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超女"现象带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的“超级女声”活动热播荧屏,人气旺盛,影响力深远。在“超女”活动的背后有这样一组天文数字:全国报名人数达15万;每周有超出2000万观众热切关注“超女”活动,收视率突破了10%,最高收视率达三亿两千万观众,超过800万人发送短信投票等等。“超级女声”犹如巨浪狂飙,横扫中国大地,这也将注定“超级女声”必将成为2005年关键词之一。“超级女声”作为模仿“美国偶像”系列节目中的一个成功案例,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思考。有人说中国的娱乐文化已经从精英娱乐走向大众娱乐,也有人说现时代的青年人缺乏信仰,总是盲目地追求时尚,但我们不得不…  相似文献   

2.
中国式选秀     
中国政府刚刚宣布严格限制电视类选秀节目不久,湖南卫视就宣布“超级女声”歌唱选秀活动将扩大范围,从原有的5个省区扩大至全国。去年,这个中国版的“超级偶像”,引来了15万参赛者,4亿观众,湖南卫视的广告报价更高达每15秒11.25万元人民币。另一个正在进行中的选秀节目“梦想中国”的制片人哈文说:“现在的选秀节目是个颇为庞大的数字。”“超女”的扩大范围意味着选秀节目不会轻易降温,而它又是中国电视选秀节目如火如荼开展的一个缩影。2006年,注定成为中国电视荧屏的选秀之年。从4月开始的每个星期周五、周六黄金电视时段,不仅能看到上海…  相似文献   

3.
曾怡 《湖北宣传》2006,(3):20-21
2005年湖南卫视“超级女声”节目一时席卷全国,创造了15万人参赛、至少54万人参加票选、4亿多人收看、最高的电视广告报价等一系列记录。许多传播学、影视学甚至是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的专家学者也开始将“超女”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娱乐现象、商业现象的典范着手进行分析阐述。这一切无不彰显着“超女”不管是在文化领域还是社会发展领域,都留下了一个深深的烙印,  相似文献   

4.
900万的短信投票,4亿观众的狂热追看,平面、电视、网络媒体“海陆空”式的全面跟进……刚刚落下帷幕的“超级女声”无疑创下了中国传媒史上的奇迹。然而,一直缠绕着它的“低俗”与“通俗”之争、沸沸扬扬的“黑幕说”、粉丝(fans)团自发的偶像保卫战、万人签名要求评委“下课”——大众的广泛参与,毁誉参半的外界评论,也让“超女”从一档节目演变成了全民讨论的话题现象。曲已尽,人却未散,被卷进超女漩涡的每一个人,都欲罢不能。  相似文献   

5.
2005年.47岁的内蒙古汉子牛根生再次为他的“蒙牛神话”添上神奇的篇章。夏天.比天气更热的一档名为“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的选秀节目,使数亿中国观众痴迷欢乐。在招来无数眼球的同时也为赞助商带来滚滚财源:数亿盒蒙牛新产品酸酸乳销售一空.直接营收近10亿元,而“蒙牛”对“超女”的直接投资仅1400万元。  相似文献   

6.
据报载,广西南宁某家酒楼一桌团圆宴标价近10万元,广州某酒楼一道菜上万元、一瓶酒3万元……如此“天价”年夜饭,实在令人瞠目结舌。也许有人会问,如此超级昂贵的饭菜会有人去消费吗?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在“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当中,出现几个现代石崇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儿;说不定也会有那么几个手中有权的官儿,找些冠冕堂皇的理由,用公款吃了那宴席也是有可能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喜欢炫耀富贵的人。西楚王项羽就曾经说过:“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连身无分文的阿Q都到处对人吹嘘,说他的祖先阔着哩。咱们国家这…  相似文献   

7.
黄勇 《当代广西》2005,(20):62-63
2005年最火爆的电视节目之一——《湖南卫视2005超级女声》终于收场了。在整个节目播出过程中,新浪网时尚伊人频道适时推出了专题报道和评论,截至总决赛结束,一共收录新闻2541条、视频607条、图片15080张、投票1990万人次、论坛高达37万贴,仅在总决赛结果揭晓后短短几个小时,新浪网有关“超女”的新闻评论就达到3000多条,国内媒体跟风报道不计其数……以上这些令人咋舌的数据只是笔者粗略的统汁。只有网络传播能在短时间有如此大的信息吞吐量。而对以时间为流程的广播电视来说,是难以做到  相似文献   

8.
<2005快乐中国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踏着“铿锵“的脚步,再度卷土重来.比第一届声势更浩,人气更盛,影响更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撩动着几乎全天下女生的心.单单一个杭州赛区报名者就达3.1万人次,排队的人群连绵数里.不仅杭州,成都、郑州、长沙、广州,各地都传出“超级女声“爆棚的消息,五大赛区总报名人次超过12万.为了能报上名,很多女生甚至凌晨去报名、逃课去报名.此情景不仅让人纳闷,什么样的心理动机让这些小女生们如此群情汹涌?……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汉川市脉旺镇在全国经济普查期间 ,因为全镇初步汇总的个体户经营收入只有8000万元 ,与前几年上报的“约10亿元”差别太大 ,镇领导认为“经济普查要考虑去年年报数和今年目标数” ,要求普查员们重新填表 ,并将“10亿元”的数字分解到20多个村 ,还明确要求 ,如果落实不到人 ,就虚拟到人。结果有个收入只有63万元的村“分配”到了6820万元的“任务”。该村统计员老杨编造了25份普查报表 ,报出了7000余万元的荒唐数字 (见5月6日《南京晨报》)。笔者简单计算了一下 ,发觉这个数字比实际数字整整夸大了110倍。光听说“大跃进”时期有过“亩…  相似文献   

