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英国是如何侵占香港的王晓敏香港是今天的香港地区的通称,我们通常所说的香港,实际包括香港岛、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和“新界”三个部分,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鸦片战争以来,英国先后通过三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香港因素香港因素,是与“中国因素”相对应的,指在中国内地与香港的双边关系中,香港对于中国内地的影响及作用。其中主要的是香港经济对于中国内地经济与贸易发展的影响。香港自19世纪中叶起被英国先后强行割占和租借后,香港与中国内地的联系从未间断。194...  相似文献   

3.
租借“新界”19世纪末西方列强在中国掀起了瓜分狂潮。英国利用这一时机,强行租借了今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大片中国领土及其附近岛屿,即后来所谓的“新界”。至此,英国完成了对整个香港地区的侵占。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以后,清军节节败退;港英当局认为有机可趁,正式提出了展拓界址的主张。1894年11月9日,香港总督威廉·罗便臣以香港“防务安全”为由,向殖民部建议将香港界址拓到大鹏湾、深湾一线,并将隐石岛、横澜、南丫岛和所有距香港三英里以内的海岛割让给英国。他还着重指出:“应当在中国从失败中恢复过来之前,向它…  相似文献   

4.
英国割占香港——旧中国屈辱的象征·张海鹏香港自古就是中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进入近代,香港首先面临外国侵略的厄运。鸦片战争前夕,香港地区海域成为英国鸦片贩子对华走私鸦片的基地。鸦片战争开始后,英国先想割占舟山,后来提出割占香港岛。1841年1月25日,...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謹向英国代办处致意,并且就香港英国当局干涉和禁止香港中国居民悬挂中国国旗和唱中国国歌事提出严重抗議,請即轉达英国政府和香港英国当局。 1958年5月1日,香港和九龙的一些中国学校为庆祝国际劳动节悬挂中国国旗,香  相似文献   

6.
7月1日,是一个划时代的光辉日子。76年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今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标志着香港的新生和英国对香港侵占历史的结束。这是中国统一大业的丰碑,是彪炳中国青史的壮举。全世界的炎黄子孙,为洗雪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而扬眉吐气,为香港回归祖国而聚首相庆,为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而欢欣鼓舞。中国自1842年鸦片战争失败以后,腐败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将香港割让给英国。此后西方及东方列强不断侵略中国、瓜分中国,在中国划…  相似文献   

7.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但是,1841年1月,英国却凭借武力侵占了香港岛,在岛上升起了英国国旗,并把英军登陆的地点大地(在今上环水坑口街附近)命名为占领角。1842年8月,英国又以80余艘军舰兵临南京城下,迫使清政府与之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通过条约第三款的规定"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子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运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终将香港岛割占。为了进一步实现占领香港、并在政治、贸易和军事上全面控制香港的目的,1843年4月5日,维多利亚女王签署了《英王制诰》(又…  相似文献   

8.
香港问题,举世瞩目。它曾被世界舆论认为是当今世界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妥善解决香港问题,这是中国政府和香港各界人士的共同愿望。但究竟如何解决,英国人很想摸清中国领导人的底细,以便研究对策。为此,1982年4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派来了特使──英国前首相爱德华·希恩访问中国。邓小平于4月6日在中南海会见了希思。希思向邓小平提出香港问题时说:随着1997年、的临近,香港500万居民对香港深感焦虑与不安,投资者也有恐怖情绪,为了香港的繁荣与稳定,我必须公开表态,为新的协定进行谈判。邓小平明确回答说:叶剑英委员长阐明的关…  相似文献   

9.
早在中英就香港前途问题展开正式谈判之前,中国对解决香港问题已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政策,即恢复行使主权,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50年不变。这些方针政策已写入后来的中英联合声明和香港特区基本法中。香港现已回归中国。世界舆论关注的焦点是:中国如何兑现当年的承诺?港人治港的法律语言是“由当地人组织政府”考古发现,在公元前210多年前的秦始皇时期,香港已纳入中华版图。中央政权对香港地区的有效管治一直持续到1841年英国占领,方被迫中断。英国管治香港156年间,实行的是百分之百的殖民统治。即由伦敦委派总督,总督大权独揽。…  相似文献   

10.
蒋介石与英国密谈香港主权归还未果内幕香港地区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1842年英国通过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割让“香港一岛”给英国。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又强割九龙“归英属香港界内”。1898年,英国又逼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把位于深...  相似文献   

