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对2010年新加坡国内经济、政治和外交做简单回顾。2010年,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良好环境下,新加坡的经济增长创其建国以来历史新高,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政治上,新加坡政府推出一系列措施确保社会稳定,为即将来临的总统和国会大选做好充足准备;在外交上,与马来西亚的关系得到新突破,与中国合作关系向多元发展。此外,本文还对2010年中国国内有关新加坡的学术研究成果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电子交易法>引领国际电子商务立法趋势,推动电子签名立法第三波.联合国电子商务示范法、美加自由贸易协定和电子通信公约是新加坡制订和修订<电子交易法>的重要原因.经过6年的公众咨询和酝酿,新加坡对电子合同、电子记录、电子签名、认证机构和网络服务提供商责任等问题重新认识,并于2009年推出修订法案,与国际公约相一致,促进国际电子商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越南目前的大贸易伙伴有新加坡、台湾、香港、法国、日本等。新加坡 新加坡是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在新加坡取消的对越南的投资禁令一年后,两国间贸易金额就增加到15亿美元,1989年越南与新加坡双边贸易额只有1.19亿美元,去年(1992)头六个月就达8.5亿美元,比1991年同期增长18%,1992年新加坡  相似文献   

4.
在亚洲以及西方的许多人看来,新加坡与李光耀不可分割,甚至将两者等同。这种观念是否同样流行于中国的知识分子群体?本文所关注的自1963年至2013年有关于李光耀和新加坡的学术文章给出了否定答案。这些学术文本是中新关系领域活跃的中国知识分子群体对于李光耀的观念的载体。对它们的定量统计结果和具体内容解析显示:中国学者对于李光耀的解读并不必然固囿于新加坡的国家框架内,在他们的认知中,李光耀和新加坡的非重合部分呈现出远为丰富和重要的意义。中国知识分子观念中的李光耀图谱不仅勾画了李光耀和新加坡的故事,更折射出中国自身发展的变迁和其精英阶层思考的演进。  相似文献   

5.
一 概况 马来西亚拥有四千浬的海岸线、二百七十五个左右的岛屿,以及广达十六万平方英里的经济专有水域。它的海军除保卫本身权益外,还联合新加坡及印尼海军共同保卫马六甲海峡。 一九三八年,新加坡英国皇家海军增设“马来部队”,命名为“新加坡皇家海军义勇队”。一九三九年,海军义勇队成员只有四百名马来人,后来增加到一千四百五十人。一九四二年,日本侵略军到达柔佛时,它参加了新加坡防卫战。新加坡失陷后,转  相似文献   

6.
在东南亚各国中新加坡是唯一华族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华人经济在新加坡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占据重要的地位。本文以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新加坡华人中小企业变化发展为主线,对1997—2008年期间,新加坡华人中小企业变化和发展状况及特点进行分析。尽管1997年金融危机对新加坡华人中小企业冲击较大,但相对东南亚其他国家华人企业而言,新加坡华人中小企业在这十年中得到较快的恢复并迅速发展,尤其是新加坡华人中小企业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对中国中小企业走出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乔刚 《当代韩国》2005,(3):35-40
在区域化浪潮下,韩国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与日本新加坡智利建立了自由贸易区,2004年华网汉城4月21日电(记者张锦芳),韩国外交通商部21日宣布:韩国与东盟当天就双方拟签的自由贸易区框架协定达成原则协议,"其采取的模式基本参考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2007年完成,2009年启动,较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提前一年.据称,2009年对80%的关税降为零,剩下20%的关税税率继续谈判,对于越老柬缅四个新成员将享受特别对待规则或稍后参加自由贸易区.本文从韩国方面来就韩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背景意义及前景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8.
新加坡希冀通过倡导儒家思想复兴的行动去消除新教伦理的弊端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 ,现今已取得初步成效。本文通过论述新加坡的独特文明 ,在肯定新加坡实行理性资本主义管理方式而经济实现繁荣的同时 ,对儒家思想为特征的东方文化与新教伦理在新加坡的相互影响提出了移植、兼容和趋同等观点 ,并对儒家复兴是否能引导新加坡社会走上和谐发展的道路阐述了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胡安琪 《东南亚研究》2012,(2):58-62,69
2011年,新加坡顺利举行国会大选和总统大选,完成新老领导班子交接,但是大选结果也凸显了民众对政府的不满,赢回民心是新一届政府的首要任务。在经济方面,新加坡经济增长步伐整体放缓,政府逐步出台系列措施进行经济重整,给长期依赖外来劳动力的行业带来阵痛。在外交上,新加坡继续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良好关系,加深与中美的双边经贸、安全防务等领域的合作,积极推动中美在亚洲地区良性合作的关系。最后,本文对2011年境内外出版的关于新加坡的中文学术研究成果进行简要回顾与介绍。  相似文献   

10.
国际上的黄金热,以及由此而来的金价的螺旋式上升,都对新加坡成立不到一年的黄金期货市场有着不可避免的影响。但是,这个期货市场的发展及其在新加坡所引起的总反应,却不怎么激烈。 新加坡的财政部曾告诫有关人士,这类贸易活动,不能搞得象游乐场般闹闹攘攘。也许,就是为了遵循这一项指令,黄金交易所的人声称,他们对这种贸易水平已经觉得  相似文献   