10.
方块 《人民公安》2006,(19):8-9
去年夏天,一场平民的选秀活动、一个娱乐节目——《超级女声》以意想不到的火爆姿态试卷全国,不分年龄、不分阶层、不分性别的全民狂欢,使“超女”瞬间成为全民焦点。而从六万报名者中脱颖而出的三强更成为风头一时无人能及的超级偶像。  相似文献   

11.
去年夏天,一场平民的选秀活动、一个娱乐节目——《超级女声》以意想不到的火爆姿态席卷全国。不分年龄、不分阶层、不分性别的全民狂欢,使“超女”瞬间成为全民焦点。而从六万报名者中脱颖而出的三强更成为风头一时无人能及的超级偶像。在娱乐大众的同时,主办方湖南卫视和电信  相似文献   

12.
说来惭愧,在去年“超女”叫得最响的时候,我竟以为是“超级女性”的缩写,心想是不是妇联搞的“女强人”之类的评选。还没来得及问同事,第二天就从网上得知那是“超级女声”的缩写,幸亏没露怯。坦诚地说,我努力了很久也没有找到喜欢超女的理由。在去年秋季,当我看到这个全称后,想当然地理解为“一群成了精的女孩儿唱出的千年不遇的天籁之音”。若如是,亿里挑一的结果自然会让我泱泱大国文艺事业快速腾飞到世界之颠。终有一日,耐着性子看完了决赛,方知想法太天真:平淡如水,还不及歌厅里赶场的三流歌手。正所谓“期望越高失望越大”一样,不是我…  相似文献   

13.
夕惕若 《传承》2006,(3):4-9
超女一夜之间,《超级女声》火了,各种媒体充斥着“超级女声”的消息。“超级女声”的广告词之一是“想唱就唱”。这意思是,你不需要是“歌唱家”“歌星”,只要你敢于吼上两句。毫无门槛的参赛海选、调侃的评委、简陋的录影棚、粗糙的后期剪辑……它从一开始就和精英文化划清了界限。这一主动向平民审美情趣的转化,使得这场娱乐变成一种“公共性狂欢”。可以说,媒体短缺的,不仅仅是平民化的人物、平民化的内容,最为短缺的是平民化的态度!《超级女声》提供的恰恰是这种态度,歌者可以跑调、评者可以尖刻,而谁留下、谁走开、谁会夺得冠军的决定…  相似文献   

14.
<正>无论你承认不承认,“超级女声”都应该说是眼下的一个热点。热不热,看现象——看关注的人数之众,看人们的投入程度之深,看对人们的影响之大。因为“超级女声”的悬念设置,因为“超级女声”可以让人们看到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充满成功、成材渴望的青春的心,因为“超级女声”转移着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5.
“超级女声”的出现,再次把新世纪中国青年流行文化推向新的极致。本文试图站在青年成长的角度来考量,以青年学的视野来分析,对“超级女声”说出笔者自己的心声,以期丰富人们对“超级女声现象”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6.
青年文化热点的时代透视——“超级女声”热的冷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级女声”在2005年的盛夏成为家喻户晓的一档娱乐节目,但是在众多人狂欢的背后,更应积极反思“超级女声”所反映的社会背景,所折射出的青年文化的时代特征,所揭示的我国青少年在当前发展中所面临的深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贫困人口到底有多少?国务院扶贫办提供的数字是2900万,世界银行提供的数字是2.1亿。为何两个数字如何悬殊?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坚细说缘由。刘坚说,世界银行的贫困标准是按每人每天生活费不低于一美元来计算的。这一标准考虑的是“收入”问题。中国的贫困标准则主要考虑“支  相似文献   

18.
最近,各媒体报导了由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完成的《全国网吧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全国网吧每年至少为社会贡献150亿元。这个数字大大出乎人们意料。这份报告指出,一个拥有40台电脑的网吧每年各种费用支出超过10万元。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全国大约有11万家正规网吧,网吧每年为社会至少贡献110亿元。如果考虑到黑网吧的因素,这个数字至少在150亿元以上。由此可以推算全国网吧的营业额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字。同为文化市场,全国电影市场每年的票房收入不过10亿,全国杂志广告营业额约15亿,报纸广告营业额180余亿,由此可见小小网…  相似文献   

19.
从传播学角度上分析“超级女声”在时下中国取得成功的原因:在受众对其的“使用”过程中,它从三个方面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20.
每月聚焦     
<正> 神话破灭十几年来得意洋洋“点遍中国”的点子大王何阳,在龙年春节后的2月15日因“涉嫌诈骗”被银川警方逮捕。一个神话就这样被“100万元广告款”击碎了,随后而来的事情更让人跌破眼镜:何阳的“和洋”咨询公司财产不实且不年检,会计则是何阳的母亲,和洋公司不过是一个“家庭作坊”,如此虚幻的神话不破灭才怪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