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蒋捷是南宋末年著名词人,宋元易代的社会动荡使蒋捷陷入国破家亡的境地.特殊的时代和蒋捷特有的"抱节终身"的气节,使他不断用词记述了那段历史并表达自己的意志.蒋捷从学稼轩词开始创作豪放词,不断吸收、借鉴其他词人的创作技巧和风格,同时,又由于自身经历和个人的性格特点,逐渐形成了词的豪放特性,这一特性正是蒋捷词存在且具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2.
李煜词在词史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但不能表现其词对宋代词人影响的直接性。在词的士大夫化上,冯延已词所反映的是士大夫面对衰乱政治环境的孤独、惆怅等复杂心态,以及他臣子的身份,患得患失的隐忍,易与后人达成共识,非千古一帝李煜所能对普通士人产生共鸣。冯延巳对宋代词人创作的风格、内容以及境界上有直接的影响,李煜则是在抒情言志方面对词有着重要的开拓。但开北宋一代风气,冯延巳显得更为深刻。  相似文献   

3.
清代道咸年间,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频发,一批词人由于时事的巨大刺激,自发的用词体来记录时事并且传达自己的心绪。从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运动,邓廷桢、林则徐、周闲、蒋春霖、薛时雨等一批词人自发创作出一批对时事真实反映,对时情真实表达的作品。这些作品流露出的"词史"意识不仅是道咸间一批词人对"词史"特质自发建构的成果,也是词人们对史学和文学所做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4.
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力主抗金,但由于朝廷昏庸苟且,他不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只有把一腔忠愤寄托于词。本词中寄托着爱国志士壮志难酬的忧愤,发出了不甘屈服的民族愤怒的呼号。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仍然激励着后人为了祖国的和平统一而奋斗不息。  相似文献   

5.
吕碧城是清末著名女词人,也是一代奇女子.她的思想精神完全通过她的词表现出来.主要体现在女性独立自主的志气与豪气、出自爱国心的怒气与悲气.以及执著于古典诗词的大家闺秀的文雅之气.这些具有强烈时代意义的思想精神也成就了女词人在词史上的杰出地位.  相似文献   

6.
晏几道的内心世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晏几道所处的政治环境,他本人孤高耿介的性情,不屑攀附权贵、不愿随俗俯仰的人生态度,决定了他不可能在仕途中实现自身的价值。性格内倾、趋于女性化的小晏,以其独特的方式——钻进艺术的象牙塔和追求感情生活,来寄托其美好理想,舒吐其愤懑不平。他离经叛道的价值取向,尤其是他对女性的平等态度、感情的纯洁与高尚,超乎于同时代词人之上。小晏的人生观及恋爱观均为审美式而非功利式的,他对爱情(主要是精神爱)的不倦追索,正是对永恒的美、永恒的理想的不倦追索。而其爱情词所抒写的哀伤与失落,也寄托了他经历华屋山丘、一贵一贱的人生道途后的深沉感受  相似文献   

7.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女词人,《词论》是她创作理论的总结。本文通过分析《词论》论词六条标准,论述了其对李清照词作的影响,从而折射出李清照在词作上的风格。  相似文献   

8.
李煜的词向来被视为南唐词的代表。他上承以温庭筠为代表的花间词派,却又以高超的艺术造诣另出机杼,把自身的欢戚、愁怨与无奈率真地写入了词里,以自述身世之感与悲悯之怀创造出许多给人以审美愉悦的艺术珍品;他下启秦观、李清照等婉约派词人,就连苏轼、辛弃疾那样的豪放大家也不能不受其感染。应该说,李煜对宋词的发展是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的。今天,当我们再次重温李煜那些跌宕多姿、深情摇曳的词章,仍不免要为之击节赞赏,而作品中凝聚着的乡关之思、身世之悲与兴衰之叹更是穿越时空升华为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  相似文献   

9.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每读此词,都能给人以一种“有情风万里卷潮来”的畅快洒脱的感觉,这就是苏轼词作的豪放本色。如此优美的词作是源自词人的对月“把酒”,在酒的醉意中词人才情进发,催生出驰聘、瑰丽的情思,创造出似醉似醒、朦胧浪漫的意境,使词人的情感畅快淋漓地表达出来。这一表达方式并非偶然,在苏轼的很多作品中都有这一手法的运用,词人正是借用了酒、醉酒这一情感的催化剂,便更彻底地摆脱了拘束,尽显其豪放风格。  相似文献   

