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政府由单纯武力解放台湾变为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两制”,只有台湾当局接受“一国两制”政策 ,中国政府才能和平进行统一。国际上反华势力提出 ,只有中国政府和平统一 ,才承认“一个中国”,实质上是让中国政府放弃使用武力 ;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正是保证“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2.
<正> 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已进入了新阶段。特别是“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将为我们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发挥重要的示范作用。中国领导人曾多次表示,台湾问题同香港、澳门问题的性质不同,不是恢复行使主权  相似文献   

3.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中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愿望。反对分裂、坚持统一,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作为邓小平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两制”是邓小平为和平解决台湾、香港和澳门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提出的一项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决策和方针。随着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 “一国两制”构想已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一国两制”构想,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而提出来的。台湾问题的性质与香港、澳门问题性质不同,是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纯…  相似文献   

4.
一、“一国两制”的地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一国两制”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一国两制”的提法正式见诸文字是在1984年。该年6月22日,小平同志在会见香港工商界访京团时第一次提出。1981年国庆前夕,叶剑英委员长就台湾问题发表谈话,初步阐明了我们党的主张:“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此后,小  相似文献   

5.
小议“主权统一”说赖才芹近来看到有公开发行的刊物出现这样的表述:“中国大陆与台湾的统一最主要的是主权的统一,一国两制中的一国是主权统一的国家。”还有一刊物的署名文章在阐述台港问题时也有“不谈主权的统一,便不可能有民族的统一”的判断。类似“中国统一是主...  相似文献   

6.
“和平统一”系指用和平方式统一国家。毛泽东指出在解放台湾问题上“不放弃和平争取”邓小平指出:“和平统一不是大陆把台湾吃掉,当然也不能是台湾把大陆吃掉。”“一国两制”,是指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并存,也是和平统一祖国的办法。  相似文献   

7.
一、“一国两制”方针对澳门的适用性“一国两制”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对“一国两制”的内容作了高度的概括。他指出:“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58页)邓小平同志的这段话阐明了“一国两制”的三个基本点:第一,“一国两制”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坚持国家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原则;第二,中国的主体必须是社会主义,在大陆必须坚持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国两制”构想,“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十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其科学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同时并存,但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人民政府。“一国两制”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坚持国家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允许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同时存在。香港、澳门、台湾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殊组成部分,并不具备行…  相似文献   

9.
龚志伟  蔡丽 《探索》2005,3(1):14-17
没有祖国的完全统一,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民族复兴;国家统一是民族复兴的基本要义,民族复兴与祖国统一息息相关;“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民族振兴的最佳方式。这些,就是江泽民同志《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讲话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一国两制”实践中,人民内部矛盾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两种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态并存是人民内部新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矛盾的直接根源。其中两种不同性质经济基础并存是诸种矛盾最深刻的根源。必须坚持国家统一原则,“两制”长期共存、合理分权原则,用“一国两制”、发展经济、依法治国、沟通交流和宣传思想工作的方法,妥善处理“一国两制”实践中出现的人民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对台政策是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理论指南。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平解放台湾”政策的制定,到80年代以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形成,再到90年代中期八项对台主张的提出,体现了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的宽阔胸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祖国统一问题上顺应历史和时代潮流的明智选择,其中蕴含了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的政治智慧。  相似文献   

12.
1997年以来,中国正在逐步成为一个包括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在内的多法域国家,即出现“一国两制三法系四法域”的格局。随着内地与港澳台地区之间经济贸易与民事交往的增多,跨法域的民事案件层出不穷,并引起不同法域的法律冲突。建立完善的区际司法协助体制成为解决当前司法冲突的重要途径,而民事判决的相互承认和执行作为诉讼程序的归宿,毫无疑问成为司法协助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3.
由于台湾问题至今没有解决,所以国际国内许多人士对我国实行了20多年的"一国两制"战略方针产生了疑问,加之台独分子的肆意歪曲,致使"一国两制"面临严峻考验和挑战.在这种形势下,理清"一国两制"适用对象和客观依据,并将"一国两制"理论与"非一国两制"进行比较分析,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恰当处理两岸关系,有助于我们推动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相似文献   

14.
泛蓝和泛绿是学术界对目前台湾政坛政治势力的基本划分。2001年底台湾“立委”、县市长选举之后,岛内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发展成为泛蓝与泛绿两大阵营。泛蓝阵营主要由国民党、亲民党和新党组成,民进党和台联党则组成了泛绿阵营,而大陆政策成为区分蓝绿的一条重要分界线。  相似文献   

15.
将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打通",是当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格局深化调整的某种必然.若把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三地文学纳入共同的参照视野,不难发现,1945-1949年的中国文学是更多地贯通着1950年代文学形态的,而在传统的研究中,这种内在的贯通性恰恰被阻断,由此可以引起我们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打通"和"分界"的重新思考.笔者认为,可以把距今30年以上的文学作为"现代文学史",着重从文学史观的调整、深化来建构;把近30年的文学作为"当代文学"的批评内容,着重从文学批评观的调整深化对当下文学历史完成"同代人"的留摄、考察.相信这样一种分界经得起时间推移,有利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6.
台湾地位本不是一个问题,虽然存在意识形态上的对立,但海峡两岸都一直坚认台湾是中国固有领土的一部分,其地位早已为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所确认。杜鲁门借新中国控诉美国侵台案企图将台湾问题国际化,借助联合国解决台湾问题。国民党当局力图反对美国将此案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但在苏、美等操纵联合国的情形下,这个愿望很快落空,在此种状况下,台湾后退一步,希望联合国安理会只讨论美国侵台问题,而不要涉及台湾政治地位问题,更不希望联合国组团到台湾实地调查,并一度表示不惜使用否决权。为了寻求最终的平衡,国民党当局选择了一条中间道路,既不反对美国的建议,也不允许联合国讨论台湾法律地位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分为三”命题包括鼎立统一。在中国哲学史上,鼎立统一即三足鼎立是有地位的。后来在谈“三”色变的氛围之下,鼎立统一就没有存在的余地了。现在应该充分认识它的哲理性,肯定它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18.
“一国两制”在我国正式实施,使回家政权的社会基础更加广泛,人民的范围更加扩大,政治上层建筑的基础发生了某些变化。国家机器不仅要服务于大陆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制度,而且也要服务于特别行政区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国家政权机关的职能必须适应这些新变化,以促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刘德军 《理论学刊》2005,3(2):96-98
毛泽东执政党思想作风忧患意识,立足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与现状,强调坚持执政为民,就必须坚持与发扬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立足于党的庄严使命和社会重任,强调要坚持执政兴邦,就必须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立足于反腐蚀、经受执政考验,强调保持党的政治本色,就必须要特别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防止自身蜕化变质。其在运用及价值实现方面把握了三个关键性问题:注重反思历史、审视现实与坚持、发扬党的优良作风的高度统一:注重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与体现党的性质、宗旨的高度统一;注重拒腐防变、勤政廉政与确保党不变质、国不变色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20.
所有的政治活动都有集权或分权的因素,当分权或集权具有系统性、结构性的特征时,分权或集权便超越了工具性的含义,具有制度安排的性质,或被称为分权政府,或被称为集权政府.西方的封建主义产生的分权体制,后经资产阶级革命用自由主义和代议制原则改造和创建了现代分权制衡的政府结构,分权的学说和分权政府由此被视为"永恒的规律".中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