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二、被访者对改进退休年龄规定的需求 1.对女工人退休年龄的建议 调查显示,对工人退休年龄的要求是多样的,但性别平等的可选择的退休年龄设计(弹性退休)受到多数人的欢迎。  相似文献   

2.
7月1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称,建议中国从2016年实行延长退休年龄的政策,许每两年延长1岁退休年龄,到2045年不论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有专家表示,提高退休年龄的目的是为了,缓解劳动力总量减少的速度。(7月2日《京华时报》)  相似文献   

3.
7月1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称,建议中国从2016年实行延长退休年龄的政策,并每两年延长1岁退休年龄,到2045年不论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有专家表示,提高退休年龄目的为放缓劳动力总量减少的速度。(7月2日《京华时报》)  相似文献   

4.
三言两语     
《干部人事月报》2010,(10):55-57
“延迟退休”引发的猜想 目前,有研究机构提出,鉴于我国人口寿命延长的实际情况和养老保险基金压力,应当延迟退休年龄。有人因此误以为我国即将更改退休年龄,社会各界对此高度关注,并引起讨论。对此,人社部副部长王晓初表示暂时不会调整退休年龄,有关部门目前只是在研究一些“延迟退休”的建议,并不代表现行退休年龄规定即将更改。  相似文献   

5.
图片故事     
《干部人事月报》2011,(4):67-67
我国正研究延迟退休年龄 近日,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1年会上表示,我国正在结合国情研究延迟退休年龄。  相似文献   

6.
延迟退休年龄之所以引起大家的极大关注.在于它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社部此前对有关退休年龄的研究已进行多年.说明退休问题已无法回避。延迟退休年龄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保基金收支不平衡、部分国家延长退休年龄。其中,养老金支付存在巨大缺口这个因素尤其受到各界关注。  相似文献   

7.
魏杰 《人民政坛》2012,(9):37-37
随着我国劳动者健康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和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延迟退休年龄应该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方法是推迟退休年龄.使劳动力队伍老龄化。延迟退休年龄之所以被一些国家政府所采纳.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维持“在职人员”与“退休人员”人数的比例,  相似文献   

8.
各国男女退休年龄数据可以作为政府决策的信息依据,也是多种学科(如人口学、社会保障学、劳动经济学和性别社会学等)的基础研究材料。本文试图对世界男女退休年龄现状作一整理分析,以供参考。 本文所依据的参考书主要是美国社会保障署编写的《全球社会保障-1999》。该书收录了全世界172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其中,退休年龄(或领养老金年龄)有明确规定的国家(地区)有165个。本文所引资料除另注明者外均源于此书。 在整理分析以前,先对有关名词作一点说明。1、“退休年龄”与“领养老金年龄”。“退休年龄”与“领养老金年…  相似文献   

9.
《中国妇运》2012,(4):42-44
根据我国现行的退休制度,男干部和男工人的法定退休年龄为60岁、女干部为55岁、女工人为50岁,男女退休年龄存在5到10年的差距。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刚性规定的退休年龄所表现出来的男女不平等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以人为本和兼顾公平的时代要求,引发越来越多的社会矛盾。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无论是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还是全国妇联和一些妇女组织,  相似文献   

10.
《劳动保障世界》2005,(1):14-14
近日,一位姓陈的读者来信咨询:他已超过了法定的退休年龄.现在退休养老金的缴费年限是按实际退休时还是应按法定退休年龄计算。  相似文献   

11.
《创造》2012,(1):9-9
根据现行规定,我国法定退休年龄为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但近日有报道称,全国妇联、人社部等国家有关部委正在研究弹出退休制,打破这种一刀切。也就是在一定年龄段内,人们自主选择退休年龄。  相似文献   

12.
话吧     
《干部人事月报》2008,(23):49-49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向外界透露,相关部门正在酝酿条件成熟时延长法定退休年龄,即女职工从2010年开始,男职工从2015年开始,采取每3年延迟1岁的“小步渐进”方式,逐步将法定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法定退休年龄也称为正常退休年龄,它的设计是按人口出生时间动态设定的,而且男女退休年龄统一。根据美国法定退休年龄标准的设计,1924-1937年的14年间出生的人口,统一执行65岁(整数)  相似文献   

14.
数字天下     
《时事报告》2012,(4):7
退休年龄也应与时俱进新中国成立初期制定的退休年龄,一直沿用至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剑阁认为,退休年龄也应该与时俱进,当年我国的人均期  相似文献   

15.
女性退休年龄的问题已争论多年,在今年的“两会”上又成热点。来自官方的表态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审慎研究女性退休年龄问题;而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则建议可以把提前退休的选择权交给妇女。  相似文献   

16.
笔者以社会性别视角检视关于退休年龄改革的“四步”方案、“小步渐进”方案、“分步推进”方案和“柔性退休”方案,发现其中存在对性别平等的忽视和误解,阐述了退休年龄改革的首要目标、理念和立法技术。提出“双轨制弹性退休”方案,以消除性别歧视为首要目标,兼顾不同岗位男女职工的需求及利益期待差异,尊重其在满足工龄或者缴费底线的前提下选择提前退休的权利,同时考虑就业和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加剧的现实,设置自愿弹性退休制与强制性退休制相结合的退休年龄制度。  相似文献   

17.
《协商论坛》2012,(4):31-31
我国现行退休制度形成于上世纪50年代,制定的依据是建国初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法定退休年龄标准源于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社会发展至今,这种高度计划集中的“一刀切”式的退休规定,已经不能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在退休年龄上应更注重个体差异,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实行弹性退休制度。  相似文献   

18.
《就业与保障》2005,(5):33-33
小保:《就业与保障》2005年第3期38页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澄清没有延长退休年龄计划:中国目前当务之急不是延长退休年龄,而是执行现有规定,女职工55岁、男职工60岁退休。请问:女职工现有规定是55岁退休?还是50岁退休。请回复为盼!  相似文献   

19.
延迟退休年龄,之所以引起社会极大关注,在于它事关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与每个人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应该说从理性和长远角度看“延迟退休年龄”是一种“必然趋势”。关键是如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解决好就业问题、公平问题,通过良性制度设计、运行达到“减轻缴费负担,提高养老待遇”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由于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受教育年限以及预期寿命延长等因素,在退休年龄和政策方面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要适应人口结构和社会心理的变化。不能简单搞“一刀切”。而一旦确定延长退休年龄.在制度方面也要有弹性,为劳动者提供柔性化和个性化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