10.
梦意象在晚唐五代词中大量出现 ,成为令人注目的文学现象。本文重点对晚唐五代词梦意象的生成背景、表达方式和情感内涵进行了考察 ,梦意象的文本解读为认识晚唐五代词的艺术特性和了解词人的内心世界提供了一扇新的窗口。  相似文献   

11.
入幕为僚往往被宋人称为闲职,既是宋人将宋代幕府与唐代幕府的兴盛不自觉地作比较而得出的结论,也是由唐入宋,幕府发生了历史性转折的结果。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宋代幕僚的幕中心态各异,或尊自重,立功报国;或价值失落,心情郁闷;或趋势遂利,纵情享乐。  相似文献   

12.
清代州县强盗防范问题不但对当时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也对现代基层治安制度的构建有所启示.如何通过对历史文本的发掘,再现清代州县强盗防范制度的构建状况,分析影响制度运行效果的各种变量因素,总结清代地方具体政治制度构建和运作过程中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成为政治制度史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文章系统梳理了现阶段该问题的研究现状与不足,展现出学界对清代州县盗案防范制度研究的学术图景.该制度的研究从简单到系统,呈现出“丰富与匮乏并存”的特点.学界的研究还应在深入发掘制度构建的细节、拓展制度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视角、占有历史材料范围等方面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本土思想中的情感与真实--对葛瑞汉和汉森的回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汉代以前的中国思想中,"情"的意义到底如何,它与"真实"、"情感"等概念有何关系,是西方汉学家长期关注的一个问题.以葛瑞汉和汉森为代表的西方汉学家,认为汉之前"情"在中国思想中意为真实,而"情感"的涵义源于佛教的传入.这种依托西方二元对立理性思维方式的分析,是对中国思想传统的一种误解.中国思想强调主客、内外之间的和谐互补,在这种语境中,"情感"与"真实"的意义在"情"中是内在联系的.  相似文献   

14.
幕僚是宋代幕府中乃至宋代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个群体虽然也有不少后来声名显赫者,但更多的是默默无闻、名卑位低之辈。他们因种种因素、通过种种途径走进幕府,又藉由种种原因离开幕府,是我们了解宋人尤其是中下层群体的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云梦秦简、张家山汉简及传世文献的分析可以看出,秦汉时中国的刑事侦查制度已具雏形,刑事侦查活动已有了比较细致的分工和比较科学的措施、方法。同时,这些措施和方法逐渐发展成为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6.
元明清王朝治回政策与回族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唐宋元王朝的回族先民到明清王朝的回族,每个王朝的统治者都制定了不同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制定与回族的形成有着密切关系。在元代恩威相济的对回政策下,回族共同体雏形形成;明代回回人仍受重用,对回实行优待和强制同化政策,回回人融合汉族文化进而加速了原文化的本土化进程,回族共同体形成;清代对回政策前后有别,前期因俗而治,后期采取“以回制回”的压制政策,回族共同体非但未被削弱,民族认同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研究家在对唐代祖述陶渊明诗作之辈的评析中,忽略了一位极不应忽略的人物。他就是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从祖王绩。从其创作的诗文看,王氏乃将陶渊明引为同调,并将其作为效法榜样。他不独明言“尝爱陶渊明”,更以“渊明对酒,非礼义能拘”自况,并亦步亦趋地仿效陶渊明的诸种之为。其诗作,情感之真挚,语言之质朴,与陶渊明“真率自然”之风显系一脉相承。他将陶诗的意境,生动表现于五绝的寥寥二十字之中,对田园诗发展做出了贡献。特别是用五律反映田园生活,王绩更属唐代第一人。他以自己的创作,架起了从陶渊明到王维、孟浩然间的一座桥梁,今后在评述唐代山水田园诗时,对此应予以足够注意。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代法律的发展在唐代达到了一个高峰,司法鉴定技术广泛运用于审判实践。宋朝在唐朝的基础上,将法医检验制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以法医检验为核心的司法鉴定在宋朝的审判中得到了更为普遍的运用。也正因为如此,有着显著特点的宋代司法鉴定技术在我国古代司法制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清代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其法律制度发展到了相当完备的地步,清代民事诉讼制度主要有六个特点。清代民事诉讼制度对今天借鉴意义主要有三点:对调解的灵活运用;对习惯法的灵活运用;判决注重说理性。  相似文献   

20.
亲亲相隐,是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一个典型特征.它经历了春秋、两汉、隋唐、宋明直至民国的发展,对中国古代司法制度影响极为深刻.容隐原则集中体现了儒家道德法思想,它的出现是中国特定人伦背景及社会实存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