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刑事审判中,对被告人能否进行道德减责的关键不在于犯罪主体本身的行为,而在于被告人的行为主观动机是否具有道德减责要素,也就是是否以"他人是目的"为判断标准。只有具备了道德上规定的有利于平衡自身与他人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要素,才会在某种程度上得到道德上的宽恕,在刑事审判中对被告人进行道德减责的命题才成立。一般地说,刑事审判中的道德减责,包括生命减责、自由减责以及利益减责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现代法治背景下的刑事审判为参照,通过对中国古代刑事审判制度及其实践的分析,论列了由于制度设置的先天不足、法司法治观念的阙失,以及法外因素的影响,中国古代刑事审判中被告人卑微无权的史实。  相似文献   

3.
证人出庭作证是现代刑事审判的基本特征之一。在我国关于警察证人作证的问题讨论中,缺乏法律明确规定不是问题的关键,被告人对质权没有得到保障才是我国庭审问题的症结。在我国确立对质权,让警察走上法庭作证,既有利于发现真实,更有助于刑事审判的实质化和公正性。  相似文献   

4.
以境外腐败资产的追返机制的研究为视角,刑事缺席审判制度应严格实现"对物的审判"与"对人的审判"的分离,将刑事缺席审判的范围严格限定为重大贪污腐败的贪官外逃的案件,同时将刑事缺席审判的功能不定位于解决定罪量刑,而仅仅是解决境外腐败资产的归属,即通过缺席判决来确认国家对被告人卷至境外的腐败资产的合法所有权,从而便于在《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视野下来顺利追回流失境外的国有资产.  相似文献   

5.
2013年4月25日17时30分,河南省平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纸无罪判决,让被羁押近12年的故意杀人罪被告人李怀亮重获自由。而死者郭某的父母无法接受这个判决结果.在宣判现场大声谩骂审判人员。  相似文献   

6.
日前,我国群发短信涉罪第一案在北京市西城区法院宣判,法院以非法经营罪判决4名被告人有罪。从公众面对垃圾短信的无奈叹息到司法机关的依法审判,被垃圾短信"骚扰"多年的手机用户,终于看到了法治的力量。群发小广告垃圾短信的行为对老百姓的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岑铮 《当代广西》2009,(2):49-49
近几年来,防城港市港口区人民法院把“和谐”理念准确贯穿到各项审判和执行活动之中,全面推广“四多四少”工作方法,即:刑事审判多教育少严惩,民事审判多调解少判决,行政审判多协调少撤销,执行工作多和解少强制。实践证明,“和谐”理念下的审判工作是大有可为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微博等即时网络媒介的迅猛发展,其对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司法领域亦不例外。虽然,网络舆论与司法制度最终的价值标准都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然而两者之间虽同归,但殊途的特质却也在现实中引发了一些问题。从"许霆案"到"药家鑫案",从"福建南平弑童案"到"浙江温岭虐童案",舆论审判越来越多的介入司法审判,并逐渐成为实现审判独立的一大掣肘。因此,为实现舆论监督与审判独立的合理共存,有必要从舆论监督与审判独立的关系及影响着手,寻找其合理的解决方案,以实现两者的互为助益,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乌鲁木齐市新市区人民法院在少年审判中,坚持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法官像老师、像家长、像医生那样对待未成年被告人,全力做好教育、感化、挽救工作,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2018年《刑事诉讼法》确立了刑事缺席审判制度。该制度的正当性基础在于有效惩罚犯罪的需要、对被告人程序选择权的尊重和在场权替代机制的有效性。然而,该制度对刑事诉讼法理形成了一定的冲击,主要表现为冲击控辩审三方的诉讼构造,不利于人权保障价值的实现,允许被告人行使异议权启动重新审理程序将损害生效裁判的稳定性和权威性等。为了使缺席审判制度与诉讼法理相契合,应当严格限制其适用范围,以被告人实际知悉为标准确定送达方式,增强缺席审判的辩护实效,限制被告人异议权的行使。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仅就普通程序简化审这一新的法庭审理程序之不足及完善初步探析。文章从简化审的含义及适用法律依据为切入点,简要剖析其存在的不足,着重论述了这一程序的完善;将简化审由“两院一部”的《意见》提升为《刑事诉讼法》所涵盖内容以加强其法律效力,立法的内容应更为充实和完善,司法程序中要体现对被告人权利的保障。通过简化审程序的完善,较好地解决刑事审判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为社会和谐创建良好的法律环境。  相似文献   

12.
新闻自由一旦泛滥到媒体审判,势必构成对审判公正的威胁,在现行法的框架内,不乏对媒体审判的规制依据,我们应该在借鉴其他国家相关制度的基础上,完善我国的程序立法和新闻立法,和谐处理司法独立和媒体监督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证据开示"又译为"证据展示"、"证据披露"或"证据公开"等等,是英美国家为代表的当事人主义审判模式发展到一定阶段,为了适应保障对控辩双方的"平等武装",达到诉讼公正和诉讼效益的要求而逐渐产生的一种制度。从今年6月1日起施行的新律师法强化了辩护律师的阅卷权和调查取证权,律师获取被告人无罪或罪轻证据的能  相似文献   

14.
针对腐败案件设立缺席审判制度,其关注的重点并非如何将被告人绳之以法,而是如何快速有效地追回腐败犯罪所涉及到的资产,它将被告人的诉讼参与权与被害人的财产赔偿权放在一个天平上衡量,这不同于传统司法理念那样将国家的追诉权与被告人的诉讼权对立.尽管这种制度可能有侵犯被告人诉讼权益或破坏司法公正之嫌,但在只要采取诸如复审等救济方法来限制国家权力的滥用即可最大程度地避免,从而实现现代司法所追求的价值理念:打击犯罪与守护正义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对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加强人权司法保障,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等具有重要意义,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刑事司法领域的体现。在刑事诉讼中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应当秉持以审判为中心的理念,坚守法定的证明标准,保障被告人的上诉权,同时还应当改革值班律师制度。  相似文献   

16.
陈峰 《新疆人大》2009,(11):1-1
随着一声声法槌响起,"7·5"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中的首批6案21名血债累累的被告人被绳之以法,其中情节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的9名犯罪分子将结束他们罪恶的一生。庄严的审判,是对法律尊严的捍卫和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伸张,是对境内外"三股  相似文献   

17.
7月24日,南汇区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区人大代表集中旁听区法院的庭审,对行政审判工作进行了评议。从6月初开始到7月中旬,南汇区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区人大代表专题视察了行政审判工  相似文献   

18.
证人证言对于查明刑事案件中被告人的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重罪与轻罪,对于分清民产案件中当事人的是非,责任和过错都具有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司法实践中,证人普遍存在不愿,不敢,不想作证的现象。这一现象有存在,影响着人民法院的诉讼活动,给审判工作造成不良后果。为此,笔者结合审判工作,就证人拒证问题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9.
2003年,全市法院努力实践“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树公信”,全而加强审判工作。全年共受理各类案件228440件,审结216818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5.6%和4.5%。刑事审判中,在严厉打击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行为的同时,依法扩大非监禁刑的适用范围,对2495名被告人宣告了缓刑,对6176名罪犯适用了  相似文献   

20.
审判旁听制度是审判公开制度的具体体现之一,在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中,社会群众、新闻媒体和特定群体参与旁听,不但可以加强司法监督,规范审判人员的审判行为,提高司法公正的质量,而且能够起到具体生动的普法教育的作用。为确保审判旁听制度功能的充分实现,人民法院应不断加强旁听场所建设和拓展庭审事项信息公开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