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识主体性的揭示,给当代中国哲学界提出了两个尖锐而重要的问题:(1)认识的主体性对于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来说意味着什么,是“福音”抑或是“挽歌”?(2)认识的主体性与认识的客观性是什么关系?认识和认识论究竟应当以主体性为原则还是应当以客观性为原则?对于前一个问题,我已在《主体认识图式引论》一文中谈了自己的看法,这里拟就后一个问题发表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2.
李刚 《前沿》2009,(12):31-35
理查德·罗蒂通过重新思考科学实在论的三个主要问题来达到超越传统科学实在论的目的:一是关于“不同世界”的话题;二是理论实体如电子是否实在地存在;三是“指导着科学家的工作并使他们的观点趋向一致的世界的观念”。在此基础上,罗蒂以亲和性取代客观性,试图消解科学的客观性与真理性,从而进一步弱化传统的实在论观念。科学不能排除主体性因素的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主体性因素作重要的补充,但是科学在本质上是合乎理性的、客观的认识活动。罗蒂试图完全否定科学的客观性与真理性的做法是行不通的。作为文化的、实践的科学只能是客观性与主体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3.
<正> 王宏维、汪信砚合著的《认知的两极性及其张力》一书,是当前很值得一读的认识论新著。这本“新著”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为导线,以现代科学和科学认识论为背景,在探讨认识的主体性和主体思维机制的同时,对认识的客观性问题进行了多维透视,并力求揭示两极之间的内在张力,展示主体性与客观性相依相促、兼容互补的关系,体现了现代认识论研究非体系式的理论格局和发展模式,是具有一定开拓性和启发性的著作。  相似文献   

4.
管淑侠 《思想战线》2007,33(3):136-140
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是历史哲学认识论的难点和焦点问题。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肯定历史认识可以达到对历史事实正确反映的客观性。非理性、价值因素参与认识过程使历史认识呈主体性。历史认识对象的特殊性和认识主体的时代局限性决定历史认识的客观性是相对的。  相似文献   

5.
哲学领域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天和人、自然界和精神的关系(或者说自然界、精神以及观念三者的关系).主体性对于如何通过认识世界与认识自己和改造世界与改造自己来解决哲学根本问题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拟对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性原则的阐述,透视人类意识、精神、认识、实践的重大作用,引起人们时主体性原则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现代化的辩证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中国现代化具有二重性 ,要实现当代中国现代化的正向性 ,必须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整体与局部、经济与政治、人与自然、主体性与客观性、物质动力与精神动力、民族性与世界性、传统与现代性、理论与实践等关系上运用辩证法。  相似文献   

7.
高芳 《求索》2013,(10):214-216
主体性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是我国当前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的一个热点。教育价值的主体性表现为价值关系的多维性、价值意义的变动性、价值主体的创造性,主体性教育的客体性表现为价值主体需要产生的物质性、价值客体功能属性的客观性、价值中介作用方式的实践性。对当前主体性教育研究中出现的工具价值与本体价值对立、对“主体性”理解的片面化和绝对化、对宏观层面上的教育主体重视不够、对教育自身主体性的认识不足、对培养创新素质的认识不到位等问题进行反思,由此可以更加明确主体、主体性、教育主体、主体性教育等概念的内涵,并对其在理论和实践领域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8.
黎永红 《传承》2009,(20):88-89
哲学领域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天和人、自然界和精神的关系(或者说自然界、精神以及观念三者的关系)。主体性对于如何通过认识世界与认识自己和改造世界与改造自己来解决哲学根本问题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拟对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性原则的阐述,透视人类意识、精神、认识、实践的重大作用,引起人们对主体性原则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源于马克思,它的真谛是马克思主客体两方面思想的统一。社会运动与自然界不同,本质上是一种在客观物质条件制约下,由人所主导的发展过程。科学发展,是专指由人为主体,自觉地正确发挥主体能动性,推动社会及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把握科学发展观应贯彻科学方法论三项原则,即客观性原则;主体性原则;理论和实践结合,辩证地认识和处理发展问题的原则。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的科学发展,科学发展只能是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自觉发挥主体性,能动地创造历史的结果。现实的发展总是具体的历史的,因而它的科学性也是相对的,是逐步提高的。  相似文献   

