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千百年来思想家们苦苦寻觅、渴望解答的问题,也一个是常思常新的问题。对西方市民社会进行历史性的梳理,目的不仅仅在于揭示西方市民社会及其理论变迁的过程与原因,更重要的在于揭示西方市民社会的精神与本质。  相似文献   

2.
冷战后,西方国家政党在变革和转型过程中加深了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出现的意识形态模糊、政党组织萎缩、社会功能弱化和治国理政乏力等危机。这些危机的出现与加深主要是西方国家社会结构转型、社会组织力量竞争、现代媒体发展等外部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围绕着冷战后西方国家政党危机,学术界形成了政党衰落和政党调适两种观点。政党危机与政党发展并存背景下,政党衰落论略显悲观,而政党调适论不仅客观与辩证,而且也为西方国家政党通过变革摆脱危机和推进世界政党政治健康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产业和劳动力结构的服务化、信息化趋势;劳动力队伍呈现知识化、脑力化,以知识分子为主的中间阶层不断扩大.为此,西方信息社会理论宣称资本主义社会已经让位于信息社会.实际上,西方学者所推崇的信息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但信息社会不能改变资本主义的命运.  相似文献   

4.
郭纪 《求是》2011,(23)
西方国家存在很多社会矛盾,民众抗议示威并不少见,但很少酿成恶性事件,对社会整体稳定也构不成大的威胁。近年来,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西方社会动荡明显加剧,许多国家接连发生大规模群体性抗议示威,但社会仍然  相似文献   

5.
《理论与当代》2002,(1):34-34
第一,伴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迅猛发展,西方的文化霸权问题在国际社会中也愈发凸显出来,西方国家把这种文化霸权作为处理国家关系中的一种重要资源。所谓西方文化霸权,就是西方国家把其物质生活方式、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一种普世的行为准则加以推行,赋予自己  相似文献   

6.
公民教育源于近代西方国家,是市场经济与大工业发展的产物,也是西方近代国家主义的产物。学校公民教育是公民教育的主要实践途径,西方公民教育思想以倡导人性的解放为主旋律,尊重公民在民主社会中的自由、平等为前提条件,培养公民独立思考、社会批判的意识与能力,民主参与意识与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我们需要积极总结西方公民教育的经验,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公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7.
燥动的城市     
《廉政瞭望》2011,(18):38-39
近段时间,西方国家先后发生多起暴力骚乱等事件,其背后的深层社会根源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8.
《当代贵州》2011,(12):20-20
西方国家对社会管理的定义: 第一,西方国家的社会管理主要意指政府力量对独立于政治、经济领域之外的那部分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一方面,这种管理提供成其为国家所必需的基本秩序;另一方面,现代政府社会管理的主要方向是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一个稳定良好的社会环境。第二,与公共服务的差别在于:西方国家的社会管理相比较而言带有更重的“规制”色彩。这在西方国家整体“服务型政府”的背景下构成了其刚性但又不可或缺的职能。第三,这里所说的社会管理职能主要由政府来行使,但是越来越多的私营部门和社会团体也开始进入部分社会管理过程。  相似文献   

9.
李志军 《前线》2017,(2):28-32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军事战略,与其历史文化环境和思想文化传统密切相关,与其凝结其中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密切相关。把握当代西方军事战略的现实走向,必须把握其思维方式的发展脉络和发展趋势。当前西方社会思维方式呈现出许多新变化新特征新趋势,对西方军事战略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2,(15):21-22
西方的主流社会正日益担忧,中国道路或者说中国模式,是对西方模式的挑战,甚至是对西方价值观的挑战。西方曾有两大冲突理论,一是“社会制度冲突论”,二是“文明冲突论”。值得警惕的是,西方正在形成第三种冲突理论——“发展模式冲突论”。改革开放初期,西方社会曾对中国击掌欢迎,认为中国很快会演变为一个西方式的国家,加入他们的阵营。但是,当他们的期待“受挫”后,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这些西方国家便掀起一轮接一轮的“中国威胁论”,并进行了以“围堵”和“接触”为代表的两手策略。  相似文献   

11.
问:编辑同志,您好。最近一段时间,西方国家给中国、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国家贴上"国家资本主义"的标签,并称"国家资本主义"是西方"自由资本主义"迄今面临的最强劲敌人。请问怎样认识西方国家的这种行为?  相似文献   

