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由于受身体条件限制,加上体制及社会观念的影响,残疾人在激烈的劳动力市场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和各地实施办法的出台,为广大残疾人就业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使大部分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  相似文献   

2.
保障法第九章是关于授权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条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实施办法及保障法生效时间的规定。 第53条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本法规定有关条例,报国务院批准施行。这里所讲的条例是指  相似文献   

3.
正川财规[2021]5号省级各部门,各市(州)及县(市、区)财政局、税务局、残疾人联合会:为规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促进我省残疾人就业,根据《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实施办法》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税[2015]72号)、《财政部关于取消、调整部分政府性基金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17]18号)等规定,我们制定了《四川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4.
<正>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70号《山东省残疾人就业办法》已经2013年11月22日省政府第20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2月1日起施行。省长郭树清2013年12月16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的劳动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国务院《残疾人就业条例》和《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等法律、法规,结  相似文献   

5.
第一条为了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平等充分地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6.
<正>江苏省人民政府令第172号《江苏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已于2023年1月27日经省人民政府第1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23年4月1日起施行。省长许昆林2023年1月31日第一条为了促进残疾人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保障残疾人的劳动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国务院《残疾人就业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开展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适用本办法。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88号《残疾人就业条例》已经2007年2月14日国务院第16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二○○七年二月二十五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的劳动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其他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国家对残疾人就业实行集中就业与分散就业相结合的方针,促进残疾人就业。  相似文献   

8.
《中国残疾人》2007,(4):6-7
《残疾人就业条例》已经2007年2月14日国务院第16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二○○七年二月二十五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88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的劳动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其他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88号《残疾人就业条例》已经2007年2月14日国务院第16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二○○七年二月二十五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的劳动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其他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国家对残疾人就业实行集中就业与分散就业相结合的方针,促进残疾人就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残疾人就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制定优惠政策和具体扶持保护措施,为残疾人就业创造条件。第三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88号《残疾人就业条例》已经2007年2月14日国务院第16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二○○七年二月二十五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的劳动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其他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国家对残疾人就业实行集中就业与分散就业相结合的方针,促进残疾人就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残疾人就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制定优惠政策和具体扶持保护措施,为残疾人就业创造条件。第三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  相似文献   

11.
赵忠远 《人大建设》2001,(10):46-4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强了教育法制建设,先后制定实施了《学位条例》、《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及教育行致法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教育地方性法规,初步形成了我国教育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2.
地方性法规能否授权社会团体参与行政执法,各地的作法还不尽一致。作者联系实际,对此进行了探讨,可供读者参考。有一个地方性法规《残疾人保障法实施办法》草案,给残疾人联合会这个社会团体规定了一些涉及教育、卫生、劳动、人事等项工作  相似文献   

13.
执行性地方性法规是指立法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中规定的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而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执行性地方性法规在整个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中 ,占的比重较大 ,大体可分为三种情况 ,本文拟结合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实际做一些分析。  一、根据法律规定制定的实施办法这是典型的为执行法律而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截至 2 0 0 3年底 ,我国现行法律有 18部明确规定省一级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可以根据该法制定实施办法。其中大多数规定 ,实施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制定 ,如《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义务教育法》《城市规划法》《人民…  相似文献   

14.
《中国残疾人》2012,(7):16-16
6月11日,《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全文)发布,文中提到“残疾人权利”:发展残疾人事业,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实施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健全相关的配套法规。制定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研究制定康复条例,修改残疾人教育条例。——将城乡残疾人普遍按规定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建立贫困残疾人生活补助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为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提供稳定的制度性保障。  相似文献   

15.
完善备案审查制度 加强人大立法监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立法体制是统一的,又是多层次的,除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法律以外,国务院可以制定行政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以及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可以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国务院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制定规章。为维护国家法制统一,保证宪法、法律的贯彻实施,宪法及有关法律规定人大行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政报》2006,(8):26-28
为保障残疾人的劳动权利,促进残疾人就业,自治区人民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及《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发布了《内蒙古自治区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  相似文献   

1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自一九九一年五月十五日起施行。这是我国保障残疾人公民权利的根本措施,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我国人民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残疾人保障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是涉及每个公民的基本法律之一。为切实做好宣传教育和贯彻实施工作,特作如下通知:  相似文献   

18.
1994年颁布实施的《残疾人教育条例》是我国第一部有关残疾人教育的专项法规,也是《残疾人保障法》颁布实施后,最早制定实施的有关残疾人权利保障的配套行政法规,至今已实施22年.此次修订后的《残疾人教育条例》在理念上更加体现教育公平,体现权利为本,明确禁止任何基于残疾的教育歧视;在教育方针上,明确“保障义务教育,着重发展职业教育”,提出“提高教育质量”“积极推进融合教育”和“优先采取普通教育方式”;进一步明确了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责;强调了合理配置特殊教育资源、规范教育教学、提高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和待遇等要求.  相似文献   

19.
《四川政报》2022,(22):13-17
<正>川府规〔2022〕6号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有关单位:现将《四川省〈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2022年11月7日四川省《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残疾的发生,减轻残疾程度,保障残疾人康复权益,推进健康四川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20.
我国国情和政治制度与西方不同。我国实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依照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立法法的规定,对国家的立法权限作了划分: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制定法律;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制定行政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但不得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制定民族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分别报上级人大常务委员会批准;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也可以制定本市需要的地方性法规,报请省、自治区的人大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