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6 毫秒
1.
政治体制的改革和意识形态的更新,是现时期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的迫切要求。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开始了经济体制的改革。改革是部分的、局部的、纯经济的,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没有使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社会改革和文化改革结合。新的经济体制同旧的经济体制目前处于平衡和胶着状态。为了克服改革中所出现的问题,所采取的方法基  相似文献   

2.
梁晓佳 《学理论》2012,(20):4-5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曾提出一个总的理论——"摸着石头过河",批判地继承了民族的改革精神,他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发展和完善、改革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等理论,是对中华民族改革精神的继承、发展和超越。但究竟什么样的改革才是适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正确选择呢?我们并没有可以借鉴的固定模式,这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探寻的。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的改革观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一是改革只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邓小平的改革方向观。二是改革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这是邓小平的改革主体观。三是改革最终要实现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的改革目标观。邓小平关于改革的方向、主体和目标的深入论述,对我国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各地对乡镇机构进行了乡镇撤并、机构和人员精简、调整条块分割等改革措施。从总的情况来看,我国已有的农村乡镇机构改革主要是作为税费改革的配套措施推行的,各地改革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减轻财政负担,因此,改革的主线是减人、减事、减支出。至于在改革后农村乡镇结构如何很好地履行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各地改革目标中很少涉及。  相似文献   

5.
一、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和其它一切改革的“清道夫”和“卫士”我们进行的改革是全面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体制、科技体制、文艺体制等各项改革。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的改革。一般说,经济体制决定政治体制的改革,当经济体制改革后,就要求政治体制也进行相应的改革,以便很好地为它服务。现在的问题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政治体制改革愈来愈显得落后了,迫切地要求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曾多次强调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今年年初,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又进一步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就赋予了改革一种新的含义,即改革也是一场革命。在这里,邓小平同志从解放生产力的高度来认识改革的性质和意义,从而把改革和革命放在同等地位,第一次完整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重大发展。从理论上考察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革命、微调和改革的发生、特点和作用及相互关系,考察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对于理解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促进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发展是  相似文献   

7.
西方各国新公共管理改革虽然采取的政策具有趋同性,但改革的结果和进程却是千差万别,表明了各国的行政生态环境在其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因此,我国立足本身独特的发展阶段和行政生态环境,借鉴国外政府改革的经验,最关键的是思路和改革方向上的启示,然后才是对其改革手段的借鉴与本土化。我国未来的行政改革应做到:一、行政改革模式和手段应当是多元的;二、要处理好行政改革与政治改革的关系;三、寻找我国行政改革的持续动力源。  相似文献   

8.
当前国企员工持股改革是微观层面形成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需要,是制度层面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是推进国企供给侧改革的需要,是优化所有权结构、提升治理水平的需要。但是要使国企员工持股改革少走弯路、不走邪路,真正实现资本逻辑和劳动逻辑的共融,就绕不开对过去国企股份制改革过程中员工持股的经验总结和教训吸取。这些经验和教训主要包括:改革缺乏顶层设计,改革认识上存在偏差,改革时间拖得太长,改革实践中存在误区,改革结果偏离初衷等。员工持股改革要基于共享经济理论体系,提高理论认识,实现劳动力产权,兑现人力资本价值,创新问题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反思改革中深化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改革问题展开的讨论已为时两年。胡锦涛同志今年3月6日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进一步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因此,要不要改革的问题已无需讨论。我们急需讨论的是改革中出现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对改革的价值取向和判断标准、改革的主体和客体、改革的方法和路径等问题要不要作理论和实践的反思,以及今后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问题。本期刊登的几篇关于改革问题的文章,对上述问题作了一些分析和研究,旨在抛砖引玉,把有关改革问题的讨论深入下去。在反思改革中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0.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自我改造的重要方式,是一场伟大的创造性实践。认真研究改革实践的特点,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改革是创造性实践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是极其复杂的、群众性的探索和创新的事业。”这就说明,改  相似文献   

11.
在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即将在全国范围内铺开的情况下,中编办与国家行政学院在云南昆明召开的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理论研讨会,对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重点、焦点、难点和热点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讨。认为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改革的焦点是政府权力的剥离和利益整合;改革的难点是人员分流与就业工程;改革的热点是政府能力建设和反腐倡廉。本次研讨会在许多理论问题上统一了认识,理清了思路。  相似文献   

