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秉林 《工会博览》2009,(10):78-78
中国有句名言,“人无信则不立”。它是说,人要想在世上立足,必须要讲诚信;否则,“君子不与交”也。这是讲做人的原则,又如中国著名的“仁、义、礼、智、信”之说。我国当代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也明确把“明礼诚信”列为社会行为之基本准则。在基督教价值观占主导地位的西方发达国家以及伊斯兰教国度,也均把诚信作为人类的美德继承发扬。由此看来,诚信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一种本质。  相似文献   

2.
陶杰 《南风窗》2010,(2):94-94
<正>张爱玲说:"作家是生来被人误解的。"导演也一样。中国当代电影大师张艺谋更不例外。如果说张艺谋的《三枪拍案惊奇》是"老谋子"从影以来的最佳作品,许多人一定会气炸了肺——阴阳怪气、荒谬胡闹,有人说是春节联欢晚会的扭曲抹黑版,谴责张艺谋之"堕落",早已成为网络新一代知识界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3.
石勇 《南风窗》2013,(1):41-42
整个社会生态系统在恶化,一方面可以说是作为根源、逻辑原点的体制带来的,但另一方面,也是"社会"的各个子系统、结构之间不匹配,甚至存在结构性冲突一直得不到消除带来的。2013年,中国社会已嗅到了"改变"的气息。但17世纪英国政治哲学家霍布斯所描述的那种"自然状态",在某种意义上,似乎仍然站在一个遥远的地方,诡异地招手。关于要"改变"的东西,可以列出一个清单,人们都耳熟能详:腐败、滥权、阶层固化、贫富悬殊、道德沦丧、诚信缺失、社会冲突、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经济结构畸形……这一清单还可以列下去。这显然是整个社会生态系统在恶化。它们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病毒已经传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扩散。也许,既要考虑"杀毒",也要考虑  相似文献   

4.
朱仲南 《南风窗》2014,(3):95-95
<正>不少潜规则成为风俗、习惯、人情世故,成为心理需求、情感需求的延伸,不必过于神秘,过于夸大。什么是潜规则?人们大概知道指的是什么,但又说不清楚是什么。如同问别人,什么是"白富美",什么是"富二代"?谁也不知标准是什么。这就像许多年前被批的"走资派",满街都是大字报、标语。到了今天,很多人也说不清楚。反正说你是不是也是,说你不是是也不是。在学校,一个级组长也被说成是当权派,  相似文献   

5.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在我们这个流行乡愿、惧官的社会里,对既有体制的"服从"即便不被视为美德,也会被当作生存法则而反躬践行。而即便抱持常理的"不服从",也往往会被视为"逆上的异端"。"公民不服从"是美国作家梭罗开  相似文献   

6.
《南风窗》2016,(25)
80后诗人阿斐说,"诗如其人",诗人首先是一个人,一个诚实于内心的人。而生于50年代的诗人杨克说,无论是鲍勃迪伦,还是屈原、李白、杜甫、艾青、北岛……到最后诗歌始终回归到人的本真身上,而诗歌的魅力,也在于那种能"撞击胸腔"的、能进入人们生活空间的语词。  相似文献   

7.
谁才是懒汉?     
石勇 《南风窗》2013,(9):11-11
"福利制度是在养懒汉",这是一个对"再分配"的经典指控。它往往出自政治光谱上的"极右"之口。在美国,如果民主党人说了这句话,或者,在欧洲,如果工党或社会党的人也持此论调,那一定令人吃惊。另外,一个人哪怕恨福利制度恨得咬牙,只要他还是个官或想当官,也不敢公开说出来,因为说民众"懒惰"是不可原谅的政治犯规行为。2012年,罗姆尼和奥巴马争美国总统宝座时,就因口急扯出了一个"47%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世界杯足球赛上多了一个东西,就是"视频助理裁判"。这个"裁判"的出现还真是厘清了不少以往足球赛上说不清道不明的违规争议,让参赛者和全世界的观众对最终的判罚心服口服,不再瞎猜或心存不满。有句老话儿叫"无规矩何以成方圆",这句话大凡懂事的国人都知道。说起来,这句话到今天也不过时,我们还是要不断地提醒人们——凡人凡事千万要知道规矩,遵守规矩,否则,人不罚你天也不容。世上的规矩,立得再多也是有数的,而且人在哪个圈子里生活,大多  相似文献   

9.
读到唐小兵先生的《胡适:伟大先知还是一介书生?》一文,才知今年是胡适先生诞辰120周年。90年代初,我的硕士论文写的是关于胡适的改良政治思想,从这一意义上说,胡适,是我从事学术研究的"第一个对象"、"第一人"。我竟然忘记了"第一人"诞辰120周年纪念,感觉有点惭愧。研究者往往会对自己的研究对象因"了解"而趋"同情",我也是如此。初读时,胡适改良思想是被放在正确革命之对立面来看待的,读着读着,便开始同情胡适之改良了。可是,这又与因受教育而对革命持肯定的态度发生冲突。"革命"与"改良",便在一个"半梦半醒"的青年学生思想观念中纠结、斗争起来。求解不得,还写过一封信求教国内胡适研究一专家。专家回信说:这个问题太复杂,  相似文献   

