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建》2019,(3):56-57
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应该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在群众有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在群众需要帮助的时候,为群众排忧解难。本期《党建》杂志与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推出5名优秀党员志愿者牢记宗旨、不忘初心的感人故事。  相似文献   

2.
《党建》2019,(5)
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应该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在群众有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在群众需要帮助的时候,为群众排忧解难。本期《党建》杂志与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推出5名党员志愿者牢记宗旨、不忘初心的感人故事。  相似文献   

3.
正典型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激荡人心、催人奋进。在我心中驻留许多典型形象,近一时期中央和省内媒体大力宣传的衡水市阜城县扶贫办主任李双星,令我肃然起敬、感触颇深。他把如火的真情洒向扶贫事业,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不  相似文献   

4.
《党建》2018,(8)
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应该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在群众有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在群众需要帮助的时候,为群众排忧解难。本期《党建》杂志与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推出5位优秀党员志愿者牢记宗旨、不忘初心的感人故事。《党建》杂志社与北京交通台合办的"党员小故事",也将讲述他们的事迹(北京交通台每周二、五《一路畅通》9:05首播、《行走天下》16:55重播)。  相似文献   

5.
《党建》2020,(2):62-63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发的贺信指出,希望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继续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应该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在群众有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在群众需要帮助的时候,为群众排忧解难。本期《党建》杂志与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推出5名党员志愿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感人故事。  相似文献   

6.
潘熙宁 《党建》2014,(5):42-42
正当前,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在转型升级的新时期,如何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改进工作作风,有五把做好群众工作的"金钥匙",应该灵活运用,务求实效。排忧解难,雪中送炭。在群众需要的时候问寒问暖,在群众困难的时候排忧解难,在群众有怨气的时候理顺情绪,在工作推不开的地方打开局面,让群众有地方说话,  相似文献   

7.
瞬间的取舍     
洪水无情人有情。关于党员干部舍小家顾大家的故事,关于军民"鱼水情"的故事,关于受灾群众相互帮助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着。"有我们,不要怕!"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灾难中依然得到了见证,党员干部用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践行群众路线最起码的要求,就是群众有难处的时候能够冲上去!  相似文献   

8.
李维 《支部生活》2010,(12):1-1
进入冬季,气温不断下降,天气变得越来越冷,寒气逼人。冬天是诗人喜欢的季节,也是群众最需要关爱的季节。在寒冷的冬天,各级党员干部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人民群众,一定要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切实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用实际行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让群众平安过冬。  相似文献   

9.
这里列举的三位“村官”,分别是郭秀明、张小民、李鸿海。郭秀明生前为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红土镇惠家沟村党支部书记,他常说的一句话是“能为老百姓办成几件实事,我死也心甘”。他在任书记的8年中,呕心沥血,带领全村群众向恶劣的自然环境挑战,向贫穷挑战,初步改变了全村贫穷落后的面貌,被群众誉为“真正的共产党员”。张小民生前为临猗县孙吉镇蔡村村委主任,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如果村委主任还算个官的话,那么这个官应该这样去做: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能见到你,在人民群众最困难的地方能想起你,在你离去的时候人民群众能怀念…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不少群众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不平事、难缠事或久拖不决的麻烦事的时候,就会想到找报社来倾诉,找报社帮助解决,这实际上是报纸公信力的一种体现。报社根据情况派出记者去调查了解,在报纸上呼吁一下,或者予以曝光,问题就会得到解决。有时稿子还未见报,问题就已经解决了。这也是党报公信力的一种体现。由此看来,群众的信任和报纸的权威是党报的公信力的重要来源。信任度高了,报纸就会更加有权威。权威性增强了,群众就会更加信任。公信力对一个报社和报纸来说至关重要,它是这个报社与报纸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一个不被受众看好的报纸,是…  相似文献   

11.
龚格格 《学习导报》2013,(15):25-26
陈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非常重视群众问题和群众路线问题,时刻不忘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他曾鲜明地指出:推动党员到群众工作中去锻炼,加强党与群众之间的联系,都可以帮助党的组织的巩固。群众工作的好坏,是测量党组织的巩固程度的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经济收入大大增加,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还有不少群众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了这样那样的困难。如有的职工因企业破产下岗失业,有的农民缺少致富门路依然贫困,有的群众年老多病或因病致贫难以解决医疗甚至温饱问题等。他们是社会上最需要关心和帮助的群体。领导干部要乐于结“穷亲”,同这些贫困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相似文献   

