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周彩梅  高能文  李厚生 《工友》2012,(11):34-36
农民工,一个弱势而又庞大的群体,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建设需要他们,中国农民致富和新农村建设需要他们,中国和谐社会建设和发展更需要他们。 农民工,在给职工队伍带来新生力量的同时,也给各级工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近几年来,蕲春县工会履行工会维护职能,最大限度地将农民工吸纳到工会组织中来,  相似文献   

2.
非正式组织中新生代农民工成员的行为遵循的是他们在交往中自发形成的"潜规则",这种规则实际上就形成了正式组织的一种"亚文化"。正式组织必须以健康的企业文化来影响新生代农民工之间交往的"潜规则"的内涵,为有利于组织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实现"城市梦",就是共建共享和谐现代社会。各级政府部门及社会组织应在心理、文化、法律等方面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具体指导帮助,为他们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同时,应关注新生代农民工同工同酬、社会保障、住房等问题,对他们的"城市梦"加强调研,并帮助他们实现"城市梦"。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在城市从事的都是以"生存经济"为特征的低收入工作,收入的效用对他们比较大,因而他们的无差异曲线比较平坦;农民工的技能水平低并且可支配时间被人为地缩短了,因此他们的预算线也比较平坦,由此决定了农民工的效用最大化水平相对于城市居民要低.但农民工所参照的群体是农村居民而非城市居民,因此进城打工的收入只要高于农村收入,他们就会接受这份工作.  相似文献   

5.
信息超市     
《工友》2009,(5)
齐齐哈尔:设立"农民工维权合议庭"为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使他们遇到纠纷时会打官司,打得起官司,3月17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总工会联合司法机关在该市铁锋区、建华区、富裕县法院,设立"农民工维权合议庭"。  相似文献   

6.
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农民工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当前一些地方的农民工合法权益屡遭侵犯,引起了农民工的严重不满。农民工在城镇属于弱势群体,单靠他们自身维权远远不够,应该从普法教育、加强监管、法律援助、统一政策和组建工会等方面多管齐下,才能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护。  相似文献   

7.
谭畅 《时代风采》2013,(5):20-21
农民工总量已超过了2.5亿人,意味着每6个中国人当中就有一个是农民工。三十而立的80后、二十出头的90后正在成为主力军,将近1亿的"新生代农民工"在进入城市的同时,正面临着结婚生子的人生大事,他们的下一代将如何选择城市?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的组织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工会"十四大"之后,农民工组织建设受到人们的重视,主要关注的是农民工加入工会的问题.农民工尽管已有自己的正式组织--工会,但非正式组织仍是主体.要加强农民工的组织建设,必须认识非正式组织的特征、形成条件、功能及组织管理政策.  相似文献   

9.
《时代风采》2011,(2):26-27
从农村,到城市;由农民,到农民工——他们背井离乡,在中国大地上奔走、徘徊,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原本应该是农民工的时代——谁也不能忽视这个群体。但是,作为强大群体的一员,农民工却总是被社会边缘化,打入"弱势"。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全中国的农民工总量已经达到2.69亿人,在整个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他们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时下农民工参加城镇社保,有居民养老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两种选择。但当前不少农民工在这两张"社保网"面前,却总有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困惑。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即农民工自身素质状况影响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要求我们应通过教育体制改革、强化政府和工会的作用,同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从而全方位地提升农民工的素质.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出现的一个特殊而庞大的社会群体,农民工是支撑我国经济30多年来高速发展和城市繁荣的主要力量,然而城市的兴旺发达却少有惠及到他们。虽然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奉献了自己的辛劳和智慧,但他们中的多数至今仍难被城市接纳和认同。在影响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诸多因素之中,户籍制度被认为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多年来,我国实行的是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模式,有"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之分。拥有非农户口的城镇居民可享  相似文献   

13.
需求凸显权利:青年农民工的权利意识觉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大批的农民工。青年是农民工的主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工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保护自身权利的意识越来越强烈,他们渴望国家和政府能平等地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对于他们的权利觉醒,应该进行正确引导,使青年农民工理性、合法地维权。  相似文献   

14.
在成都市新生代农民工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素养的4个维度及其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素养较低,媒介话语的主体性表达能力较弱,在媒介资源的使用中存在着知行不统一的矛盾,无法积极、自主的运用媒介资源表达自身,无法充分的发挥媒介资源的最大价值。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的这些问题,旨在运用"多元共治"的理念提升他们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就是具有农民身份的工人,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个新的特有的社会阶层。改革开放后,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不仅经济地位日益下降,而且,政治地位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国家"领导阶级"和"国家基础"沦落为容易被剥夺和地位不稳定的弱势群体。农民工兼具农民和工人的身份,他们的弱势感尤其强烈,其合法权益经常受到有关方面的恶意侵害,农民工只有积极参政,才能有效维护自身利益。农民工参政对农村、城市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都具有重要意义,农民工参政有关制度虽已建立,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参政路径亟待优化。  相似文献   

16.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城市建设中的生力军,他们在城市社会融入程度将影响着整个农民工群体的城市融入和家庭稳定.我们可以在优势视角下,从社区工作的角度介入,从社区管理、社区组织、社区教育、社区保障、社区工作者、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等5个方面,对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策略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用工荒"问题的出现,对国内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社会文化视角看,主要是与农民工无法融入城市生活、企业缺乏人性化关怀、社会歧视、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文化价值观发生了重大变化息息相关。通过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保障机制的建设、消除歧视隔膜、完善激励机制是解决"用工荒"问题的有效方法。未来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应以高新技术、创新型产业为主导,注重优化投资结构,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8.
赵兵  张伟 《工友》2008,(1):46-47
当农民工宋仕柏家属拿到32.5万元的经济补偿金后,感激的泪水情不自禁的流了下来,用他们一直表述的话说,仅2个月的时间,他们就得到了巨额的经济补偿金,这要感谢他们的"娘家人"——镇总工  相似文献   

19.
《重庆工运》2006,(4):11-13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户籍仍在农村,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亦工亦农.流动性强,有的长期在城市就业,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或在乡镇企业就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为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20.
刘兴攀 《工友》2014,(1):14-15
正伸出援手维权、助你就业创业、解您后顾之忧……在保康县歇马街社区,无论是农民工还是群众,无不让他们感受到社区工会的可亲可靠。歇马街社区位于鄂西北的秦巴山区保康县,"八山一水一分田"是这里地理环境的写照。近年来,随着打工经济的异军突起,很多社区居民转身成了农民工。社区农民工总数已达2000多人,占社区总居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