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继辉 《求实》2002,(1):46-48
个体道德是指在一定社会生活中起一定社会作用的个体 ,为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而具备的且指导自身行为的道德准则的总和。个体道德建构就是个人道德上的实现过程 ,它是通过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道德内化来完成的。个体道德建构的动力是自我实现的道德需要 ;自我导向和自我调节是个体道德建构的机制 ;良心和人格是个体道德建构的结果 ;个体道德建构是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2.
在人类社会的任何发展阶段,都存在着道德问题,存在着道德困惑与道德建构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整个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道德建设不断完善和更趋合理化的历史。 (一) 道德属于人类社会的意识形态,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并为社会经济基础服务的。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阶级性,不同的国家、民族,不同的阶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倡导的道德准则是不同的。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道德,总是统治阶级的道德,但道德不同于政治、法律,  相似文献   

3.
论社会转型期的道德认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所谓道德认同是指道德主体在原有道德图式的基础上不断同化社会道德规范于自身的道德结构,同时又不断改变自身的道德结构以顺应社会道德发展的过程.它是社会成员对社会道德所采取的自觉接受,自愿遵循的态度.道德认同是社会与个体互动的道德交流和深层次的精神渗透.作为一种道德互动,道德认同的实现,取决于道德主体、道德客体(社会道德)、道德环境的有机互动.道德认同的发生和实现,首先依赖于道德主体即认同者的主观条件.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认同者内在的道德图式.所谓道德图式,是指个体意识中具有稳定性的道德观念结构和道德信念系统.它的确立,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道德图式一旦确立,就不仅对个体的道德认知发生影响,也对个体的道德行为发生影响.道德图式往往作为一种主观的内在尺度,引导个体对周围的道德现象进行感知、评价和选择.在道德认  相似文献   

4.
社会风习是群体的生活方式之一。一方面,社会风习与社会道德风尚的维系和个体道德养成具有密切的关系。社会风习具有丰富性,引导我们理解道德多样性的问题。这使我们容易陷入道德相对主义的困境,所以需要正确处理差异性道德和共同道德的关系,也需要培养个体宽容、沟通对话的道德。另一方面,社会风习与道德也存在显著的差别。道德不能停留在风习阶段,它需要对社会风习进行提升和超越,需要构建良善的社会风习。  相似文献   

5.
道德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道德还要受经济以外的社会环境的影响,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搞好道德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生活急剧变化,给道德建设带来一定的困难,这时,抓好与道德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建设对道德建设尤为重要。本文所说的社会环境特指与道德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主要包括法制和社会心理环境。要搞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建设,必须要有良好的法制和社会心理环境的配合、支持。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的迅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生活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随之社会道德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如何分析判断社会道德及其观念的新变化,如何建设和完善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并具有应有约束力的道德体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些探讨。一、现阶段社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问题之一,道德建设与实际脱节·道德理想受到严重冲击,公众认同度下降。道德理想是一个社会的道德体系对公众提出的最高标准和道德教育、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它体现社会道德的本质.是道德一般原则和规范的…  相似文献   

7.
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财富的创造者。在当代社会道德治理的实践进程中,我们须以群众史观为理论借鉴,深刻认识人民群众在道德治理中的受众主体身份,有效激发人民群众在道德治理中的共建主体作用,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在道德治理中的共享主体地位,以期创建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道德治理模式。这是当代社会道德治理之根本路径与必然抉择。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反思社会时就能发现寄生在市场经济中的大量道德问题。这些形式各样的道德问题交织在一起便是我们所面临的道德困境。这种道德困境可以用现代社会中的义利之争来表达。它既包括道德与社会和法律的分离,也包括利益主体之间的困境。公德和私德之间的博奕也是造成道德困境的重要原因。然而,探其本原,道德困境之所以存在,关键在于道德与商品经济的本质不同,或者说两者追求的目标不同。面对经济社会中的道德困境,我们所期待的是道德的制度化时代。  相似文献   

9.
王军魁 《世纪桥》2010,(7):70-71
传统道德泛化对政治、经济及整个社会都是有害的。要确保现代社会道德的健康运行,加强现代社会道德的建设,就必须对道德予以科学的社会定位,正确认识和确定道德在整个社会系统中存在和发挥其作用的根据和理由、范围和限度、层次和要求、角色和地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传统道德观念中对道德的社会和道德的个人的培育往往有失偏颇,甚至出现道德社会和道德个人之间的断裂,这直接影响着全面道德建设的进程。因此,道德社会的形成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道德个体、经济基础和社会制度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实践中,应打破道德社会自然生成论,打造良性社会制度统领下的个体道德建设,促使道德社会早日到来。  相似文献   

