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家庭对每个人来说,是人生起点,生活和休息的港湾。每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养育、教导和关爱,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父母与孩子时常交流沟通,孩子就有爱心、同情心和责任感,孩子健全的人格确立离不开父母的呵护和关爱。父母为  相似文献   

2.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现在是子女的人将来又会生育子女而成为父母,怎样正确对待父母,实在是伦理道德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孝道教育历来就是人类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部分人缺乏孝道,不孝敬自己的父母。辱骂父母者有之,殴打父母者有之,不赡养父母者也有之。在中学生心目中,父母的形象也不高大,一项对日本、美国和中国大陆高中生共13609人进行的“你最尊敬的人物是谁”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日本的中学生把父亲和母亲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美国中学生把父亲排在第一位母亲排在第二位,而可怜的中国父亲和母亲在自…  相似文献   

3.
武汉市一项关于青少年孝亲敬老行为的抽样调查显示:63%的人能写出父母生日的准确时间,68%的人知道父母最爱吃什么;但是65%的人经常与父母顶撞、发脾气,70%左右的人从来不主动参与家务劳动。孝亲敬老知易行难的问题突出。“道理其实我也懂,但有时候就是控制不了自己,毕竞很多想法和父母他们那代人还是不一样的,一不小心就会吵起来。”浙江大学新闻系的小吴同学认为这种现象还是正常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残疾人》2006,(11):52-53
邵梦我是农村女孩,小时候有听力,现在成了一个真正的聋人。我和父母在一起生活,很少说话,父母是文盲,有时他们有事对我说,总是大声地喊叫,可是我听不见。我很想和父母聊天,也很想为父母分担一些生活上遇到的麻烦事。请大家给我提供点办法。我该怎么办?神龙你可以教你父母学手语  相似文献   

5.
今年24岁的王晓是河南省西峡县人,父母以种莱为生,姐弟两人,父母对他疼爱有加。  相似文献   

6.
“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这句流传已久的民间俗语,似乎说明了中国人历来就有“靠父母”的传统。在不少人的心目中,“靠父母”是件天经地义的事,伸手向父母要钱要物、取父母之所有、尽父母之所能,心安理得、理直气壮。也许正是出于这种心态,“啃老”现象才会大量存在,而且引发了不少令人深思的故事。 “啃老”现象何其多 世界所有的民族中,恐怕再没有比中国父母爱子之切更令人感动的了。为了满足子女的需求,许  相似文献   

7.
吴新颖  尹秋红 《求索》2013,(4):256-258
童年时期记录在人脑中"父母意识",即由父母或相当于父母的人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所提供的"外部经验"将永久不衰地记录在每一个人的"人格"磁带上。农村留守少儿缺乏亲情抚育。为此,本文从父母多一些责任、学校多一些感化、社会多一些合力、规制多一些柔情等思考着手,试图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因亲情缺失形成人格缺陷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问:我家有兄弟姐妹4人:大姐、二姐、我、四弟。父母与四弟一起在老家生活。前不久,父母召集四姐弟开会,叫在《家庭会议决议》上签名。决议内容是:“四姐弟每人每月孝敬父母至少200元,父母的医药费和丧葬费发生后由四姐弟平摊,父母的生活由四弟照看,父母去世后,老家的祖  相似文献   

9.
《今日上海》2008,(11):13-13
在全国率先实行计划生育的上海,首批独生子女父母将在2013年前后进人老年阶段,届时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中,独生子女父母逾80%。预计到2018年申城独生子女父母数量进入高速增长期,老龄化年增24万-34万人,照护需求也进入快速增长期。虽然老龄化是渐进的,但某些时段的发展趋势惊人,独生子女父母照料护理需求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0.
城市居民孝道态度与行为的代际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作为儒家伦理和中华文化的原生性核心概念和首要德性,一直延衍至今。孝的核心和基础内容是“善事父母”,主要包括赡养、顺从和悦亲等内容。赡养,即从物质上奉养和悉心照料;顺从,指尊敬父母和不违背父母意志,使自己成为父母意志的执行者和体现者;悦亲则是指体贴和关心父母,在精神上使父母感到愉悦。在现实生活中,“孝道是一套子女以父母为主要对象之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的组合。”——杨国枢《中国人之孝道观的概念分析》  相似文献   

11.
扫描中国"陪读大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个世纪80年代,孩子就是孩子,一个人上学一个人写作业一个人自理生活;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孩子们被冠上了一个新的称呼:小皇帝。他们上学有父母接送,作业有父母抄写,甚至值日,都由父母代劳。家长们有一个心愿,希望自己吃的苦,孩子不要再吃;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到了社会上,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相似文献   

