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活捉蒋军中将张辉瓒冯都在国民党中将名单里,有128人被人民军队俘获,包括师长级中将15人。第一个被红军活捉的敌中将,乃是张辉瓒。故事发生在“二战”时期国共两党殊死搏斗的年代。专横跋扈、狂妄自大、46岁的“老资格”中将师长张辉瓒,兼任“江西全省剿匪总指...  相似文献   

2.
在国民党中将名单里,有128人被人民军队俘获,包括师长级中将15人。第一个被红军活捉的敌中将,乃是张辉瓒。由于江西根据地广大群众对张辉瓒所实行的“三光”政策有着刻骨仇恨,因而在东固  相似文献   

3.
红军活捉张辉瓒后,国共两党派代表拟前往江西吉安谈判。当中共代表路经南昌时,获知张辉瓒被斩首处决,遂星夜逃离南昌,几经辗转周折,返回上海,谈判告吹。 那是1930年12月30日,国民党军第十八师五十二旅、五十三旅及师直属队共9000余人,进犯中央苏区龙冈,被4万红军悉数全歼,“江西全省剿匪总指挥”、国民党军第十八师中将师长张辉瓒在万功山土坑里被红军打扫战场时活捉。毛泽东、朱德在龙冈街审问张辉瓒时,张辉瓒吓得浑身发抖,一再央求,只要免他一死,情愿捐款、捐药、捐枪、捐弹赎命。当时朱、毛主张把张放到即将开办的红军大学训育系当军事课教员,并说服红军中某些人,认为张辉瓒  相似文献   

4.
1930年12月30日,国民党军第18师52旅、53旅及师直属队共9000余人,进犯中央苏区龙冈,被4万红军悉数歼灭,“江西全省剿匪总指挥”、国民党军第18师中将师长张辉瓒,在万功山土坑里被打扫战场的红军活捉。毛泽东、朱德在龙冈街审问张辉瓒时,张吓得浑身发抖,一再央求,只要免他一死,情愿捐款、捐药、捐弹赎命。当时,朱、毛主张把张  相似文献   

5.
1930年12月30日,在江西省永丰县南部今龙冈畲族乡万功山与相邻的君埠乡小别桥约15华里的狭长山峦中,红军全歼国民党反动派进剿军第十八师9000余人,并活捉中将师长张辉瓒,取得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史称"龙冈大捷"。毛泽东同志为讴歌"龙冈大捷",于1931年  相似文献   

6.
红军活捉张辉瓒后,国共两党派代表前往江西吉安谈判。当中共代表路经南昌时,获知张辉瓒已被斩首处决,遂星夜逃离南昌,返回上海,谈判告吹。1930年12月30日,国民党军第18师52旅、53旅及师直属队共9 000余人,  相似文献   

7.
活捉张辉瓒     
1930年10月,蒋介石纠集十万兵力,杀气腾腾地向我中央苏区和红军,发动了第一次反革命“围剿”.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政治委员毛泽东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采取“撒开两手、诱敌深入”的方针,将前线总指挥张辉瓒师诱入于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龙冈地区.12月30日拂晓,红军集中了四万余兵力向敌18师发起攻击.激战至下午四时,红军总部发出总攻命令,几百支冲锋号同时吹响,红军将士们在苏区群众的呐喊助威下似猛虎下山冲入敌群,敌军溃不成军.担任正面攻击的红三军军长黄公略率军部特务营直捣张辉瓒师部.张的警卫营长集合全营缴械投降.  相似文献   

8.
中央红军活捉张辉期后,国共两党派代表拟前往江西吉安谈判。当中共代表路经南昌时,获知张辉锁被新首处决,遂星夜逃离南昌,几经辗转周折,返回上海,谈判告吹。①那是1930年12月30日,国民党军第18师52旅、53旅及师直属队共9000余人,进犯中央苏区花冈,被4万红军悉数全歼,“江西全省剿匪总指挥”。国民党军第18师中将师长张辉锁在万功山土坑里被红军打扫战场时活捉。毛泽东、朱德在花冈街审问张辉秒时,张辉摄吓得浑身发抖,一再央求,只要免他一死,情愿捐款、捐药、捐枪、捐弹赎命。①当时朱、毛主张把张放到即将开办的红军大学训育…  相似文献   

9.
1930年12月初至1933年2月底,国民党南京政府以10万基础上递增到50万的重兵,对中央苏区发起了一至四次“围剿”。苏区军民运用“诱敌深入”及“运动中歼敌”的战略方针,使得敌军的进攻每每败北,先后歼敌8.7万余人,缴获的弹药物资难计其数。光是在战场上活捉、击毙敌军的师长就达10个。这10个“壮志未酬身先陷”的敌方师长,各自的命运不尽相同,但俱是悲哉惜哉。国民党军第十八师师长张辉瓒在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第一次“围剿”的10万部队中,张辉瓒的第十八师是“剿总”总指挥鲁涤平最为倚重的精锐部队。该师为甲种编制,向有“铁军师”之称。正…  相似文献   

