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事件     
《海南人大》2013,(9):4
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纳入相应保障范围日前,民政部答复人大代表有关意见时,重申针对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的有关社会福利保障政策。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对对日作战牺牲的或负伤致残,以及编入到人民解放军序列的原国民党抗战老兵,与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抗  相似文献   

2.
7月8日,笔者时隔1年再次来到浠水县兰溪镇,探访九旬抗战老兵魏超。尽管丧失了语言能力,但看到我们的到来.魏超浑浊的眼睛顿时明亮了起来……魏超,1924年3月出生,1945年4月参加新四军,1946年8月入党,立下赫赫战功,身上3处枪伤,获得解放奖章、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朝鲜三级国旗勋章等众多奖章。  相似文献   

3.
在普天同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时刻,湖南省怀化市人民政府于今年9月在抗战受降名城——芷江举行有党和国家领导人、八路军和新四军英雄人物、美国飞虎队二战老战士、台湾老兵、外国驻华使节、法国诺曼底格代表团及世界爱好和平的知名人士参加的第二届中国芷江·国际和平文化节。围绕“和平发展”主题,签署“芷江和平宣言”、举行“芷江机场复航仪式”等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活动,以教育国人和后代不忘国耻,回顾历史,从八年浴血抗战的英雄史记中受到启迪;从日本政府当局歪曲历史、美化侵略行为中得到教训和警示。为此,本人特撰写此文,敬献读者,并与之共勉。  相似文献   

4.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先进文化实质上是一种抗战文化 ,确切地说 ,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抗战文化。这种抗战文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通过营造和强化抗战文化氛围、领导和促进抗战文化运动、广泛推行边区及各抗日根据地文化教育并密切配合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抗日斗争 ,为中华民族的抗战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对保证抗战的顺利进行和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不仅重视对日本侵略者的军事斗争、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还特别重视文化斗争,千方百计发挥文化在抗战中的作用,注重抗战文化建设,开辟了文化领域内的另一场抗战。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引导我们党不断走向胜利的思想路线;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和统领,通过制定抗战文化方针,培养抗战文化队伍,明确抗战文化任务、服务对象和服务方式,规定抗战文化建设的任务、步骤和方法,重新构建了根据地抗战文化体系;大力发展根据地干部教育事业,开展各种类型的群众教育,扫除文盲和创办期刊、报社,大力建设抗战文化传播媒介,创造性地发展了抗日根据地文化教育事业,为抗战文化建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6.
"九一八"事变后,重庆文化抗战运动逐渐兴起,但由于缺乏具体领导,总体上仍处于自发状态。全面抗战爆发前后,一系列救亡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在重庆相继成立,并以各种文艺形式开展抗战救亡宣传活动,文化抗战运动日益高涨。中共中央南方局成立后,广泛团结和争取文化界进步人士,建立起巩固的抗日文化统一战线,大力开展文化抗战运动,促进了进步的抗战文化在重庆的繁荣发展。皖南事变后,南方局及时调整斗争策略,推动重庆文化抗战运动向纵深发展。抗战后期,南方局团结重庆文化界人士展开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反对文化专制主义,开创进步文化运动的新局面,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国民参政会是抗战时期第二次国共合作的产物,是民族危亡之际多党合作的联系纽带.它在抗战初期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抗战中期成为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进行斗争并团结广大中间力量共同抗战的重要场所,在抗战后期沦为国民党实施"一党专政"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代表广大中间势力利益的中间党派已经成为活跃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与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变化成为观察中国政治走向的一扇窗口。抗战之初,为团结抗战计,中间党派与国民党联手共赴国难;抗战中期,因政治理念的差异,中间党派与国民党矛盾开始凸显;抗战后期,在追求民主的道路上,中间党派坚决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最终走上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道路。中间党派的政治抉择,也注定了国共两党政争的最终结局。  相似文献   