10.
苏乐 《南风窗》2011,(26):14-14
读到唐小兵先生的《胡适:伟大先知还是一介书生?》一文,才知今年是胡适先生诞辰120周年。90年代初,我的硕士论文写的是关于胡适的改良政治思想,从这一意义上说,胡适,是我从事学术研究的"第一个对象"、"第一人"。我竟然忘记了"第一人"诞辰120周年纪念,感觉有点惭愧。研究者往往会对自己的研究对象因"了解"而趋"同情",我也是如此。初读时,胡适改良思想是被放在正确革命之对立面来看待的,读着读着,便开始同情胡适之改良了。可是,这又与因受教育而对革命持肯定的态度发生冲突。"革命"与"改良",便在一个"半梦半醒"的青年学生思想观念中纠结、斗争起来。求解不得,还写过一封信求教国内胡适研究一专家。专家回信说:这个问题太复杂,  相似文献   

11.
人无信,则人避之,孤家寡人,人人弃之;人有信,则人信之,朋友四海,人人助之。有谚云:“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由此可见,讲诚信的人是会受到人们的爱戴的。  相似文献   

12.
诚信危机拷问"考试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社会里,人们从开始上学到步 入社会,一生不知要经历多少考试。考试, 原本是检验知识、测度智力的一种方式。 然而,随着考试日益演化成组织者、管理 者、商家等多方获利的"考试经济",接踵 而至的作弊丑闻和泄题事件所暴露出的诚 信危机,掀开了"考试经济"的盖子,使 人们有机会看看盖子下面的金钱交易与利 益比拼。  相似文献   

13.
乔布斯的老师是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礼伟 《南风窗》2011,(22):59-60
布兰德是科技乌托邦的坚定信仰者,他说,"我们如同众神,我们不妨越来越擅长做到这一点",认为拥有科技利器的人们可以像神一样无所不能。顾城则说"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这是更高的东方精神境界,非美国人布兰德可比。BBC在播送悼念发明家史蒂夫·乔布斯的新闻专题时,  相似文献   

14.
不管你如何强烈地希望健康长寿,吃药进补,照样可能百病缠身,自减寿数.假如日常生活中可能尽量摒弃"五难",就有可能登上长寿之巅.名利不去为一难 老子曾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就是说人们不受利欲的引诱,不作过分的奢求,这既不是什么耻辱,也不会有什么危害.如果不是这样,为了名利而千方百计,日夜钻营,只能是心劳日拙,导致百病丛生,丧志折寿.但愿每一个人都学会在平平淡淡中细品生活的甘泉,做人要戒贪欲邪念,做到"行也要安然,坐也要安然,名也不贪,利也不贪,粗茶淡饭乐陶然".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中国大陆、台湾和美国都在台湾海峡及其周边水域举行重大的军事演习。这些演习JL乎是同时进行的,这并非巧台减偶然。美国太平洋部队司令托马斯-法戈海军.上将当时正在对该地区进行例行访问。他访问jlE京时,r11国夕}长李肇星告诚他停止军事演习,停止向台湾出售武器,这恰恰就是李肇星上周向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赖斯发出的警告。美国军事官员证实说,如果说举行“夏季脉动2004"军演完全是为了台湾和小闲火陆的利益,那就有点夸人其词了。奖国国防部一位高级人士对本报记者说:“说这次演习是针对中国的,是不突之词。同样,说它不是针对中国…  相似文献   

16.
燎原 《南风窗》2013,(6):60-62
15年来,胃癌、食道癌等病症一直笼罩在大刘村上空。全村2300多人,"村里每年有不低于千分之五的人患上了癌症,至今累计有150个人患癌症。"刘志军说,除了癌症,侏儒等一些怪病也在村里流行。在山东潍坊"两天查了715家企业",但"找不到谁干的",还涉嫌给企业"通风报信"的时候,河南中鹤集团长期地下排污被人"扒"了出来。当地环保部门对此矢口否认。不过,中鹤集团承认了渗坑排污的事实,但强调"是2008年以前的事了,现在不排了"。  相似文献   

17.
本文剖析了民法中诚实信用原则社会现状和制度现状,结合社会诚信体系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和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需要,从将诚实信用纳入教育体系,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以健全制度监督诚守信用施行和政府机构和公职人员要做践行诚守信用领路人四个方面研究民法中诚实信用原则的发展建设和要求。  相似文献   

18.
贪官当知耻     
《南风窗》2014,(18)
<正>古代说"刑不上大夫",并不是说当了大官就可以有了"免死牌",而是说大官有惩罚标准更高的"礼"。有罪有责就应该自杀谢罪。日本人有没有"罪恶感"一直是近代文化人类学争论的课题之一。有一派学者认为,日本没有罪恶感,但却有很强的"羞耻感",因此,日本人会为了丢脸而切腹自杀。几年前,有一对日本的老农夫妇,他们经营养鸡场,有次心存侥幸,把病死鸡拿出来卖,事情被人踢爆,这对老  相似文献   

19.
正前言:提起"四大名著",有人常说:"读红楼,要过情关;读水浒,要过利关;读西游,要过欲关;读三国,要过争关。"这反映出在中国儒家思想影响下,人们对古代"四大名著"价值取向的客观态度。研读好"四大名著",不仅能为我们提供阅读中国传统人文、社会、伦理、历史、地理、民俗、心理、处事策略的机会,也会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自己的民族和文化。那么,今日"四大名著"说与古代"四大奇书"说是怎样一种关系?古代"四大奇书"之说是"捧"和"骂"出来的吗?为何"四大名著"之说流行于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年代初?  相似文献   

20.
正建筑业是一个艰苦行业,风吹日晒、寒来暑往。戴伟泉出任项目经理近5年来,始终本着一份对岗位和企业的挚爱之情,坚持在施工一线拼搏着。他低调做人,埋头苦干,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和滴滴滚烫的汗水对企业献出一个"诚"字,对职工付出一个"爱"字,对自己定出一个"严"字。用创新造精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