11.
关于香港的几个问题鲁平中英香港问题争论的焦点是:①中国将得到一个什么样的香港?③英国为什么目前要在香港大兴土木?③香港的未来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还是实际上的独立王国?一、中英关于香港问题分歧的由来和发展从1982年10月到1984年9月,中英两国政...  相似文献   

12.
无可奈何花落去杨梓今年6月30日的香港,将会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随着这一天的逝去,中国将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此时,大概每一位炎黄子孙,都会发出内心的自豪和喜悦,都会产生由衷的感慨。众所周知,香港是英国殖民主义在海外扩张、侵略的见证,同时也是近代中国...  相似文献   

13.
香港政治体制从港英政制向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制的转型,是香港脱离英国管治、转为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重要方面,对于香港主权回归和繁荣稳定意义深远.1香港政制转型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香港政制转型不可动摇的指南.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9世纪中叶以来,英国不断发动侵华战争并通过  相似文献   

14.
7月1日,被英帝国主义通过不平等条约强割、强租的中国领土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百年国耻,一朝洗雪。每一个中华民族子孙无木感到欢欣鼓舞,欢呼雀跃。然而,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中国人民整整奋斗了155年,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84O年,英国殖民主义者通过鸦片腐蚀中国人民的肌体,毒化中国人民的灵魂,运用炮舰轰开了中国的国门,并一步步地侵占了整个香港地区。中国人民和中国历届政府概不承认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个木平等条约,自英国殖民主义者占领香港之日起,就一直为收复香港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以洗雪民族的耻辱…  相似文献   

15.
1997年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一百五十五年前,英国殖民主义者凭传坚船利炮攫取了中国领土香港。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人民为了洗自丧权的屈辱,前仆后继,经历了无数血与火的斗争。从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辛亥本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到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中华民族终于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改本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为香港的顺利回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  相似文献   

16.
祖国强盛保障香港繁荣稳定张云枫从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并随后侵占香港,到今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香港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沧桑岁月。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历史证明了只有新中国才能实现中国人民长期以来收回香港的愿望,只有走向繁荣强盛的祖国才能保障香港的...  相似文献   

17.
“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法律渊源王赫作为专门的法律术语,法律渊源是指法的创制及其表现形式。1997年6月30日前,香港适用的法律既有英国法律,又有中国清朝的法律和习惯,还有香港立法机关自己制定的法律,香港法律体系中有制定法、判例法、习惯法三种法律渊源。可...  相似文献   

18.
1.香港包括哪些地方?答:珠江注入南中国海之处,自然形成一个喇叭状的海湾,人称伶仃洋。香港就在怜仃洋东。它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地区,位于北纬22.9°到22.37°,东经113.52°到114.30°处。截止1995年上半年,香港总面积为1078千万公里,人口约618万。2.英国为何觊觎香港?答:香港扼守珠江处,自古便是南中国的门户,早有“海上丝绸之路”之称。早在1514年第一艘葡萄牙船绕过好望角强行登上香港屯门岛之后,久怀“日不落帝国”梦想的英国人就迫不及待地要挤进中国南大门。英王使者阿美士德1817年1月率船队在伶仃洋遇到风暴…  相似文献   

19.
1997年7月1日,将是香港新纪元的纪念日。把握“九七”回归的历史性机遇,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和稳定,对香港原有法律的调整和适用,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制度上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就香港原有法律。司法制度的保留与变化作简要的回顾和探讨。一、香港法制的产生和形成鸦片战争之前,清朝在香港设置官衙行使主权和司法管辖权,适用(大清律例)。1841年,英国占领香港,英海军上尉义律发布公告:“在未获女皇陛下进一步指示之前,香港岛上原居民及所有居港华人,均受中国法律及习惯之约束,但所有拷打刑罚则除外”;英国人适用英国法。18…  相似文献   

20.
伦敦中国城     
伦敦的“中国城”又称“伦敦华埠”。19世纪80年代,早年受雇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中国海员流落并聚居在伦敦港东区一带,那是伦敦最早的唐人街。20世纪50年代,大批香港移民的涌进,中国城从此在索霍区的Gerrard街和lisle街落地生根。目前在英国的30多万华侨华人中,约85%是当年的香港移民及其后代。主要方言是粤语和闽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