10.
1930年底,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中活捉了国民党“围剿”军的前敌总指挥兼国民党军第18师师长张辉瓒。为此,当时的国民党江西省政府秘书也是张的亲戚的黄信宜通过关系和我党中央在上海接上了头,接头人是龚饮冰。 鉴于上述情况,中共中央决定派李翔梧作为红军代表和我(化名吴思浩)作中共代表,随黄信宜自上海前往南昌谈判释放张辉瓒事宜。我在临行前听说对方许诺的条件是,只要不杀张辉瓒,他们将使国民党朱耀华旅西去投降红军,并  相似文献   

11.
重庆綦江籍红军骁将王良,25岁即任红十师师长,率队活捉国民党军十八师师长张辉瓒,因此有了毛泽东的名诗句:“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相似文献   

12.
一则人心大快的捷报,于1930年12月30日黄昏首先在龙岗苏区的军民中传开:红军全歼敌第18师两个旅9000多人,活捉了师长张辉瓒!翌日早晨,利息传到6O里之外的吉安富田,驻敌第5师师长公秉藩简直不敢相信,传个打开IOO瓦无线电台,向第18师和第SO师的电台呼叫,直到怎么也得不到讯号,他才有些慌神,转向南昌行营发报。国民党江西省政府主席兼南昌行营主任鲁涤平,此间正在吃早餐,看了机要参谋送上的电报,惊讶得身子后退了一步,口里大声“哦”了,一下,旋即脸色白了,语音都在发颤:“不,不可能的,哪有这样的怪事?”不管鲁涤平是…  相似文献   

13.
在蒋介石对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围剿”中,十万大军排成八百里的长蛇阵,由北向南,长驱直入,对红军分进合击。 在这个八百里长蛇阵的敌军中,处在中路的是张辉瓒第十八师。这个师和谭道源第五十师是南昌行营主任、第九路军总指挥鲁涤平的嫡系部队,又是这次“围剿”红军的主力军。张辉瓒初任第一纵队司令,后来鲁涤平又授意他为前敌指挥。  相似文献   

14.
《党史文苑》2010,(9):F0003-F0003
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在红军反“围剿”战争史、毛泽东军事思想发展史、第一次同内革命战争史小都具有蘑要地位,红军采取“求心退却、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任苏区人民的支援下,以少胜多,活捉前敌总指挥、中将师长张辉瓒,不仪保卫了中央苏区,而日.使中央苏区得到巩固与扩人,取得了反“围剿”的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作于1931年春的《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中曾写道:“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张辉瓒这个名字,对熟悉毛泽东诗词的人们来说并不陌生。蒋介石所倚重的这个“王牌师长”自从落入红军之手后,一场围绕赎救张辉瓒的谈判即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但张的结局却在阴差阳错中背离了中共领导人的初衷……国民党12万重兵第一次“围剿”朱毛红军就以悲惨的结局收场,这是南京政府和蒋介石等人万万没有…  相似文献   

16.
《湘潮》2017,(3)
正1930年10月,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毛泽东兴奋地挥毫写下了《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活捉张辉瓒的就是智勇双全的红军战士吴光远。1930年10月30日,天空泛白,雾雨散去,正在山沟里打转转的张辉瓒师完全窜进了我军的火力网里,几乎被我一举全歼。师长张辉瓒落荒而逃,化装后钻进山林子里藏了起来。这时,吴光远和一名老战士,来到张辉瓒躲藏的山上搜索。从小就在大山里摸爬滚打的吴光远,发挥他特有的山里人的优势,穿丛林,斩荆棘,健步如飞,目光锐利。经过大半天搜索,  相似文献   

17.
冯都 《广东党史》2003,(5):37-38
(一)秉性率直的毛泽东,从不掩饰自己的过错,他曾三次在不同的场合具体谈起了在江西永丰县君埠与胞弟毛泽覃争吵的事。 那是在1930年冬,国民党反动派调集10万兵力,气势汹汹第一次“围剿”中央苏区。敌张辉瓒师9000余人,拟从江西吉安县东固进攻永丰县龙冈和君埠。这时毛泽东的胞  相似文献   

18.
晓农  冯都 《党建文汇》2002,(6):20-21
张辉瓒这个名字,对粗知毛泽东诗词的人们来说并不陌生。而蒋介石所倚重的这个“王牌师长”自从落入红军之手后,一场围绕赎救张辉瓒的谈判即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但张的结局却在阴差阳错中背离了中共领导人的初衷……  相似文献   

19.
红军的第一张报纸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张报纸,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报纸,用植物叶子做成,创始人是红军某团的宣传员郭小才。1930年12月,红军一举粉碎了国民党的第一次"围剿",歼灭敌人9000余人,活捉其前敌总指挥张辉瓒。这一震惊中外的特大新闻传来,郭小才...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位国民党高级将领真实的故事,他的名字叫——宋瑞珂。国民党的整编66师中将师长,陈诚的爱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