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元1088年,西湖因久无整治日见颓败,时任太守竟欲废湖造田。不久苏东坡来到杭州任太守。他带领杭州民众疏浚西湖,终使西湖重返青春。杭州百姓感激不尽,纷  相似文献   

2.
徐兵 《两岸关系》2005,(8):62-63
几乎所有到大陆来的台胞,都要到杭州去转转。自1987年台湾开放探亲以来,来杭台胞就超过180多万,来杭投资企业多达1200家,总投资35.46亿美元,杭州不仅是吸引台商投资的理想之地,而且是台胞休闲的乐园。温柔婉约的西湖造就了杭州“人间天堂”的美名,西湖为杭州的休闲生活提供了恬静舒适的环境。2006年世界休闲博览会选择了杭州,不正说明杭州是天生的“休闲之都”吗?西湖水域面积为6.78平方公里,水深平均2.27米,最深处有5米。西湖三面环山,一面濒城,  相似文献   

3.
游杭州西湖,在雷峰塔、慕才亭、断桥、武松墓、岳王坟、曼殊和尚墓地遗址、秋水山庄等处逗留徘徊,忽然想到因缘二字。因《白蛇传》广为流传,断桥享誉天下,人游西湖必到此地。戏台上,白娘子与许仙相识在此,同舟归城,借伞定情;后又在此邂逅,言归于好。越剧《白蛇传》中白娘子唱道:西湖山水还依旧……看到断桥  相似文献   

4.
文星 《今日浙江》2003,(21):42-43
杭州,因西湖而闻名于世;游船,为西湖平添了流动的色彩。“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湖使游客神醉情迷,而那隽永的棹舟的欸乃声,更是拨动了游客的心弦。杭州的取名与“船”有密切的关系。在古代,杭、航二字通用,杭指渡船。到杭州,不去领略西湖上那叶叶扁舟和兰桨桂棹荡起轻风慢水的情趣,算不上真正到过杭州。  相似文献   

5.
在中华大地上,风景名胜不可胜数,被人们称为“四大”的就有14类之多。它们是: 四大名楼:武汉的黄鹤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山东蓬莱的蓬莱阁。 四大名塔:河南登封的嵩山寺塔、山西应县的(?)塔、云南大理的千寻塔、山西洪洞的飞虹塔。 四大名亭:北京的陶然亭、杭州西湖的湖心亭、  相似文献   

6.
<正> 没有夕阳。没有夕阳的雷峰塔被灯光照亮。“雷峰夕照音乐大典”在重建而成的雷峰塔前进行它用音乐和舞蹈共同发出的一张给全世界的优美告示。华彩凝重的雷峰塔重视于西子湖畔! 功率巨大的帕尼灯勾勒出雷峰塔的轮廓。从不同的距离,人们看到了雷峰塔的不同面容。站在净慈寺山顶。摄影记者说,雷峰塔看上去玲珑剔透,站在西湖南线,一个朋友在手机里说,雷峰塔的外形华美;站在雷峰塔前,看到了恢宏与壮阔;走入雷峰塔内,在古塔遗址前面,又看到了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积淀……每一个人都从自己的方向,看到了雷峰塔给人们的多重想像。  相似文献   

7.
乐坊智慧     
<正> 由13个二十来岁的漂亮女子组成的“十二乐坊”,连日来,搅乱了杭州人闲适的心。原因是“十二乐坊”被杭州市旅委会确定为杭州的旅游形象代言人。叫好者有之,叫坏者有之。叫好者认为:春一样的年轻、黑色伴随裸露的性感、古典中杂揉其中的现代气质,加上站立的扭动身子的演奏方式,着实让杭州人为之倾倒。从总体上来看,“十二乐坊”和现在的用现代材料和审美取向打理完成的新西湖,有较多神似之处,当个“代言”倒也熨贴。加之杭州是  相似文献   

8.
祝勇 《北京观察》2001,(5):44-45
听说,杭州西湖上的雷峰塔要重建了,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想来消息是确凿的。这新闻的好处,是让我重温了鲁迅先生关于雷峰塔的两篇文章。虽是20年前读中学时早就读过,然而大凡在语文课本里收过的鲁迅作品,我以后很少再读,因为那种程式化的课堂演绎,大抵没有给我留下好印象。或者说,我的中学教育培养了我对鲁迅的恶感。至于真正开始触摸鲁迅,是很久以后的事。这是题外话,还说雷峰塔。重读这两篇文章,才发现这老爷子端的了得,因为在1925年的文章里,他已经预见到2001年的重建雷峰塔。且听他说:“倘在民康物阜时候,因为十景病的发作,新的雷峰塔也  相似文献   

9.
<正> 杭州的魅力是无穷的。环境杭州得地利之优势,可谓美仑美奂,上天赐予杭州的太多了。“滚滚钱塘潮,轻波西子湖,浩浩良诸辈,吴越南宋都”。得天独厚地拥有优美的山水和繁荣的经济、悠深的文化。一个西湖生百媚娇态,一条钱江现气宇昂轩。真可谓是“三面云山一面城,一江清水城中流”。而冲出云山,放松抱紧了几千年的西湖,进入钱塘江时代,顿使杭州人豁然开朗。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南翼中心,浙江  相似文献   