10.
客观性范畴是目前哲学教学中使用频率颇高,但含义又十分模糊的概念。本文通过分析先哲们对此范畴的界定以及现代科学的启示,对客观性范畴做了如下理解:主体性不是主观的,它自身体现为一种历史积淀的“客观性”;客体亦不等同于“客观性”;“客观性”只存在于主体和客体的同一关系之中;“客观性”的获得是一个辩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一)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在认识过程中的能动性越来越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和不可缺少(其实,当代共产主义运动中对社会的认识和改造也是这样的)。因而,认识中的主体性问题成了当代哲学极为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有的同志忽略马克思主义在主客体观方面的伟大变革,误认为马克思主义的能动的反映论,对认识的主体性问题涉及甚少,甚至缺乏论述,已经不适应当代自然科学的  相似文献   

12.
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既尖锐且深刻地批判资本主义苦难,又坚持主张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必要前提,因而存在一定的内在理论困境,并必然导致落后国家选择其社会发展道路的二难困境。而且,由于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无产阶级已丧失其阶级意识、人民大众已丧失其社会主义意识,而且缺乏强有力的领导保障,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在谋求实现发达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征程中,必然面临严重的实践困境。更加合理地认识和处理主观性与客观性、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是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走出困境的关键,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辩证法是其根本的哲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既尖锐且深刻地批判资本主义苦难,又坚持主张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必要前提,因而存在一定的内在理论困境,并必然导致落后国家选择其社会发展道路的二难困境。而且,由于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无产阶级已丧失其阶级意识、人民大众已丧失其社会主义意识,而且缺乏强有力的领导保障,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在谋求实现发达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征程中,必然面临严重的实践困境。更加合理地认识和处理主观性与客观性、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是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走出困境的关键,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辩证法是其根本的哲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认识论的研究和有关认识本质的讨论中,主张主体性认识论和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性的观点似乎占据了主导地位。他们的主要科学依据是量子力学,主要论点是:在微观领域中,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待认识现象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正因为如此,从而导致认识对象的客观性不能得到绝对的保证,因而,“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来认识事物”的古老理想必然幻灭;也由于主客体不分,主体的属性(包括主体的主观性)必然融入认识过程之中,而认识过程中的主体因素和主观因素正是认识结果的主观性的渊薮,这样,  相似文献   

15.
谢佳 《传承》2012,(11)
中国政治发展的核心目标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政治文明进程中,当代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可以从政治性、主体性、社会化三个方面加以认识.  相似文献   

16.
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跃 《思想战线》2000,26(2):128-131
人口老龄化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代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两个重大问题.人口老龄化现象对当代社会和未来社会发展产生了一系列影响,可持续发展涉及到人的生存环境及人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关系.因此,要解决老龄化问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认识老龄化趋势和特征,关注与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主体是文学活动的关键因素。中国古典文论对主体性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文心雕龙》对主体性的强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刘勰赋予道、圣、文积极的含义,在解决三者之间关系的同时,又把从道至文看做一种过程。在主体性日益萎缩的今天,重温刘勰关于主体性的论述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许多难题。科学的分析和认识这些难题,把解决这些难题作为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解决课题,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类思想体系的背后都存在信念.无论是宗教、哲学,还是科学都是如此.这样的信念往往是形而上学的,无法以经验评判其真伪.这导致了科学哲学界围绕着科学认识纯粹是人的主观建构还是客观真实描述,是发明还是发现事业的争论.以"客观世界是科学认识的实在前提和人是科学认识的逻辑前提"来理解科学事业,有利于整合科学认识的建构性与客观性难题.  相似文献   

20.
军事价值具有主体性与客观性、动态性与历史性、多元性与渗透性、对立性与综合性等基本特性。科学地分析和评价军事价值,应当从历史的、现实的、未来的三维价值视角加以综合审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