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收“礼”的忧思文/江苏陈建新时下礼品这一原本寄托着人与人之间纯洁感情交往的东西,已被一些人赋予污浊不堪的内容,成为用以与一些握有实权的人物交换某种私利或达到某些个人目地的“敲门砖”和“通行证”,而一些把为人民服务宗旨置之脑后的“公仆”们,也将送上门来...  相似文献   

2.
时下一些人见面,常问三句话:“升了没有?”“发了没有?”“离了没有?”这三句问候语,看似玩笑,却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一些人的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3.
实行机构改革,必然导致一些人上去,一些人下来,按现在流行的说法叫:“能者上,庸者下。”“能者上”,没错;“庸者下”,欠妥。 一家工厂、一个机关、一个部门,当不乏“能人”,“能人”完全有可能多过岗位;而“庸人”毕竟是少数、个别。只不过膨胀臃肿的机  相似文献   

4.
“对事不对人”之说,称不上是什么格言、警句,但屡闻于一些领导干部的口头。一些单位领导在某个问题发生之后,往往以“对事不对人”作为开场白,发几句议论,说几声“吸取教训”之类的套话,就算问题解决、事情了结。这种“对事不对人”,常见的是为犯错误者护短的辩词。本来,出了问题,不但要“究事”,也应该“究人”,该负责任的要负责任,  相似文献   

5.
王涛 《党课》2012,(12):76-77
上帝在塑造每个人性格的时候,恐怕就掺进了“怕”的因素,刚毅性格的人“怕”的成分就少一些,软弱性格的人“怕”的成分就多一些。大干世界,芸芸众生,倘若人人都“天不怕地不怕”或“生死都不怕”,人际关系将无法处理,整个社会就会乱套。而在生活中还有另一种“怕”,这种“怕”是一一门学问,是一种境界。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为官者无不希望在任职期间办几件像样的事,有一定的政绩,在老百姓那里留下一个好名声。但是,“政绩”不等于“政迹”,不等于为政者走过的脚印、为政的轨迹。君不见,一些所谓“政绩”突出者,取得所谓“政绩”之日,便是丧失群众信任之时。有的人为达升迁之目的,不惜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频繁推出“大动作”,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有的人“志存高远”、好大喜功,常常脱离实际,动辄“八大工程”、“十大工程”,费时耗力,劳民伤财;更有甚者,一些人为一己之私利,弄虚作假,大搞数字政绩,欺骗群众,蒙蔽组织…  相似文献   

7.
有一个时期,有一些人(笔者也在其内),对许多“舶来品”在我国市场上“昂首阔步”,对一些国产品被“洋”货冲击得“岌岌可危”的状况,忧心忡忡、唏嘘不已,这自然而然地也就成了吾  相似文献   

8.
答询     
如何正确填写“入党志愿书”中的 “家庭出身”栏? 近几年来,我们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在填写“入党志愿书”中的“家庭出身”一栏时,大部分同志按照原定出身填写,一些比较年轻的同志也是按父亲或祖父的出身填写。但也有一些人,特别一些比较年轻的同志,填写得比较混乱。请问应如何正确填写“入党志愿书”中的“家庭出身”栏?  相似文献   

9.
千年等一回     
2000年离我们愈来愈近,”跨世纪”一类词语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了。不仅各级干部讲话爱用“迎接新世纪”作结,而目新闻媒介把“世纪”话题炒得一片火爆,不少人在为与“世纪”相关的诸事忙得不可开交。也难怪,千年等一回,等来世纪之交,岂能让它平平淡淡地过去呢!可冷眼旁观时下“迎接新世纪”的种种言行,笔者想劝一些人还是悠着点儿,少一些瞎忙活吧。一是少作一些预言。新旧世纪交替,正是一些不负责任的“预言家”们大展身手、空前活跃的时期。这些人或以什么“星体十字架灾难说”危言耸听,或以“21世纪的世界文化是儒学思想领导…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上有些人眼里,对媒体曝光怕得要死,恨得要命,认为记者戳了他们的“痛处”,揭了他们的“伤疤”,便恶语伤人,把正确的批评性报道斥之为“乌鸦新闻”。其实,乌鸦是益鸟,只是由于它的叫声粗厉嘶哑,加上一身黑装,往往被视为不吉利的象征。但乌鸦警惕性很高,当它发现有什么动静时,就会发出惊叫声,有“预报”之功能;而迷信者则认为,乌鸦总是口出“丧信”,给人带去的是“凶信恶报”,难怪一些心中有“鬼”的人,把批评性报道诅咒为“乌鸦新闻”。什么叫新闻?“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语),当然也包括对将要发生的事情的预告、预警等。特别是被一些人污蔑为“乌鸦新闻”的批评性报道,除对一些不良现象进行批评,起到警示作用外,  相似文献   