10.
西湖──祖国的明珠政协杭州市委会常委、副秘书长九三学社杭州市委会副主委胡绪渭西湖,古称武林水,又称金牛湖、明圣湖。唐代,因湖在钱塘县境内,改称钱塘湖,又因倚傍在杭州城之西,故名西湖。西湖不仅有山水之美,泉壑之胜,林木之茂,还具有璀灿的文物古迹,诗情画...  相似文献   

11.
<正> 首倡 GC(花园城市)概念的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大画家兼建筑师达芬奇。据文献记载达芬奇本人虽未到过杭州,但他读到《马可·波罗游记》中有关杭州与西湖的描述受到启发,所以才提出了 Garden City的构想。华盛顿进而提出理想的城市是“一个由许多园林组成的城市,或一个建造在自然风景名胜地的城市。”可见西方社会很早就把杭州与西湖作为理想的花园城市的典范。中国由此称“世界园林之母”。作为“世界园林之母”的杭州如何走现  相似文献   

12.
杭州,浙江省省会,国家首批命名 的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以“人间天堂”、“文化之邦”、“丝绸之 府”、“茶叶之都”、“鱼米之乡”享誉天下。 十月,又是杭州金桂飘香的时节。 漫步在西湖湖畔,宽阔无比的水面,轻 轻荡起的小船,成群结队的水鸟,空气 中弥漫着桂花的清香,安然散步的老人 和嬉戏的小孩,一幅幅和谐的画面,使 人领略了杭州独特的魅力,而杭州一年 一度的西湖国际博览会和正在筹备中的 2006年世界休闲博览会,使这个具有 悠久历史文化的美丽城市平添了更多的 时尚和国际色彩。  相似文献   

13.
杭州古名“禹杭”;“杭”者,独木方舟之谓也,也就是说杭州的取名与“船”有密切的联系。相传治水大禹,沿海东巡,造舟以渡。又据史料记载,秦始皇三十六年,东游至钱塘临浙江,在当今西湖新十景之一的“宝石流霞”,泊过他乘坐的龙舟。故杭州至今还完完整整地保存着一座“秦望山”,当然也能轻而易举地寻到那块因泊过始皇龙舟而遗传百世的系缆石。  相似文献   

14.
另眼看西湖     
生在杭州,长在杭州,对杭州的西湖特别有感情。西湖之美,天下惊艳。无论春夏秋冬,无论风雨雪雾,西湖永远是那么的清纯清丽。  相似文献   

15.
西湖莼菜     
从五月开始,在杭州的饭店、宾馆里可以尝到用西湖莼菜制作的美味佳肴,特别是用它调羹制成的汤,清香醇浓,别具风味. 产于西湖及江苏省太湖的莼菜,又名马蹄草、水莲叶,很早以前就是我国的一种珍贵水生食品.相传清乾隆帝(一七三六——一七九五年在位)巡视江南,每到杭州都必以莼菜调羹进餐.而把莼菜与松江鲈鱼并提的“莼羹鲈脍”之说,则在《晋书》中已出现.还有一个“莼鲈之思”的典故.传说晋朝(二六五——四二○年)的张翰当时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思恋家乡的美味“莼羹鲈脍”,便毅然弃官回乡,从此引出了“莼鲈之思”这个表达思乡之情的成语. 杭州西湖的渔民种植莼菜已有很长的历史.在当地,全年除结冰期外,均可种植莼菜.一般要选择水深一米左右,水质肥沃,排灌方便的池塘或内湖栽种.由于莼菜种籽  相似文献   

16.
绝大多数人是通过西湖知道杭州、认识杭州、了解杭州的。杭州市西湖区给人们留下了关于杭州的“第一印象”。为响应杭州市“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发展战略,西湖区提出了“推进现代化,建设新西湖”的目标。 西湖区山环水绕,景色秀美,是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也是人才聚集的投资宝地。浙江省委、省政府设地西湖区内,这里有国务院批准的杭州之江旅游度  相似文献   

17.
杭州西湖     
西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佔地約六平方公里。中國自古便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說法,盛讚蘇杭之美。杭州之美尤以西湖為最?滩ㄊ幯暮r映着石橋凉亭,廟宇古塔點綴着鬱鬱青山,景色美不勝收袊]電部於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發行《杭州西湖》特種郵票一套,共四枚。圖一:蘇堤春曉,面值八分。圖二:曲院風荷,面值十分。  相似文献   

18.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西湖,这颗东方明珠,不知吸引了多少名人雅士,不知倾倒了多少海外游客。我们老一辈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十分钟情杭州,喜爱西湖。毛泽东生前把杭州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周恩来曾多次陪同外宾到杭州参观游览。邓小平更是先后10多次来到杭州,对西湖的建设和  相似文献   

19.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公元1050年夏,王安石任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知县期满,离任返回故乡江西临川,途径杭州,登高望远,写下了这首《登飞来峰》。  相似文献   

20.
东坡肉     
宋朝著名文学家苏东坡,在公元一○八九年任浙江杭州通判。次年他发动民工疏濬西湖。在过春节时,他把人们送给他作年礼的猪肉和绍兴酒,叫人按他的烹调方法烧制给民工吃。这种焖肉,以酒代水,醇香不腻,酥烂如豆腐,但不破碎。自此,这种焖肉被称为“东坡肉”,成为杭州传统名菜中公推的第一菜和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