11.
In 2009, the Singapore state prosecuted a string of businesses for listing fictitious local workers on their books in order to stretch their foreign worker entitlement. These “phantom” worker scams, prevalent since the 1980s, appear out of place in Singapore – a country with a strong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for its government’s efficiency and strict legal enforcement.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state’s prosecutions of the phantom worker scams in the context of the exception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tresses in 2009, when Singapore was most severely affected by the global economic crisis, in order to address the employment regime in Singapore. It argues that the belated efforts to tackle the phantom worker scams reflected the pro-business state’s reluctance to tackle illegalities crucial to facilitating employers’ otherwise unlawful access to wealth and resources in Singapore.  相似文献   

12.
13.
越南与新加坡关系(1973—200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越南与新加坡建交35周年.新越两国虽然在冷战时期已经建立外交关系,但由于当时的特殊环境,两国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冷战结束后,尤其是越南加入东盟后,越新两国关系发展迅速,彼此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国家利益、政府决策和地缘因素.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新的外交形式,公共外交在国际关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加坡自独立以来,在对外关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近年来更是重视公共外交,使公共外交在其对外战略中发挥着特殊作用。通过开展公共外交,新加坡这一小国的国际形象进一步得到改善,国际影响力也得到提升。但也由于小国的限制,新加坡的公共外交也存在着巨大局限。  相似文献   

15.
由于历史、地缘政治等原因和国际海洋法对马来西亚的刺激,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对白礁岛的主权归属展开了长达29年的争夺.新马两国对白礁岛主权归属的争端对新马双边关系和东盟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同时,双方对白礁岛主权的争端过程和争端通过海牙国际法院得以解决也给了我们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The Nixon Doctrine, which devolved US troops from direct involvement in Asian conflicts but gave priority to military sales and economic assistance, was considered by some commentators to be an inefficacious foreign policy approach that did little to serve US interests in Asia during the Cold War. Using Singapore as a case study, this article demonstrates that Richard Nixon's foreign policy approach improved US‐Singapore relations significantly from 1970 onwards. After a period of flirtation with the Soviet Union during 1968–72, Singapore came to be labelled a “good Nixon Doctrine country” by the US government in 1973. Through the sale of US military equipment and economic assistance, Singapore and the US cultivated bilateral ties that endured after the withdrawal of American troops from Vietnam in 1973 and the fall of Saigon two years later.  相似文献   

17.
2020年是中新建交30周年,30年来,中新关系在政治、经济、人文、安全等领域发展迅猛;频繁的高层互访、密切的经贸合作、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以及务实的军事合作,都彰显出双方关系的先进性与引领性。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与时俱进、效益优先,文明互鉴成为中新交往的宝贵经验和财富。中新在交往过程中讲究循序渐进、求同存异,充分尊重对方的发展模式,充分照顾对方的舒适度,成功地达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政府间合作项目。毋庸讳言,30年来,中新关系也偶有嫌隙,但整体向好是一个大的发展趋势。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成为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事件。突如其来的疫情既是严峻的考验,也为中新双方的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后疫情时代,双方在医疗卫生、社会治理、数字经济、金融法律、第三方市场等领域的合作将大有作为。中新两国应当充分发挥"快捷通道"的作用,继续深化跨境电子商务、数字城市建设方面的合作,致力于将新加坡打造成"一带一路"的超级中转站。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looks at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labour relations in Singapore. Firstly, it suggests a periodisation for the history of the Singapore labour movement. Secondly, the paper examines the shifting nature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and the ability or lack thereof for labour to organise. One consistent theme emerges, that is the question of identity and consciousness among labour. Unless workers were able to identify themselves as labour, as opposed to capitalists, it was difficult for them to maintain a sustained effort to press for their own interest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labourers were organised under patriarchal groups based on surnames or lineage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unions were part of the political movements for independence. Within the tripartite framework of labour, business and government, labour almost always found itself subordinated by the partnership of the state and capital, or government and business.  相似文献   

19.
In the Singapore mode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the trade unions are said to be in a "special relationship" with the government. On the surface this special relationship looks suspiciously like the government exercises straightforward top-down corporatist control. This paper argues that despite being basically correct, such an understanding is overly simplistic because it ignores modest, but nevertheless real elements of inclusion.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experience of the trade unions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1980s to argue this case, and to consider both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the Singapore system of corporatist trade unionism.  相似文献   

20.
日本实施FTA战略的进展和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颖 《东南亚研究》2006,(3):60-64,73
20世纪90年代末,日本对外贸易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日本政府在1999年发表的《通商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了要在坚持多边主义立场的同时,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签定自由贸易协定(FTA)或与亚洲大多数国家签定经济伙伴协定(EPA)。日本实施FTA战略在经济上的主要原因是日本看到了美国欧盟都在积极开展区域合作,感到自己有被边缘化的危险,政治上的原因是要抵消中国的影响。目前日本正在实施与新加坡和墨西哥的FTA,同时又正在与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韩国进行FTA谈判,并考虑与澳大利亚、越南、瑞士和海湾合作委员会六国进行FTA谈判。日本实施FTA战略对国内农业政策和人员流动政策提出了挑战,在国际上对美国尤其是中国提出了挑战。本文通过对日本实施 FTA战略进展作出较为全面的概述,使我们更加感到中国实施FTA战略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