12.
《疏导》2000,(Z2)
广西钦州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是钦州市最大的汽运骨干企业。特别是近几年来 ,公司认真贯彻中央和自治区有关企业改革整顿的文件精神 ,立足企业实际 ,积极开拓市场 ,强化内部管理 ,逐步建立和健全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营机制和管理机制。在企业改革整顿的过程中 ,始终坚持思想政治工作先行 ,让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改革整顿的顺利进行铺平道路。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统一思想认识 ,党政领导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公司在十多年的企业改革中 ,不论是经营方式改革 ,还是“三项制度”改革和产权制度改革、住房制度改革 ,思想…  相似文献   

13.
美国的公共权力结构是多中心的、分散化的多样性模式。中国的公共权力是单一的、全能的层级制。中美地方政府改革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着差异。两国地方政府改革都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激烈的国际竞争背景下所进行的;改革都是为了提升政府能力,适应变化着的社会经济环境,有效地履行其职能;注重政府职能的优化和改革中的创新;都致力于建立一个民主、灵活、高效和廉洁的政府。但两国地方政府改革的差异是明显的,美国地方政府改革对我国地方政府改革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 ,首先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在这场特殊革命中 ,广大机关党员既是改革的推动者 ,又是被改革的主体对象。当前机关党员队伍的思想状况亦喜亦忧。反映在机构改革问题上 ,绝大多数党员表现出衷心拥护改革、大力支持改革、积极参与改革、倾心理解改革、无条件服从改革的良好思想素质 ,但也有少数党员流露出怀疑改革、观望改革、惧怕改革、静等改革、埋怨改革的不良心态。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拥护改革 ,但对改革的成功缺乏信心。据调查 ,目前90 %以上的机关党员拥护党的现行方针政策 ,对中央和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改革…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入思考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问题,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对邓小平改革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改革的导向方面,他们都认为改革是破解时代最凸显、最紧要问题的必由之路,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不断深化改革;在改革的前提方面,邓小平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而习近平提出坚定信心、凝聚共识,是对改革前提认识的升级和深化;在改革的战略目标方面,邓小平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习近平提出"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建构了更完备的改革战略目标体系;在改革方法论方面,邓小平主张"摸着石头过河",在试验中探索真理,习近平注重统筹谋划和协同推进相结合的"顶层设计",这是改革方法论的递升和发展;在改革标准方面,习近平在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上,从"注重经济的发展"到更强调"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从注重"是否有利于人民"到更强调"是否有利于最广大人民",更加重视公平,改革成果惠及民众。习近平改革思想与邓小平改革思想一脉相承,是邓小平改革思想的新发展,是对改革规律更加全面、深刻和科学的把握,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改革思想。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全面深化改革,财政改革是重点之一"。全面深化改革是系统性、整体性的改革,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党的建设和军队等各个方面,而其中的改革重点是三个:经济改革、财政改革、司法改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7,(6)
全面深化改革是习近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引领当代中国走向未来的一面旗帜。“全面”一词凸显了改革的宽度,改革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外交等方方面面,展现了习近平在谋划改革中的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深化”一词凸显改革的深度和难度,这次改革不仅是在原来基础上的修修补补,更是对以往改革思维的一场颠覆。本文从这次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中总结出了习式改革五个方面的特点,改革思想不仅具备一个哲学家所具有的辩证法思维,又具有作为一个真正的革命者所应有的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革命勇气。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既是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又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新起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依据新的时代特征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从改革要求、改革目标、改革价值追求、改革策略和改革方法等维度,集中展现了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新要求和改革新取向,科学地回答了为什么改、为谁改、怎么改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体现了新时代改革的人民情怀、辩证思维和创新精神,是改革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创新。科学地把握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逻辑,对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效推进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改革的浪潮正在奔腾向前。人们都在参加改革,也在议论改革。议论最多的是改革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关系。许多人担心改革会不会背离社会主义道路。这就是常常听到的姓“社”还是姓“资”、前进还是倒退的议论。显然,这已成为思想政治工作亟需回答的问题。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就是要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此,改革也是深刻的革命。但它与我们过去反对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有着根本性质的不同。反对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是要从根本上推翻其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我们现在进行的改革,不仅不推翻我们自己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而且要通过改革使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直接关系到改革的成败。党中央、国务院已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作为今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一个时期以来,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都对如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一些很有见地、富有建设性的观点和意见。一、国有企业改革的战略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弄清改革的目的、方向,找准改革的着眼点,明确改革的主体。同时还要充分认识改革的艰巨性,坚定改革的信心。一是改革的目的和方向。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