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陈士奎 《实践》2002,(7):26-28
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既是一个经济理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方面要加深对马克思有关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理解,全面和准确地把握马克思的思想观点.另一方面要根据社会主义社会的新情况、新特点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作出新的科学解释和概括.具体说来应深化对以下几个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劳动创造什么价值?劳动创造财富价值、商品价值.商品价值是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统一.劳动怎样创造价值?有效劳动生产使用价值,一般劳动形成交换价值.商品价值与劳动生产力成正比.什么劳动创造价值?把总体劳动、整体劳动、系统劳动统称为社会共同劳动.是共同劳动创造财富价值、商品价值与剩余价值.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各有其义,各得其所.  相似文献   

3.
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价值创造主要解决劳动是否创造价值、创造多少价值的问题,价值分配主要是对已创造出的价值如何进行分配的问题,二者有严格的区别.因此,不能把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4.
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以及江泽民"七一"讲话中都提出要深化关于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要求,理论界对此积极响应.本文对大家发表的研究观点作一综述.主要有关于对劳动价值理论的重新认识与评价,关于价值的源泉,关于劳动价值论与收入分配,关于知识、科学技术、经营管理及第三产业是否创造价值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商品的价值是劳动社会化的表现.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中,价值表现为私人劳动的社会化,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中,价值表现为公有劳动和集体劳动的社会化.这种价值表现的特殊性是由现阶段公有制存在形式的特点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天然和人为,自然和自由的区分是理解价值问题的哲学前提.价值只同人为、自由相关.劳动及其特有的"自克-自取"结构是价值的源泉和基础.价值无论从其形成规定,即价值是"多出"、"超出"自然的趋向"圆满"的人文性真实,还是从其内容规定,即幸福、正义、崇高来看都源于劳动及其及"自克一自取"结构.耶、儒、释、道各价值系统分别以自己的特殊方式,如"苦难-恩典"、"克已-成圣"、"痛苦-解脱"、"自损-成道"等价值的构架,领悟到劳动及其"自克-自取"结构,但因其将结构与劳动分离开来而陷入价值偏枯.  相似文献   

7.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无差别的劳动,价值的源泉是劳动.这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常识.  相似文献   

8.
王洁  于翔 《实事求是》2002,(4):24-26
当代市场经济的发展 ,引起经济学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这一经典学说的新一轮的争论。这次争论主要集中在三个基本问题上 :一是所有的社会劳动是否都创造价值 ;二是所有的生产要素是否都创造价值 ;三是价值创造是否是价值分配的依据。深入探讨上述基本问题 ,得出正确的结论 ,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并指导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 ,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必须深化和拓展对生产劳动的认识为了确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以能否创造价值为标准 ,把劳动区分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能创造价值的劳动是生产劳动 ,不…  相似文献   

9.
任何一种社会劳动,都有其价值所在.那么,党史工作的劳动价值到底怎么估价?之所以提出这个课题,是因为党史工作的劳动价值从来没有定性和定量.我们从一个党史工作者的角度,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党史工作劳动性质的定义每一个有行为能力的人,在社会生活中,都要劳动.在劳动具有私有性和社会性的经济条件下,只要劳动,就必然创造价值.马克思从分析商品入手,发现了商品的二重性(价值和使用价值)和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并证明: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按照马克思的基本分析方法,人们通常把劳动分为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或称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因党史工作属党政机关范畴,人们一般地把党史工作的劳动性质理解为脑力劳动.而党史工作的性质是同级党委的党史工作机构和党史研究部门,即“党委系列,事业单位、科研性质”.从党史的具体业务来看,主要是党史资料征集,党史研究,党史编纂.就党史资料征集而言.不仅需要查阅档案,而且  相似文献   

10.
魏石 《唯实》2002,3(2):28-32
如何认识劳动价值论是当代中国乃至关系世界全局的大事 ,需要给予理论上的阐述和令人信服的说明。重温马克思当年在《资本论》中论述劳动价值论的研究思路 ,有助于当前有关劳动价值论的深入讨论。马克思围绕劳动价值的基本问题至少集中分析了四个层面 :首先 ,点明劳动价值的存在。其次 ,分析劳动价值的由来。再次 ,揭示劳动价值的联系。最后 ,指出劳动价值的实质。通过分析 ,全面解读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真谛 ,才能联系实际 ,深化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以来,“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成为理论研究的热门话题。理论学术界结合新的实际,在深化认识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方面,主要集中于四个问题:一是如何拓展劳动的概念,如何认识科技劳动和经营管理劳动是劳动的重要形式;二是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如何划分,第三产业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三是劳动是否是唯一的价值源泉,非劳动要素是否参与价值创造;四是按资分配是否存在剥削。十六大报告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对上述问题做了科学地回答,丰富…  相似文献   

