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所谓后儒家之“后”,是相对于原儒家之“原”和新儒家之“新”而言,意指后儒家根本否定它们坚持的血亲情理精神和特殊主义架构。所谓后儒家之“儒家”是就延续儒家传统自身而言,将它包含的种种健康因素以一种新型异质理论架构重新组合起来,从而使儒家传统能够在当前人类全球化多元化发展的时代氛围中,持续焕发出普世性的生命力,并对今后人类的文化发展做出其他文化传统无法替代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3.
在近代中国文化的格局中,文化保守主义曾占据一定的地位,现代新儒家作为文化保守主义最具有实力的一派,对它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尤其强烈的现实意义。现代新儒家学派的产生具有其历史必然性,它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并且对中国现代哲学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在全球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潮流影响下,推动中国现代哲学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4.
现代新儒家学派是对中国文化走向现代化的一种言说方式.他们以维护传统儒学"道统"为根本目标,并相信最终可以开出"科学"和"民主"的花朵.这种现代性的认识是片面的,没有考虑人的主体性的确认.  相似文献   

5.
现代新儒家及其文化保守主义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深层的心理结构,但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力图宏扬和辩护的同时,过于注重文化的民族传统性而没有能够充分地体现文化发展的时代要求,一方面是对"西学之体"吸纳不足,另一方面则是对中国哲学民族特质的扭曲,二者同时存在于新儒家的新儒学中。  相似文献   

6.
新儒家的出现,无疑是近代资产阶级哲学日趋衰落的结果,但本质上由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日益失去经济和政治基础、理想与现实层面严重脱节、保守的政治与文化立场难以获得普遍权威等现状是儒学现代化正面临的困境。促成儒学的顺利现代化可以从以下渠道去努力:走出"批判—挖掘—超越"三步曲、儒学在新时期的定位、实现"思想性—时代性—群众性"三结合。总之,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思考儒学的现代化之路,对于加强我国当前的先进文化建设都不乏启示。  相似文献   

7.
儒家思想源远流长,主导中华民族数千年。当前形势下如何继承与发扬儒家传统文化、怎样看待新儒家,成为尖锐而复杂的重要课题。文章在解读《论语》文本、体悟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客观地解读评判新儒家,力求通过科学的儒学研究,合理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8.
先秦儒家的人权思想不仅出现较早,而且影响相当深刻和广泛.儒家思想与中国近代人权思想有其相通、相同、相近之处,这主要体现在良心自由、人格尊严、法律平等权、抵抗权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亨廷顿提出了“文明冲突论”,而现代新儒家则倡导文明的对话与交流。文章通过分析现代新儒家的中西文化观,指出,现代新儒家在倡导中西文化会通、交流,表达希望儒学复兴的期望时,带有一种“后西方时代”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
作为现代新儒家的贺麟,其法治观念在强调继承、发展中国传统孔孟程朱陆王的心性儒学时,也注重借鉴、吸收古代以及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是中西与古今交汇的产物。对贺麟法治思想予以深度探析有助于为当下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本土智识资源。  相似文献   

11.
道德教育是一个牵涉到不同层面的复杂工作,但根本在于培养好青少年品格单纯的心灵,并以此心灵作为道德教育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当代新儒家唐君毅先生分析了人生求食、求偶和求名之苦累,并从超越人生艰难苦痛的角度确立了道德教育的重要.道德教育的基础在于面对苦难时的"不忍"之心,其进路在于不畏艰难追求真善美的神圣世界,通过道德人格的锤炼,返本开新,回归"本心".  相似文献   

12.
孔教运动中孔教徒们除在理论上树立孔子的教主地位外,在强化孔教的宗教色彩方面,孔教徒们更是极力建设孔教的宗教仪式。这些新创仪式主要有:释奠礼的新推广、颂经与念圣辞、教堂与祀孔配天礼、圣诞节及其他一些孔教节日的纪念、儒服、孔子纪年、教旗和教徽等。这些仪式的创建,强化了孔教的宗教色彩,却并未在孔教徒中广泛流行。在宗教仪式的创设上,孔教运动可以说是失败的。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崇儒尊孔与非儒反孔相互斗争、消长,构成了这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特有现象。而这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14.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作为当代西方政治学研究的主导范式,不仅推动了政治科学研究内容的更新,还进一步拓展了政治科学的研究领域,为制度理论的建构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本文主要从制度研究的适用领域与政治学本位视角、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内在争论的焦点、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权力基础、新制度主义视阈下政治制度研究的整合与超越四个方面,对国外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研究现状与理论发展进行综合性的评述。  相似文献   

15.
揭示现代理性资本主义精神的宗教起源和追索现代理性资本主义所承载的伦理精神,乃韦伯论题的一体两面,而重塑现代资本主义的伦理精神则是潜藏在韦伯竭力避免“价值判断和信仰判断”的科学话语之下的一个意图。余英时对“韦伯论题”的承接,一方面纠正了韦伯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中国宗教特别是对于近世儒家工作伦理的误读;另一方面他试图得出“恰好与韦伯相反”的结论,即中国近世的宗教伦理,尤其是儒家伦理,能够“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出现提供精神的基础”的努力,则并不完全成功。而余英时对“韦伯论题”论述方向的转换,则通过对明清儒学、儒士之“转向”的考察分析,表达了一个与韦伯不一样的关怀,那就是,在新的政治社会生态下,何处是儒学、儒士,特别是作为儒士后代传人的现代知识人新的出路、新的安身立命之所。  相似文献   

16.
儒家的民本思想含有人民的利益构成君主权力的基础之意,蕴涵着从君主制向民主制发展的种子。本文通过美国实用主义的眼光进行考察,从儒家民本思想中挖掘出了儒家民主主义。面对我们今天的现实,有必要在提倡儒家民主主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中国民主的希望,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7.
哈耶克在其政治哲学体系对私域中个人自由进行了坚决捍卫,他对拓展秩序、法治下自由的详细论证折射出智慧的光芒,然而其政治哲学本身却存在内发性的理论困境,主要表现为自发秩序与普世理想、个人自由与政治自由以及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理论冲突.  相似文献   

18.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而社会是由个体构成的,所以构建和谐个人具有现实的意义和价值。文章从儒家思想中的和谐观人手,探讨个人怎样在儒家和谐思想的基础上建立与自我、他人、社会、自然四个层次的和谐关系,从而最终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和谐个人。  相似文献   

19.
儒学发展经历三期是儒学史的共识,但是,儒学第三期发展的进路究竟如何,则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一般认定的儒学第三期发展就是应接民主与科学,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内涵实际上复杂得多:从精神层面上,它要应对基督教的挑战,从制度层面上,它要承接民主与科学依托的现代性制度,从日常生活层面,它必须对多元文化局面做出回应.在明确的儒学道统...  相似文献   

20.
在探讨“普世性价值观”是否可能的前提下,着重探讨了儒学的根本精神、基本特性、核心价值观念及其普世性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当代儒学新形态——民主仁学的新思维。作者认为,儒学的根本精神是道德人文主义精神,具有道德主体性、人文性、整体性、实用性、开放性等特性。其核心价值观念是仁爱、和谐、诚信、中庸四大范畴。民主仁学的基本思想模式是“以民主仁爱为体,以科技法制为用”,是以多元和谐文化观为指导的文化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