11.
一我认为,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原则的确立,如历史上其它道德价值原则的确立一样,必须满足下列三个条件:一是作为某一社会道德价值基本原则,必须是该社会诸道德原则、规范之母,必须是社会道德的总括词,必须能够统摄社会诸道德的全部内容。二是作为某一社会道德价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转型时期,道德内化的实现是一个涉及诸多层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实现不仅要求优化道德内化形成的外部环境,更需要完善道德主体的内环境,提高道德认知能力,提升道德主体的道德品质。在当前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中,利益主体和利益层次逐步复杂化,必须通过整合各种利益诉求,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多数人的愿望,才能使社会达到一种稳定有序的平衡状态。道德内化是社会认同机制形成的逻辑基点,应当根据社会认同理论,促使相关因素相互配合、相互优化,以促成道德内化。  相似文献   

13.
春福 《前线》1982,(12)
有些同志对在现阶段提倡共产主义道德表示怀疑和动摇,认为“共产主义社会还没有实现”,“现阶段哪来的共产主义道德呢”?在他们看来,共产主义道德是指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道德。其所以会产生这些错误认识,原因之一,是对共产主义道德概念的认识模糊不清。因此,正确理解共产主义道德概念,了解它的科学含义,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道德是自律和他律的内在统一性,只有自律而无他律的道德,实际上是忽视了它借以律己的道德准则的客观依据,只有他律而无自律的道德,只是虚拟的不现实的.在现代社会里,道德自律是人们在现实的社会关系和相互制衡的制度环境中通过博弈而养成的.只有努力创造适当的社会氛围和制度条件,大力建立和健全法制,人们才会对那些不道德和不正当的盈利行为形成自律和自我约束,诚实、信任、善良的社会道德和道德社会才能最后形成.因此说培育理性的社会运行机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论道德生产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咏华 《理论学刊》2004,23(5):68-72
道德生产力,是主体在从事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活动中所支付的道德力。道德力也是主体的一种基本能力,它包含道德修养力、道德选择力、道德实践力、道德影响力和道德创新能力。道德生产力属于精神生产力和潜在的社会物质生产力。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生产力地位的提升,道德生产力作用将越来越大,对此,我们应当有一种清醒的认识,树立科学技术生产力和道德生产力都是先进生产力的信念,在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生产力的同时,大力发展道德生产力。  相似文献   

16.
王宝磊 《探索》2015,(1):52-57
按照不同政治理论所依据价值基础的不同,可以将政治理论分为利益本位理论和道德本位理论。前者认为社会生活的核心要素是利益,道德的实质在于维护某种利益诉求。后者则以完善个人道德为理论归宿,认为道德在本质上是超越利益的,围绕利益的活动只是完善道德的手段与途径。在传统社会,道德本位理论一直在政治理论研究中占据相对的主导地位,然而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从近代以来,利益本位理论逐渐取得了相对的主导地位。这种变化是人类思想理论和现实社会进步的结果。但是,历史没有终结,对已有理论的反思也不应终止。在扬弃之前理论的基础上回归新的道德本位理论,使人们重新理解道德的价值,发扬道德的积极作用以弥补利益本位理论的缺陷,是顺应新的历史变化、促进人类社会进一步完善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道德进步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一个社会的政治使命,同时也是道德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在我国社会转型阶段,现代社会生活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对和谐社会建设和道德进步提出了全新要求。道德的进步,必须为构建和谐社会创立伦理规范。道德冲突的消解和转化,必然为社会和谐奠定精神基础。  相似文献   

18.
王涛 《理论学刊》2003,(6):97-98
道德作为社会整体文化内容的核心部分 ,总是存在于社会结构关系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关系之中 ,并深受这种关系及其变迁的影响。在当今道德研究中引人思考的问题是 ,道德仅仅属于个人对善、恶行为的抉择 ,还是具有统一性的规范要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守 ?各学科对此都特别关注。本文拟就现代社会结构转型引起道德分化、观念冲突以及是否还存在统一性道德的问题略陈己见 ,旨在为当代道德坚持和道德实践原则达成共识作出努力。一、社会基本结构关系转型与“领域性”道德的产生社会的基本结构是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结构…  相似文献   

19.
道德回报是道德践行中的赏善罚恶现象.道德回报的实践在我国原始社会就有了萌芽,中国传统道德回报思想主要体现为"德得相通"、"德福一致"、"受恩必报",传统社会重视道德回报对社会道德的调节功能.中国传统道德回报实践和道德回报思想给现代社会带来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20.
雷高岭 《奋斗》2004,(8):26-27
市场经济与信用道德的关系问题,历来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越频繁,对信用的要求越高;而社会的道德信用程度越高,社会的经济运行成本就越低。可见,信用道德不仅是一种社会规范,也是一种社会道德资源。因此,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加强信用道德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