12.
朱平 《党史博采》2005,(3):76-80
劳动对人的意义和价值具有手段和目的两重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全面揭示劳动的两重性及其相互关系的经典理论.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对马克思劳动范畴和劳动价值论一直是在经济学的范畴内进行解读的.马克思关于“劳动是生命的自由表现和生活的乐趣“的思想被悬置在劳动价值论的思想体系以外,这是当今社会工具理性盛行、人的发展严重滞后等“现代病“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根源.劳动的手段意义是永恒的,劳动的目的价值则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主义是使劳动的手段意义向其目的价值过渡的历史时期.因此,社会主义不仅要实现劳动者对劳动产品的占有,还要逐步实现对劳动本身的占有.  相似文献   

13.
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劳动及其结果,同人的需要密切相关.马克思曾着重考察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及其结果同劳动者的需要之间的严重相悖关系,并以其特殊的理论视角提出了富有价值论内涵的“异化劳动”范畴.这对于我们今天的价值论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沿着“异化劳动”范畴始终关注人的价值追求的思路,本文分析了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环境生产中的异化对于人的价值实现形式的影响和制约.文章认为:全面地扬弃异化劳动的各种具体形式,是实现人的生命价值、精神价值和环境价值的有效途径和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4.
当前,分配制度改革引发了一系列新的理论和认识问题,需要我们研究并予以回答。这些问题概括而言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理论是什么?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照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而必须深化认识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寻找新的历史条件下收入分配的依据,并结合实际提出新的收入分配理论。  相似文献   

15.
魏石 《唯实》2002,(2):28-32,27
如何认识劳动价值论是当代中国乃至关系世界全局的大事,需要给予理论上的阐述和令人信服的说明。重温马克思当年在《资本论》中论述劳动价值论的研究思路,有助于当前有关劳动价值论的深入讨论。马克思围绕劳动价值的基本问题至少集中分析了四个层面:首先,点明劳动价值的存在。其次,分析劳动价值的由来。再次,揭示劳动价值的联系。最后,指出劳动价值的实质。通过分析,全面解读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真谛,才能联系实际,深化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  相似文献   

16.
卢宇峰 《探索》2007,(4):80-85
价值是主体对客体的需要与客体对于主体有用性的统一.在生产和交换过程中,价值决定劳动投入的方向和数量,因而可以通过劳动得到衡量.价值劳动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经济学中的运用与贯彻,也是一种价值本体论,与人本主义相一致.在国内、国际的市场经济活动中,不论是在微观上还是在宏观上,都要以价值或市场为导向,坚持价值本体论和价值本位主义,进行经济发展战略的决策与调整,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潜在价值和价值的辩证关系 1.潜在价值和价值是不同的 首先,它们具有不同的时空属性.价值所体现的是市场主体之间现实的经济关系,潜在价值所体现的是市场主体之间将来有可能发生的经济关系;价值的实体是已经形成了的人类劳动,潜在价值的实体则是将来有可能形成的人类劳动.  相似文献   

18.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的基石.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本身具有价值,同时知识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参与使用价值的形成,但创造价值的仍然是人类的活劳动,劳动价值论仍然适用.同时我们应认识到知识经济条件下劳动价值论在价值的计算基准、劳动结构、劳动方式、劳动产品的形式等方面都具有新的内涵和特点.  相似文献   

19.
杨兆文  许绍忠 《实践》2002,(4):21-23
早在1999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十五“计划的&lt;建议&gt;中就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又进一步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  相似文献   

20.
智士才 《新视野》2002,1(1):24-26
一、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是理论研究工作者的责任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十五”计划的《建议》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再一次指出:“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在党的正式文件中连续几次提出要深化一个理论问题的研究和认识,这是不多见的。这足以说明,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是一个多么重要的问题!同时也说明,作为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