虞有个曹盱,为迎潮神,在龙舟赛舞时不慎跌落舜江而死,其女曹娥,年方十四,悲痛欲绝,沿江号哭七日,为寻父尸,又毅然投江,经五日始抱尸浮出,乡人感其殉父孝行,葬之于舜  相似文献   

9.
医巫闾山     
《侨园》2015,(4):2+1
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北镇的医巫闾山历史悠久,早在唐尧虞舜时期,就已闻名于世。《全辽志》记载:"山以医巫闾山为灵秀之最。"医巫闾山是轩辕黄帝首封的镇山。舜封十二名山时,医巫闾山即为幽州之镇;西汉时,华夏封五岳五镇,医巫闾山为北方镇山;到了明代,北镇已  相似文献   

10.
近闻本市某系统选拔干部独辟蹊径,不仅从政治思想,现实表现和业务水准等方面对被选拔对象进行全面认真的考察,而且还要对其家庭情况进行认真走访和调查,看看他在治家方面的能力和处理家庭、邻里关系的水平,再作出选拔决定。结果收到奇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历来是人生的大志向,其实要治理好一个家庭也不容易,《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之所以选中舜为他的“接班人”,就是因为舜治家有道。的确,近些年来,我们在选拔干部时只注重了被选拔对象的政治思想、现实表现和业务水准等大方面的要求,而对其家庭生活.特别是治家等小方面因…  相似文献   

11.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古今中外的历史表明,事业成败,人才是决定因素,鉴别人才的学问非常重要,一直被视为“事之至大”。所以就有人极而言之:“可以不识字,不可不识人”。  相似文献   

12.
《侨园》2021,(1)
姓氏起源 姚氏的来源有三: 1.出自妫姓.相传五帝之一的舜有生于若水,居于地丘的后代,因生在姚墟,其后子孙便以地为氏,称为姚氏.又相传舜在当帝之前,四岳曾向帝尧推荐过陶唐氏,舜继承王位后曾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他,让他们居住在妫河边.他们的子孙有留在妫河边居住的,便以妫为姓.武王灭商后,找到了帝舜的后裔妫满,武王把他的大...  相似文献   

13.
对外开放中维护民族利益的问题不容忽视陈子舜在当前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下,正确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二者之间的关系,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前途和命运,是领导决策应予关注的重要问题。近几年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进一步吸引外资,提出对外商要“让市场...  相似文献   

14.
, 《侨园》2013,(2):45
姓氏起源 1.出自曹姓,是颛顼帝的后裔,以国名为氏. 2.出自舜时大臣朱虎的后裔.据《元和姓篡》、《姓氏急救篇·颜师古注》等资料所载,舜时有大臣朱虎,其后人亦为朱姓.  相似文献   

15.
明清帝王多次到九嶷山祭祀舜陵,主要目的是向世人表明自己继承皇位的正统性,同时也是为了宣传继承大舜仁政、平定战乱、勤政安民的愿望和业绩,表现出了明清社会封建皇权专制体制的强化。明清帝王的祭陵,向人们确立了大舜的安葬地为湖南九嶷山,同时扩大了九嶷山舜陵的政治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从我国人把教师称作老师谈起周兆勤,赵芙蓉我国人习惯把教师称作者师,由来已久了,为什么在教师的称谓上非加上一个“老”字呢?经过一些史料的考证,才知道其中还有一翻道理。我国的学校教育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据古籍《礼记·明堂位》中记载:“米,廪,有虞氏(舜)...  相似文献   

17.
《侨园》2012,(5):47
寻根溯祖 1.以吴国号为姓,出自姬姓,是黄帝轩辕氏的直系后裔.2.上古时已有吴姓.一是舜的后代有封在虞的,因"虞"与"吴"音相近,故舜后有吴姓.3.相传为上古颛顼帝(高阳氏)时吴权的后代.4.夏代国王少康时有吴贺,其后为吴氏.5.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产生吴姓.锡伯族、柯尔克孜族、朝鲜族、赫哲族等均有为吴姓者.  相似文献   

18.
领导干部应做到“守土有责”合阳县县长岳万民"守土有责"是个成语,源于《书·舜曲》,即诸侯为天子守土,后称地方官之责为守土,即镇守一方,维护安全之责。清代郑板桥的"为一方官,护一方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今天,我们讲"守土有责",有其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  相似文献   

19.
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肖浩辉由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禹舜、王兴国、张胜祖三位研究员主编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书,已由湖南出版社出版,这是他们近两年来集中20多位研究人员共同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对于推动人们学习、研究、宣传和运用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  相似文献   

20.
《侨园》2012,(8):38
陈姓起源 陈氏的远祖可以追溯到舜.商朝未年,舜的第33代孙遏父(又称阏父)投附了周国,担任陶正一职,他制陶的技艺极为精湛,博得了周文王的欢心.周武王灭商建周后,追封先贤遗民时,把遏父的儿子妫满封于陈(今河南开封以东,安徽毫县以北),国号陈,荣为侯爵,奉守着帝舜的宗祀,并将大女儿太姬嫁给他为妻.妫满死后,谥号为陈胡公,所以又被称为胡公满.他的子孙有的以国为氏,就是陈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