13.
高玉海 《实践》2008,(6):13-13
《实践》杂志创刊50年了!这几个版本办得都是不错的,不仅在区内群众喜欢看,而且在区外也有很大、很好的影响,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所以,在庆祝我们的杂志50华诞的时候,我作为杂志社的一名老兵非常高兴和自豪。党的教育版特色鲜明,发行量很大,"文革"前,就是一本深受基层干部欢迎的刊物。那个时候,媒体少,群众渴望读到党中央的文件精神,这本杂志满足了群众渴望,对了解和掌握党的文件精神很有帮助,党中央和自治区党  相似文献   

14.
当群众遇到难题时,不是去上访,而是预约有关领导,通过QQ视频、面谈等方式沟通解决。在领导干部值班约谈制度运行的一年里,芮城县从涉农部门到乡镇的主要领导,先后与群众约谈158次,帮助解决各类问题154件,畅通了群众诉求渠道,有效地化解了群众心结,当地信访总量下降了70%。  相似文献   

15.
云瑞 《先锋队》2011,(6):7-7
当群众遇到难题时,不是去上访,而是预约有关领导,通过QQ视频、面谈等方式沟通解决。在"领导干部值班约谈"制度运行的一年里,芮城县从涉农部门到乡镇的主要领导,先后与群众约谈158次,帮助解决各类问题154件,畅通了群众诉求渠道,有效地化解了群众"心结",当地信访总量下降了70%。  相似文献   

16.
有位上任不久的县长,一天早晨去上班,就见秘书急匆匆赶来,悄悄告诉他,县政府大门口围着一群上访群众,让他从后门进机关,以避开他们。这位县长听了一愣,说:“我是人民代表选举的县长,怎么能够躲着群众?回避群众就会脱离群众,回避矛盾就会激化矛盾。到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迎着群众的方向走。”很快,这位县长来到群众中间,热情地把他们迎到县政府会议室,给他们倒上茶。并用了两个小时耐心听取他们的意见。然后又把有关部门领导找来,当即对所反映的问题给予了妥善解决。对此,群众非常高兴,走到哪儿说到哪儿:“县长亲自接见了…  相似文献   

17.
《奋斗》2015,(11)
<正>"谢谢你们,以后我女儿可以骑自行车去上学了。"6月9日,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城北街道福鑫社区和共建单位将一辆新自行车送到困难户梁正帮家中,帮助他实现"微愿望"。看着送来的自行车,梁正帮连连道谢。我们常说"群众工作无小事",为群众送上一辆自行车,帮助群众实现"微愿望",这在某些有钱人看来也许是不屑一顾的"小事",但却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群众生活的关心。这样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官僚主义的要害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做官当老爷。密切联系群众,最重要的是要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电民智,珍惜民力,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各级干部要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维护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对工作和生活遇到困难的群众,要格外关注,重点帮助。要深入基层,加强工作指导,善于在新的条件下做好群众工作。要到工作形势好的地方去总结经验,更要到问题较多、矛盾尖锐的地方去同干部群众一起解决问题。要引导和支持先富地区先富群众进一步发展,更要关心和帮助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要锐意改革,大胆进取,又要注意使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同人民群众的承受程度相适应。要宣传教育群众,更要学习人民的高尚品格和聪明才智。深人群众要讲求实效,不要增加基层和群众的负担,坚决反对搞花架子。——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  相似文献   

19.
《江淮》2007,(7)
领导干部去基层调查研究,去灾区访贫问苦,群众应该站起来毕恭毕敬地答话,还是本来干啥还是干啥?近日,一位市委书记说:"干什么要群众站起来说话?我们是人民的公仆,站着的当然是我们!"他还回忆了今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07,(11):8-9
各级党委、政府要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做工作,要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换位思考,体谅群众的难处。要把握好让群众得实惠这个原则,各项政策都要统筹兼顾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众的特殊利益,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坚持依法办事,主动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从源头上维护群众利益,消除产生矛盾的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