12.
国家问题是资本逻辑下影响民生和社会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人们是在国家与市民社会(经济社会)框架内讨论国家问题的,由于忽视了生活世界或人类社会这一合法性基础,因而从根本上扭曲了马克思的国家理论,助长了钱权勾结和资本形而上学。本文分三个阶段,分别讨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代表人物的国家理论,以说明他们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围绕着一个核心问题,即国家的合法性基础,从总体上展开了国家与市民社会,国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尤其是公共领域和生活世界的探讨,成为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在当代的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3.
中西方养老文化差异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馈模式”和“接力模式”可以用来概括东西方代际文化的特征,中国具有尊老敬老的文化传统,而西方国家则是家庭关系松散,家庭养老文化缺失。而且中西方在养老主体、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法律约束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在我国,要努力弘扬“尊老敬老”的孝文化传统,形成敬老爱老、扶老助老的社会氛围;建立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社区服务为依托、社会机构为辅助的养老服务模式,有效利用家庭、社区和整个社会的养老服务资源;通过不断创新与老年人相关的就业理念和就业政策,逐步实现老年就业;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推广老龄社会的老年关怀。  相似文献   

14.
民生国家与福利国家既有联系,更有区别。从基本内涵、生成背景、理论基础、本质属性以及建构路径等五个方面,对民生国家与福利国家进行比较,可以得出三点启示:中国正在建设的民生国家与西方福利国家都可以为执政党获取执政合法性资源提供民众基础;改善民生福利,要注重协调多元主体,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应辩证看待西方发达国家的福利政策,坚定走中国特色的保障与改善民生道路。  相似文献   

15.
西方国家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比较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剑平 《唯实》2011,(10):52-56
非税收入是指政府为实现其社会公共职能,采取收费和基金等形式取得的政府收入,是各国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补充。西方国家在非税收入立法、非税收入构成与确定、非税收入收费标准设置、非税收入使用、非税收入监督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做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系统地对西方国家非税收入管理实际运行相关方面进行比较,归纳并总结西方国家非税收入管理发展的最新趋势,对推进我国非税收入管理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国家问题是资本逻辑下影响民生和社会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人们是在国家与市民社会(经济社会)框架内讨论国家问题的,由于忽视了生活世界或人类社会这一合法性基础,因而从根本上扭曲了马克思的国家理论,助长了钱权勾结和资本形而上学.本文分三个阶段,分别讨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代表人物的国家理论,以说明他们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围绕着一个核心问题,即国家的合法性基础,从总体上展开了国家与市民社会,国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尤其是公共领域和生活世界的探讨,成为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在当代的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7.
西方国家执政党也具有执政党和领导党的双重身份,但它并非国家权力中心,既不直接施政,也不直接对政权机关和社会发号施令。其领导主要由执政来体现,并且执政活动基本上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律化。  相似文献   

18.
房宁 《理论导报》2015,(2):57-58
西方国家社会治理的重点是守住"底线",集中资源、集中力量打击惩处违反法律、触犯社会秩序和超越社会道德底线的社会行为,只要"不犯法",政府就不管百姓事。西方与我国都奉行和强调依法治国,但西方国家更注重法制的实施,注重对于法律和制度的实际落实。与我国社会治理主要运用行政手段不同,西方发达国家在社会治理中特别注重运用经济手段,倾向采用经济处罚规范社会行为,利用经济杠杆调节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9.
王艳 《党员文摘》2007,(3):34-35
当西方世界的女人们还在通向权力顶峰的道路上跋涉。在绝对男权社会的南亚国家.女人却先后成为男人效忠的对象。  相似文献   

20.
西方国家中的“身份政治”现象的本质是:西方统治阶级为了稳固统治地位,故意根据社会成员的身份之不同将社会撕裂为众多对立的群体,然后诱导有关社会群体发生相互对抗,以达到掩盖阶级矛盾、转移被统治阶级的注意力、引导社会走向、对被统治阶级分而治之等目的。“身份政治”是一个独特的分析视角,可以成为分析几乎所有政治问题的一个理论工具,但通常只有直接因社会成员的身份特征之差异而产生又不能被归入“身份政治”之外的其他政治范畴的政治冲突才被归入“身份政治”的范畴。通过东、西方对比可知,“身份政治”现象在西方国家的泛滥既源于现实原因,也源于文化、历史、阶级、制度方面的原因。从总体上看,“身份政治”泛滥是一种瓦解社会凝聚力、增加社会对抗性的现象,国家应合理地致力于减少社会的差异性、促进社会的同质性,致力于形成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意识形态、文化,致力于减少社会中不同群体因各种差异而产生的对立,特别是要注意防范外部势力利用本国内部的各种差异有意制造对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