9.
在抗战时期的福建临时省会永安,一大批进步文化人士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下,团结奋战,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段壮丽的抗战文化篇章,并声震东南,成为与重庆、桂林齐名的国统区三大抗战文化中心之一。永安抗战进步文化有其独特的内涵和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研究永安抗战进步文化,对进一步发展三明红色旅游文化,推动永安乃至三明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海西对台文化交流与合作,都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走向现代化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发展的主题,文化现代化是其核心要素。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作为中国抗战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抗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笔,也是广西为全民族抗战所作出的最大贡献之一。桂林抗战文化运动既动员了广泛的抗日群众,同时,也对中国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在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历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抗日战争由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的发展 ,中国佛教界本着慈悲为怀、救苦救难的佛教精神 ,高举爱国旗帜 ,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开展抗日救国斗争。这一历史现象是千百年来中国佛教文化演化的结果 ,也是大乘佛教积极入世 ,注重利益社会人群之精神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凸显 ;爱国思想是佛教徒奋起抗战的内在动力 ;日本佛教界的大部分教派追随军国主义 ,助纣为虐 ,则是促使中国佛教界奋起抗战的外在因素。  相似文献   

12.
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重新振兴的伟大起始点,也是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进程中的重要历史关节点.首先,抗战胜利为中国统一奠定了重要基础.其次,抗日战争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统一运动,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极大增强造就了不可逆转的统一大趋势.再次,在抗战中形成的伟大的"抗战精神"不仅是抵抗和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力量源泉,也成为了推动国家统一的强大精神动力.最后,抗战中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共御外侮,也为今天国家统一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历史经验,直到现在仍在发挥重要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抗战时期中共社会动员指导思想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抗战爆发后,如何最大限度发动并领导全国民众抗战建国,成为中共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中共确立了以新民主主义、全面抗战、抗战优先思想作为动员民众的理念,取得了十分有效的动员效果。  相似文献   

14.
抗战时期中美间的五次借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战时期,为保证国民政府坚持抗战,增强抗战的实力,美国给与中国经济上以援助,美援对抗战的胜利起了一定作用。本文对抗战时美国政府对中国提供援助的一个局部———经济财政信贷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5.
抗战文化遗产作为桂林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桂林文化产业开发的重要资源宝库,其旅游开发与保护是内在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梳理桂林抗战文化遗产资源,构建抗战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型定量对桂林抗战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实证研究,这对桂林抗战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与保护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从文化角度来看,中国抗战精神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传统文化品格:爱国主义体现中国抗战精神的"本性"品格、自强不息体现中国抗战精神的"刚性"品格、厚德载物体现中国抗战精神的"柔性"品格、艰苦奋斗体现中国抗战精神的"韧性"品格。四者相互联系、相互包含、相辅相成,共同建构起爱国主义精神的大厦,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在当代中国,弘扬抗战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抗战史观是典型而又具有特殊性的历史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表现在抗战认知、情感态度及现实影响等方面。当前大学生抗战史观在内的日本观具有向多元化、感性和非理性方向发展的趋向,存在民族主义历史观、实用主义历史观和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观交互影响这一群体和个人,价值取向趋向娱乐化、虚无化、现实性等新特点。这既有中日关系发展不确定性的原因,也受当代社会思潮多元和爱国主义教育模式的单一固化等现实因素所致。而只有以客观的抗战史实和史识为基础.将推进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改革为手段,明确理性开放的抗战史观目标,才能在大学生群体中正确构建历史唯物的抗战史观,凝聚并正向发挥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8.
云南抗战的特点 云南抗战作为全国以至亚太地区抗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出以下一些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国共两党坚持以民族利益为重,捐弃前嫌、团结合作,为夺取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国共两党在抗战前夕的对峙中初步合作,在抗战前期的分歧中正式合作,在抗战相持阶段的摩擦中继续合作;在抗战后期的协商中扩大合作;在抗战胜利后的内战中走向决裂。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梳理抗战时期国共合作关系的发展历程,对新形势下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必须实行全面抗战。其中,抗日的财政经济建设是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中共中央北方局陆续制定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和财政制度,并不断规范,取得了良好效果,有力地支持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