12.
关于我省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纪行》2007,(2):15-15
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打工就业,留守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年龄在十八周岁以下的农村儿童。据抽样调查,全省农村现有留守儿童135.3万人,约占全省未成年人总人数的8%。其中男性76.2万人,占留守儿童总人数的56.3%,女性59.1万人,占43.7%。  相似文献   

13.
熊春艳 《当代广西》2008,(24):43-43
“我一个人笑,一个人哭,一个人玩耍,一个人享受孤独……”这是一个留守儿童在作文中写到的话。留守儿童,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父母外出工作,用勤奋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贡献,但他们却留在家里,与自己的父亲或者母亲其中一人,又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这些孩子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少之又少。亲情、关爱,是留守儿童最渴望的美好情感。在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之际,有一群人把爱心带给留守儿童,让他们在“爱心父母”的帮助下,感受广西50年来发展的新景象,感受到社会大众对他们的关心。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我父母生有两儿一女,我是长子。我们兄妹三人相继成家后,父母一直与我生活在一起。父母相继过世后,两个弟妹提出要均等继承遗产,我提出自己一直与二老生活在一起,属于尽了主要赡养义务,  相似文献   

15.
目前澳门博彩业发展迅速,导致不少服务行业的职位需要轮值工作,这就导致了家庭中父母之中一人或者两人都需要轮值。由此引发我们去探讨澳门青少年偏差行为与父母轮值工作模式以及管教模式之间的关系。根据探讨的结果我们建议政府为母职设立津贴,增加托儿服务、增设日夜间青少年服务中心等。当然,父母也要增进与子女的沟通,尤其是父亲要更多地参与管教子女。  相似文献   

16.
从比较法角度看继父母子女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离婚率的上升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因离婚而带来的新型家庭模式--重组家庭,在许多国家已成为一个亟待法律规制的社会问题.由于重组家庭中的"父母"与"子女"关系(即继父母与继子女关系)具有复杂性,如何调整他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各国的立法与实践存在差异.一般来说,普通法国家对重组家庭中的"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采宽松主义,法官和立法者通过扩大"父母"的法律概念的做法,将那些实际上起着"父母"作用的人纳入"父母"的范畴,并在他们之间创设了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而大陆法国家则采严格主义,对继父母子女关系的形成规定了严格的条件,并将继父母与生父母的法律地位加以区分,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仅具有有限的权利和义务.尽管如此,最大程度地保护重组家庭中儿童的权益,仍然是国际社会和各国立法的一致目标.  相似文献   

17.
陈忠军 《中国保安》2012,(12):73-74
日前,“武汉7名大学生当保安,怕伤自尊向父母隐瞒工作”这则新闻在网络上引起强烈反响。 《武汉晚报》今年4月4日报道:武汉某小区有7名大学生保安,其中,4人为本科毕业,3人为大专毕业。毕业于湖北大学的本科生小杨说,她从不跟人谈自己的工作,连父母也不知道她干什么。大学毕业后的袁汉,好几个月找不到工作,最后瞒着父母当保安,他说:“起码我能养活自己”。  相似文献   

18.
案情简要2005年8月,李志刚(男)刘文霞(女)二人依法办理了结婚登记。但婚后不久,因李和饭店小姐嬉戏刘吃醋,二人闹翻了脸。从此,刘文霞情绪低落,萎靡不振,回娘家居住。其父母要李志刚出资2万元为女儿治病,李不同意。刘文霞不愿维持已死亡的婚姻,未经父母同意。一分钱也不要便和李办了协议离婚。在办理离婚过程中,登记员通过询问、观察等方式判断刘的精神状态正常,具有完全的民事行勾能力。刘文霞的父母得知这一消息后十分生气,在其离婚的第二天就把刘文霞送进了异地一家精神病分院。2004年底,刘文霞因第一次恋爱失败,精神受到刺激,家人曾把她送到这家精神病分院治疗过精神抑郁病。刘的父母为了和李志刚  相似文献   

19.
亲子鉴定:鉴出人间百态阿文中国人特别讲究骨肉相连、血脉相亲,他们把血缘延续当作是维系中国家庭的纽带,是中国家庭稳固的基础。每一个人都受之于父母的精血而生,得之于父母的养育而长。但这种亲情关系却只是悄无声息地融合在父母子女的血液中,看不见,摸不着。当有...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徐州市关爱“五失”农村留守学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徐州市在组织对留守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全市父母双方外出务工的留守学生89075人,其中初中生37786人,小学生41887人,未入学的67人。由于父母外出打工缺失亲情,留守学生普遍存在生活失助、学业失教、行为失控、道德失范、心理失衡问题。针对留守学生的“五失”现象,市文明委组织有关部门配合学校做了大量工作,在解决留守学生“五失”问题上进行了有效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