11.
当前,办“三资”企业的热潮滚滚,然而,在开放大潮下,也涌动着一些不协调的“潜流”。一、在一些地方,一些人把开放建开发区,办“三资”企业当作获得某种“待遇”和“名份”的手段,而不顾主客观条件是否具备、一窝蜂地争建开发区,争办“三资”企业,甚至相互攀比,下指际、限时间、定任  相似文献   

12.
“经济人假说”的演变及其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方主流经济学关于人的问题假设即“经济人假说” ,已经历了三次抽象或三个发展阶段 ,“经济人”也由“传统经济人”演变为“新经济人”。“新经济人”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复兴了新古典经济学 ,使经济学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但是“新经济人”也并非完美无缺。要想进一步推进经济学研究 ,就必须对人做出正确的抽象。对此 ,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3.
常听一些人发牢骚:“上面能搞我就能搞,周围的人搞得我照样搞得”,肯定这都是一些越轨违纪的话题。由此使我联想到这些年,一些人“落马下水”蜕化变质的一个沉痛教训,就是不能“择善而从。” 择善而从,是古往今来一切正人君子,清官廉吏为人处世的一条重要准则。古往今来择善而从、公正廉洁、奋发有为的清官举不胜举:如,春秋宋国的贤臣乐喜,一次有人送他美玉他严辞拒绝。献玉的人以为乐喜是怕美玉有假不要,便强调说:“这确是稀世珍宝,我已请行家作过鉴定。”乐喜淡然一笑:“我是以不贪婪的品行  相似文献   

14.
“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是新形势下进行思想工作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新鲜经验,也是思想教育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这里结合高等学校的情况,从思想教育方法论的角度,就如何贯彻“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这一基本原则谈一些自己的认识。一、贯彻“理解人”的原则,必须坚持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5.
《廉政瞭望》2014,(15):40-41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碰到一些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的人,正所谓自古高手在民间,各路“开挂”高手的“独门”绝技,让你瞠目结舌!  相似文献   

16.
“随大溜”,这是一些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时髦话,通俗讲就是:人家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别人咋办我咋办。“随大溜”对不对,这是需要认真思辩的。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大溜”,河心速度大的水流;“随大溜”,跟着多数人说话或办事。又是“河心”的大“水流”,又是“多数人”似乎错不了。其实,“大溜“虽然有时代表了事  相似文献   

17.
现实生活中,“盛情难却”的事可谓屡见不鲜。面对五花八门的回扣之类,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在“盛情”面前,觉得不拿惋惜,拿了又怕烫手,最终还是收下了。中央三令五申不准大吃大喝,但因为有人“盛情” 邀请,一些人担心“却之不恭”,先是一再推托,后是心安前往。面对送上门的礼物、礼金,一些  相似文献   

18.
过去常听人们说:“共产党人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而现在这样的话不常听到了,相反地,常常听到一些人说:“党员也是人。” “党员也是人”这样的话,一般有三层意思: 一是用来做“挡箭牌”。比如,有些党员干部犯了错误,群众追问时,少数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马龙县实施“人才强县、科教兴农”的战略,大力培育选拔农村实用人才。目前,全县农村实用人才共有784人,其中生产能手(种植、养殖、加工能手)727人,能工巧匠41人,经营能人16人。挖掘人才,建立“信息库”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等单位通过深入摸底调查,把农村一些“土专家”、“田秀才”之类有一技之长的人员作为全县实用人才  相似文献   

20.
“打工仔”而今似乎成了一些人的口头禅。进城打工的农民、勤工俭学的学生称自己是“打工仔”,一些国有企事业的职工说自己给老板“打工”,甚至一些国家机关的公务员也说自己给领导“打工”,是“打工仔”。一时间,似乎在我国各行各业工作的人都是在“打工”,都成了“打工仔”。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打工仔”一词源于何时何地,我们不必去考证它。但它的含义是十分清楚的。打工仔是受雇于个体、私营企业或外资企业老板,与老板是雇佣的关系。从我国目前情况看,那些涌进城市的农民工,或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